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不清的体质形成过程 某教授把13多亿中国人分成了九种体质类型,一种平和是健康的,八种病理体质类型是不健康的。体质类型的形成是先天禀赋与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其中先天因素起着非常驻重要的作用。但这九种体质类型的是如何形成的,其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在《中医体质学》并没有讲清楚。 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35页)禀赋遗传论中又说:“可以说个体的气血差异,是先天禀赋因素在体质差异方面的一个重要表现。在阴阳方面,若先天禀赋充足,则体质无偏,即属平和质;若先天禀赋不足,则视其不足的表现,导致各种体质类型,或阳不足,或阴不足,或气血不足等,出现‘素体阴虚者’、‘素体阳虚者’、或‘素体气血俱不足者’。这种先天禀赋差异的存在,成为各种体质形成和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若素禀阴不足者,一般多发展为‘瘦长型’的‘阴虚质’;素禀阳不足者,则又成为‘肥胖型’的‘痰湿质’的潜在因素。因此,先天禀赋的差异,是导体致差异的内在条件。”这是他对先天禀赋在各种体质形成中的重要性的一段论述,但并没有讲它的形成过程。 某教授的八种病理体质类型是如何形成的,某教授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283页)说:“一种体质类型的形成从先天基础到后天影响,整个过程需要经历很长时间,是贯穿于生命全过程的,包括健康到疾病的过程,因此,体质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同书(239页)说:“一般情况下个体体质一旦形成,在一定时间内不易发生太大的改变,所以体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书在(12页)又说:“体质是在遗传禀赋基础上,在缓慢的、潜在的环境因素作用下,在人体生长壮老过程中渐进地形成的个体特殊性,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在这里某教授只是说病理体质类型的形成,包括先天基础到后天影响两个方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一旦形成就具有的很大的相对稳定性。对病理体质类型形成的过程,并没有作出明确地阐述。 某教授在《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一书(59页)说:“气虚主要是元气虚弱。由于元气的功能低下,五脏六腑以及各个脏腑之气的功能也会随之低下,总体功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因为人是一个整体,平衡最为关键。比如元气导致心气虚,心气虚不能推动血脉运行,人就会出现疲乏、无力;元气虚影响了脾气,脾气虚为就会导致消化功能的不正常。要注意区别的是,我们说气虚体质,一定是说人体气的功能长期低下的一种状态,这才是气虚体质。常见的表现就是面色㿠白,短气乏力,不爱说话,容易疲乏、感冒……也就是说,气虚体质是一个长期‘气’不足的状态。但是气虚与气虚体质什么不同呢?气虚,是中医的一个证型。可能你这段时间因为生病或者太累了,也会出现气虚的症状,等你病好了或者休息一段时间,这个‘气虚’状态就没有了”。在《九种体质使用手册》一书(065页)某教授说:“久而久之无病也形成了气虚体质”。某教授在《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一书的7、16、17页“长此以往,慢慢就形成了阳虚体质。”“久而久之,就形成阳虚体质。”“长此以往,肾中阳气耗损过度,心阳之气也受到损伤,也会造成阳虚体质。”在上面的论述中某教授提出“久而久之”,“长此以往”形成各种病理体质的观点。但对形成的过程还是不太清楚。 为什么不把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交待清楚呢?因为这个问题用他的体质学理论就根本说不清楚。他说的先天禀赋是指他说的先天禀赋充足、阳虚、阴虚和气血不足。上面他谈过气虚体质的形成。人有了病或者累了会出现气虚的证型,证型既然是生病后才形成的,证型就是疾病的临床分型,就是疾病的证候。这个气虚证型通过治疗或休息是可以消失的,那生病以前的人与通过治疗或休息痊愈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既然病好了,气虚证型消失了那这个人肯定是一个健康的人,也就是平和质的人,平和质的健康人不论病几次只要痊愈了就还是平和质健康人,决不会“久而久之”、“长此以往”就形成气虚气质。所以他上面论述的气虚体质的形成是不存在的。只有他认为先天气虚的人在后天屡屡受到使人气虚的伤害,才有可能形成他所谓的气虚体质,那先天阳虚在中医学来看就是先天性疾病。先天阳虚、先天阴虚形成阳虚体质、阴虚体质也应该是这种情况。既然先天禀赋足阴阳无偏是健康人,那其它先天不足的人从出生一开始就不是健康人,而是先天性患者,就是生下来就有病的人。奇怪的是先天血虚也是他的先天禀赋不足的一种,先天血虚在后天的作用下却不能发展成为血虚体质类型,某教授也没有说明这是为什么。 湿热也好,痰湿也好,血瘀也好是人体生病以后产生的病理产物,在平和质健康人身上是不存在,某教授说:“素禀阳不足者,则又成为肥胖型的“痰湿质”的潜在因素。”素禀阳不足者,按他的理论是发展为阳虚体质类型,阳虚体质是可能产生痰湿病邪的,但阳虚体质还存在并没有消失,就按他说的发展成了痰湿质,也应该是阳虚质与痰湿质同时存在,一个人两种体质类型,应该是常见的。湿热、血瘀、气郁的先天禀赋是什么,某教授没有说,自然更讲不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