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8-6-18 17:39 编辑
一、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原来治不了重病
扁鹊,姓秦,名缓,字越人,勃海郡郑人,是战国时著名医学家,居中国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扁鹊医术高超,擅治各科疾病,人称“神医扁鹊”。
在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了神医扁鹊诊治过的三个典型病人。第一位病人是赵简子。赵简子病了,昏迷五天不省人事,众人皆忧惧。扁鹊诊视后见脉象正常,认为不出三天就会痊愈。结果过了二天半,赵简子就苏醒如常。这个例子记载的是,扁鹊诊脉断病技术高超,准确度高,病人自然苏醒,但并不是指其治病技术高明。
第二位病人是虢太子。虢太子刚死去半天,不醒人事,扁鹊诊为“尸蹶”,认为是阴阳气血逆乱所致。于是叫他的学生子阳磨砺针石,取百会穴下针。过了一会儿,太子就苏醒了。然后又采用两胁下药熨,再加上汤剂,进一步调和阴阳,仅二十天身体恢复就和从前一样了。因此天下的人都认为扁鹊能使死人复活。实际上,这个病人所患之病,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休克,系脑神经功能严重障碍所致,属于针刺治疗适应症,只要手法得当,即可令其立即苏醒。所以,这个病例与救治那种真正难治的危重病不同,因为危重病不是针刺能解决的。
笔者虽未救治过这种休克半天的病人,但却曾救治过数十位因手术紧张导致的“虚脱性休克”病人,也救治过几位因大怒或低血糖、低血压导致的“虚脱性休克”病人,只要手法适当,一般可使其在几分钟或十分钟恢复正常。
第三位病人是齐桓候,扁鹊通过望诊就能判断齐桓候病情的预后,非常准确。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进见齐桓候,站了一会儿说:“您在肌肤纹理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 齐桓候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齐桓公说:“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领。” 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进见齐桓候,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及时医治将会更加严重。” 齐桓候不理睬。扁鹊离开后,齐桓候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 齐桓候又没有理睬。扁鹊离开后,齐桓候又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看见桓侯,掉头就跑。
齐桓候于是特意派人问他。扁鹊说:“小病在皮肤纹理,汤熨所能达到的;病在肌肉和皮肤里面,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火剂汤可以治好;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神管辖的事情了,是没有办法医治的。现在病在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请求为他治病了。过了五天,齐桓候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齐桓候于是病死了。这个病例说明了扁鹊判断病情发展和预后非常准确,但表达的却是扁鹊没有治疗危重病的医术能力。
从该传记介绍的三个病例来看,其中两例属于诊断病情准确,并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只有另一例是治愈,也只是治愈了一个简单的脑神经功能障碍性休克而已,这样的治病技术在当今已不是难事。值得指出的是,传记中并没有看到一例治愈危重病的记载,恰恰相反,所记载的一例危重病患者,扁鹊还治不了,结果逃走了。
由此可知,所谓的神医扁鹊“医术高超”,擅治各科疾病,其治病范围也只不过限于当今的慢性病范围而已,并不能包治百病,也治不了威胁生命的危重病。一旦发现患者病情危重到一定程度,他就不敢给治了,而是选择逃走,因为他清楚自己治不好这样的重病。特别是在他的心目中,还把病在骨髓的重病类,看成是不在医生治病范围,而是“司命神”说了算。由此可见,其治病医术,充其量也就是在治疗慢性病的疗效上达到了一定的境界,高于其它医生罢了,但并不具备救治危重病的能力,更不能起死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