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输血栓预防药有益处吗 ?
(《健康报》 发布日期:2009-03-04)
我在县市级医院工作,经常为基层老百姓、农民看病,也常与乡村医生打交道。每到春前秋后、节气更替之时,患有血栓性疾病如脑血栓或有其倾向的病人,便到当地卫生院或卫生所要求输预防液(即预防血栓的药物)。这在农村非常普遍。一些基层医生对此也不太清楚利弊,于是向笔者询问:预防性输液对预防血栓性疾病有用吗?对于这个问题,说法不一,也无明确的规定。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在春前秋后预防性输液,对预防血栓性疾病如脑血栓等是有一定益处的。希望有不同意见的同行也发表一下您的观点。
血栓性疾病大部分都有发病的危险因素,最好的预防血栓性疾病的方法就是用药物控制。有些疾病必须终身服药,如糖尿病、长期高血压等,所以长期口服用药控制危险因素的数值达标,才是预防血栓性疾病最好的方法。
但是在冬春季节气候急剧变化,若超过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或者由于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外界气候变化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时,人体就会患病。现在比较流行的心脑血管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因为这个时候气候寒冷、气温低下,机体应激反应增强,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导致血管痉挛、收缩,血液黏稠度加大,机体抵抗力低下。在原有心脑血管病,或有其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糖尿病等,容易导致相应器官、组织的缺血,诱发或发生血栓。中医认为,血液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侵犯人体,可导致经络、筋脉凝滞,拘急,挛缩等,使气血津液运行不畅,凝结瘀阻,相应脏器发生缺血,诱发或发生血栓。即便是长期口服药物的慢性病人,有时也会发病。临床观察,此时预防性输液,可以起到不同的预防作用。而预防多长时间,因个体有差异而不同。
预防性输液的药物大体分为两种:一是中药注射液,如香丹、复方丹参、川芎嗪、红花、灯盏花素、银杏叶、血塞通、脉络宁等。它的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或有扩张血管、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及解聚降纤等功能。二是具有改善微循环、稀释血液黏稠度的西药,如低分子右旋糖酐(脉通液)、706羟乙基淀粉代血浆等。但是上述药物也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导致药疹、过敏性休克等。故患者宜根据自身体质和病情,适当筛选药物,疗程一般为1~2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合理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