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25|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医学推举《新四大经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20 15:5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11-20 16:06 编辑

   人类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医学,但都是与巫合在一起的。中国的巫卜医学很有特色,才导致医巫分家。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应该是导致医巫分家的最大原因,从而影响了随后的2500年。
   从医巫分家之后直至西晋八百年,才涌现出了王叔和这样一位杰出人物。中医经典《伤寒论》因王叔和的验方总结而获得飞跃。随后又涌现出了葛洪、孙思邈等多位验方学家。与其同步的涌现出张子和、刘河间、李东垣、朱震亨、吴又可、张景岳、愈嘉言、叶天士等诸多的医学理论家。把中医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大家普遍认为,汉代的中医发达,唐代的中医兴旺,宋元时的中医更是蓬勃,明清时代把中医推向鼎盛。那么,中国中医最辉煌的时代,还要算共和国建国后的新时代!
   自医巫分家到现代2500年,中医虽然蓬勃发展,但并没有质的飞跃。中医处在这一新时代—中西医结合时代,势必够完成一场史无前例的蜕变,最终演化为人类最高端的医学。
   中医一代一代地向前推进,既然建国后的时代把中医推向了巅峰,那么,之前的各个朝代各类验方,各种学说,各大经典,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中医的精湛,主要体现在了临床技术的进步。不幸的是,中医的理论竟然滞后了2500年。理论滞后直接导致临床精湛技术的无法普及。临床技术高的人水平很高却人数绝少;临床技术低的人水平很低却数量极大。长此以往,尽管已经发展到了巅峰的医学,也会因临床精湛技术无法普及而日趋衰败。

   新医学的研究目标正是设定在历经2500年演化出的中医最高临床技术上。所以,新医学又称“高端医学”。
        如果说古代《四大经典》主要培养古代庸医,绝少数良医;那么,新医学重新精选推出的《新四大经典》必能大量培养出中医现代高端临床人才。
   新医学推举新的《四大经典》:
      1《蒲辅周医案》;
      2《祝选施今墨医案》;
      3《周次清医案精选》;
      4《杜雨茂奇难病临床指要》。
   四部新经典,分别代表新时代的五位顶尖临床家的最高最新技术, 同时也是中国中医2500年以来的经验演化出的最高最新技术。只需要从病理学、药理学、临床医学三个面层破解《新四大经典》中任何一部经典或任何一个医案,甚至任何一首处方,新医学的科学理论关键点即可宣告初步突破。



2
发表于 2017-11-20 16:28:0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的精典就在内经素问中。就医理而言,后世的著作无一能超越素问。

点评

赞成张先生之见。 老岳根本不知中医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之原因,简单地认为可以推举而得! 医案与中医经典不是一回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0 16:34
3
发表于 2017-11-20 16:34:02 | 只看该作者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11-20 16:28
中医理论的精典就在内经素问中。就医理而言,后世的著作无一能超越素问。

赞成张先生之见。
老岳根本不知中医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之原因,简单地认为可以推举而得!
医案与中医经典不是一回事。
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0 16:4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11-20 16:52 编辑

多谢二位先生的指教!

大家推崇的《黄帝内经》已经过去了两千五百年。说过时了,那是客气的!
说是不打粮食的土地,不下蛋的母鸡。虽然话不好听,倒也是事实。
《黄帝内经》自己承认自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这句话本身如同下了个软蛋!
误导了中国中医八百年。
自叔和医圣崛起,才开始学着治已病了。


我们推举的《新四大经典》牵涉5个人,都是现代最顶尖的临床,都是临床绝顶高手。
西医见了胆颤心寒。
我们不研究这些人的最高最新技术,难道还真要胡扯“治未病”的咸淡?

中医的最高精髓,就是个性化治疗。现时代的最高经典正是个案。








点评

“大家推崇的《黄帝内经》已经过去了两千五百年。说过时了,那是客气的!” 老岳啊:人要吃饭才能生存,从古至今皆如此,能说是落后还是先进吗?是过时了还是适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20 17:07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0 16:56: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11-20 16:58 编辑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11-20 16:28
中医理论的精典就在内经素问中。就医理而言,后世的著作无一能超越素问。

中医理论的精典就在内经素问中。就医理而言,后世的著作无一能超越素问。
-----------------------------------------------------------------------

先生这么说,中医学理论就没有可能发展提高了?
中医界真成了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了?

我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中医一代总能超越一代。
这叫耗子能下黄鼠狼,一代比一代强!
古代中医给现代中医提鞋都够不着。




6
发表于 2017-11-20 17:07:48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11-20 16:49
多谢二位先生的指教!

大家推崇的《黄帝内经》已经过去了两千五百年。说过时了,那是客气的!

“大家推崇的《黄帝内经》已经过去了两千五百年。说过时了,那是客气的!”
老岳啊:人要吃饭才能生存,从古至今皆如此,能说是落后还是先进吗?是过时了还是适时?
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0 17:09: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11-20 17:21 编辑

现阶段,国家把中医纳入国家医疗建制之内。
要求中医会看现代病!这叫战略重点转移
既然战略重点转移了,经典也应该更换。
古代中医不要求会看已病,只要能与健康人扯扯“未病”的咸淡就行了。
现时代,人民群众对中医的要求越来越高,“治未病”的《黄帝内经》显然无法满足要求。
经新医学研究者多年寻找,从建国后还健在的300多名名医,堆积如山的医案中选出了四部医案为经典。
可见,经典的转换,直接导致中医治病水平的提高。
培养庸医的经典,到此为止。
新经典开始破解。


要说明的是,新经典仍然保留了中医“经验医学”的性质。
与科学理论,虽然吻合,却未能破解。
仍需要后继者破解。


点评

你没有能力学习内经的中医技术,到处胡编乱造污蔑诽谤中医  发表于 2017-11-20 17:14
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0 17:15: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11-20 17:19 编辑
柴胡汤 发表于 2017-11-20 17:07
“大家推崇的《黄帝内经》已经过去了两千五百年。说过时了,那是客气的!”
老岳啊:人要吃饭才能生存, ...

“大家推崇的《黄帝内经》已经过去了两千五百年。说过时了,那是客气的!”
老岳啊:人要吃饭才能生存,从古至今皆如此,能说是落后还是先进吗?是过时了还是适时?


---------------------------------------------------------------------

柴先生这么说,岂不是把《黄帝内经》贬低到像吃饭这么低级的理论了吗?这样说是不对的!《黄帝内经》虽然不能与现代理论相比较,但是在全人类各民族医学中,仍然是占居魁首的。
黄帝内经里不否认也含有微量精髓。精髓指的是非常厉害的医学知识。
但是,现代人无能力吸取,只有中毒的能力。


那么,谁能吸取这微量精髓呢?
------------------蒲辅周!

大家只需要研究《蒲辅周医案》就能间接吸收到精髓。如果直接到内经中吸取,必然中毒无疑!

点评

《蒲辅周医案》离不了君臣佐使  发表于 2017-11-20 17:33
9
发表于 2017-11-20 17:24:51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思考者先生的这个帖子非常经典,希望思考者先生比较全面地、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下所谓新中医和新中医经典。谢谢!

点评

我会逐步介绍的!  发表于 2017-11-20 18:25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0 17:26:51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7-11-20 17:24
我认为,思考者先生的这个帖子非常经典,希望思考者先生比较全面地、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下所谓新中医和新中医 ...

多谢101先生支持!
总算见到了一位支持者!

点评

我也支持你,把第5位大师介绍给大家,要不我来说。你这样在论坛上,把他也害了。  发表于 2017-11-20 17:5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9 06:24 , Processed in 0.06249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