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施今墨治疗胃病,立温、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30 21:2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部分临床经验展现

编辑

施今墨治疗胃病,立温、清、补、消、通、降、和、生八法。寒证宜温,对胃脘冷痛用辛开温散之法,常用方剂如良附丸、姜附汤、理中汤之类,习用药物有荜茇、吴茱萸、刀豆子、附子、肉桂、蜀椒、荜澄茄、草豆蔻、干姜等。热证宜清,对胃中实热治宜寒折,常用方剂如三黄石膏汤、龙胆泻肝汤、三黄泻心汤之类,习用药物有栀子、知母、生石膏、龙胆草、黄芩、黄连等。虚证宜补,对久病脾胃虚弱者,治宜补益,常用方剂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之类,习用药物有参、芪、‘山药、莲肉、白扁豆、芡实、薏苡仁、生谷芽等。实积宜消,对食积不消者,治宜消导,常用方剂如保和丸、木香槟榔丸之类,习用药物有枳实、枳壳、槟榔、神曲、鸡内金、厚朴、陈皮、山楂、炒麦芽等。痛证宜通,有通气、通血之别,寒通、温通之分,常用方剂是正气天香散、沉香降气汤、九气拈痛散、手拈散等,气分药物有伽南香、檀香、藿香、丁香、沉香、香附、乌药、青支、陈皮、厚朴、木香、砂仁、豆蔻等,血分药物有乳香、没药、延胡索、丹参、五灵脂、血竭、降香、三棱、莪术、三七、红花、桃仁、蒲黄、郁金等。呕逆宜降,对胃气上逆,时见呕恶,或呃逆频频,治宜使胃气下行,常用方剂如旋覆代赭汤、丁香柿蒂汤、橘皮竹茹汤等,习用药物有陈皮、半夏、白扁豆、生姜、苏叶、藿香、代代花、佩兰叶等。嘈杂宜和,对寒热错杂所致的胃脘嘈杂、吞酸、胀闷、烧心、暖气等,治宜寒热药并用,常用方剂如左金丸、半夏泻心汤之类,习用药物有黄连配半夏、于姜配黄连、吴萸配黄连等。津枯宜生,对脾胃弱、津液枯所致的食欲不振、口干不能多饮、胃酸缺乏,治宜养阴生津,常用方剂如麦门冬汤之类,习用药物以西洋参为最好,其他还有石斛、沙参、荷叶、绿萼梅等。
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0 21:28:50 | 只看该作者
痛证宜通,有通气、通血之别,寒通、温通之分,常用方剂是正气天香散、沉香降气汤、九气拈痛散、手拈散等,气分药物有伽南香、檀香、藿香、丁香、沉香、香附、乌药、青支、陈皮、厚朴、木香、砂仁、豆蔻等,血分药物有乳香、没药、延胡索、丹参、五灵脂、血竭、降香、三棱、莪术、三七、红花、桃仁、蒲黄、郁金等。呕逆宜降,对胃气上逆,时见呕恶,或呃逆频频,治宜使胃气下行,常用方剂如旋覆代赭汤、丁香柿蒂汤、橘皮竹茹汤等,习用药物有陈皮、半夏、白扁豆、生姜、苏叶、藿香、代代花、佩兰叶等。嘈杂宜和,对寒热错杂所致的胃脘嘈杂、吞酸、胀闷、烧心、暖气等,治宜寒热药并用,常
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30 21:29:17 | 只看该作者
胃脘嘈杂、吞酸、胀闷、烧心、暖气等,治宜寒热药并用,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9 01:16 , Processed in 0.0791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