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治未病”的概念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源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有史以来最早的治未病的文献记载。未病就是没有病,无病,也就是健康人群。无病的健康人群虽然也有生理性的偏颇,但还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动态平衡的正常阈值的范畴之内,所以人体是健康的。如果人们不注意养生,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使正常的生理偏颇超过了生理的阈值范畴,出现阴阳气血的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病理产物产生或滞留就会成为疾病。健康的机体,只要注意养生保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就可以形与神俱,健康长寿,以享天年。这就是中医预防为主,这就是治未病的概念。所以治未病主要是养生保健的方法,是预防为主,防病于未然的思想。已经生了病,那怕是在病的起始阶段,病的先兆症状,相对治未病来说那就已经晚了。治未病与治已病的界限是非常清楚的。“病而未发”(指病的先兆症状)和“已病未传”都不是未病的原始概念,并不是真正的未病,而应该属于已病的范畴。 《灵枢。顺逆》:“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淮南子》:“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唐代,孙思邈说的“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中说:“与其救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病之先。。。。。。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理也。”以上文献说明,“刺其未生者也”,“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医不病之病”,“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这里的未生、无病、未病,都是指健康无病之人,上工治未病就是健康人群的保健养生,预防为主,防病于未然的问题。未病就是无病, 在这一点上各文献的观点可以说是相同的 王教授在《人分九种》(160页)说:“显然,“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而是在病虽未发,但将要发生之时,采取措施治其先兆”。既然是病的先兆,那就是已步入病的初始阶段,因为它已经有了一些可以看得出来的疾病症状,和上工治未病显然差了一步。一个是健康人群的养生保健问题,一个是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问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把上工治未病的概念随意扩展。更不能随自己的要求去扩展。防与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必须分开,不然就乱套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无论西医还是中医在医疗实践中早就一直遵循着这个原则,并不是现在的发明。王教授提出这一论点的依据是:内经:“上工救其萌芽”,“肝热病者左頰先赤,心热病者颜先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頰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剌之,名日治未病。”上工是最高明的医生,萌芽是种子的芽,是种子的芽在没有破土以前的称谓。如果不扒开土,是看不出任何徵兆的,以此比喻机体在外面看来,还没有任何的临床表现。只有圣人和上工才能看出些苗头。在中工或下工看来,人体还是一种无病的状态。因此这里的萌芽还是一种无病的状态。和有症状的病的先兆,完全是两回事。治病的先兆,是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问题,病的先兆和萌芽不是一个概念,病的先兆是一般医生都有可以看出来的,萌芽是一般医生看不出来的。《内经》序中说的“消患于未兆”就是指的治未病,未兆就是没有先兆,可见萌芽和先兆是不相同的。 “有诸内必行诸于外”这是中医藏象学说的主要依椐,内部的脏腑、经络、阴阳、气血有了病变,就会反映到外面来,出现表现于外的征象,根据中医理论用八纲辨证和其它的辨证方法进行分析综合,就可以辨别病邪所在的位置和它的证候特征。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表现,中医是无法进行辨证的。在中医学中,外邪侵犯人体具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趋势,表轻浅之疾易治,入里深重之疾难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经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病有表轻浅与里重深的不同,这只是疾病的不同阶段,但它们都是属于疾病。不能说里重深的就是疾病,表轻浅的就不是疾病而是未病。 王教授把已病防变说成是治未病的主要根据是:《难经》:“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矣。”和张仲景《金匱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这里谈的是一脏既病之后对自已最容易克制的未病脏的预防措施。肝病是已病,在肝的已病没有传给脾以前,脾脏相对肝脏来说是无病,也就是未病。如果脾脏是完好的,我们就不用去管它,故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如果未涉脏虚弱说明未涉脏有虚损的宿疾存在,则当补之。既病防变的重点是治疗既病,把已经得的病治好了才是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防变措施。既病才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首先治疗既病而只谈防变,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在积极治疗既病的同时,注意防变才是正确的作法。因此治疗已病绝不能说成是治未病。如果把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都说成是治未病,实际上是把从预防到治病的全过程都说成了治未病。那治未病就失去了它的独特意义。未病的概念就是无病,而不是未来的病更不是有病。两个概念必须弄清楚。一个人有病了,不管它是有传变还是无传变,它都是已病。中医是这样认为,现代医学也是这样,一个患高血压的病人因为还没有发展到高血压心脏病,我们说高血压是未病,这可能吗? 2007年全国中医工作会上吴仪同志有一段讲话,在这次会议上吴仪同志语重心长地说:“在这里,我特别提请大家思考和研究一个问题。中医学中有一个理念:‘上工治未病’。我理解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也就是防患于未然。如果预防工作做得好,身体强壮,抵抗力增强了,不生病或少生病不更好吗?我以为,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医学的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做出调整,‘治未病’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凸显出来。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到,吴仪同志在谈到治未病,是严格按照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概念,““上工治未病”我理解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也就是防病于未然。”这不是说的很清楚楚吗! 病有大小,也有经重,但病就是病,有病就是已病、无病就是未病,这两个概念还是要区分的。现在大家都谈亚健康。首先亚健康是一个现代医学的概念,不是中医学的概念。现代医学把患有多种异常表现和体验,而通过现代科学器仪,用化学和物理的检查方法,还不能查出阳性结果,不能做出疾病诊断的一个群体,叫做亚健康群体。亚健康状态中有好多情况,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肯定会查出很多病来。现代医学所称的亚健康群体中的一大部分人,只要症状表现严重,从中医学的角度上看是有病的,这类人群从中医的疾病观来看,已有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病理物质产生和滞留的病理变化。只不过有的比较轻微。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改正不良生活习惯,适当的体育煅炼、合理适时的心理疏导,不吃药或少吃药,也是完全可恢复健康的。但从健康与病的概念来分,中医的观点,西医的亚健康人群还是覆盖了中医很多疾病的。所以不叫它健康,而叫亚健康,以视与健康人群的区别。一般来说对西医的亚健康人群,中医大多数是作为疾病来治疗。王教授也说亚健康人群中90。9%符合中医气虚、肝郁、心神不宁的诊断。这不都是中医的病证吗?应该说这是中医的一种优势。是我们应当去发扬光大的。就是以西医的观点看,随着科技的进步,慢慢地也会发现亚健康的人群实际上是隐藏着很多西医的疾病的。现在不认识,过一段就认识到了,这是医学发展的一种规律。 史书《鹖冠子》的扁鹊三个兄弟的个典故告诉我们,医生分为三级,他大哥是上医,是治未病的,他二哥和他是中、下医,是治已病的。医生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所以上医非他大哥莫属。治未病与治未已病是有非常明显的界限的。而王教授把他们哥儿仨都说成是治未病,把未病的概念由无病扩展到已病而未传,与故事的原意是不相符的。这个故事并不能说明“已病而未传”是未病。在这个故事里,扁鹊自己也在说他不是治未病而是在治已病。他大哥才是在治未病,这个道理不是很清楚的吗? 这个故事具有很深的哲理。我们不妨把史书《鹖冠子》的这段原文写出来:魏文王曰:“子昆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耶?” 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于诸候。”长兄于病视神,就是看人的神气,望而知之者为之神,故能未有形而除之,是真正的治未病。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是病的初始阶段,病人已经有了先兆症状。扁鹊所治则是明显的已病,手术的方法,用毒药的方法,对肌肤敷药的方法,都是治已病的方法。防与治的不同是非常明显的。 王教授引进的中医亚健康概念与西医的亚健康概念,并不是相同内涵的概念。从平衡到失衡的过程是中医从未病到已病的过程。阴阳失衡以前机体是健康的,阴阳已经失衡就是疾病。王教授自己也说:“偏颇体质之人,阴阳气血已经失调”,即已失调就是疾病。王教授在《人分九种》一书中第三章体质辨识治未病的引言里说:“体质是人体内的固有特质,与发病及防病治病的联系至为紧密,掌握了体质辨识的方法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治未病”的主要矛盾”。所谓“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从概念上就已经错了,就否定了中医的治未病。而病而未发、病而未传,根本就不是治未病。掌握了体质辨识的方法,怎么可能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治未病”的主要矛盾呢? 王教授的八种偏颇体质类型,已经有了明显的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病理产物产生与滞留。他自己都说:“分类命名的理论依据也大都是依据人体在脏腑经络、气血阴阳津液在非正常状态下的差异表现并结合中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而提出来的,便于理解和应用。”又说:“八种偏颇是不健康的。”“体质偏颇之人,阴阳气血已经失调。”八种偏颇体质类型是病理体质,是病理表现。却又坚持他要调的病理体质是在他的“疾病”之前,是不是太矛盾了呢?并且在《人分九种》(160页)断言:“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也就是说,中医的治未病,不是一种预防为主的思想。 治未病的概念,是无病以前的养生,是防病于未然,是一种预防为主的思想,临床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与病后防变,并不是治未病。王教授所谈的治未病实际上是治已病,用这种观点指导养生,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病在治疗既病的同时预防病的转化,尽管中西医对病的概念不同,治法也不同,但治疗思想是一致的,这都是治病的原则。如果把病都称做未病,把治病都叫做治未病,那治已病又是什么呢?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又在那儿呢?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源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有史以来最早的治未病的文献记载。未病就是没有病,无病,也就是健康人群。无病的健康人群虽然也有生理性的偏颇,但还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动态平衡的正常阈值的范畴之内,所以人体是健康的。如果人们不注意养生,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使正常的生理偏颇超过了生理的阈值范畴,出现阴阳气血的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病理产物产生或滞留就会成为疾病。健康的机体,只要注意养生保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就可以形与神俱,健康长寿,以享天年。这就是中医预防为主,这就是治未病的概念。所以治未病主要是养生保健的方法,是预防为主,防病于未然的思想。已经生了病,那怕是在病的起始阶段,病的先兆症状,相对治未病来说那就已经晚了。治未病与治已病的界限是非常清楚的。“病而未发”(指病的先兆症状)和“已病未传”都不是未病的原始概念,并不是真正的未病,而应该属于已病的范畴。 《灵枢。顺逆》:“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淮南子》:“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唐代,孙思邈说的“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中说:“与其救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病之先。。。。。。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理也。”以上文献说明,“刺其未生者也”,“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医不病之病”,“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这里的未生、无病、未病,都是指健康无病之人,上工治未病就是健康人群的保健养生,预防为主,防病于未然的问题。未病就是无病, 在这一点上各文献的观点可以说是相同的 王教授在《人分九种》(160页)说:“显然,“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而是在病虽未发,但将要发生之时,采取措施治其先兆”。既然是病的先兆,那就是已步入病的初始阶段,因为它已经有了一些可以看得出来的疾病症状,和上工治未病显然差了一步。一个是健康人群的养生保健问题,一个是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问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把上工治未病的概念随意扩展。更不能随自己的要求去扩展。防与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必须分开,不然就乱套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无论西医还是中医在医疗实践中早就一直遵循着这个原则,并不是现在的发明。王教授提出这一论点的依据是:内经:“上工救其萌芽”,“肝热病者左頰先赤,心热病者颜先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頰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剌之,名日治未病。”上工是最高明的医生,萌芽是种子的芽,是种子的芽在没有破土以前的称谓。如果不扒开土,是看不出任何徵兆的,以此比喻机体在外面看来,还没有任何的临床表现。只有圣人和上工才能看出些苗头。在中工或下工看来,人体还是一种无病的状态。因此这里的萌芽还是一种无病的状态。和有症状的病的先兆,完全是两回事。治病的先兆,是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问题,病的先兆和萌芽不是一个概念,病的先兆是一般医生都有可以看出来的,萌芽是一般医生看不出来的。《内经》序中说的“消患于未兆”就是指的治未病,未兆就是没有先兆,可见萌芽和先兆是不相同的。 “有诸内必行诸于外”这是中医藏象学说的主要依椐,内部的脏腑、经络、阴阳、气血有了病变,就会反映到外面来,出现表现于外的征象,根据中医理论用八纲辨证和其它的辨证方法进行分析综合,就可以辨别病邪所在的位置和它的证候特征。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表现,中医是无法进行辨证的。在中医学中,外邪侵犯人体具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趋势,表轻浅之疾易治,入里深重之疾难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经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病有表轻浅与里重深的不同,这只是疾病的不同阶段,但它们都是属于疾病。不能说里重深的就是疾病,表轻浅的就不是疾病而是未病。 王教授把已病防变说成是治未病的主要根据是:《难经》:“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矣。”和张仲景《金匱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这里谈的是一脏既病之后对自已最容易克制的未病脏的预防措施。肝病是已病,在肝的已病没有传给脾以前,脾脏相对肝脏来说是无病,也就是未病。如果脾脏是完好的,我们就不用去管它,故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如果未涉脏虚弱说明未涉脏有虚损的宿疾存在,则当补之。既病防变的重点是治疗既病,把已经得的病治好了才是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防变措施。既病才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首先治疗既病而只谈防变,只能是一句空话。只有在积极治疗既病的同时,注意防变才是正确的作法。因此治疗已病绝不能说成是治未病。如果把未病先防,有病早治,已病防变都说成是治未病,实际上是把从预防到治病的全过程都说成了治未病。那治未病就失去了它的独特意义。未病的概念就是无病,而不是未来的病更不是有病。两个概念必须弄清楚。一个人有病了,不管它是有传变还是无传变,它都是已病。中医是这样认为,现代医学也是这样,一个患高血压的病人因为还没有发展到高血压心脏病,我们说高血压是未病,这可能吗? 2007年全国中医工作会上吴仪同志有一段讲话,在这次会议上吴仪同志语重心长地说:“在这里,我特别提请大家思考和研究一个问题。中医学中有一个理念:‘上工治未病’。我理解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也就是防患于未然。如果预防工作做得好,身体强壮,抵抗力增强了,不生病或少生病不更好吗?我以为,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医学的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做出调整,‘治未病’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凸显出来。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到,吴仪同志在谈到治未病,是严格按照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概念,““上工治未病”我理解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也就是防病于未然。”这不是说的很清楚楚吗! 病有大小,也有经重,但病就是病,有病就是已病、无病就是未病,这两个概念还是要区分的。现在大家都谈亚健康。首先亚健康是一个现代医学的概念,不是中医学的概念。现代医学把患有多种异常表现和体验,而通过现代科学器仪,用化学和物理的检查方法,还不能查出阳性结果,不能做出疾病诊断的一个群体,叫做亚健康群体。亚健康状态中有好多情况,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肯定会查出很多病来。现代医学所称的亚健康群体中的一大部分人,只要症状表现严重,从中医学的角度上看是有病的,这类人群从中医的疾病观来看,已有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病理物质产生和滞留的病理变化。只不过有的比较轻微。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调整饮食结构,改正不良生活习惯,适当的体育煅炼、合理适时的心理疏导,不吃药或少吃药,也是完全可恢复健康的。但从健康与病的概念来分,中医的观点,西医的亚健康人群还是覆盖了中医很多疾病的。所以不叫它健康,而叫亚健康,以视与健康人群的区别。一般来说对西医的亚健康人群,中医大多数是作为疾病来治疗。王教授也说亚健康人群中90。9%符合中医气虚、肝郁、心神不宁的诊断。这不都是中医的病证吗?应该说这是中医的一种优势。是我们应当去发扬光大的。就是以西医的观点看,随着科技的进步,慢慢地也会发现亚健康的人群实际上是隐藏着很多西医的疾病的。现在不认识,过一段就认识到了,这是医学发展的一种规律。 史书《鹖冠子》的扁鹊三个兄弟的个典故告诉我们,医生分为三级,他大哥是上医,是治未病的,他二哥和他是中、下医,是治已病的。医生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所以上医非他大哥莫属。治未病与治未已病是有非常明显的界限的。而王教授把他们哥儿仨都说成是治未病,把未病的概念由无病扩展到已病而未传,与故事的原意是不相符的。这个故事并不能说明“已病而未传”是未病。在这个故事里,扁鹊自己也在说他不是治未病而是在治已病。他大哥才是在治未病,这个道理不是很清楚的吗? 这个故事具有很深的哲理。我们不妨把史书《鹖冠子》的这段原文写出来:魏文王曰:“子昆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曰:“可得闻耶?” 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于诸候。”长兄于病视神,就是看人的神气,望而知之者为之神,故能未有形而除之,是真正的治未病。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是病的初始阶段,病人已经有了先兆症状。扁鹊所治则是明显的已病,手术的方法,用毒药的方法,对肌肤敷药的方法,都是治已病的方法。防与治的不同是非常明显的。 王教授引进的中医亚健康概念与西医的亚健康概念,并不是相同内涵的概念。从平衡到失衡的过程是中医从未病到已病的过程。阴阳失衡以前机体是健康的,阴阳已经失衡就是疾病。王教授自己也说:“偏颇体质之人,阴阳气血已经失调”,即已失调就是疾病。王教授在《人分九种》一书中第三章体质辨识治未病的引言里说:“体质是人体内的固有特质,与发病及防病治病的联系至为紧密,掌握了体质辨识的方法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治未病”的主要矛盾”。所谓“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从概念上就已经错了,就否定了中医的治未病。而病而未发、病而未传,根本就不是治未病。掌握了体质辨识的方法,怎么可能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治未病”的主要矛盾呢? 王教授的八种偏颇体质类型,已经有了明显的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病理产物产生与滞留。他自己都说:“分类命名的理论依据也大都是依据人体在脏腑经络、气血阴阳津液在非正常状态下的差异表现并结合中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而提出来的,便于理解和应用。”又说:“八种偏颇是不健康的。”“体质偏颇之人,阴阳气血已经失调。”八种偏颇体质类型是病理体质,是病理表现。却又坚持他要调的病理体质是在他的“疾病”之前,是不是太矛盾了呢?并且在《人分九种》(160页)断言:“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也就是说,中医的治未病,不是一种预防为主的思想。 治未病的概念,是无病以前的养生,是防病于未然,是一种预防为主的思想,临床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与病后防变,并不是治未病。王教授所谈的治未病实际上是治已病,用这种观点指导养生,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有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病在治疗既病的同时预防病的转化,尽管中西医对病的概念不同,治法也不同,但治疗思想是一致的,这都是治病的原则。如果把病都称做未病,把治病都叫做治未病,那治已病又是什么呢?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又在那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