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746|回复: 6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难经》并非解释《内经》中之疑难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18 19:43: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5-22 02:56 编辑

《难经》并非解释《内经》中之疑难者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

传统观点认为,《难经》一书本于《内经》,是秦越人“采摘(《内经》)英华,抄撮精要”,为了阐释《内经》微言奥旨而作,为解释《内经》中之疑难者而作。如

元·滑寿《难经本义·自序》说:“盖本黄帝《素问》、《灵枢》之旨,设为问答,以释疑义。”

明·马莳《难经正义·陈懿德序》说:“玄台之言曰:《内经》可以称经,而《难经》则以《内经》为难,其经之一字,正指《内经》之经耳,非越人自名其书为经也。”

明·王九思《难经集注·杨玄操序》说:“《黄帝八十一难经》者,斯乃勃海秦越人之所作也……按黄帝有《内经》二帙,帙各九卷,而其义幽赜,殆难究览。越人乃采摘英华,抄撮精要,二部经内凡八十一章,勒成卷轴,伸演其道,探微索隐,传示后昆,名为《八十一难》。以其理趣深远,非卒易了故也,既弘畅圣言,故首称黄帝。斯乃医经之心髓,救疾之枢机。”

清·叶霖《难经正义·序》说:“夫‘难’,问难也。‘经’者,问难《黄帝内经》之义也。”

清·丁锦《古本难经阐注·自序》:“《难经》者,扁鹊之所着也。何为乎而名《经》?本于《内经》故名也,《内经》黄帝之《灵枢》、《素问》也。”

清·徐灵胎《难经经释·叙》说:“《难经》,非经也。以《灵》、《素》之微言奥旨引端未发者,设为问答之语,俾畅厥义也。古人书篇名义,非可苟称,‘难’者辩论之谓,天下岂有以‘难’名为‘经’者,故知《难经》非经也……惟《难经》则悉本《内经》之语,而敷畅其义,圣学之传,惟此为得其宗。然窃有疑焉,其说有即以经文为释者,有悖经文而为释者,有颠倒经文以为释者。”

南京中医学院校释《难经校释·前言》说:“《难经》是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之一……全书以阐明《内经》的要旨为主,用问答的体裁,辑为八十一难。”

李经纬、林昭庚《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说:“关于《难经》书名的含义,历代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以‘难’字作为问难之‘难’(nan,发音为四声)。清·徐灵胎《难经经释·自序》说:‘以《灵》、《素》之微言奥旨,引端未发者,设为问答之语,俾畅厥义也。’另一种观点认为,以‘难’字作为难易之‘难’(nan,音同男,二声)。唐·杨玄操《难经注·序》说:‘名为《八十一难》,以其理趣深远,非卒易了故也。’以上两种理解都有其代表性,从该书体例和文义分析,前一种说法似更符《难经》一书内容之本义。”

凌耀星主编《难经校注》说:“全书以阐明《内经》等古医经的要旨为主,用问答的体裁,设为八十一难。”

目前,全国高等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孙理军、马铁明主编《难经理论与实践》(2018年1月版)仍秉承传统观点,认为《难经》“全书以阐明《内经》及先秦医籍的要言大义为主旨,以问答释难的方式探讨了81个重要的医学问题”。

以上所论,妥否?愚见以为欠妥,何也?诚如《难经经释·叙》所说:“然窃有疑焉,其说有即以经文为释者,有悖经文而为释者,有颠倒经文以为释者。”虽有此说,但并未指出其所以然。另外,纵观《难经》一书统计,亦并非“探讨了81个重要的医学问题”。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丁元力先生曾撰写“《难经》并非解答今本《内经》疑义之作”一文,发表于《中医文献杂志》2010年第3期。丁先生在文中指出:
自古以来,大多数中医学者认为《难经》是解释《内经》中诸多疑义的著作。这种观点最早见于唐代杨玄操的记述。杨玄操曾为《难经》作注,其注本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杨玄操的自序却在宋人(注:当为明人)编著的《难经集注》中得以保存。杨在其注本的自序中认为,《内经》文意晦奥,《难经》“伸演其道,探微索隐,传示后昆”。到了元代,滑寿“本《难经》之义而为之说”作《难经本义》,在他看来,《难经》是“本黄帝《素问》、《灵枢》之旨,设为问答,以释疑义”的著作。《难经集注》和《难经本义》都是公认较好的《难经》注本之一,在历史上流传甚广。因而,上述观点随之成为一种传统的看法。

今天,大部分中医学者仍然深信这种观点。在近几十年出版的《难经》教材、医史相关著作与论文中,他们介绍和进一步论述了这种观点。200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大辞海·医药科学卷》中,对“难经”词条解释为:“《难经》……共八十一章,用问答的体裁解释《内经》中关于脉法、经络、脏腑、疾病、腧穴、针法等方面的疑义。”南京中医学院编著的《难经校释》2009年再版,该书在前言中指出:“全书以阐明《内经》的要旨为主,用问答的体裁,辑为八十一难。”此外,这种看法还经由一些大众传媒在公众中传播。如百度百科就把《难经》解释为“问难《内经》之义”。

但是,现代也有一些学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他们认为,《难经》并不是解答《内经》中疑难内容的著作。然而,这些学者提出的证据却并不可靠。这些学者主要通过论证《难经》与《内经》归属不同的学派来支持他们的观点。这些学者认为《内经》属于“黄帝学派”,而《难经》属于“扁鹊学派”,因而《难经》不是解释《内经》的著作。然而,这种划分学派归属的判断本身就带有很多猜测的成分,因而在其基础上的论证也就缺乏可信度。而且,清末古文字学家顾实在《汉书·艺文志讲疏》中就已经指出:《脉经》、《千金方》等书所引“扁鹊语皆不见今传扁鹊《难经》,《难经》固非扁鹊书也”。所以这种通过学派不同来考证《内》、《难》之间的关系,并不能被看作是可信的证据。此外,一些学者虽直觉《难经》并非阐释《内经》的著作,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论述,仅仅停留在提出一种看法的层面上,所以这种观点的影响范围十分有限。这也是导致了当今的中医学教材和医史著作中仍然普遍将《难经》看作是研究《内经》的著作。

笔者试图通过对文献的体例和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来寻找支持后一种观点的更为可靠的证据。经研究发现下述证据支持《难经》并非解释《内经》疑难的著作:第一,《难经》中40余难未指示问难的来源;第二,《难经》解答的问题虽然针对的是“《经》言”,但是,该内容却不见今本《内经》;第三,《难经》问难虽然针对《经》中的内容,而且该内容见于今本《内经》,但是,《难经》的解答与今本《内经》中的解说冲突或重复。……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难经》八十一难中,问难中没有称引“《经》言”的40多难,并非是对某种医书中疑难的解答,因而也就不是解答今本《内经》疑义的。这40多难很可能是对早期医学界公共医学知识的探讨,考虑到《内经》也是对早期医学知识汇编性著作,因而这部分内容虽不称引“《经》言”,却与《内经》有着许多似是而非的地方。其余称引“《经》言”的30多难,既有与《内经》解说冲突的,也有与其解说雷同的,这表明《难经》所解说或论述的“《经》言”并非针对今本《黄帝内经》。这30多难中还有一小部分虽然也是针对“《经》言”提问,然而其所称引之“《经》言”却不见于今本《内经》中,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此部分“《经》言”不是来自于今本《内经》。因而《难经》并不是对今本《内经》中疑义进行解答的著作。有意思的是,认为《难经》是解释《内经》疑义的,大多是中医临床工作者,这大概是因为“自古言医者,皆祖述《内经》”。而持相反观点的学者,大多是医史文献研究者。但是在如今常见的《难经》的各种教材和医史著作的相关论述中,仍然将《难经》看作是阐释、研究《内经》疑义的著作。以上这种分歧也显示了医史研究与中医学本身的脱节。

丁先生的文章,有理有据,从多方面指出了《难经》并非解释《内经》中之疑难问题而作,并道出了目下仍有人对《难经》一书的错误认识。下面就《难经·一难》的具体内容,来说明《难经》既非阐释《内经》微言奥旨而作,亦非解释《内经》中之疑难者而作。

《一难》说“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下面的经文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即“然:寸口者,脉之大要会,手太阴之动脉也。……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终始”。

由上观之,《难经·一难》“独取寸口”之法,既无“《经》言”字样,亦未发现《一难》有解释《内经》之意,怎么会是为了阐释《内经》微言奥旨而作呢?又怎么会是为了解释《内经》中的疑难问题而作呢?

但滑寿《难经本义·自序》却说:“盖本黄帝《素问》、《灵枢》之旨,设为问答,以释疑义。”下面再看看《难经本义》对上述经文是如何“以释疑义”者。

《难经本义》说:“手太阴又为百脉流注朝会之始也。《五藏别论》:‘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而变见于气口也。’《灵枢》第一篇云:‘脉会太渊。’《玉版论》云:‘行奇恒之法,自(以)太阴始。’注谓先以气口太阴之脉,定四时之正气,然后度量奇恒之气也。《经脉别论》云:‘肺朝百脉。’又云:‘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合数论而观之,信知寸口当手太阴之部,而为脉之大会明矣。此越人立问之意,所以独取夫寸口,而后世宗之,为不易之法。”

滑寿《难经本义》的解释,哪里是为了阐释《内经》微言奥旨而作?哪里是为了解释《内经》中的疑难问题而作?相反,《难经本义》例举的《内经》多处经文,分明是以《内经》经文解释《难经》“独取寸口”之意,是《本义》依据《内经》经文阐释《难经·一难》微言奥旨而作!这不本末倒置吗?!所以,清徐大椿《难经经释》说:“首发一难,即与《灵》《素》两经不合……独取寸口者,越人之学也。”张山雷《难经汇注笺正》说:“独取寸口,是《难经》创见之学,而于病理证情,无不符合,苟非自有师承,岂能别开生面?推为医家之祖,允无愧色。此确非专守《素》《灵》之成法者,后人尊之为经,固亦因其独有发明,足以树千秋万世之正鹄耳。”郭霭春说:“从《难经》之说一出,而《素问》三部九候的诊法,就在实际中失去它的作用,而历代的脉书就都沿着寸口动脉的说法,‘分寸为尺,分尺为寸”确定以寸关尺为三部,以浮中沉为九候,直到现在未改。”(《八十一难经集解·序例》)

“独取寸口”之诊法,是《难经》首创,而历代注家甚至现代学者又多以《内经》之理论阐释解说《难经·一难》“独取寸口”诊法,那么,试问——到底是谁为谁阐释“微言奥旨”、“敷畅其义”?到底是谁为谁解释疑难者呢?明智者是否已明、已知?!

再如,《难经·一难》说“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此数字与正常人生理息数不符。为什么!参看《难经·二十三难》,并对看《灵枢·五十营》及《脉度》经文,此“一万三千五百息”之数字,乃由“天人相应”推算而来,其推算的结果是或然性,即不确切,甚至不准确。

《难经·一难》说:“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

《难经·二十三难》说:“手足三阴三阳,脉之度数,可晓以不?然:手三阳之脉,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合三丈。手三阴之脉,从手至胸中,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三阳之脉,从足至头,长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三阴之脉,从足至胸,长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人两足跷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脉长一十六丈二尺,此所谓经脉长短之数也。”

《 灵枢·五十营》说:“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两刻,日行二十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两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灵枢·脉度》说:“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遂也。”

一息,即一呼一吸。正常人生理情况下1618/分。一日一夜即24小时,正常人生理息数应该是24小时×60×1618)息=2304025920息,为什么经典却说是一万三千五百息

据上述《难》、《内》经旨“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乃指人体经脉共长十六丈二尺(28脉的长度),是一周次(营),一息脉行六寸,环行一周次后,需要二百七十息;而人体经脉的总长度是16.2丈×50周次(营)=810丈,一昼夜环行五十周后,故总计需一万三千五百息,正好漏水下百刻。

即162(尺)×10(寸)×50(周)÷6(脉行六寸)=13500(息)

此乃“天人相应”推算的结果。因“天有二十八宿”,地有“漏水下百刻”,人必应之。如何应之呢?人体必须补足长度是16.2丈×50周次(营)=810丈的经脉,推算来、推算去,只有这二十八条经脉(十二经分左右共二十四、任脉一、督脉一、跷脉二:男者阳跷、女者阴跷)加起来的总长度符合。但人体正常生理息数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

对于经文“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这个数字,历代《难经》、《灵枢》注家,皆百方弥缝给于解释,然亦有明智者曾怀疑过这个数字是否准确,如民国张山雷先生。张在其著作《难经汇注笺正》说:

所谓“一呼一吸,脉行六寸,一日一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者,语虽本于《甲乙》,著于《灵枢》,又为杨上善《太素》所采录,其源甚古,久已视为圣经贤传,万世不刊,似不当于两三千载之后,忽生异议。

然按之事实,平心言之,则有必不可通者,是不可以不辨。盖一呼一吸之间,血脉随气而行,洵是必然之事,但其行动之迟速,又必随其人之老弱强壮为等差,必不能执一以概其余。即曰以平人大略而言,尚无不可,然血行脉中,既不易测量其运动之迟速,又何能知其一呼一吸之必行六寸?

此法计算,则本于《脉度》篇之“手六阳经,共得三丈;手六阴经,共得二丈一尺;足六阳经,共得四丈八尺;足六阴经,共得三丈九尺。又加以跷脉之一丈五尺,督、任之九尺,都合为十六丈二尺”,乃以一呼一吸之脉行六寸计之,必二百七十息,而适符此一十六丈二尺之数,则知为二百七十息,而脉行一周。复以所谓昼夜五十度周于身者计之,则一日一夜,共为漏水百刻。而二百七十息,当为漏水下二刻之时。故曰“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

然须知手足十二经,六阴六阳,循行之道,颇有迂曲直径之异。《经脉》篇文,言之凿凿,乃《脉度》篇则以三阴三阳,等而齐之,已是太不近理。至于奇经八脉,亦是气血周流必由之道,而《脉度》篇则仅列親(跷)与督任,不及二维、冲、带。取舍之间,果以何者为准而显有区别。乃可谓吾身脉道,共长一十六丈二尺,岂敢信为生理之真?且也人之呼吸,不甚相远。

南海河西池已谓“人一日一夜,岂知一万三千五百息?”桐乡陆定圃《冷庐医话》亦谓尝静坐数息,以时辰表验之,每刻约二百四十息,则一日一夜百刻,当有二万四千息,虽人之息,长短不同,而相去必不甚远,必不止一万三千五百息。近之西学家言,则谓每分钟当得十八息,平人脉动,以七十至与八十至为中数。……则每漏水一刻,当得二百七十息,是《甲乙经》所谓“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者,仅得其半,必有讹误无疑。今人吴涵,尝有《脉学刍言》一篇,谓古书“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二句,当以“凡”改作“各”字,则古今可无歧异。未尝非读书之得间者,持论甚近,颐极佩之。惟与“一呼一吸,脉行六寸”及“一日一夜,脉行五十度周于身”之说,万不能合。则脉行六寸之数,本属无凭。且《脉度》之十六丈二尺,尤其臆说,正不足据。……可知古人“一日一夜,脉行五十度周于身”之说,全非事实。《难经》此节,各家注文,皆欲勉强为本经护取,决不可拘执不化。

就以《一难》、《二十三难》上述经文为例,对看《灵枢·五十营》、《脉度》经文,则会发现《难》、《灵》经文除文字有出入之外则内容大体相同,但从中既未发现《难经》有“《经》言”字样,亦未发现《难经》有解释《灵枢》之意,这怎么能说《难经》是为了阐释《内经》的微言奥旨而作呢、为了解释《内经》中的疑难问题而作呢?所以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即黄帝学派的医经《灵枢》与扁鹊学派的医经《难经》,同时接受了这种学术观点,在传承过程中,文字内容有删节、有选择,从而导致具体文字有出入。

至于《难经》所引之“《经》”究竟为何,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讨,但是若不打破“《难经》是阐释《内经》旨意之作”这种观念的束缚,总以为传统医学的理论莫不是发端于《黄帝内经》,就必然会限制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对于探索早期医学发展的多元化模式,以及更客观的认识《难经》的价值也都是不利的。那么《难经》中之“《经》言”所指为谁?据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考证,当是《扁鹊内外经》之言,非《内经》之言。

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考证认为:《难经》不是阐释《黄帝内经》之作,是东汉时期扁鹊学派的著作。实际上,《难经》既非为了阐释《内经》微言奥旨而作,亦非为解释《内经》中之疑难者而作。据《汉志·方技略》记载,《黄帝内外经》是黄帝学派的医经,《扁鹊内外经》是扁鹊学派的医经,而《难经》乃是东汉时期扁鹊学派的医学著作。所以,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说:“《难经》对于前期扁鹊学派的理论和观点,有继承、有选择,又有发挥”,是有道理的!也就是说,《难经》的学术思想与理论观点与《扁鹊内外经》有渊源关系,是师承授受关系。

河北曹东义教授,是一个著名的医者、学者,对扁鹊深有研究,曾撰写《神医扁鹊之谜》,最近又出版了《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曹先生说:“说到《难经》,很多先辈都说它是解释《内经》的研究性著作,以‘问难’为体裁,阐发己见。如果其著作真是这样,《难经》就不应该是一部经典,而是一部解释《内经》的传注。事实上,并非如此。”(《难经之研究·曹东义序——古树发新枝  <难经>不难学》)等于不认同传统的说法,即《难经》并非解释《内经》微言奥旨而作。

《难经》,即《八十一难经》,是扁鹊学派的经典著作,托名秦越人所撰写,可为什么又有《黄帝八十一难经》之称而托名“黄帝”呢?

《黄帝八十一难经》之名,首见于《隋书·经籍志》,但无作者姓名。托名秦越人撰写,见于《旧唐书·经籍志》称“秦越人撰”。而书名冠以“黄帝”者,注家以为《难经》乃为阐发《黄帝内经》微言奥旨之作。如上述王九思《难经集注·杨玄操序》等。实际上托名黄帝,乃因为黄帝是传说中的医学创始者,为了取重于当时而能使其学说、学术得以流传。诚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说:“世俗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扁鹊虽是名医,甚至有“神医”之称,但其名字仍然无法与黄帝并称、匹敌,故在《八十一难经》之前冠以“黄帝”,如《史记·仓公传》所载“《黄帝扁鹊之脉书》”,则为《扁鹊之脉书》(《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余嘉锡《四库全书辨证》认为“疑即指《难经》言之”。

综上所述,《难经》既非为了阐释《内经》微言奥旨而作,亦非为了解释《内经》中之疑难者而作,她是东汉时期扁鹊学派的著作,目前是中医四部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涉及脉学、经络、藏象、疾病、腧穴、针刺等多个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详细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在元气、命门、三焦、奇经、腧穴、针刺补泻等方面均有创造性发挥,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因而与《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被历代医家尊为‘医经’。”(孙理军、马铁明《难经理论与实践》)




点评

难 呵呵 又隹 上古遗留 识文断字 就知道了 难----左|中|右 = 气化|缘气|定 四相 其实现在所见“难”字是一句完整的话。在 医 理 法 部分均有释 而且范畴 内涵 外延 清楚。与其这样猜来猜去,为什么不去找书...  发表于 2018-5-23 10:15
赞一个!  发表于 2018-5-22 20:49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8-5-21 18:43:58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8-5-21 19:59:08 | 只看该作者
金栋先生正文我没有细看,先说这个标题。

我觉得,《难经》解释《内经》说,可能是一种不明确的表达方式造成的误会。
大家研究《内经》的时候,在同时代的《难经》中,发现了一些内容比《内经》的还详细些,学习这一部分,有助于理解《内经》。所以要求学习者内难都学,被误读为《难经》解释《内经》了。

点评

先生好! 我这个标题有误导之嫌吗?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22 02:58
4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02:58:41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8-5-21 19:59
金栋先生正文我没有细看,先说这个标题。

我觉得,《难经》解释《内经》说,可能是一种不明确的表达方式 ...

先生好!

我这个标题有误导之嫌吗?谢谢!

点评

不是说标题有误,是说我只就标题的观点发表意见。文中具体分析还没来得及看。 用《难经》解释《内经》,是后世学习《内经》的方法之一,并非说著述《难经》,就是为了解释《内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22 11:12
5
发表于 2018-5-22 08:30:1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6
发表于 2018-5-22 09:1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吐了之 于 2018-5-22 09:19 编辑

《难经》并非解释《内经》中之疑难者
-------------------【《难经》并非解释《内经》中之疑难者】,结论武断。关键是【难经】之经何书先立,先立为经,后立为论。《伤寒论》是明证。若《难经》自立,须论难经的结构,走向,作用,若是论《内经》之经,只能是对内经认识的深入和发展,况,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说明,经者《黄帝内经》也。
7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10:0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5-22 17:25 编辑

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说:
《难经》一书决非阐释《黄帝内经》之作。理由如次:

第一,……《黄帝内经》的一个基本概念是“道”,我们甚至可以说《黄帝内经》一书的主题,就是对“医道”的探索和阐发。可是,引人注目的是,在《难经》一书中“道”这个概念竟然连一次也没有出现。

基本概念是理论体系大厦的基石。《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是离不开“道”这个概念的。从使用频率来说,《黄帝内经》中“道”字的用例比比皆是。可是,《难经》一书却根本不使用“道”这个基本概念和术语,可以说这就是证明《难经》并非《黄帝内经》抄撮精要、释难解疑、发挥奥旨之作的一个有力证据。


点评

第二,《难经》的学术见解与《黄帝内经》的学术见解相互冲突之处颇多,最突出的有四点: 一是《难经》第一难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脉法。徐大椿云:“首发一难,即与《灵》《素》两经不合……独取寸口者,越人之学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22 10:25
8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10:25: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5-22 17:24 编辑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8-5-22 10:00
李伯聪《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说:
《难经》一书决非阐释《黄帝内经》之作。理由如次:

第二,《难经》的学术见解与《黄帝内经》的学术见解相互冲突之处颇多,最突出的有四点:

一是《难经》第一难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脉法。徐大椿云:“首发一难,即与《灵》《素》两经不合……独取寸口者,越人之学也。”

二是《难经·三十六难》提出“左肾右命门”之说,此说在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与《黄帝内经》相左也是人所公知的。……“右肾为命门”之说是在《黄帝内经》之外别有师承。

三是《难经·二十五难》提出三焦“有名而无形”,而在《黄帝内经》中三焦分明是有形之物,这个矛盾还引起了后世对三焦的争论。

四是《难经·三十七难》对“关”、“格”的定义,与《灵枢·脉度篇》相对比,二者之“格与关互为倒易”,恰恰相反。

9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10:50: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5-22 17:24 编辑

第三,《难经》所引“经言”不见于《黄帝内经》者颇多。
……
《难经校释》的编者……指出“据《汉书·艺文志》载有医经七种,保存下来的只有《黄帝内经》。因此,《难经》所称“经言”,不见于《内经》的,盖别有所本。”

至此,关于《难经》学术思想来源的一个新假设、新结论可以说已经是呼之即出了。

对于“第七难”,《难经校释》中一连三次根据《脉经·卷五·扁鹊阴阳脉法》校勘《难经》原文。可以说,《难经·第七难》所引“经言”的来源实际上已被《难经校释》的作者找到了;可是在同一页“注释”中,在“正式”下结论时却又说:“本难所言三阳脉,与《素问·平人气象论》所云,大致相同,但该篇未及三阴脉。”观全书注释和按语,作者仍是在费尽了力气在《黄帝内经》中寻找《难经》所引“经言”之本,并终于又回到了传统观点的藩篱之中。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5-22 10:57: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8-5-22 17:24 编辑

第四《难经》在二十七难和二十八难两次提到“圣人图设沟渠”。……显然,《难经》一书关于“圣人”的看法同《黄帝内经》是大相径庭的。《难经》一书中两次提到的“圣人”不可能是指岐伯,更不可能是“黄帝”。

第五,有人可能会问:《难经》所称引的“经言”有不少都能在《黄帝内经》中找到“来源”,难道这不是《难经》祖述《黄帝内经》的直接证据吗?……

既然古代谈到……的医经不止一种,而《难经》只是泛泛地说“经言”如何,并没有明确指出其所引是哪一种医经,特别是《难经》中所指明的经篇医名如《十变》并不见于《黄帝内经》,我们怎能轻率地便指实《难经》所引之“经言”出自《黄帝内经》呢?这就是说仅从《难经》所引“经言”与《黄帝内经》相合这一点还不能完全肯定说就是引自《黄帝内经》的。

实际上,从《难经》原文可以看出,《难经》只是屡次称引“经言”如何如何,而无一次明确指出所谓“经言”就是“《黄帝内经》之言”。把“经言”二字解释为“《黄帝内经》之言”只不过是后人想当然的理解罢了。

《汉志》著录了扁鹊、黄帝、白氏三个学派的医经。在本书前面有关的地方曾强调了三个学派理论上岐异、不同的一面,强调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可是,这丝毫也不意味着可以说不同的学派毫无共同之处,相互之间没有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相反,我们认为,由于反映的对象同一,由于有共同的文化环境,由于学派的相互渗透,扁鹊、黄帝、白氏三个学派的医经没有丝毫共同之处才是不可能的——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它们会有颇多的共同之点,这与坚持认为它们是不同的学派并不矛盾。

那么,《难经》所引“经言”究竟来自哪个学派的医经?……我们发现,《难经》所称引的“经言”有许多都是相传属于扁鹊的观点。



点评

圣人图 指玄元兀真图 193X年 百分之百在东瀛 后期那被骗的傻小子去学生理 生物了 不知现在情况  发表于 2018-5-23 10:4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9:35 , Processed in 0.0597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