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71|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太极图与中医阴阳说侃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0-19 20:5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河间金栋 于 2017-10-20 09:10 编辑

【原创】太极图与中医阴阳说侃识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图1太极(无极)图       图2太极(阴阳)图

今本《内经》中既无“太极”之词,亦未见有“太极图”之图象,更未引《周易》之“经”一句话,怎么能说和中医学有关系呢?怎么能说和中医阴阳说有关系呢?因为有学者说“中国文化是阴阳文化,《周易》是阴阳文化的总源,太极文化是阴阳文化的代表。太极阴阳被广泛地应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株奇葩。……无论易儒或道家都视之为己学,无不以太极阴阳为正统宗传。太极阴阳被应用的极为广泛,包括哲学、易学、道学、古天文学、儒家、道家、医学等,皆无不涉及”杨力《周易与中医学》,所以目前很多中医书籍附会《易》学、标示太极图,就不足为奇了!

古代将太极、太极图明确附会、阐释、推演《内经》理论者,首见于明代大医学家张介宾(图3、4):
   
图3太极(虚)图       图4阴阳图
金栋按:上二图说明张介宾时代尚未有我们熟悉的太极阴阳图,否则张介宾不会自绘“太虚图”、“阴阳图”。张氏“阴阳图”,与《参同契》“坎离匡廓图”易混)

张氏乃承袭宋儒理学之说,广引邵雍、程颐、周敦颐、朱熹等理学大家之论,以《易》学附会推演《内经》之医理,见于其著作《类经图翼》和《附翼》。从此有了“医易同源”(《类经附翼·医易义》)之说,因“《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因此后世学者亦多以《易》学附会、阐释、推演《内经》理论或中医阴阳说,硬要将太极、太极图之类《易》图塞进《内经》、塞进中医阴阳理论。殊不知,此并未使中医理论更加完善与成熟,反而使后学者及百姓误认为中医与卜筮、巫术、算卦等迷信术数有关。在此,我要举出《内经》和《周易》中各一句话,一针见血地说明,《内经》和《周易》不但不是一家,反而是针锋相对、互不相容的两门学问。
《内经》说:“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素问·五脏别论》)这句话的意思是:对那些迷信鬼神的人,不要和他们讲真理。故《内经》坚决反对鬼神迷信,其中不研究鬼神问题。她研究的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灵枢·经别》)所以,《内经》研究的是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也就是医学。
《周易》说:“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易·系辞传上》)这段话的意思是:知道阴间和阳世的道理。推究终始,故知道死后和生前道理。精气形成万物,游荡着的灵魂使之变化,所以知道鬼神的情形和状态。简言之,《周易》要研究为什么会有阴间和阳世,生前和死后是怎么回事,而且知道鬼神的样子。显然,《周易》和易学是算卦(筮)、神学和哲学的混合体。
有的人可能不同意,把“幽明”解作“阴间和阳世”,而且举韩康伯以“有形和无形”解“幽明”。那么,我要问:紧接着的“游魂”和“鬼神”该如何解?不知道阴间的道理,怎么能知道鬼神的情状呢!在鬼神这个大问题上,《内经》和《周易》如此针锋相对,中医学怎么可能源于易学呢!医学和易学怎么会同源呢!中医学怎么会是易学的一个分支呢!
《周易》中还有一句话最能代表其书的性质。“大有”卦上九爻辞说:“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总之,《周易》不过是祈求老天爷保佑的书,和《内经》根本是两回事。(赵洪钧著,金栋补注《内经时代补注·第八章内经与周易》)

今本《周易》分“经”与“传”两部分。《易经》成书于西周时期,乃是一部筮书,即算卦的书,出自卜史官之手。《易传》成书于战国秦汉间,乃是一部哲学书,出自受道家影响的孔门儒生经师之手。二者相差好几百年,其性质完全不同,应分别对待。

近代治《易》学者(疑古者多)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旧序》说:
《周易》一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经,二是传。
《周易》古经是因古人迷信而产生的一部筮书。筮就是算卦。古代算卦,一般是巫史的职务。巫史们在给人算卦的时候,根据某卦某爻的象数来断定吉凶,当然有些与事实偶然巧合的地方,这就是他们的经验。他们把一些经验记在某卦某爻的下面,逐渐积累,成为零星的片段的筮书,到了西周初年才有人加以补充与编订,《周易》古经至此才告完成。所以实际说来,《周易》古经不是一个时期写定,更不是出于一人之手。我们从它的内容和形式观察,它的完成当在西周初年。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班固(《汉书·艺文志》)都说“文王作卦爻辞”,马融、陆绩等(《周易正义》引)说“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这在先秦古籍书中没有明证,难于置信。今人有的说是东周作品,更不可从。
传的部分共七种,就是《彖》、《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彖》、《象》、《系辞》各分上下两篇,因此《易传》共十篇,旧称《十翼》,都是《周易》古经的解释。这七种都作于东周时代,并非出于一人之手。司马迁(《孔子世家》)、班固(《汉书·艺文志》)等说是孔子所作,是不对的。近代有人说其中有汉人作品,也没有坚强的证据。《易传》的解经,诚然有正确的成分,但是有许多地方不符合经文的原意。而且《易传》的作者们常常假借经文,或者误解经文,或者附会经文,来发挥自己的哲学观点,又夹杂一些象数之说。讲《周易》固然不能抹杀象数,然而总是讲不圆满。总之,《易传》七种仅仅是《周易》古经最古的、有系统的、值得参考的、有正确成分的解释,绝不是什么“不刊之论”。初学《周易》,如果处处拘守《易传》去体会经文,那就难以窥见《周易》古经的原意。然而我们如果不管《易传》解经的是非,而只就传文所表现作者们的思想体系而论,那么《易传》还是古典哲学中异常重要的著作。
因此,我认为研究《周易》古经,首先应该认识到《周易》古经本是上古的筮书,与近代的牙牌神数性质相类,并不含有什么深奥的哲理。其次应该考释经文,参阅旧说,探索它的原来义蕴,对于《易传》只看做旧说的重要部分而已。有的可以引用,有的可以不采。

现代治《易》学者张其成《张其成全解周易·<周易>导读》说:
其实“经”和“传”是不同时代的产物,其性质完全不同,应该分开来论述。分而言之,《易经》是一部占筮书,以占筮成分为主;《易传》是一部哲学书,以哲学成分为主。

今本《易经》经文共4940个字,无一处“阴阳”连用之词,怎么能说与阴阳有关系呢?

当代易学大家朱伯崑《易学哲学史·春秋战国时代的易说》说:
《易经》中并无阴阳辞句,春秋时期的人解易亦无“阴阳”辞句。以“阴阳”观念解易当出于战国时期。《庄子·天下》评论儒家的“六艺”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在道家看来,《周易》是讲阴阳学说的。“易以道阴阳”。可以说是概括出战国时期易说的特征。

朱伯崑《周易通释》亦说:
无论“”与“- -”象征什么,都不会具有系统的阴阳观念,这从《易经》卦爻辞便可证知。假使八卦形成之时,即有阴阳观念,那么离是火和太阳的象征,应属于阳性,如何反而成为阴性?坎是水和月亮的象征,应属于阴性,如何反而成为阳性?显然不合情理。以阴阳作为解释象数的核心观念,就是经文中所没有的意义。因为阴阳观念远远晚出于《易经》编定的年代。

可见《易经》本与阴阳无关。说与阴阳有关系的,大都认为八卦与六十四卦卦画中有阳爻“”和阴爻“- -”的缘故。但阴、阳爻的原型据张政烺等学者的考证认为是数字卦画张政烺著、李零等整理《张政烺论易丛稿》。张立文《帛书周易注译》、邓球柏《帛书周易校释》及李零《中国方术正考》等皆有相同论述),这是“最简单的也是最自然的办法,当然就是用一画代表奇数,用二画代表偶数。我想,这就是阳爻()和阴爻(- -)的由来。把奇数和偶数八种可能的排列情况,分别用这两种符号画出来,这就是八卦的由来。……八卦原不过是古代巫师举行筮法时所用一种表数符号。它既不是文字,又与男女生殖器无关,当然更不是龟卜的兆纹所演化。……阴阳两爻是古代巫师举行筮法时用来表示奇数和偶数的符号,八卦则是三个奇偶数的排列组合。它们的创制并无什么高深的含意。把八卦说成是一种高深莫测之物,完全出于后世儒生和方士的夸饰和神化。”蔡运章、董延寿、张应桥《易学考古论集·八卦起源》认为《周易》中有阴阳说的,只是在《易传》中大量出现,所以才有了《庄子·天下篇》“《易》以道阴阳”的说法。而《易传》之成书时间是战国秦汉间。

台湾著名学者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说:
《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这是说,《周易》是讲阴阳问题的。实际上,《易经》中还没有产生阴阳的概念。后来虽有史官以阴阳二气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但是,在春秋时代,还没有发现用阴阳解释《易》的例子。从现有材料来看,以阴阳解《易》,当出于战国时期。以阴阳解《易》(尤其是《系辞》的特点)始见于《彖传》,而且只是在解释泰、否二卦时才出现。从理论系统上看,《彖传》这种以阴阳解《易》的传统与儒家无关,而与道家相连。作为周室守藏史,老子承继以阴阳解释自然现象的史官传统,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更是明确地讲:“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大宗师》)老、庄的这种阴阳气化的思想应该说正是《易传》以阴阳解《易》的理论来源。阴阳学说在《系辞》中已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而且构成了它的一个重要理论内容。考其渊源,主要应该是受到了道家且主要是庄子思想的影响。

因《内经》以阴阳五行说为核心理论,而《易传》又多以阴阳说解《易》,故《易传》与《内经》有同源关系,即同源于《内经》时代之阴阳说。如果说医易同源,一脉相承,那就是皆“同源”、“相承”于《内经》时代之阴阳说。即使说二者难解难分,也不能就此说医理源于易理。有学者认为,大讲阴阳的《易传》形成于战国中晚期之间,至迟也在战国末期。医学与《易》学,大致均是在这一历史时期接受了阴阳学说,但两者之间却无直接的启承关系。《易》只不过是阴阳学说的一个载体而已。医学理论与《易》无关。廖玉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

传统观点认为,太极一词,首见于战国时期道家典籍《庄子》。

《庄子·大宗师》说:“夫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 唐·成玄英《疏》说:“太极,五气也。六极,六合也。且道在五气之上。”真西山云:“庄子以道在太极之先。所谓太极,乃是将作天地人三者已具而混沦未判者之名。”(清·毛奇龄《毛奇龄易著四种·太极图说遗议》)  既与《易》学无关,亦与阴阳说无缘。

西汉典籍《淮南子·览冥训》说:“然以掌握之中,引类于太极之上。” 汉·高诱注:“太极,天地始形之时也。上犹初也。”何宁《淮南子解释》说:“○俞樾云:高氏注‘太极之上’曰:‘太极,天地始形之时也,上犹初也。’此说殊失其意。《周易·系辞传》‘易有太极’,《释文》曰:‘太极,天也。’然则,太极之上,言天之上也。” 天之上,天极是也。与《庄子》所指义同。
太者,大也。极者,无限之义。太极,就是无边、无际、无垠、无限,天极是也,故又有无极之称。

现代有学者说:“‘太极’文字记载始出于《周易》,如《易·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杨力《周易与中医学》当云始出于《易传》,因与《周易》之“经”相差好几百年。从此太极与《易》学结缘。
《系辞传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仪,匹配之义。在汉唐之前,两仪指天地。宋儒治《易》者广演其说,又以阴阳释两仪,并以太极之图象附会推演其说。

对于《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古今注家是如何解释的呢?
汉·虞翻说:
“太极,太一。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李道平《疏》说:“《释诂》曰:‘仪,匹也。’天地相配,故称两仪。”
晋·韩康伯注:
“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其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
唐·孔颖达《疏》说:
“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又谓混元既分,既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即《老子》云‘一生二’也。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
宋·周敦颐《太极图说》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金栋按:太极涵阴阳,或首见于此《太极图说》)
宋·朱熹《周易本义》说:
“太极者,其理也。两仪者,始为一画以分阴阳。”
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第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上》说:
“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动而生阳,亦只是理;静而生阴,亦只是理。”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说:
“太极者,宇宙之本体也。宇宙之本体,《老子》名之曰‘一’,《吕氏春秋·大乐》篇名之曰‘太一’,《系辞》名之曰‘太极’。……两仪,天地也。……宇宙之本体太极分而为天地,故曰‘是生两仪’。”《吕氏春秋·大乐》篇说:“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高诱注:“两仪,天地也。出,生也。”
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说:
“太极是什么?前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许慎在《说文解字》的‘一’字下说:‘惟初太一,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虞翻也说:‘太极,太一。’这是对的。‘太极’就是‘太一’。太一是整体的、绝对的‘一’。
韩康伯注说:‘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其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这是用《老子》的观点来解释《周易》,是不对的。
因为《周易》关于世界本原的观点和《老子》是根本对立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所说的‘一’和‘有’,相当于《周易》的‘太极’。《老子》在‘一’与‘有’之前加上‘道’与‘无’,认为‘一’是由‘道’产生,‘有’是由‘无’产生,世界的本原是‘道’与‘无’,而不是‘一’与‘有’,这就与《周易》的观点大相径庭了。
恩格斯认为,判断一种思维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关键看它承认存在第一性还是承认意识第一性。对照这个标准,我么可以看出,《周易》的思想是唯物的,而《老子》的思想则是唯心的,二者相去甚远。宋人不明白这一点,试图用《老子》中的‘无’来解释《周易》中的‘太极’,如陈抟将太极画成圆圈。周敦颐说‘无极而太极’,都犯了与韩康伯所犯相同的错误。‘两仪’是什么?《诗·鄘风·柏舟》:‘实维我仪。’毛传:‘仪,匹也。’可见,‘仪’有匹配的意思。‘两仪’就是一对儿,就是事物对立统一着的两个方面。太极生两仪,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一分为二’。……在《易经》中,‘两仪’就是阴阳。”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说:
“太极,易学术语。《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指原始混沌之气,由此气运动而分阴阳,由阴阳而生四时,进而出现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物质或现象,推衍为宇宙万事万物。”
金栋按:当代学者张岱年认为,“《系辞传》的这部分文字应在《庄子·大宗师》之前”——廖名春《周易经传十五讲》第二版P197转引)

纬书附会推演其说。《易纬·乾凿度》说:
“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成而未相离。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畔。”(省略号之后的内容,《列子·天瑞篇》同。此书因有魏晋人之增补,故有学者认为《列子》一书乃后世伪托之作

《孝经钩命诀》说:
“天地未分之前谓之一气,于中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有太极,是谓五运。”

《乾凿度》将“易有太极”修改为“始有太极”,太极便成为最高范畴。那么,“太极”究竟是什么?太极是有,易儒家谓之“一”,即一个整体、一团混沌之元气。冯时说:“原来它就是天体宇宙。……是天地未分之前的一团混沌元气。”《中国天文考古学》太易是无 道家之无,即宇宙本源,尚未形成元气的阶段,无形之时,虚豁寂寞,亦名太虚),而太初、太始、太素是三气未分、浑沦相连之混沌状态。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乃道家哲学中宇宙生成论之“先天五太”(五运)之说。原来天地万物是这样形成的,即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由道家无极过渡到太极万物的开始,结合《老子·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及《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认识,宇宙万物生成模式为:

道、太易(无)→一、太极(气、有)→二、两仪(天地、阴阳)→三、(阴阳交感和合)→万物。

虽虞翻说“太极,太一”,而《周易全解》亦遵之说“太极就是太一。太一是整体的、绝对的‘一’”,然与《内经》所说之“太一”不同。

在《内经》全书中,“太一”一词共11见,乃北极星之义,即北辰、北极。张介宾《类经二十七卷·运气类三十五》说:“太一,北辰也。……盖太者至尊之称,一者万数之始,为天元之主宰,故曰太一,即北极也。”即使《素问·六微旨大论》有“太一天符”之词,亦至尊为贵之称。刘温舒说:“太一者,所以遵(尊)之之号也。”《素问运气论奥》张介宾亦说:“太一者,至尊无二之称。《类经二十四卷·运气类七》与本文“太极——太一”无关。

由上可见,太极并无图。因太极是有,易儒家谓之“一”,即一个整体、一团混沌之元气。若硬要将太极画一个图,即是一个简单的空心圆圈而已(图1、3)。所以朱伯崑《周易通释·易图学》说:“无论把太极当成道、还是当成气、还是当成理,都是无形无象、看不见、听不到的存在物。既然无形无象,也就不可能被画成图。如果非要画成图不可,那就只能画个空心圆。所以第一类太极图就是一个简单的空心圆。这样的太极图,在宋元时代的易学著作中,在《正统道藏》中,都常常可以见到。”

传统观点认为,太极图始见于宋代。相传由宋初道士陈抟(号希夷)将“无极图”(图5)传授予周敦颐(字濂溪,后人尊称周子),周氏“乃颠倒其序,更易其名,以附于《大传》……曰‘无极而太极’。”清·黄宗炎《图学辩惑》),从而有《太极图说》(图6)。此说后被清代治《易》学者否认。“无极图”并非陈抟自创,源于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金栋按:此书作者复杂,非魏伯阳一人所撰写)。此图乃汉唐(宋)方士、道士为了修炼求仙长生之术而画——“城仙真求长生之秘术也”。那么又是谁传予陈抟者?据清代治《易》学者考证,认为乃其师麻衣道者及相关道士等。
               
5陈抟无极图(自下而上)     6周敦颐太极图(自上而下)
清·毛奇龄《毛奇龄易著四种·太极图说遗议》说:“太极无所为图也。况其所为图者,虽出自周子濂溪,为赵宋儒门之首,而实本之二氏之所传张南轩曰:‘太极不可为图。’林黄中曰:‘太极无形,图于何有?’《太极图》一传自陈抟抟,华山道士,号希夷,宋儒称希夷先生。朱子作《名臣言行录》,有《陈抟传》。朱内翰震《进易说表》谓:‘抟以《太极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周敦颐。’胡五峰作《通书序》云:‘敦颐得《太极图》于穆修,修得于种放,放得于陈抟。’一传自僧寿涯。或云:陈抟师麻衣,麻衣即寿涯也。则时稍相去,濂溪或不能从学,然其说则从来有之。乃其所传者,则又窃取魏伯阳《参同契》中‘水火匡廓’与‘三五至精’两图,而合为一图。”又说:“唐玄宗时则实有《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为《太极图》之所自始,而玄宗敕赐入《藏》,且御制以《序》,首称‘真元圣主,上方开化无极’宝号,所以阐太极先天而颂为真元无极之妙品。则此无极者……根氐《参同》,发源《道藏》,无极太极竟为此图所本来。”

原来《太极图》初名《无极图》,由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道士炼丹推演变化而来,后入《道藏》,名《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图)》。其师承关系如下:

魏伯阳《参同契》“水火匡廓”与“三五至精”两图合一(图7)→(《道藏》)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图8)→(陈抟)无极图(图9)→(周敦颐)太极图(无极而太极,图10、11、12)。
黄宗炎《图学辩惑》之师承关系:河上公→魏伯阳→钟离权→吕洞宾→陈抟←麻衣道者。陈抟→种放→穆修→周敦颐。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然而上述这些图,乃道家之太极图,与现在我们熟悉的“易有太极”儒家之太极阴阳图不符。那么又是如何演变的呢?

杨力《周易与中医学》说“朱熹获太极图并于《周易本义》首载太极图”,此说不当。因今本《周易本义》首载九图并无此图。究其因,或是因此图乃陈抟所传,源于《周易参同契》,非古之圣贤所为;亦或是因此图虽又名“天地自然之河图”,然与《系辞传》天地五十五数之河图不符,亦非圣贤所为。

南宋大儒朱熹求图之说,尚有个公案。朱熹有个弟子兼学友名蔡季通(元定)者,对图册很了解,为了搞清“河图”、“洛书”之渊源流传及神秘情况,便让蔡季通去寻找。蔡氏顺长江三峡入蜀地,经搜寻遍访,不辞辛劳,不负所托,终于在蜀地隐者中找到。当时蔡氏得图(当是从彝族那里抄来的)共三张(幅),即“河图”、“洛书”与“天地自然之(河)图”。蔡氏将“河图”、“洛书”交给了朱熹(《周易本义》首载九图就有此二幅),而将“天地自然之(河)图”藏匿了。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有详述,感兴趣者可参看。

元·袁桷《谢仲直易三图·序》说:“朱文公属其友蔡季通如荆州,复入峡,始得其三图焉。……今蔡氏所传书讫不著图藏,其孙抗秘不复出。”(清·胡渭《易图明辨·先天太极》)明·赵撝谦《六书本义》曰:“天地自然之图,伏羲氏龙马负图,出于荥河,八卦所由以画也。《易》曰‘河出图,圣人则之’,《书》曰:‘河图在东序’是也。此图世传蔡元定得于蜀之隐者,秘而不传,虽朱子亦莫之见。”(《易图明辨·先天太极》)此所云即“河出图”之伏羲先天太极八卦图,又名天地自然之河图(龙图——龙马负图)。亦如《汉书·五行志》所说“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之河图。

胡渭说:“季通所得三图,一为先天太极图无疑矣。其二盖九宫图与五行生成图。”(《易图明辨·先天太极》)九宫图即宋以后所谓“洛书”,五行生成图即宋以后所谓“河图”,而先天太极图即“天地自然之河图”,又名“古太极图”。朱熹之所以未将此图列于卷首,胡渭说:“其终不以为《河图》而列诸经首者,盖以《图》出希夷,源自伯阳,不若根柢《大传》五十有五之数为得其正。非季通秘之而不与言也……其不曰《河图》,而谓之《古太极图》,何也?盖其时既从《启蒙》以五十五数为《河图》,而濂溪又自有所为《太极图》者,故不名《河图》,曰《太极图》而加‘古’以别之。”(《易图明辨·先天太极》图如下:
     
    图13天地自然之(河)图               图14古太极图
胡渭说:“名曰先天图,亦曰太极图,取《参同契》之月体纳甲、二用、三五与九宫八卦混而一之者也。朱子发云陈抟以先天图授种放,三传而至邵雍,则康节之学实出于希夷。其所演以为《先天古易》者,悉本此图,可知也。后人谓之天地自然之图,又谓之太极真图。”《易图明辨·先天太极》

《参同契》月体纳甲:月体指月相(月亮明亮部分的不同形状,即晦朔弦望),用八卦(乾、坤、艮、兑、震、巽、坎、离)代表每月月相的消息盈虚(阴阳消长)。纳,配属之义。甲,即干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代表每月日月地位。

《周易参同契·卷上》说:“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日月气双明;蟾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朋。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

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每月初三日,月开始生明,于黄昏之时,呈现在天空西方之庚位,其象如峨眉,以《周易》震卦象之,因震卦一阳处于二阴之下,合于汉易纳甲之法震卦纳庚之理。爽,明也。之所以以西方为庚位,是因为中国古代以天干、地支配五行、五方。天干方面,如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地支方面,亥子为北方水,寅卯为东方木,巳午为南方火,申酉为西方金,辰戌丑未为中央土。此时,一阳震而动出。
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每月初八日,月相变为上弦月,于黄昏之时,呈现在天空南方之丁位,其象如弓之挂于墙壁,其弦平如绳索,以《周易》兑卦象之,兑卦一阴处于二阳之上,合于汉易纳甲之法兑卦纳定之理。此时,阴阳平分各半。
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每月十五日,月与日相望,月相变而为圆满,于黄昏之时,呈现在天空东方之甲位,以《周易》之乾卦象之,乾卦三阳,故汉易纳甲之法,以乾卦纳甲。此时,月既望而全受日光。
蟾蜍与兔魄,日月气双明;蟾蜍视卦节,兔者吐生光:月至于十五日,圆满出于东方,此时,卦备三阳,日、月二精之气双双焕明。蟾蜍,喻月之精。兔魄,喻日之光。月之蟾蜍与日之兔魄两气双明。或借“蟾”为“瞻”,借“兔”为“吐”,日吐其光、月则瞻日之光,指十五望夕之月,全受日光。或谓蟾蜍与兔都居月亮之中,其他日子则亏缺而不能见两兽之全貌;至十五日,两兽之气双双明于月亮之中。“蟾蜍”喻月,上半月为阳长,以《周易》卦爻象之,为震、兑、乾;下半月为阴长,以《周易》卦爻象之,为巽、艮、坤,故说“蟾蜍视卦节”;月为太阴,日为太阳,阳主吐而阴主纳,月本无光,受日之光而明,故说“兔者吐生光”。
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阳火自震而升,至于十五日,成纯阳之乾,则已满上半月之候;月满则亏,阳极则阴长,十六日以后,则开始退阳火、用阴符。七、八,指每月的十五日;十五日以后,月满之形渐渐消缺。
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月亮于十六日后,阳始消退而阴始生长,月亮由圆乍变而为亏缺,如纯乾得卦一阴而成巽卦。清晨时分,在天空西方辛位出没,其象如巽,合于汉易纳甲法以巽卦纳辛之理。或谓十六日后,月出于天空东南巽位,运行至天空西方辛位,即为清晨、平明时分。以丹道火候言之,此则为阳受阴禅、峰回路转之时。统,统领之义。十六日后,坤变乾一爻为巽卦,巽一阴爻生、伏于二阳之下,巽受乾统,故说“受统”。平明,清晨。
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月亮至二十三日,为下弦,光明半亏,清晨时分,在天空南方丙位出没,其象如艮,一阳爻在上,二阴爻在下,合于汉易纳甲法以艮卦纳丙之理。以丹道火候言之,此则为阴符下降至一半的时候。直,当值,即执行其职责之意。
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朋:月亮至于三十日为晦,清晨没于天空东方之乙位,光明丧尽,其象如坤,合于汉易纳甲法以坤卦纳乙之理。以丹道火候言之,此则为阴符消尽阳火、阴符穷尽之时。
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一月之内,阳长阴消各居一半,三十日共分为六节:自朔旦至初五日为第一节,月相主要表现为娥眉月,以震卦象之;六日至十日为第二节,月相主要表现为上弦月,以兑卦象之;十一日至十五日为第三节,月相主要表象为圆月,以乾卦象之;十六日至二十日为第四节,月相主要表现为下缺之凸月,以巽卦象之;二十一日至二十五日为第五节,月相主要表现为下弦月,以艮卦象之;二十六日至三十日为第六节,月相逐渐消尽,以坤卦象之。一月六节既尽,则日月合朔之后,阳又受阴之禅,循环重复如初,复变为震,继阴之体,而复生阳,震为龙,一阳动于二阴之下,故说“继体复生龙”。节尽,指一月之终、六节皆尽。禅与,月终为阴、月初为阳,于下月之朔旦,阴让位于阳,即禅与之意。(章伟文译注《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以震、兑、乾、巽、艮、坤六卦表示一月中阴阳的消长,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表示一月中的日月地位。如震表示初三日的新月,受一阳之光,昏见于西方庚地;兑表示初八日的上弦月,受二阳之光,昏见于南方丁地;乾表示十五日的望月,受三阳之光,昏见于东方甲地。这叫做望前三候,象征阳息阴消。巽表示十六日的月象由圆而缺,始生一阴,平旦没于西方辛地;艮表示二十三日的下弦月,复生一阴,平旦没于南方丙地;坤表示三十日的晦月,全变三阴,伏于东北。这叫做望后三候,象征阳消阴息。坎离二卦配戊己,居中央代表日月本位,在丹道上则代表药物,这是较为通行的“纳甲法”。(百度)亦即伏羲先天八卦方位图。
见下图金栋按:此图杨力《周易与中医学》P79有误,应左旋90度,坤居坎位为是):
图15月体纳甲图
   
图16伏羲先天八卦方位图              图17八卦取象歌

胡渭说:“朱子谓希夷之学源出《参同契》,何以知其然乎?曰:即其阴阳盛衰之数,以推晦朔弦望之气,而知其理有若合符节者矣。阳气生于东北,而盛于正南,震、离、兑、乾在焉,即望前三候,阳息阴消之月象也。阴气生于西南,而盛于正北,巽、坎、艮、坤在焉,即望后三候,阳消阴息之月象也。阴极于北,而阳起薄之,阴避阳故回入中宫,而黑中复有一点之白。阳极于南,而阴来迎之,阳避阴故回入中宫,而白中复有一点之黑。盖望夕月东日西,坎、离易位;其黑中白点即是阳光,白中黑点即是阴魄。东西正对,交注于中,此二用之气所以纳戊己也。举《参同》千言万语之玄妙,而括之以一图。”(《易图明辨·先天太极》)见上“古太极图”及“天地自然之河图”。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熟悉的儒家之太极阴阳图,据清代胡渭《易图明辨》等考证,乃由《参同契》“月体纳甲”推演而来,此图有阴阳八卦之义。赵撝谦《六书本义》说:“今得之陈伯敷氏,尝熟玩之,有太极函阴阳,阴阳函八卦之妙。”(《易图明辨·先天太极》

然据当代学者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第八章 天数发微》考证,此“天地自然之河图”与彝族传统图案“盘旋的龙蛇”演变有关。如下图:
      
   图18天地自然河图           图19彝族传统图案“盘旋的龙蛇”       图20古彝文“太极图”
故冯时说:“用这种形式去衡量充斥于汉文文献中月体纳甲等说法,足证其荒诞无稽。”等于否定了太极阴阳图源于《参同契》月体纳甲推演而来。又说:“不难看出,早期‘太极图’所画的正是这样一条回环盘绕的巨龙。……‘太极图’就是‘河图’,它的本来面目终于被揭破了。”(《中国天文考古学·第八章 天数发微》)这里的河图,即指《汉书·五行志》所说“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之河图,非《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之一之河图。只不过彝族太极图与“月体纳甲”推演之太极图,所配八卦方位不一。彝族太极图所配是文王后天方位(金栋按: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P496此图有误,当旋转180度才是后天八卦方位图),而“月体纳甲”推演之太极图是与伏羲先天方位相配。如下图:
   
图21彝族太极图与后天八卦配合             图22文王后天八卦方位图
冯先生认为,“彝文典籍之‘太极图’则与后天八卦方位相配……显然比汉籍传承的先天太极更为合理。……汉文典籍所记所谓先天太极配属明显带有刻意附会的色彩,它不仅有悖易理,而且即使运用阴阳相含的理论也很难找出与卦爻配属完全相合的比例。……由于后天太极的配置完全符合中国传统的文化理解,因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先天太极的配置乃是‘太极图’演变到一种基本对称的形式之后,人们配以先天八卦使其渐之精致的臆测作品。”(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第八章 天数发微》)冯先生所说的“汉文典籍所记的太极图”,即指“月体纳甲”推演之太极图。因此图以八卦阴阳变化代表月相消长盈虚,推演比附而来,故伏羲先天图必须做到精致合理,且一直传承至今。以阴阳的变化而言,此图与先天八卦相配应是正确的太极图,与“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相合。

当代学者阿城《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说:“原来被后人精致化的太极阴阳图,原本只是一条盘旋的龙蛇,它的底色是黑红,即玄色,后来才形成相对的两条龙蛇,一黑,一白,形成一阴一阳的意思。再后来,到明清的时候,才规范为我们现在熟悉的太极阴阳图。赵撝谦称太极图为天地自然河图,也就是说,原来河图就是太极图(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我是替朱老夫子觉得冤枉死了,交友不慎,用人不察。”

又,当代著名易学大家、中国易医学创始人、中医学家杨力《周易与中医学》认为“至今的太极图则是在双鱼图的基础上逐渐演化而来的”。图如下:
→→
图23双鱼太极图之演变
故杨力说:“事实上,太极图既不是出自道家,亦非邵雍、周敦颐所创,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确系源自《道藏》所载《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但只不过是把道士的修炼图发挥为宇宙发生图而已。道家修炼的太极图,明显地是在《周易参同契》水火匡廓图的基础上为作道丹修炼目的而作画的,并非真正的太极图,而是儒道相合的产物。”(《周易与中医学》

就上述周敦颐《太极图》之演变,与我们熟悉的太极阴阳图分析比较,真正的太极阴阳图当是后出(明清以后才出现)。故当代学者史幼波说“可以肯定的是,周敦颐先生的太极图问世在先,而伏羲先天图传之在后,应是后人伪托伏羲之名而作”(《新儒学的开山之作:史幼波<周子通书><太极图说>讲记》),很有道理。我们熟悉的太极阴阳图,由《参同契》“月体纳甲”推演而来,即来源于月相的消息盈虚,与月相晦朔弦望有关。

由上可见,我们熟悉的太极阴阳图,其源有三:传统观点认为源于①明清时期由月体纳甲推演而来,现代观点认为源于②盘旋的龙蛇和③双鱼图之演化。然而,无论是“盘旋的龙蛇”,还是“双鱼图”之演化,以及《参同契》月体纳甲推演之太极图,这些图从战国至唐朝皆未有之。而《内经》乃战国秦汉时期之文章,与此等太极图无缘,并无启程关系。自宋朝有了太极图,明清以后之医家如张介宾等,便以之推演附会《内经》理论。从此便有了医易同源之说。清·高世栻《素问直解》说:“阴阳之理,本于太极”,乃宋儒附会推演《易》学之说。以图演示了太极生两仪(阴阳)等宇宙事物发生变化的过程。殊不知,战国秦汉时之阴阳,源于太阳,“太阳崇拜是汉代开始明确的”阿城《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

阴阳的原始概念是朴素的,最初含义指日光的向背,与太阳(日)的照射有关。凡日之所照之处为阳(向日者),日之未照之处为阴(背日者)。
《说文·阜部》说:“阴,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段注:“闇,闭门也。闭门则为幽暗,故以为高、明之反。《谷梁传》曰:‘水北为阳,山南为阳。’注曰:‘日之所照为阳,然则水之南、山之北为阴可知矣。’《水经注》引服虔曰:‘水南曰阴。’《公羊》桓十六年传曰:‘山北曰阴。’”又说:“阳,高明也。”段注:“不言山南曰昜者,阴之解可错见也。山南曰阳,故从阜。毛《传》曰:‘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

王庆其《黄帝内经文化专题研究》说:
原始的阴阳概念只是日常观念,与生产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并不涉及宇宙观和人生观。它的基本意义是阳光照射到与否,由此繁衍出阴晴、地形方位、明暗、冷暖等意思。春秋后期,人们对阴阳的认识逐渐超越原有范围,成为普适性概念。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说:
阴阳,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本义是指日照的向背。《说文通训定声》:“侌(阴)者见云不见日,昜(阳)者云开而见日。”后遂用以指两种相互对立的气或气的两种状态。《国语·周语上》:“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老子·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战国时阴阳概念则进一步被用来称谓世界上两种最基本的矛盾势力或属性。凡动的、热的、在上的、向外的、明亮的、亢进的、强壮的等为阳,凡静的、寒的、在下的、向内的、晦暗的、减退的、虚弱的等为阴,并认识到阴阳的相互作用对万物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高校教参程士德《内经》说:
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由自然界实指之实物演变而来。作为抽象的哲学概念,阴阳主要代表相反相成的两种属性,用以说明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之间及其内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古人认为,阴阳的运动变化,决定着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和消亡,是自然界的总规律。

若“日之所照之处为阳”(云开而见日)——向日者,则“日之未照之处为阴”(云遮未见日)——背日者,当是阳、阴的原始概念。若“由自然界实指之实物演变而来”的话,这个实物即是“日”——太阳,故有“日为阳”之称。因“天有日月”(《灵枢·邪客》)且“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易·系辞》)及《淮南子·天文训》说“天地之袭精为阴阳……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积阴之寒气为水,水气之精者为月。日者阳之主也……月者阴之宗也。……日月者,天之使也”,故当时儒生、智者或医家受“日为阳”之启示,增补演绎“月为阴”对举为文。有人认为“月为阴”是错误的,殊不知,此乃取象比类推演而来——由太阳之“日”对举推演。何错之有?虽非“阴”之本义或原始之义,然《内经》已取象比类而演绎传承。如《素问·阴阳离合论》、《六节藏象论》及《灵枢·阴阳系日月》篇所说“日为阳,月为阴”与篇名等,不正是说阴阳就是日月吗!《系辞上》亦说:“阴阳之义配日月。”此时尚未有以月相的消息盈虚推演而成的太极阴阳图。

《灵枢·刺节真邪》说:“阴阳者,寒暑也。”《系辞上》说:“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系辞下》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由此可见,日月、阴阳、寒暑对举为文,其原始之义即一年四时气象之变化规律。所以胡天雄《素问补识》说:“阴阳之原始意义,寒暑而已。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是谓四时阴阳。”

若问什么是阴阳、阴阳长得什么样子、阴阳有形还是无形?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这样明确:阳有形,其形状性质只有一种,即“日”——白昼“太阳”是也。阴是由“日之未照之处”、“云遮不见日”对举产生,取象推演则“月”——夜晚“月亮”为阴是也。由“日为阳,月为阴”取象比类再推演,可以有千千万万。《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易·系辞传下》说:“象者,像也。”故日月是阴阳,天地是阴阳,水火是阴阳,寒暑是阴阳,四时有阴阳,五行分阴阳,人体亦有阴阳之分——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腑为阳,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如此而已。不明于此,开口动手便错。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类经附翼·大宝论》说:“天地之和者,惟此日也;万物之生者,亦惟此日也。设无此日,则天地虽大,一寒质耳,岂非六合尽冰壶,乾坤皆地狱乎!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可见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这是因为太阳能提供自然界万物生长的能量。阳(日)气如此重要,可为什么流传至今、习惯上仍称“阴阳”而不是“阳阴”?或与殷朝母系时代崇阴有关。

郭扬《易经求正解》说:
《归藏》以纯坤为首卦,《周易》以纯乾为首卦。乾为天,坤为地,所谓“天尊而地卑”,贵贱有别。乾为父,坤为母。乾健而坤顺,故坤必承乾,如同说女必须从男。乾为阳,坤为阴。庄子说:“《易》以道阴阳。”但是在《易系传》中有一段话说:“子曰:乾坤其易之门耶!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和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既称乾坤,下文就应称“阳”、“阴”,才与天地、刚柔等词组的顺序相一致。称“阴”、“阳”既与上下文的词组顺序不合,那么,其中必有原因。我们认为:称坤、乾,乃与“阴”、“阳”相一致,这是《归藏》卦的提法,反映“殷道亲亲”崇重母系。周代既然“尊尊”重父系,照《易系传》第五章的“乾,阳物也”、“坤,阴物也”,明明是乾在上,而坤在下。何以不少的地方称“阴”、“阳”而不称“阳”、“阴”呢?依我们推测,称阴阳是夏殷代以来的用语,在社会间已有了根深蒂固的基础,周朝虽抬乾抑坤,但一些习用术语还没有全部改过来。后代易学家又往往因为“阴”、“阳”的提法有更悠久的历史根源,不便轻易,才出现了《易传》中词组顺序不一致的矛盾。

《内经》以阴阳(五行)说为核心理论,用阴阳(五行)说解释人体的生理与病理及宇宙事物的变化,与先秦诸子百家、两汉典籍如《老子》、《庄子》、《吕氏春秋》、《易传》、《淮南子》、《礼记》、《春秋繁露》、《史记》、《汉书》及《白虎通》等比较,《内经》运用的最为成功。所不同者,《内经》不以“推天道以论人事”为政治目的及处世哲学,乃以论人体生命医学科学为最终目的。现在我们熟悉的太极阴阳图,是明清以后才有的,《内经》时代未见有之。殊不知,以《内经》之阴阳说,完全可以推演出太极阴阳图,为什么不说现在的太极阴阳图是由《内经》推演而来、而硬要将其塞进《内经》及中医理论呢?故虽亦有八卦(《灵枢·九宫八风》篇)之名称,但那是初步改造过的占星术内容、占星家之痕迹,而《内经》并未用八卦说医理,未附会《易经》之八卦。

综上所述,太极即无极。有注家认为,太极是无(如韩康伯),即宇宙本源,尚未形成元气的阶段,无形无象,虚豁寂寞,亦名太虚(如张介宾),此无形之时,“图于何有?”儒家认为,太极是有,可谓之“一”,即一个整体、“天地未分之前的一团混沌元气”,按现代理解,就是一个天体宇宙。如果用图表示,即一个圆圈矣(图1)!此太极图又于阴阳何有?若太极内含阴阳的话(太极生两仪),始见于宋儒(如周敦颐、朱熹);而以太极图之形式表示阴阳的话,则是明清以后的事了(月体纳甲之推演)。中医阴阳说始见于中医第一部经典《黄帝内经》理论体系,远远早于与太极、太极图有关的内含阴阳说,可见它们之间并没有渊源传承关系。天体宇宙之神秘玄奥,现代天文学家以现代科学之方法,通过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探索与研究,给予了至善唯真之诠释,感兴趣者,可参阅相关著作,得以解惑。
金栋近照

河间市人民医院   花园式医院院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17-10-19 21:28:55 | 只看该作者
       对于理论、学说的应用,各取所需,目的不同,所取不同。毫不奇怪,全世界都一样。儒、道皆来源于易,儒道针锋相对。有的帝王尊儒,有的帝王崇道,各取所需,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
发表于 2017-10-20 08:08: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7-10-20 08:10 编辑
李同宪 发表于 2017-10-19 21:28
对于理论、学说的应用,各取所需,目的不同,所取不同。毫不奇怪,全世界都一样。儒、道皆来源于易 ...

太极就是本义的阴阳五行。离开太极,就无法反驳王教授对脾主运化的否定。中医理应掳获大量诺奖 - 第20页 - 百家争鸣 - 全球中医药 - Powered by Discuz!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age%3D1&page=20
4
发表于 2017-10-20 10:06: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7-10-20 10:09 编辑
董建军发表于 2017-10-20 08:08

太极是微观层次吗?

太极对宏观、微观、亚微观都包括。例如:你的身体是个太极为宏观;你体内的微观物质和阴阳也都是太极。正如古人所说人身处处有太极

波就是微观层次的东西。这么简单的问题用得着吹牛吗
5
发表于 2017-10-20 11:00:24 | 只看该作者
今本《内经》中既无“太极”之词,亦未见有“太极图”之图象,更未引《周易》之“经”一句话,怎么能说和中医学有关系呢?怎么能说和中医阴阳说有关系呢?
--------------------------------易以八卦为象征,易以道阴阳。八卦之理,阴阳之道是天地之理,天地之道。《内经》无“太极”, 却有太虚。《内经》无无极,却有天道。《内经》无太素,却有寒暑燥湿风五气。医易同源,同于天理,同于万物生化之源。《易》是哲学,是天理,地理,人世之理,也就是说论的是规律。依据是象数理。《内经》的四时阴阳,取象比类,都属易学。”内经“的五运六气,六经脏腑,气血精神则跳出哲学的圈子,立下六经的人体系统,建立了生命人体的学说。
6
发表于 2017-10-20 11:27: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7-10-20 12:28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10-20 11:20
波就是微观层次的东西。
==============
波粒二象性被你推翻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次你真出大名, ...

是由无数个微观粒子组成的。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知道?

所以,不是波粒二象性被我推翻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更不是我出大名了,而是因为你是个大笨蛋
7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0 23:32:21 | 只看该作者
参考文献(附:图片)
1、杨力《周易与中医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0 23:36:21 | 只看该作者
2、张介宾《类经图翼》与《附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9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0 23:41:15 | 只看该作者
3、《四库全书总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0 23:45:02 | 只看该作者
4、张其成《张其成全解周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6:16 , Processed in 0.06839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