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不支持血瘀体质类型是生理性的 在《中医体质学2008》中有一节九种基本体质类型的文献依据与特征。其中在很多文献的引述中其概念的引用是很不准确的。我们以血瘀质为例来分析一下。1:在命名依据中引用了《内经》中“素有恶血在内”,《伤寒论》“本有久瘀血”,《读医随记》:“盖尊荣肥盛,是本气虚血滞之质。”这三条中“素有恶血”和“久瘀血”肯定是宿疾引起的病理性瘀血。第三条尊荣之人,肥胖而且盛,用盛来形容胖,肯定是个大腹便便的胖子,这样的人气虚血滞也应该是属于病理性的。用病理性的瘀血来命名,作为非疾病状态下的体质偏颇的血瘀质,怎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呢?2:在特征表述依据中所谓特征表述是指瘀血应该表现出来的症状。作者引述的文献实际只提出了皮厚而色黑、血黑以浊、喜忘三个症状。3:在发病倾向依据中作者在引述的文献中说明了瘀血可以引起中风、胸痹和出血。刘河间:“肥人……所谓腠理致密而多郁滞,气血难以通利,若阳热又甚而郁结,故卒中也。”指出卒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气滞、血瘀、热甚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这里的肥人也不是一般情况下的稍胖,而是病理性的肥胖。《古今医鉴》:“心痹痛者……素有顽疾瘀血”顽疾瘀血则更说明了导致胸痹原因是病理性的瘀血。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说的“凡物有根者,逢时必发,失血何根,瘀血即其根也。”其根在瘀血,瘀血是宿疾,是原来就有的疾病。所以肯定是病理性的。4:在形成因素依据里,作者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跌仆损伤、七情内伤、久病入络、年老致瘀。这四种原因产生的瘀血病证,能说成是生理表现,能说成是非疾病状态下的体质偏颇吗? 某教授给我们提供的文献依据,不但不能解除我们的疑问,反而在重温这些文献的过程中,加深了我们已得出的结论。血瘀体质类型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病理性的。把中医的病证当做体质类型,是王氏体质学所犯错误的根本原因。 气滞与血瘀是中医的两大基本病证,气血的运行失调是产生各种疾病的重要原因。如果机体阴平阳秘,气血流畅,水津四布,五经并行,在体内是不会产生气滞与血瘀病证的。把体内的病理性瘀血说成是人的机体内固有的生理特征,说成是非疾病状态下的偏颇体质,把病证说成体质,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是完全违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