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68|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帝内经》中人体为什么必须是“二十八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0-3 08:2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帝内经》中为什么人体必须是“二十八脉”?

河间市人民医院    金栋(撰辑)

二十八脉指人体的二十八条经脉,见于《灵枢·五十营》《营气》《脉度》及《难经·二十三难》等篇。

二十八条经脉具体指左右十二正经24条、督脉1条、任脉1条、男子阳跷脉左右各1、女子阴跷脉左右各1,共28条,长度共计16丈2尺。

二十八经脉为什么选择十二正经、督、任和跷脉,而跷脉又分男女呢?

这是因为二十八经脉,是天人相应以应二十八星宿思辨推演而来。即“天有二十八宿,地有漏水下百刻,人必应之”的结果,如何应之呢?人体必须凑齐二十八条经脉之数目,其长度必须又是16.2丈×50周次(营)=810丈,如此才能相应,否则很难达到。即“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

人经脉上、下,指十二正经;左、右指跷脉;前、后指督任二脉。

据《灵枢·脉度》记载,十二正经的长度,六条手阳经的长度是3丈,手阴经的长度是2丈1尺;六条足阳经的长度是4丈8尺,足阴经的长度是3丈9尺;手足三阴三阳经——十二经其长度共计是14丈8尺。跷脉是1丈5尺。督任二脉各是4尺5寸,二者长度是9尺。14.8+9+1.5=16.2丈。

跷脉为何又分男女呢?这是因为“男为阳,女为阴”,所以男子是以阳跷为经脉、阴跷为络脉,女子则是以阴跷为经脉、阳跷为络脉。正如《灵枢·脉度》所说:“黄帝曰:跷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岐伯答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

阳跷与阴跷脉的长度一致吗?据《灵枢·脉度》记载,“跷脉从足至目”,而“阴跷者,足少阴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足少阴然谷穴之后”、“阳跷脉,足太阳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阳申脉穴”(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二者长度基本一致。

据《内经》《难经》旨意,“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是指人体经脉共长16丈2尺(28条经脉的长度),是一周次(营),一息脉行六寸,环行一周次后,需要二百七十息;而人体经脉的总长度是16.2丈×50周次(营)=810丈,一昼夜环行五十周后,故总计需一万三千五百息,正好漏水下百刻。即在一天24小时,人一般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次,但与实际呼吸之数不相吻合,古人并不以为然!为什么?此乃“天人相应”思辨推演的结果。故“天周二十八宿”,人有二十八脉。张介宾《类经八卷·经络类》说:“人之经脉十二,左右相同,则为二十四脉,加以跷脉二,任督脉二,共为二十八脉,以应周天二十八宿,以分昼夜之百刻也。”

实际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古代医学家,在古代粗浅解剖知识及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以取象比类的方法,结合天人相应及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观点,更多的是思辨推演而来,若以现代解剖生理学的理论去验证,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或会南辕北辙。

二十八宿是古代天文学的星座名称。宿,音秀xiu,亦名舍,即星宿。周天之星分四方,每方各有七宿,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因这二十八宿都是恒星,所以古人以它们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

《灵枢·卫气行》说:“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

张介宾《类经八卷·经络类二十五·卫气运行之次》说:“天分四面,曰东西南北,一面七星。如角亢氏房心尾箕,东方七宿也;斗牛女虚危室壁,北方七宿也;奎娄胃昴毕觜参,西方七宿也;井鬼柳星张翼轸,南方七宿也,是为四七二十八星。”

二十八经脉,是营气循行的路线,“营在脉内,卫在脉外”,按照《灵枢·营气》篇记载的营气循行路线,“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即十二正经及两个分支,共二十八脉循行。

点评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9-10-3 12:5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08:26:35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9-10-3 12:59:04 |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古代医学家,在古代粗浅解剖知识及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以取象比类的方法,结合天人相应及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观点,更多的是思辨推演而来,若以现代解剖生理学的理论去验证,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或会南辕北辙。
=================================================
         实际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古代医学家,在古代粗浅解剖知识及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以取象比类的方法,结合天人相应及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观点,更多的是思辨推演而来。经过200多年无数次的临床实际反复验证,是正确的。若以现代解剖生理学的理论去验证,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或会南辕北辙。

         经过无数次的临床实际验证,是正确的。 这是必不可少的,而往往被忽略。

点评

人体既有二十八脉,又有十二经脉,那么试问:人体到底应该有多少条经脉才是正确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0-11 15:58
4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1 15:58:2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9-10-3 12:59
实际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古代医学家,在古代粗浅解剖知识及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以取象比 ...

人体既有二十八脉,又有十二经脉,那么试问:人体到底应该有多少条经脉才是正确的?

点评

人体应该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但此没有推演之依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0-11 16:03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1 16:03:24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9-10-11 15:58
人体既有二十八脉,又有十二经脉,那么试问:人体到底应该有多少条经脉才是正确的?

人体应该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但此没有推演之依据!

点评

中医好比水墨画,实在虚中。用油画的标准读水墨画,何有实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0-11 20:30
帝王谓天子,不俱天度,怎能称天子。  发表于 2019-10-11 19:31
6
发表于 2019-10-11 19:27:14 | 只看该作者
用推演解决现实问题,属于最原始的的科学方法。

点评

非推演,是封建制度。  发表于 2019-10-11 19:37
7
发表于 2019-10-11 19:48: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地i清风 于 2019-10-11 20:10 编辑

中医自古以来,施及各个阶层,与帝王治病,就说龙体不安。星兆不祥。这就是三因方面,因人因时之异。不然,中医也就称不上传统医学了。而今去给因家领导人治病,还能说龙体不安,星兆不详吗?这就是中医的比类取象

点评

是当时的认识问题,制度选择也是人们认识的一部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0-11 20:06
8
发表于 2019-10-11 20:06:02 | 只看该作者
文地i清风 发表于 2019-10-11 15:48
中医自古以来,施及各个阶层,与帝王治病,就说龙体不安。星兆不祥。这就是是三方面因人因时之异。不然,中 ...

是当时的认识问题,制度选择也是人们认识的一部分
9
发表于 2019-10-11 20:13: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文地i清风 于 2019-10-11 20:14 编辑

中医比类取象。任何时候都 适宜,绝不是推演。
10
发表于 2019-10-11 20:24:09 | 只看该作者
《黄帝内经》中为什么人体必须是“二十八脉”
-----------------------------------------------------------
因为人体“二十八脉”都有络脉,孙脉,从而组成人体的经络网。经络脉是流通气血精神的,气血濡养脏腑百骸,精神濡养神魂魄意志,行使人体的生化运动。
  28宿是天道四方的28星,其位年年不变,是天道的标志。要说【“二十八脉”,以应周天二十八宿。以分周夜之百刻也。】可见是时间相应,不是说二十八宿就是二十八脉。28宿是天道四方之星,28脉行五行之气,“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28脉是五气之道,是五方,五气,五行,可不是四方行。
  现代解剖生理学不知生命为何,如何知28脉。

点评

《黄帝内经》中为什么人体必须是“二十八脉” ----------------------------------------------------------- 因为人体“二十八脉”都有络脉,孙脉,从而组成人体的经络网。经络脉是流通气血精神的,气血濡养脏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0-11 23:5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9 12:26 , Processed in 0.0891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