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未病即无病的概念是不能随便改变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25 10:0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未病即无病的概念是不能随便改变的
在2009年4月人民卫生出版的王琦主编的《中医体质学2008》版(第160页)说:“分类命名的理论依据也大都是依据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津液在非正常状态下的异常表现并结合中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而提出来的,便于理解和应用。”在本书(第46页)又说:“中医体质类型是对个体在未病、亚健康或疾病状态下所表现的阴阳气血津液偏颇状态的描述”。
在本书(第49页)又道:“在未病的情况下,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纠正或改善由于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所导致的体质偏颇,以降低偏颇质对疾病的易感性,可以预防疾病或延续发病。”
王教授《中医体质学》2008版(第283页)中说:“体质的表现持点是在机体未病的状态时即有体现,即体质的表现是在证候之先。”
以上三段话都用了未病一词,从字面看这里的未病都是无病状态、健康状态的意思,没有王教授定义的病而未发、病而未传的意思。特别是“中医体质类型是对个体在未病、亚健康或疾病状态下所表现的阴阳气血津液偏颇状态的描述”。更明确地说明了未病是指的无病状态、健康状态。按现代医学的说法,人群只有三种状态,未病是健康状态,亚健康是中间状态,还有一种是疾病状态,在这里未病肯定是指无病健康状态。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在无病健康的情况下,在人体内就存在着人分九种的的八种偏颇体质类型,不然怎么能“在未病的情况下,及早采取针对性措施,纠正或改善由于阴阳气血偏盛偏衰所导致的体质偏颇,以降低偏颇质对疾病的易感性,可以预防疾病或延续发病。”呢?在健康无病的状态下人体内就存在着八种病理体质类型,那就说明八种病理体质是先天就存在的,是先天就决定了的。王教授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第160页)说:“分类命名的理论依据也大都是依据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津液在非正常状态下的异常表现并结合中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而提出来的,便于理解和应用。”非正常情况下的异常表现,一个非正常,一个异常表现,两个加在一块,再加上中医学的病因病理,还能是无病健康状态吗?更何况王教授说过:“偏颇体质之人,体内阴阳气血已经失调,但尚未发展成疾病,处于病与非病之间。”好好的病与非病之间的偏颇体质又出现在无病健康的状态下,这到底是那里出了问题。王教授说,九种体质,一种平和是健康的,八种偏颇是不健康的。好好的八种偏颇又出现在健康无病的状态下,严肃的理论问题是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并且这种情况不止一处。王教授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第14页)写道:“在生理情况下,针对各种体质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某些不良的倾向性,改善和扭转偏颇体质,可改变易发某类疾病的倾向,从而预防疾病。或减轻病变程度。”生理情况下、是什么情况?生理情况就是健康无病的情况,按王教授的定义,健康无病的情况是平和质的情况,“阴阳无偏”的健康状态下,为何还要“针对各种体质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纠正某些不良的倾向性,改善和扭转偏颇体质”。平和体质也存在病理体质吗?
未病就是无病,就是健康状态,治未病就是健康人的养生保健,就是防病于未然,就是预防为主的思想。已病就是有病,治已病就是对病的治疗,治病之先兆也好,对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也好,治已病也好,已病防变也好,都是对已病的治疗。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是不容篡改的。在健康状态不可能有他的八种病理体质。八种偏颇体质也好,病理体质也好,从中医理论来看都是中医的病证,中医的证候。病而未发即病之先兆、病而未传是已病而不是未病。对它们的治疗是中医治疗学的内容,和治未病根本就沾不上边。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世界人口划分为健康状态人群、亚健康状态人群、疾病状态人群三大类。《内经》中将中国人划分为未病、病而未盛、病已成三大类。孙思邈把人群划分为无病、欲病、已病三大类。王教授把中国人只划分为一个人群那就是未病,因为王教授的未病概念包括了无病、欲病未发、已病未传。未病已经把所有的人群都包括进去了。王教授所以这样划分是由他的体质学理论所决定的。王教授把他的九种体质类型定义为“非疾病状态下的正常体质与病理体质的归纳”而九种体质类型包括了所有的中国人。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在非疾病状态下,自然就可以划分在未病这样一种状态。在总人口中是没有疾病分额的。王教授还有一种分类方法,他说九种体质类型中“一种平和是健康的,八种偏颇是不健康的。”也就是把中国的总人口划分成了健康与不健康两大类。因其都处在非疾病状态下,所以仍然没有疾病的分额。已病是什么?有没有已病存在?已病就因为没有传变就必须是未病,在王教授的体质学里还有疾病的分额吗?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第14页)写道:“偏颇体质之人,体内阴阳气血已经失调,但尚未发展成疾病,处于病与非病之间。”非病按语法来讲就是非疾病状态,王教授的八种偏颇体质类型王教授自己讲是属于非疾病状态,现在又到了病与非病之间,它的位置到底应该在那儿呢?
由于王教授的对未病的概括,使得他的“中医治未病”包括了中医的养生预防学和治疗学,“上工治未病”的上工,通揽上工、中工、下工的所有工作。用现代的话讲只要办好疾病防治中心就行了,各级医院都可了收摊了。中工与下工的工作都让上工们去干吧。吴仪副总理大概也没有想到她的:“在这里,我特别提请大家思考和研究一个问题。中医学中有一个理念:‘上工治未病’。我理解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也就是防患于未然。如果预防工作做得好,身体强壮,抵抗力增强了,不生病或少生病不更好吗?我以为,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医学的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做出调整,‘治未病’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凸显出来。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这段话,会被落实到这个样子。我们可以看到,吴仪同志在谈到治未病,是严格按照中医治未病的概念。“上工治未病”“我理解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也就是防病于未然。”这不是说的很清楚楚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05:46 , Processed in 0.1408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