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9-11-24 14:02 编辑
按:进入冬季,出现血压升高的患者明显增多,现代医学认为高血压是一种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根本原因是部分人群交感神经反应比正常人明显敏感,具体表现在平时易紧张、激动,对环境改变及气候变化不易适应等,尤其气候变冷时,寒冷刺激使患者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总称儿茶酚胺)释放增加,造成心脏收缩增强,周围血管收缩,因而收缩压和舒张压上升。这与中医学“诸寒收引”、“寒主收引”的病因病机论点相通,寒气入经分脉急,脉急分收缩、痉挛,脉管压力增高,故发生头痛、眩晕等高血压的症状;再是寒性凝滞,寒气人血分血泣(通“沍”闭塞之意),血泣则血瘀不通,故疼痛。也是高血压的症状之一。冬季出现高血压的患者除了应用中医药辨证论治或降压的西药治疗外,了解以下知识也有助于预防和提高疗效 。
原标题:您知道吗,高血压分为勺型与非勺型
人体的血压具有明显的生物学变化规律。首先表现在季节变化上,其次主要表现在血压具有典型时间生物学规律,即遵循典型的“醒‐睡周期”,而表现出特征性的24小时节律变化规律. 第一高峰 清晨醒后的4~6小时内(6Am~12Am)血压明显升高,至上午10点左右达峰值,通常称此时段为血压第一高峰。此时段的血压在1日内是最高的. 第二高峰 随后血压逐渐下降,至下午4时血压又逐渐上升,至6时左右达相对高值,即血压第二高峰。 最低值 随后逐渐下降,在半夜至凌晨3时许,血压降至1日内最低值。 对于正常人及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讲白天血压高于夜间血压,夜间血压值小于白天血压值的10%,称为勺型血压。 对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值大于白天血压值的10%,称非勺型血压。 非勺型血压的高血压患者比勺型血压的高血压患者易发生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及心脑血管事件,也就是讲非勺型高血压患者易发生左心室肥厚、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及脑卒中。 控制晨风现象 避免心脑血管现象发生 由于血压具有典型时间生物学变化规律,因此在高血压治疗上如果能够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及合理的给药时间,使降压药物作用效应与血压发生的生物学变化节律相一致,并能够24小时全程稳定地控制血压,就可以明显控制血压的晨峰现象,从而大大避免发生高血压并发症及其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可以恢复正常勺型血压模式,有利于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上述能针对血压“节律性”特征变化,选择合适降压药物、合理服药时间,能24小时全程稳定控制血压的方法,称为高血压“时间治疗学”原则。 在服用降压药物时,服用降压药物的合适时间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勺型血压的高血压患者,为了控制晨峰血压,应主张清晨醒后服用降压药物为宜。如果作ABPM后患者血压属非勺型血压,为控制清晨血压,除清晨服用1次降压药物外,主张晚上加服1次降压药物为宜。 高血压病人的自我保健要点 1 .早晨醒来,不要急于坐起,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钟,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再下地,这样不会使血压因体位改变而产生太大的波动,避免头晕。 2.洗漱水温25~30℃为宜,不要太热或太凉,避免对血管的刺激,保持血压平稳。 3.早上起床后先饮一杯白开水,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保持血液循环畅通。 4.经常参加运动,增强血管的弹性。 5.饮食宜清淡,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小于4克,尽量少吃含盐量高的食物,如腌制品、动物内脏、蛤贝类及海产品等,同时应该注意补钾,可多食富含钾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木耳、山药、香蕉、土豆、鱼类及西红柿等。 6 .中午睡半个小时,使全身放松。 7 .睡前要用温水泡脚,开始时水不宜过多,以浸过足趾即可,水温宜在40~50℃左右,浸泡几分钟后,再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水温保持60~70℃之间,两脚不断搓动,每次30分钟,当感到身上微热时即可擦干,再用手按摩足部几分钟,这样有利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8 .放松紧张情绪,懂得休闲,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 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专家临床笔录丛书 内科分册》 主编:曾昭耆 刘凤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