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纳发现肝脏通过储存糖原的功能参与了糖代谢的调节(1843-57),这奠定了“内分泌器官”的认知基础,对当前的糖尿病理念的形成也有重要意义。他的胰液研究(1849-56)开启了人们对消化生理及病理的全新理解。他的第三个发现,血管舒缩机制,不仅对常规生理学十分重要,对多种病理状态的理解也有应用价值,包括主动充血,可能还涉及心绞痛和许多无法清楚界定病理生理范畴的情形。
贝尔纳在巴黎的实验病理学教授职位由查尔斯-爱德华·布朗-色夸(Charles-édouard Brown-Séquard,1817-1894)接任。布朗-色夸是毛里求斯人,美法混血,一生大部分时间在美国度过,他进一步推动了内分泌领域的发展。就在艾迪生发现与肾上腺损伤相关的严重体质性疾病后不久,布朗-色夸通过实验证明动物摘除肾上腺后出现严重症状或迅速死亡,从而确认了艾迪生的结论:肾上腺对于生命的维系至关重要。他相信内分泌对机体的影响,并因此试图通过注射器官提取物来缓解年龄增长带来的变化,以及较理性地,通过这种方法治疗肢端肥大症。此前他的同胞马里亚(Marie)和其他人曾将该病追溯至另一无管腺--脑垂体的异常。使用实验方法研究神经病理学的布朗-色夸跟上了法国病理学的潮流。他的脊髓半切和横切实验帮助人们理解了该器官某些自然损伤的症状,他的名字也因此与一种特殊的神经系统综合征联系在一起,即布朗-色夸综合征--伴发对侧麻痹的偏瘫。
内分泌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巴黎著名医生泰奥菲尔·德·波尔多(Théophile de Bordeu,1722-76),他主张每个器官都能合成特定产物,这些物质会进入血流。如今这一概念一般限于无外分泌的腺体,它们在动物的新陈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甲状腺、甲状旁腺、脑垂体、胰腺、肾上腺和性腺。现在人们已将波尔多的简单理论细化到极致,提取分离了某些腺体的内分泌物,并确定了特定内分泌腺之间的显著相关性。
这些腺体异常及相关代谢失调已经有超过一百年的观察历史了。其中最著名的是突眼性甲状腺肿,1786-1815年间,巴斯的卡勒布·帕里(Caleb Parry,1755-1822)研究了八个病例,其后罗伯特·詹姆斯·格拉夫(Robert James Graves)和德国的卡尔·巴塞多(Karl Basedow)分别于1835和1840年详细描述了这一疾病。
我们目前了解的关于无管腺功能的知识,很多是通过摘除动物腺体后研究其结果得来的。动物学家和生理学家莫里茨·希夫(Moritz Schiff,1823-1896)记录了实验摘除狗的甲状腺后产生的系列症状(1856及其后),现已知这些症状是甲状腺机能减退所致。1883年伯尔尼外科医生特奥多尔·柯赫尔(Theodor Kocher,1841-1917)报告了无意中在人体上进行的同一实验,描述了他自己的若干病人因其他疾病需要而手术切除甲状腺后发生的代谢失调。英国的威廉·格尔爵士在1873年描述了其他原因导致的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候群。
就在刊登巴塞多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经典描述(1840)的同一卷杂志上,伯恩哈德·莫尔(Bernhard Mohr)发表了关于一种重要肥胖类型的观察结果,该病现称“弗罗利希综合征”(出自1901年阿尔弗雷德·弗罗利希(Alfred Fröhlich)的描述)。尸检发现了一颗变性的脑垂体瘤。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一器官与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的关系,也了解了艾迪生发现的在解剖学上并不起眼的肾上腺所能引起的致命慢性病。而阐明胰腺在正常代谢中所起的作用则是现代生理学的一项伟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糖尿病的本质。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不断增长的关于无管腺的生理学知识将更多地应用于病理学问题的解决。
十九世纪下半叶,一群德国临床医生以极大的热情研究了生理机能障碍与特定器官病理学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主要引路人和导师是弗里德里希·泰奥多尔·冯·弗雷里奇斯(Friedrich Theodor von Frerichs,1819-1885),他毕业于哥廷根,因在基尔(Kiel,德国城市)和布雷斯劳医疗诊所的工作和教学成果,于1859年受邀前往柏林接替舍恩莱因--这位德国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教师之一。弗雷里奇斯在布赖特氏病、尿毒症、糖尿病和疟疾方面都有重要研究,但最为后世铭记的则是他对肝脏疾病的深入研究。他以《肝病诊疗》(Klinik der Leberkrankheiten)为题发表了两篇内容相对独立的专题论文,总结了这一器官的研究历史和已有知识,又加入了自己的杰出成果。他详细讨论了名为急性黄色肝萎缩的退行性疾病,并提醒人们注意,亮氨酸与酪氨酸的过量分泌及其在尿液中的结晶是这一疾病的特殊病征。
他最重要的实验工作是黄疸研究,包括结扎胆总管、注射胆汁成分等,但得出的结论现在仍未得到充分论证。他对脂肪肝兴趣浓厚,阐释了饮食与脂肪肝形成的部分关系。他常常用到最先进的化学方法,不仅是实验病理学的早期带头人,也称得上化学病理学的先驱。他的学生伯恩哈德·瑙宁(Bernhard Naunyn,1839-1925)受到他对胆结石分析的启发,开发了该领域的化学研究并构建了一套准确的化学分类法。
为争取可供研究的病人而在查理特医院展开的激烈竞争使得弗雷里奇斯一直很讨厌微尔啸和特劳伯,他的学生们则并不这样。冯·梅灵、埃尔利希和瑙宁大概是他的学生中成就最高的,其中又以瑙宁的研究方向最接近他所铺设的线路。
约瑟夫·冯·梅灵(Josef von Mering,1849-1907)和奥斯卡·闵可夫斯基(Oscar Minkowski)发现狗被切除胰腺后出现了糖尿病症状,即人为造成了胰腺性糖尿病,这是弗雷里奇斯学派最辉煌的成就之一,为糖尿病研究和治疗中其他同等重要的现代医学进步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