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实用针灸技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5 14:2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中暑抢救取人中
(《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7月22日星期三
针灸系列稿件
  中暑是以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倒为特征,是夏季常见的一种急性病,长时间在高温状况下工作也可出现类似的症状。中暑重症,体温多在39℃以上,病人面色苍白,并有昏厥等症状。
  发现中暑病人,应立即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扣,让病人喝一点浓茶或淡盐开水,使其安静休息。同时用指压合谷、内关穴,如病人有昏厥现象时,给予指切或针刺人中穴,促其苏醒。
  针刺可速取人中、十宣穴。毫针刺,用泻法,十宣可刺络放血,留针至四肢体温恢复。兼有头痛者加头维;兼有呕吐者加中脘;兼有四肢痉挛或抽搐者加阳陵泉、太冲;兼有烦躁不安者加四神聪。
  按:人中是重要的急救穴,能开窍醒神。十宣也是常用的急救穴,可开窍泻热醒神。具体取穴法也可参照《证治要穴歌》:“中暑人中百会搜,阳明合谷内庭求,热伤肺气胸膈满,列缺气海中极收。”就是说,中暑热厥急取人中、百会以醒脑,取合谷、内庭以清解阳明,取列缺以清解上焦,再取气海或中极以引气下行。
  中暑发病骤急,抢救应及时。中暑轻证经针刺、刮痧等治疗,病情可迅速减轻。重证中暑病人出现高热、抽搐、昏迷不醒者,应迅速送至医院,及时采取综合治疗方法。(王维恒)


合谷颊车治牙痛
(《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7月23日星期四)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牙痛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牙齿及周围组织的疾病最常见的是牙周炎、龋齿、牙髓炎,牙邻近神经(如三叉神经痛)、组织的牵涉痛及全身疾病也可引起牙痛。若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可引起或加剧本症。
  中医学将牙痛大体分为胃火、风火、虚火三型:①胃火牙痛,齿痛较剧,遇冷痛减,口渴口臭,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脉数大或洪数;②风火牙痛,齿痛而肿,兼有恶寒发热,脉浮数;③虚火牙痛,病势较缓,隐隐作痛,时作时止,日轻夜重,遇冷痛增,脉细数。
  针灸治疗牙痛主穴取合谷、颊车穴。毫针刺,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留针20~30分钟。临证选穴,宜随症加减。上牙痛加下关;下牙痛加大迎;胃火加内庭、解溪;风火加风池;虚火加太溪。
  按:颊车属局部取穴法,有行气通络止痛之功效;合谷疏风清热,它们都是治疗牙痛的经验穴。《杂病穴法歌》曰:“牙风面肿颊车灵,合谷临泣泻不数。”取合谷与颊车远近相应,以治牙痛与面肿;取足临泣,乃是上病取下,引气下行。同理,至阴、厉兑与大敦等穴,亦可斟酌取用,而不必为足临泣所拘。《百症赋》又曰:“阳谷、侠溪,颔肿口噤并治。”与合谷、临溪的意义相同,亦可同用或单用于牙龈肿痛。
  针刺对牙痛效果良好。一般急性发作,牙痛剧烈者,往往有一针定痛之妙。但对龋齿感染、坏死性牙髓炎、智齿难生等效果较差,应同时进行病因治疗。平时应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酸、甜、冷、热等刺激。(王维恒)


胃脘疼痛刺内关
(《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7月24日星期五)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证的一种病证。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胃癌,胃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胃脘痛,俗称“心口痛”。
  治胃脘痛,主穴多取内关、中脘、足三里。胃痛突然发作,兼有怕冷、热熨后疼痛减轻者加灸梁门;胃胀痛,嗳气酸腐者加内庭;痛连胁部,嗳气频繁,因情绪波动疼痛加重者加太冲、期门;胃隐痛,呕吐清水,食欲不振者加灸气海;胃灼痛,口干,大便干燥者加太溪。针法:毫针刺,每日1次,留针30分钟。虚寒性疼痛亦可加灸。
  按:内关主治胸胃疾患;中脘能调理胃腑气机,和胃止痛;足三里是治疗胃痛的经验穴。古代医家治胃脘痛,多以内关配公孙穴。《席弘赋》云:“肚疼须是公孙妙,内关相应必然瘳。”《拦江赋》又云:“心胸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杂病穴法歌》曰:“公孙内关腹痛止。”《标幽赋》说:“脾冷胃疼,泻公孙而立愈。”又说:“胸满腹痛刺内关。”公孙与内关相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功用甚多,即“公孙内关胃心胸”是也。
  针灸治疗胃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尤其对急性胃痉挛效果更佳。胃痛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同时,应注意调整饮食,戒烟酒,辛辣之品。饮食应定时、定量,尽量少吃多餐。还要注重调理情绪,戒恼怒,可减少复发,促进康复。对慢性胃病,要注意坚持治疗,能取得较好的远期效果。(王维恒)


辨证分经治头痛
2009年7月29日星期三

  头痛见于很多急慢性疾病,如鼻炎、三叉神经痛、高血压、脑震荡后遗症、神经官能症等。慢性头痛发作时,有的还伴有头胀、头昏、头重,甚则恶心呕吐、神疲乏力等兼症。临床以辨证治疗为主,也可根据疼痛部位分经取穴治疗。
  辨证治疗
  主穴:百会、风池、太阳。
  肝阳上亢:症见头痛目眩,心烦易怒,夜寐不宁,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加太冲、阳陵泉。
  痰浊上扰: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者,加头维、中脘、丰隆。
  肾精亏损:症见头痛且空,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无力者,加脑空、肾俞、悬钟、太溪。
  气血亏虚:症见头痛绵绵,遇劳则甚;兼见心悸怔忡,神疲乏力,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细无力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
  瘀阻脑络:症见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细弦者,加阿是穴、合谷、三阴交、血海、委中。
  分经取穴
  治疗时根据疼痛部位,分经取穴治疗。一般可以针刺合谷、列缺、印堂、太阳、风池等穴。如属前额痛,再加阳白穴;属偏头痛加头维;属后头痛加天柱;头顶痛加太冲。
  按:头项强痛伴牙痛者,《玉龙歌》说:“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痛并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及时安。”指的是头项强痛合并牙痛的病人,可取承浆、风府穴,实则用泻法,虚则用补法。再如:治偏正头痛,《玉龙歌》说:“偏正头痛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即于同侧取丝竹空穴,沿皮透刺率谷穴,此为一针两穴之透刺法,这些经验均可借鉴。(王维恒)


冬病夏治疗咳喘
(《中国中医药报》)
2009年8月5日星期三
  根据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不常发病的夏季,依据“春夏养阳”的理论,对脾肾阳虚、夏缓冬剧的慢性支气管炎所引起的咳喘,采用温补脾肾之治法,以扶正培本,提高人体抵抗力,故每收良效。因为夏天阳气最为旺盛,气血充盈,气机条达,经络通畅,俞穴尤为敏感。冬病夏治是顺应四时之规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以养人体之阳气。阳气旺,则肌腠固密,外邪不能侵入,因而“夙根”可除,旧病不可发也。
  夏天治疗咳喘病方法较多,中医治疗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内服温补肺脾肾三脏之品,以养内虚之阳气;二是应用贴穴、发疱、艾灸、耳压等外治方法防治咳喘,而且已被实践证明有独特疗效。
  【贴穴法】现代流行的是宗田从豁创制的冬病夏治咳喘膏:炙白芥子、玄胡各21克,甘遂、细辛各12克。4药共研细末,在三伏天使用,每次用1/3的药面,加生姜汁调成膏状,分别将药面放在6块直径5厘米的油纸上贴在背部肺俞、心俞、膈俞6个穴位上,然后用胶布固定约4~6小时后去掉,每于初伏、中伏、末伏共贴三次,连续贴治3年。药贴源于中医的经络学说,既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有药物被局部吸收的作用。经研究证明,贴药后能调整大脑皮质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机体的反应性,降低机体的反应性,降低机体过敏状态,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能达到冬病夏治的预防性作用。  
  【伏灸法】先用七星针在心俞、肺俞、定喘、大椎等穴上敲击后,再以6厘米厚的姜片贴在穴位上,将艾叶绒捏成枣核大的圆椎体形艾炷,进行艾炷熏灸,每穴3壮,初伏开始,3日1次,以皮肤红润不起疱为度。连用3个月为佳。
  【耳压法】用0.5平方厘米胶布粘附王不留行子一粒,贴压耳穴双肺、气管、内鼻、肾上腺和敏点,每年7~8月施行,隔日一次,两耳交替耳压,10次一个疗程,共做2~3个疗程。(王维恒)



[/watermark]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7 13:00 , Processed in 0.0526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