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工治未病”的理念要归于正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0-11 11:4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工治未病”的理念要归于正途
“上工治未病”有两个缺一不可的要件,一是上工,一是未病。上工是中医的养生学专家,是“消患于未兆”的高手,是精通中医养生学和养生方法的高明医家,用现代语言来表达就是预防学专家。未病是指健康没有病。《灵枢。顺逆》:“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淮南子》:“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以上文献说明,“刺其未生者也”,“治无病之病故无病”。这里的未生、无病、都是指健康无病之人,治未病就是健康人群的保健养生,预防为主,防病于未然的问题。“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上工是治未病的,治未病是他的职责所在,治已病则是中工、和下工的事,古人的分工是明确的。
对上工、中工、下工的不同,说的最明白的,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医学家扁鹊。史书《鹖冠子》中扁鹊三个兄弟的个典故告诉我们,医生分为三级,他大哥是上医,是治未病的,他二哥和他是中、下医,是治已病的。医生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所以上医非他大哥莫属。这个故事具有很深的哲理。我们不妨把史书《鹖冠子》的这段原文写出来:魏文王曰:“子昆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魏文王曰:“可得闻耶?” 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鑱血脉,投毒药,敷肌肤,闲而名出于诸候。”长兄于病视神,就是看人的神气,望而知之者为之神,故能未有形而除之,是真正的治未病。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是病的初始阶段,病人已经有了先兆症状 。扁鹊所治则是明显的已病,手术的方法,用毒药的方法,对肌肤敷药的方法,都是治已病的方法。防与治的不同是非常明显的。扁鹊在这里为我们明确的解释了上工、中工、下工的职责范围的不同。
在《中医治未病解读》一书(98页)中,王教授说:“中医‘治未病’在防治亚健康的着眼点主要是针对‘欲病之人’。即一方面通过养神健体,使其恢复健康状态;另一方面通过早期干预,可以阻止亚健康向疾病发展。”王教授的“欲病之人”就是他定义的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就是他的八种病理体质类型,就是他的中医亚健康状态。对“欲病之人”的预防,属于他的三级预防体系中的二级预防。他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398页)说:“二级预防也就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作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也就是扁鹊中兄的职责范围“中兄治病,其在毫毛。”很明显这是在疾病的早期,是“治其未盛者也”。在中医学的概念里,这不是未病而是已病。是中工之所治,而不是上工之所治。和王教授所说的治未病是完全不相干的。王教授的中医治未病与中医学的上工治未病,并不是一回事。他的治未病是在治已病,治“欲病之人”治亚健康是在治已病,治“已病未传”更是治已病。
加强“上中治未病”的研究,是要我们挖掘和整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医学的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做出调整,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让中医学更好的发挥它在预防和保健,也就是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预防工作做得好,身体强壮,抵抗力增强了,不生病或少生病。这就是我们研究“上工治未病”的目的。
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和方法,由于它能够增强人体整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不论对现代医学的亚健康人群还是疾病人群,都有是一定益处的。但亚健康状态也好,疾病状态也好,在中医学看来都已经属于疾病,不是单纯养生保健所能解决的,它属于中医的已病,必须配合必要的药物或者其它的治疗措施,属于“病已成而后药之”不是治未病的范畴。
中医学里没有亚健康概念,现代医学的亚健康概念里包含着诸多中医的疾病,用中医学证候分析和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现代医学的亚健康进行治疗,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对现代医学解决不好或者不好解决的亚健康状态进行调理,特别是现代医学的一些慢性病、心身疾病进行中医治疗。对中医学来说还是大有作为的。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医疗机构,建立了一些治未病中心,他们的职责不是向人们传授中医养生学的理念和养生方法,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治疗现代医学的亚健康状态上,不敢正视中医的疾病,把中医的疾病不当疾病看待,认为现代医学的病才算病,中医学的病不算病,这种倾向的后果是很严重的。长此下去,中医的疾病概念不复存在,中医学还能成为一门系统的的医学吗?
2
发表于 2018-10-11 11:49:43 | 只看该作者
先生此帖发重复了,已是第三次发布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5:59 , Processed in 0.0499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