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先贤追随者 于 2019-5-14 11:04 编辑
一 六经之于《伤寒论》似乎是承重墙之于楼房,但是六经的本质是什么?历代医家争论不休,愈争论愈让人感到迷惑。 最有影响的当属把六经当做六经脉,这乍看上去似乎靠谱,因为太阳经当中的“头项强痛”,与膀胱经的是动病部分契合,但是把六条经脉是动病与《伤寒论》的六经做一个比较,很容易发现两者契合度并不高。尤其是厥阴经和少阴经,简直就是各说各话。 正因为如此,张大昌先生才感叹道:“‘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热痛,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利不止’,与《灵枢·经脉篇》足少阴经病‘不欲食’之文同,所生咽干、上气、烦心、心痛亦相仿,而《经脉篇》手厥阴条所生病之心痛似属连及,而与足厥阴肝经则半字莫问。” 他还指出少阴病提纲中“脉微细,但欲脉”,“与《经脉篇》手足少阴经皆别‘’。而究其根源,《伤寒论》中的六经与六经脉恐怕本就不是一回事。 钱超尘先生说:“自宋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词汇分别加上‘经’字,在卷一《经络图》中绘出人体六条经脉走向,并引《灵枢》为理论依据,后世乃谓仲景《伤寒论》之三阴三阳为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 于是,我们明白了原来是朱肱老前辈加了一个“经”,别小瞧这一个“经”字,可是把研读《伤寒论》的人整苦了。正如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所说:“则知《伤寒论》当时已无成书,乃叔和之所搜集者。虽分定六经,而语无诠次,阳经中多阴经治法,阴经中多阳经治法,参错不一。后人各生议论,每成一书,必前后更易数条,互相訾议,各是其说,愈更愈乱,终无定论。” 二 对于六经的讨论,当代的医家也没闲着,尤其是胡希恕先生的六经来自八纲的理论影响最大。但是正如刘观涛先生所说:“虽然各大名家所谈‘六经名称’(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相同,但其‘六经内涵’却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同样一个真武汤方证,刘渡舟先生认为其为少阴病,而胡希恕先生认为其为太阴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刘观涛先生接着说:“因为各大学派、各位名家对‘六经’的界定并不完全一致。比如,刘渡舟先生认为,少阴包括手少阴心和足少阴肾,因此,少阴病也就是心肾疾患。(刘渡舟《伤寒论通俗讲话》)而胡希恕先生认为,六经是病位(表、里、半表半里)和病性(阴阳)的结合,所以少阴病实质就是‘表阴’(病位在表,病性为阴)疾患,太阴病的实质就是‘里阴’(病位在里,病性为阴)疾患。” 先贤追随者看来,胡希恕先生的六经来自八纲的理论是值得商榷的。 三 当我们翻开钱超尘先生所著的《南朝秘本<<伤寒论>》时,则对于六经会产生是颠覆性的认识。《南朝秘本<<伤寒论>校注考证》就是孙思邈先生所说的:“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的《仲景要方》,因为这个内容掩藏在卷帙浩繁的《太平圣惠方》中,因此鲜为人知。 这个本子里面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对六经实质的认识让人耳目一新,书中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分别指患伤寒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 其实,按照运气学说,客气的前后顺序应该是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厥阴。而按照南朝秘本《伤寒论》的患伤寒顺序,与客气的顺序正好是相反的,为逆时针转向,也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也好理解,正常的阴阳之气是按照时节顺时针此消彼长的,邪气则是逆时而动。 那么书中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仅仅是表示患伤寒的天数吗?先贤追随者认为,当然不止如此,因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代表六气,因此,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无非是表示《伤寒论》所论的是天行外感之病,而并非五藏内出之杂病,同时也表示邪气的由表及里过程。 四 我不敢肯定地说,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所指是患伤寒的天数这一理论一定就是最终的结论,但是,我们想知道这三阴三阳与方证到底有多大联系。先贤追随者试着把南朝秘本《伤寒论》与宋本《伤寒论》三阴三阳应用诸方进行了一个大概的统计,想比较出两者三阴三阳之下使用的汤散诸方的重合程度,结果如下: 宋本《伤寒论》(下简称“宋本”)太阳病有50个方子,南朝秘本《伤寒论》(下简称秘本)太阳病有18个方子,其中两者重合的有11个方子。阳明病中,宋本有10个方子,秘本有19个方子,其中两者重合的有3个方子。少阳病中,两个版本都只有一个方子,就是小柴胡汤。秘本中还有一个茯苓汤,据钱超尘先生研究,恐是误录少阳病之下。太阴病中,宋本和秘本都有5个方子,重合的有1个方子。少阴病中,宋本有17个方子,秘本有14个方子,重合的有8个方子。厥阴病中,宋本有12个方子,秘本有10个方子,重合的有2个方子。 两个本子三阴三阳应用的汤散诸方总的重合率大致都在30%左右,但是,不论是宋本《伤寒论》亦或是南朝秘本《伤寒论》其方剂都以显著的疗效著称,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汤散方剂并没有因为三阴三阳的归属变化而影响其使用价值。换句话说,我们完全可以抛开六经,只要经由四诊辨对了方证,按证取方就能治好病。 毫无疑问,《伤寒论》的核心不是六经而是方证,六经与方证并没有必然联系,或者说现阶段我们理解的六经实质与方证并没有必然联系。 胡希恕先生的理论,看上去是谈六经,实质上不过是绕弯子,根子还是辨方证,胡希恕先生的理论的不完美之处在于,既然三阴三阳与方证并没有必然联系,那么与其用八纲借由六经绕个弯子再指向方证,倒不如抛开六经用八纲直接瞄准方证来得简洁,准确。 五 最后,先贤追随者想借用清代著名医学家徐灵胎的一段话作为该文的结语。 先生说:“叔和《伤寒论》云: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拟防世急。则知《伤寒论》当时已无成书,乃叔和之所搜集者。虽分定六经,而语无诠次,阳经中多阴经治法,阴经中多阳经治法,参错不一。后人各生议论,每成一书,必前后更易数条,互相訾议,各是其说,愈更愈乱,终无定论。不知此书非仲景依经立方之书,乃救误之书也。其自序云:伤夭横之莫救,所以寻求古训,博采众方。盖因误治之后,变症错杂,必无循经之理。当时著书,亦不过随症立方,本无一定之次序也。 余始亦疑其有错乱,乃探求三十年,而后悟其所以然之故,于是不类经而类方。盖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治,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此从流溯源之法,病无遁形矣。”(摘于徐灵胎《伤寒类方·序》) 徐老前辈这句“不类经而类方”可谓是顿悟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