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9|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由痰湿质到痰湿证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不存在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5 12:1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由痰湿质到痰湿证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不存在的
按照某教授的体质学理论,在平和质健康状态以外,还存在着三种状态人群。一种是“生了病或者累了”所形成的“中医证型”,一种是由“中医证型”迁延不愈、“久而久之”“长此以往”而形成的某教授的病理体质类型,一种是病理体质类型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由量变到质变”形成的疾病的证候。
某教授在《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一书(59页)说:“要注意区别的是,我们说气虚体质,一定是说人体气的功能长期低下的一种状态,这才是气虚体质。常见的表现就是面色㿠白,短气乏力,不爱说话,容易疲乏、感冒……也就是说,气虚体质是一个长期‘气’不足的状态。但是气虚与气虚体质什么不同呢?气虚,是中医的一个证型。可能你这段时间因为生病或者太累了,也会出现气虚的症状,等你病好了或者休息一段时间,这个‘气虚’状态就没有了。”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某教授认为因为“生病或者太累了”形成的中医证型即不是中医疾病的证候,不能成为体质类型。只有中医证型不能治愈,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久而久之”“长此以往”才能形成某教授的体质类型。所以在体质类型的前面是还存在一个叫做中医证型状态人群的。
某教授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397页)中说:“痰湿质易感湿邪,易患痰湿为邪的疾病,如眩晕、胸痹、痰饮等。因此,对具有偏颇体质而未发病的人群,应该根据不同体质类型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致病因子对人群的侵袭。积极改善偏颇体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从而阻止相关疾病的发生。如痰湿体质者以痰湿内留为特征,在饮食上宜清淡,选择一些有化湿健脾功能的食物,如蔬菜、水产类食物等,忌肥甘厚腻。平时应注意体育锻炼。在临床用药上,宜健脾芳化,忌阴柔黏滞,当时值长夏雨季,痰湿质者易出现精神困顿,神疲不振,甚至胸脘痞闷、纳呆厌食、汗出不彻,这是在外界潮湿环境的诱发下,痰湿质由量变到质变表现为痰湿证。”这是某教授在书中对痰湿质与痰湿证有什么区别这一问题,最直接也是最明确的一次表述。痰湿质不是病而是病理体质类型。痰湿证才是病,才是疾病的证候。痰湿质到痰湿证,要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某教授除特禀质外的七种体质类型所对应的疾病的证或证候是要通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才能形成。这个道理也应该适用于中医证型到体质类型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说从中医证型到体质类型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两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什么明显的标志,我们应该如何来操作它,掌握它,某教授没有告诉我们。
阳虚、阴虚、气虚三种体质类型是三种从属性上来说是属于虚的体质类型。是属于阴、阳、气亏损的一种状态,属于中医学八纲辨证中的虚证。虚证是中医学里相对于实证的一类病证,所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因此在中医学的理论里,虚证是一种病证。同一虚证有程度上的不同,有的较轻、有的较重,但没有质的区别。而在某教授的体质学里,把同一虚证按照程度的轻重不同划分成了三种状态。中医的证型不仅不是病,连非疾病状态的体质类型都达不到,那怎么能由生病引起的呢?生了病由病引起的中医证型不是证候,甚至连非疾病状态的体质类型都不是,为何又是生病引起的呢?同一种虚证的这三种状态,某教授在他的体质学理论里,有了两次质变过程,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
痰湿、湿热、血瘀在中医学里是邪气的称谓,痰湿证、湿热证、血瘀证是中医疾病学中的病证和证候,“邪气盛则实”,它们是中医八纲辨证中虚实辨证的实证。邪气与正气是势不两立的,因此,不论从它们的两重性—病理产物或是致病因子来讲,邪气都不能成为正气在人体内存在的形式。而某教授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281页)中说:“体质是个体相对稳定的生理特征,是正气在个体的特殊存在形式。”他的八种偏颇体质类型,被他称作病理体质,称作病理表现。病理体质和病理表现怎能成为个体相对稳定的生理特征呢?病理表现与生理特征能等同吗?病理表现与生理特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生理特征是机体在健康状态下的概念,而病理表现是机体在疾病状态下的概念,这是不能混同的。不论是生病引起的痰湿、湿热、血瘀证型,还是某教授称为体质类型的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或者是某教授作为疾病证候的痰湿证、湿热证、血瘀证,痰湿、湿热、血瘀都是在人体内作为邪气而存在的,它们不可能成为人体的正气存在形式。痰湿证、湿热证、血瘀证在中医学里都是病证和证候。它们各自都有轻重程度的不同,但没有质的变化。从生病引起的中医证型到某教授的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没有质的变化,从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到某教授说的疾病证候的痰湿证、湿热证、血瘀证也没有质的变化。它们都是生病所引起的,都是疾病的病证和证候。痰湿之邪始终是痰湿之邪,湿热之邪始终是湿热之邪,血瘀之邪始终还是血瘀之邪。它们都是由生病所引起的,它们各自有病情轻重程度的不同,但没有质的差别。
在中医学看来,人的机体由阴阳动态平衡状态到阴阳失调是一个质的变化,从阴阳失调到阴阳离绝是一个质的变化。阴阳动态平衡状态是一个健康状态的标志,阴阳失衡是疾病的标志,阴阳离绝则是人的机体死亡的标志。对邪气来讲,由一种邪气转变为另一种邪气,如湿热之邪转化为热邪或者湿邪,那就是发生了质的变化,因为它再不是湿热之邪了。同样痰湿之邪转化为痰热之邪,也是发生了质的变化,因为痰湿之邪属阴而痰热之邪属阳。阴与阳有质的不同。因此我们认为某教授说的痰湿质到痰湿证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式是不存在的。

2
发表于 2020-1-5 14:25:58 | 只看该作者
如湿热之邪转化为热邪或者湿邪,那就是发生了质的变化,因为它再不是湿热之邪了。
3
发表于 2020-1-5 15:21:10 | 只看该作者
是热之邪,是湿热之邪,没有质的变化
4
发表于 2020-1-5 15:22:37 | 只看该作者
从生病引起的中医证型到某教授的痰湿质
5
发表于 2020-1-5 15:24:4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证型不是生病引起的,是中医证型引起的生病
6
发表于 2020-1-5 15:28:16 | 只看该作者
邪气与正气是势不两立的,邪气是正气转化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04:24 , Processed in 0.05099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