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91|回复: 4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汇通医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3-1 07:0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9-2-28 23:18 编辑



汇通医学

编辑

汇通医学(Huitong medicine)是以振兴中国医学为目的,全面吸收现代医学和现代科学,汇通现代医学与中国医学,融合成一门新医学的科学,不同于中西医结合,也不同于中西医学汇通。"汇通医学”是汇通现代医学与中国医学,融合成一门新医学的科学。所谓中、西医,或中西结合,只是一个人为的错误概念。汇通医学抛掉所谓“西医”的有色眼睛,以人为“类对象”,把中医基础理论可分为四个层次。阴阳为第一层次,卫气营血为第二层次,五行、经络、脏腑为第三层次。疾病、症状为第四层次。把生理学、病理学等现代基础医学引入中医基础理论,建立新的“汇通医学”。

中文名

汇通医学

外文名

Huitong medicine

目    的

振兴中国医学

方    法

全面吸收现代医学和现代科学

目录

1.        1 西医

2.        2 中西结合医学

1.        3 中医汇通派

2.        4 汇通医学

1.        5 重新开创医学汇通

西医

编辑

所谓西医,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说法。我们一般所说的西医,实际上是指近代和现代医学,是传统中医人对现代医学的称谓。在过去的中国被称为新医,与旧医(中医)相对立。

相对于中医和西医的概念,历史上还有一个中西医汇通与汇通派。中西医汇通的概念提出很早。历史上的中西医汇通派是一些思想上受到改良主义影响,学术上接受了西方医学和其他科学,以振兴发扬中国医学为目的,主张引进西方医学中先进的理论、技术与中医汇通的学术派别。因时代和当时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当时的中西医汇通派的汇通成就,大体上以任应秋“汇而未通”之评为定论。多数学者认为,汇通派因中西结合的出现而终结。

当代活跃在基础、临床、科研各个领域的所谓中西医结合,实际上也起源于中西医汇通。换句话说,中西汇通是中西结合的鼻祖。

中西结合医学

编辑

所谓中西结合医学,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现代医学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西医结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长期实行的方针。中西医结合是中、现代医学学的交叉领域,也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项工作方针。

中西医结合发轸于临床实践,以后逐渐演进为有明确发展目标和独特方法论的学术体系。中西医结合,不存在什么学术之争、领域之争,只是治疗、康复过程中的不同分工而已。所以,目前的中西结合,是一种没有体系,没有目标的大杂烩。同样,中西医结合也没有归宿。如果有归宿,那只能是一个,要么归于中,要么归功于西,即西同化中,或者中同化西,或者两者共同形成一门新的医学。

大量的中西结合实践发现,在许多场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中西无法结合,或者,结而不合。所谓中西医结合医学,在很多情况下,中西结合的结果是“结而合于西”。大多数情况下矛盾重重,以教科书与医学手册这类的问题最多。研究生使用的教材,更是错误百出。

更有一些非医学专业人员的言论,认为中、西医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不可能结合,更不可能汇通。

中医汇通派

编辑

最早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人则是洋务派李鸿章。1890年李鸿章在为《万国药方》作序时提出,“倘学者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以造于至精极微之境,与医学岂曰小补!”,他明确提出“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的主张。

西洋医学在我国广泛传播,引起了中医界的普遍重视。一些中医界的人士逐渐形成了中西医汇通的思想和学派,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目前认为,中西医汇通派的汇通成就,大体上以“汇而未通”之评为定论,大致有以下几种认识。

有人认为,中西医汇通派在近代“一度代表着中医学发展的主要潮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大部分的著名中医学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了中西医汇通这一行列,而这一现象说明,中西汇通为中国医学之主流。中西医汇通的思想在近代中医界贯穿始终,否定汇通派,就是否定近代中医。从临床上看,代表中医学的主流依然是中西医汇通派。

中西医汇通派对近代中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许多学者认为,中西医汇通是当代中西医结合的继承;或者把中西医汇通可以看成中西医结合的前期阶段。中西医汇通的经验、教训为当前中医学术的开拓、中西医结合和多学科研究中医提供了必要的借鉴和思路。

汇通医学

编辑

所谓“汇通医学”,是现代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的汇通,是一门现代专门学科。他抛弃了所谓“西医”的概念,所以,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中西医汇通”。中“西”医汇通的概念只存在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中“西”医汇通是部分中医人的看法,而且只是一个历史名词。

重新开创医学汇通

编辑

中西医汇通派在世纪之交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他们的发展因中西结合的兴起而消亡,也有其历史必然性。但中国医学的发展决不会停留。但新的环境下,以现代科学为背景的中国医学,决不能一直徘徊在“因土生木,脾属土,肝属木,所以治疗肝病,要补脾土以养肝木”这样的极简单的“取类比象”中。

自从现代医学慢慢走进中国,有多少志士仁人,呕心沥血,研究探讨,试图接纳现代医学的一些理论,对古老的中医学进行改良,实现“中西医汇通”,可是从明代到现在,历经数百年,中西汇通没有实现,倒是出现了中医从主流走向消亡。就现时整个社会和医疗体制而言,作为学派,已经没有“纯中医”。纯中医只存在于江湖郎中之中(见文章:简易中医派别辨别法)。在社会中,已经没有纯中医的生存环境。

中医的权威专家们一方面大力倡导仅使用古人用过的名词和概念,一方面又极力反对使用新名词,许多具有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细胞学意义的现代名词,仍势不可挡地在中医学中扩散开来。

中医药大学教材的中医内科学中“炎症”“肿瘤”“感染”等名词或概念到处都是,“激素”、“代谢”、“听诊”、“CT”充斥所有中医教科书,中医大学本科不得不花费学时的30%,来学习现代医学生理、生化、微生物、病理等课程。虽然其现代医学水平仅相当于全日制中专,但对于受传统势力控制极深的中医系统来说,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当代中医人,如果只是熟读中医经典,只是掌握温病和六经辨证等古典医学知识,不认识“脑膜炎”、“肝炎”、“传染病”,“癌”就根本进不了临床,也无法行医(祥见中医革命之一: 中医危机)。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些都是汇通的结果,只不过因汇而全通,汇而后通,汇于无形,不被大家认识,或者不被大家承认罢了。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由阴阳学说、精气学说、卫气营血学说、经络学说、藏象五行学说、证候理论等组成。这些理论构成了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如何使这些理论与现代科学接轨,是中医现代化的关键的环节。这些学说是与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最难相容的医学理论,也是现代西方医学研究者们难以理解的理论问题。如何发展这些理论,使之不被现代社会和现代医学淘汰,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中国医学生死存亡的首要问题。

面向对象的计算机软件没计思想和人工智能兴起后,我们以它为工具,对中医学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古老的中医学中,含有面向对象和人工智能的思想。以面向对象的观点来分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对我们认识中医有极大帮助,以人为“类对象”,可把中医理论分为四个等级,或者叫四个认识水平或层次。第一级为阴阳,第二级为卫气营血,第三级为经络、脏腑,第四级为症状、疾病。第四级的认识,与现代医学的认识基本相同。四个认识水平的划分,为我们统一中医学和现代医学找到了一个立足点。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体验和社会现实,经过多年的医学院校和中医院校的教学与临床实践,为中国医学的一席之地,罗文新提出当代“汇通医学”的概念,即把古旧的“中西医汇通”变为现代医学与中国医学汇通,把中西初步的汇通实践变为汇通理论体系与实践全面的“汇通医学”。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汇通医学”,并逐淅发展出汇通医学基础理论,汇通生理学,汇通病理学,汇通诊断学,汇通证候学,汇通内科学,汇通外科学,汇通骨科学,汇通儿科学,汇通妇科学,汇通康复医学、汇通老年病学、汇通营养学、汇通养生学等各个汇通医学分支。完成了中国传统医学到现代医学的整体转变。



中西医汇通派 编辑

中西医汇通派是受西方医学影响而出现的融合中、西两种医学的流派。该学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诞生,既用传统的中医思维思考问题,又利用现代的西方医术解决问题。

中文名 中西医汇通派 外文名 The conflue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含    义 融合中、西两种医学的流派 作品举例 《人身说概》、《人身图说》

目录

1 简介

2 历史事件

3 人物代表

4 消亡原因

简介编辑

中国传统医学因受西洋医学影响而出现的融合中、西两种医学的流派。所谓西医学模式是西方(欧洲)传统医学向近代科学尤其生物科学汇通形成的生物医学模式,实应称之为近代医学,随着现代科学与技术尤其系统科学、生物信息技术等进展,现代医学又形成了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接近中医学的综合思维模式,从而诞生了汇通中西医学的现代系统医学与个体化、转化医学等。

历史事件编辑

早在明末清初,西洋医学已在中国传播,西方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带来一些西方医药知识,如邓玉函编译的《人身说概》、《人身图说》等已出现。这时中医界已有一些医家开始接受西医学说,如毕拱辰、金正希等接受记忆在脑说,王宏翰认为西人所谓水、风、火、土四元素说,与中国五行学说相似,便拿来与中医的太极阴阳之说加以汇通,还以胎生学阐发命门学说。王学权则认为《人身说概》、《人身图说》等著作中介绍的解剖学知识,可补中医学之不足,但也有不足之处,要“信其可信,阙其可疑”。

19世纪中叶以后 ,西医大量传入中国 ,传教士的到来,西医书籍的翻译、建立西医学校、医院、吸收留学生,迅猛地冲击了中国的传统医学。面临这一严峻局面,中医界中出现了分化,一些人认为中医学已尽善尽美,毋须向别人学习;另一些人认为中医学一无是处 ,要全 盘 接受 西医学的内容。中西汇通学派则认为中西 医各 有所长 ,必须吸 取西医之长,为中医所用。但中西汇通派在具体认识和方法上也很不一致。

人物代表编辑

唐容川代表作

唐容川代表作

唐容川是中西医汇通派较早的代表,他认为中西医原理是相通的,中西汇通主要是用西医印证中医,从而证明中医并非不科学。即使西医的生理解剖学有自己的特点,但也超不出《内经》范围。 因此虽然唐氏也说 :“ 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但实际上并不能真正中西汇通。朱沛文认为中医“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西医“专于格物,而短于穷理”。中医的弊病是玄虚,西医的弊病是僵固。在具体方法上他主张中西汇通要通其可通,存其互异。恽铁樵认为西医重视生理、解剖、细菌、病理、病灶的研究,中医则重形能、气化及四时五行等自然界变化对疾病的影响,中医可以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化合”。但结合的基点是以中医为主。他还认为中医停滞不前的原因是囿于《内经》,必须超过古人,不以《内经》为止境,才能超过古人,吸收西医之长,继续发展。张锡纯以中西汇通思想应用于临床,其特点是中西药物并用。他认为西医用药在局部,其重在治标,中医用药求其因,重在治本,二者结合,必获良效。他的探索,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

消亡原因编辑

由于时代和个人认识的局限,汇通学派虽然方向是正确的,成就却不明显。中西结合医学的出现,是导致中西医汇通派消亡的主要原因。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替代了中西医汇通的概念。就一般人而言,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汇通没有差别。中西医结合是中西汇通的补充和延伸。从这个意义来讲,中西汇通并没有消亡,而是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新的时代。

词条标签:

医学术语 , 书籍



中西医汇通派图册

V百科往期回顾

唐容川 编辑 讨论

唐宗海少习儒。光绪十五年(1889)举进士,授礼部主事。中年嗜好医学,主张“好古而不迷信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唐氏虽然也说过“西医亦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不存疆域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但他主张学习和吸收西医的内容,着眼点在保存经典中医学,表现有“重中轻西”的倾向。唐氏显然是受到当时盛行的洋务思想的影响,其学术观点基本上是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医学领域的具体运用。

中文名 唐容川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四川彭县 出生日期 1846年 逝世日期 1897年 职    业 中医学家

目录

1 人物简介

2 人物生平

人物简介编辑

唐容川(1846-1897),清代医学家,即唐宗海。经方家也同时是中西医汇通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字容川。四川彭县人。著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1884),于血证的论治有独到之处。

人物生平编辑

著《中西医汇通医经精义》两卷(1892),认为西医长于“形迹”,中医长于“气化”,在内科的治疗方面,中医的优越性确

唐容川

唐容川

为西医所不能及,主张“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并试图用西医解剖、生理等知识来印证中医理论,对此后中西医汇通论者影响较大。他重视气血说,著有《血证论》8卷(1884),受杨西山《失血大法》影响,讨论气血水火关系以及血证与脏腑、脉证死生、用药宜禁等问题。提倡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治血证原则,较为实用。另有《本草问答》两卷(1893),议及本草学理论,比较中西药学之异同与短长。《金匮要略浅注补正》9卷(1893)和 《伤寒论浅注补正》7卷(1893) 则是对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和《伤寒论浅注》两书的删补、正误,并合中西医之说而成。以上五书合称《中西医汇通医书五种》。唐宗海在维护中医,融合西学的同时,认为宋元以后的医学水平不如《伤寒论》以前。

另附任务小记:

清朝末期,四川医家唐容川,千里迢迢来到上海,接触了当时这个大城市的许多医家,相形之下,他的医术还高人一着。在医家中,每有疑证问他,他都会一一作答。凡人身脏腑经络,明为观火;且谈三焦更能发人所未发。皆以西医的形态结构印证中医气化。有一次,上海邓甚章医生遇到一例奇难杂证,束手无策,便延请唐容川诊治,一经用药,妙手回春,沉痼顿除。人们都感到惊讶,上海中医药界也为之震动。邓甚章更是甘拜下风,奉之为津梁。尤其在他读了唐容川的医著更是爱不释手,啧啧赞叹说:“仲景之书是锁,这就是钥,真鸿宝欤”。并且,特为唐容川的《伤寒论浅注补正》一书作序。

唐容川,名宗海,四川彭县人,生于清朝咸丰元年(公元一八五一年),卒于民国七年(公元一九一八年)。他从小刻苦学习,研读方书,知识渊博,精通《易经》,擅长医学,中进士前已经是“名闻三蜀”。著有《血证论》、《中西泄通医经精义》、《本草问答》、《金匮要略浅注补正》、《伤寒论浅注补正》等,后合订成丛书《中西泄通医书五种》。他一生最大的贡献,在于对血证的研究和在中西医泄通道路上所作的努力。

唐容川小时候,由于父亲体弱多病,在治经之余,也就“习方书”,亲自调治父亲的病。但过了些日子,父亲病情恶化,突然吐血,接着又转为下血,这是他从未遇到的难题。于是,他遍览方书,遇到有关血证的记载,便反复琢磨,并积极请教在这方面有研究的人。听说本乡杨西山写的《失血大法》,得血证不传之秘,他的门徒争相抄录,私为鸿宝。唐容川便多方购求,好不容易得一览。但他看后大失所望,认为这本书议论方药,未能精详,用它治病,也少有成效。因此,他反过来钻研经典医著,废寝忘食地学习《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著作,触类旁通,豁然心有所得,掌握了治疗血症的要旨。他还钻研了其他各家学说,既吸取他们的所长,又指出他们做得不够的一面。如他对李东垣的认识是:东垣重脾胃,但只知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对朱丹溪的认识是:治病以血为主,所以用药偏于寒凉,但不知病在火脏宜寒凉,病在土脏宜甘缓一类药。此外,他对黄元御、陈修园等,也都有正确的认识。由于他擅于汲取前人的经验,加上自己在实践中的摸索,逐渐总结出一套治疗血证的经验,用于临床,疗效较好,“十愈七、八”。这时他父亲虽然因血证病死了,而他妻子不料又得了血证。他便亲制方剂,结果,把妻子的血证治好了。由此,他深深感到,大丈夫虽不能立功名于天下,敬有一材一艺,稍微可以补救一下。为了弥补在血证研究上的传陋,他决心编一部有关血证的专书。于是,他将失血证精微奥义,一一探究出来。有的伸古人所欲言;有的补前贤所未备,力求理足方效,于一八八四年写出了《血证论》一书。书写成后,他回顾自己研究血证的经历,不禁感慨万千地说,他悟医道晚了些,所以未能救治父亲。然而犹幸的是能著出此书,可以救天下后世之人了。由此可见,他为能救后世血证患者而感到自慰,以弥补他未能救治父亲的伤痛。

《血证论》是唐容川最有价值的著作。全书综合了各种血证的证治,包括血证总论和一百七十余种血论,还选录了二百余方。论证用药颇有独到之处,是中医学史上有关血证的首创专著。此书解放后有排印本出版,影响颇大,评价颇高。有人认为该书所说的都是实事实理,有凭有验。尤其他强调采用“去瘀生新”治疗血证的原则,对后人很有启发。

唐容川所处的时代,西医开始大量传入中国,唐容川为了保护和发展祖国医药学,抵制否定中医的逆流挺身而出,第一个提出“中西汇通”,试图寻找中西医学术之间汇通的途径。他认为西医有所长,中医岂无所短。比如西医详于形态结构,而略于气化;中医精于阴阳气化,而绘“人身脏腑真形多不能合”。因此,他主张尽管中西医产生的地域不同,学术体系不同,但可以去彼之短,用彼之长,以我之长,益彼之短,互相汇通,达到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寄望五大州万国之民,都无夭折。

在中西医汇通中,唐容川是采取保护和发展祖国医药学为前提。当时,社会上有一种论调,认为中医只能用药,不懂“解剖去病”,以此专门找中医的岔子。唐容川拍案而起,奋笔写了《七方十剂》一文加以反驳。他说,《灵枢》、《素问》、针灸,虽无剜肠剔骨之险,却有起死回生之妙。华佗已有剖析之法,后人因为畏其难,就少用了。实际上,“剖析”是“粗工”,不及针刺之妙,而针法微涉不如方药之详。仲景独以方药治病,是最为恰当的。现在,有些人,偶尔见到西医剖析见效,就“奉为神奇”,而不知道“其是失参半”。他用了自己亲身见过和治过的病例加以说明。四川有个人脑后颈上生了一个疮,俗名叫“对口疮”。此疮发于督脉,督脉上颈贯脑。颈之能竖,是由于督脉之力。这个部位的疮,中医认为是不能割的,而西医不晓得,竟把它割去,敷上药,说很快就会长肉的。谁知病人立即颈折,举不起来,三天就死了。又如陕西有一个人腹部臌胀。西医将其剖腹治疗,流出两碗水,从表面上看,病人的膨胀好象消了。但是,不久又发,发了又剖、剖了又发。如此连剖三次,连发三次,一直未断根。唐容川认为,这是西医不讲五行之过,只知放水,而不知水怎么来的缘故。最典型的例子,是他为当时总理衙门总办陈兰秋治病的情形。这人肌肤甲错,肉削筋牵,阴下久漏,小腹微痛,大便十天一次。胁内难受,不可名状。腰内也如此。前阴缩小,右耳硬肿如石。唐容川诊视后,说:“这是肾系生痈,连及胁膜,下连小腹。因此时时作痛,又下阴穿漏。这是内痈的苗头。应以治肾系为主。”陈兰秋听后勃然大怒,说道:“西医也说我的病在腰筋髓内,所以割治了三次,但不能止漏。无药可治。现在你的诊断与西医同,该不是也束手无策了?”唐容川告诉他说:“你出入各国衙门,常常接近西方人,就知道西法千古所无。其实并非这样,就拿你的病来说,西医只知道在腰内,但你的耳朵为什么发硬,前阴为什么收缩,大便为什么不下,他们肯定不知道。”陈兰秋说:“是这样。”唐容川解释道:“西医不知肾系即是命门。生出板油连网,即是三焦。肾开窍于二阴,故前阴缩而大便秘。三焦经绕耳,命门位当属右,故见右耳硬肿,周身甲错,是由于肾系三焦内,有干血死脓。”之后,他按仲景提示的方法治疗,就把陈兰秋的病治好了。为此,唐容川深有感受地说:“中国经数圣试验准确,定出形性气味,丝毫不差,为最精”。这些议论说明,唐容川不免带有“重中轻西”,“崇尚远古”的片面看法,但在当时面对“重西轻中”的潮流中,坚持这种观点,对维护中医原有的理论,是有积极作用的。

总而言之,他在研究血证之余,在中西医汇通方面绞尽心血,可是由于人世界观的局限性,往往采用机械、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收效不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敢于大胆引用西医的知识来印证和解释中医,汇通中西医学,这种革新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所以说,无论是从他的治学精神以至医学理论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词条标签:

历史人物 , 人物



唐容川图册

V百科往期回顾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52130次

编辑次数:13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w_ou(2018-06-06)

1 人物简介

2 人物生平









点评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9-3-1 07:31
2
发表于 2019-3-1 07:19:5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由阴阳学说、精气学说、卫气营血学说、经络学说、藏象五行学说、证候理论等组成。这些理论构成了整个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如何使这些理论与现代科学接轨,是中医现代化的关键的环节。这些学说是与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最难相容的医学理论,也是现代西方医学研究者们难以理解的理论问题。如何发展这些理论,使之不被现代社会和现代医学淘汰,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中国医学生死存亡的首要问题。
3
 楼主| 发表于 2019-3-1 07:25:22 | 只看该作者
      唐容川先生倡导的汇通医学在1892年就初步形成,至今已近130年,中医药汇通之路是否行得通,请有兴趣的朋友发表自己的见解。
      笔者认为:汇通医学可以作为中医现代化中的一个环节,而不能作为主导思路。
4
发表于 2019-3-1 07:28:0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之三  融合观,即将出版。已经解决了上面的问题。


     一般认为,自明朝万历年间,西方科学及医学相继传入中国,此时,“中医”这个概念才真正出现,才有了中、西医之分,随着西医学在中国逐步传播与发展,开始了中西医汇通。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倡中西医结合,合二为一,建立一个新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中医药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本意是以现代科学破解中医,结果适得其反,形成对立。特别是上世纪后期经历了40多年“证本质研究”的失败,证明了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此路不通。中西医结而不合,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上世纪末,有识之士提出来中西医融合的概念。以官方正式文件提出中西医融合的概念来源于:2007,1,11发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的《3.战略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促进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医药学奠定基础”。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说:“中医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兼容并蓄、创新开放,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防治观,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蕴含了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清代中期以来,特别是民国时期,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一些学者开始探索中西医药学汇通、融合。”在这个历史演变过程中,中医理论始终没有被西医替代。中、西医经历了汇通、结合、融合三个阶段,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中西医融合在理论界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同,只是没有找到途径与方法。
5
发表于 2019-3-1 07:31:1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指的是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包含证态体系与象态体系,是打开中医药宝库的钥匙。
中西医融合分为三个层次:
         临床诊断治疗层次   病理状态与证的融合。证态体系;
         医学基础理论层次  器官系统与藏象经络的融合。象态体系;
         哲学层次即本体论与认识论层次   太极-系统观:阴阳五行、系统论、唯物辩证法的融合,即本体论的融合;取象比类、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的融合,即认识论的融合。
         按照这三个层次,依次进行,就是中西医融合的途径。
        我们首先进行的是临床层次的融合,继而是基础理论层次的融合,最后进行的是哲学层次的融合。而在写书的时候首先写的是哲学层次的融合,继而是基础理论层次的融合,最后写临床层次的融合。
       西医的哲学基础是机械唯物论,使用的方法是形式逻辑与科学实验。
       中医的哲学基础是阴阳五行,使用的方法是取象比类与长期医疗实践。
      “太极-系统观”是阴阳五行学说,矛盾论、系统论融合的结果。太极-系统观建立起来以后,重新定义生命、动物、人体、疾病;重新审视进化论,树立功能决定结构的新观点;实现精、气、神与物质、能量、信息的融合;在调控、代谢、繁殖三大功能的基础上,实现脏象经络与器官系统的融合;最终落实到【方-证-病理状态-西医诊断与治疗】体系。在认识论、思维形式方面,完成取象比类与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的融合。
这是一个完整的顶层设计。
        中西医融合包括证态体系与象态体系;融合观说的是古今中外哲学、思维形式层次的融合。证态与象态在前三本书中已经说清楚了,这本书主要解决哲学、思维形式层次的融合,只有这个层次的融合解决了,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才能够真正实现。
        中西医的关系可以类比为地铁系统与地面公交系统的关系,二者都是网络系统,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地上,各自不能直接相交,汽车不能开到地铁里,地铁的电车也不能开到地面上!但是,通过两个系统的公共车站,每一个人从出发点到达所需要目的地,通过公共车站图,可以在两个系统内交替行走。公共车站就是证态,象态。形成三个个交通图:1地铁路线图;2地面公交路线图:3公共车站图。通过公共车站图,可以选择最佳运行路线。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中医理论已经存在了2000年,西医从16世纪的维萨里直接观察人体至今,也有500年了。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相对的正确理论。
       中西医认识的对象只有一个:客观存在的人体。中医的认识方法是:取象比类、长期临床实践与社会实践;西医的认识方法是:科学实验、临床实践。因此对人体得出了两个绝然不同的看法:
       中医看到的人体是: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精气神;划开肚子,看到、想到的是五脏六腑!
        西医看到的人体是:物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划开肚子,看到、想到的是肝脏、脾脏、血管、神经……,显微镜下的各种细胞……。
        都是正确的,都是相对真理。
          融合观,是一种世界观,方法论,是把具有不可通约性的两个系统,通过寻求共同参考系,使之融合成为一个新理论的观点与方法。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是融合观的一个具体实例,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突破口。例如:圆周与直径的比,是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这是其真值,具有不可通约性;但是,二者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只取其近似值就可以了,这个近似值就成为“共同参照物”,使之通约,也就是说,在融合的过程中,二者都必须舍去自己的一些东西,才能够找到共同参照系。不可通约性与不可通约还有点区别。不可通约性指的是类似于无理数(不可通约的数),是哲学科学借助于数学概念,来说明科学革命前后的理论之间的关系,是比喻。这个比喻恰如其分。
         中医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当我们讨论脏象经络与器官组织层次融合的时候,讨论哲学层次融合的时候,需要联系、参考已经出版的三本书中的内容,因为不能大量引用原文,需要读者自己翻阅原著,不便之处,敬请谅解。
        本书分为三部分:1 哲学层次;2 象态,基础理论层次;3 证态,临床层次。
6
发表于 2019-3-1 08:16:30 | 只看该作者
        未来的医学是中西医融合的医学,不分中西医,即每一个医生,既能做手术、开西药,也能够针灸、推拿、开中药。每一个疾病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体征脉象舌像,各种物理化学实验室检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7
发表于 2019-4-22 18:05: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医新思维 于 2019-4-22 18:09 编辑

毛泽东提出的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方向是没有错的!

尽管70年了,中医界没有什么突破。但没有突破不等于就不对。
哥德巴赫猜想”200年后才取得突破,这是中国人都悉知的事。
但是,中国人没有耐心,等不了200年,甚至连20年都不愿意等待。
还没有等几天,就干脆说方向是错的。

中国人没有耐心,不愿意等待,更不愿意长期等待。
直接把它否定了,即规避了忍耐之劳,也摆脱了等待之苦。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都要尾随西方的根本原因。
8
发表于 2019-4-22 18:17: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医新思维 于 2019-4-22 18:20 编辑

16世纪,在西方科学家提出科学与技术的,也遭受不少科学家的反对和怀疑。
一些有志的西方科学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终于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引发了人类的工业革命。


说到底,现代医学就是科学的一种,中医就是传统技术的一种。
二者没有什么理由不可以结合的,只是结合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努力奋斗。
无志者,努力奋斗不擅长,连等待也不会吗?

9
发表于 2019-4-22 18:24:37 | 只看该作者

王清任、唐荣川、张锡纯、施今墨、祝谌予等等,多少代人都是终身努力奋斗,奋斗到什么程度?获得了哪些成果?离新医学突破还有多远的路?还有多薄的窗户纸?
有人知道吗?
10
发表于 2019-4-22 19:29:41 | 只看该作者
。如何发展这些理论,使之不被现代社会和现代医学淘汰,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9 22:15 , Processed in 0.0642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