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5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捍卫中医》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9-29 18:0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捍卫中医》有感
        最近,拜读了由曹教授撰写的《捍卫中医》一书,由衷佩服曹教授为捍卫祖国中医地位与权益,不惜一切与反中医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搏弈,作出了极大努力,并最终赢得了胜利,读来令人无比振奋与激励,真的太给力了!
       中医,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发展完善的一门治病救人和保健养生的技术,为我国人民繁衍生息立下了不朽功劳。上至神农氏,下至历代贤者为之昌明学说,为之呕心沥血著书立说,其著述之多,实它类书籍所旱见,无论全科,专科,杂说,医案,历历可考者,不可胜数。实践是检验真理之唯一标准。我国医学在与疾病斗争中,经过无数代人,从实践——理论——实践——理论……中不断总结,升华,完善。检验了这一学科之真理所在,证明是正确的,有效的,科学的!是不容质疑的。可是今天,有无知——张功耀者,与远在美国之反中医人士——王澄,遥相呼应,数典忘祖,公然于网上有目的,有组织,有阴谋的对中医进行诬蔑,抵毁,攻击,以期误导广大无知者,并叫嚣要取消中医,以达到其不可告人之目的,实为可恨!!
      中医,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中经过无数代人的心血与智慧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一套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学科。以治病救人为宗旨,是神圣的!岂容肖小之辈随意玷污!今有张功耀,王澄等诸反中医人士,不但妄顾事实,妖言惑众,抹黑,攻击中医,更是在网上中联名取消中医,为除掉中医,不惜一切手段,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今幸有曹君东义教授,与广大同道一起,为捍卫中医正义,对张功耀,王澄等《告别中医中药》《给全国网络读者的公开信》《给中医大学学生的一封信》等网络文章进行了批驳,有力士打击了其嚣张气焰,张功耀等自知理屈,不到三天便把发到网络上的文章给偷偷撤掉了,纵观其网络文章内容无一与事实相符,无非是尽其蛊惑之能事,妄顾事实,妖言惑众,对广大网民进行有目的误导而已,足见其人品之卑劣!!
      本书中,辑录了贾谦先生的《走出误区,重铸中华医魂(2005年总报号)》这一份报告,非常的有份量。读贾谦先生的05总报告,非常佩服贾谦先生的高瞻远瞩!在本报告中,贾谦先生深刻,中肯的批判了当今教育,医疗,科研等方面所存在的弊端,贾谦先生的这些远见卓识和宝贵意见,是发人深省的,值得每一个国民和执政者深刻反思!!
       本书既名为《捍卫中医》,就不但只捍卫中医之名誉地位,更需捍卫我们中医一些实质性的东西,比如:知识产权,市场贸易等……,这些在本书中也有提到了。中医,虽发源于中国,已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其间创制了无数经典名方,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对这些知识产权进行有效的法律保护,而且这些知识产权被其它国家无情驳夺,这又是为什么?外国能立法保护其知识产权,我国为何不可?这个应该是我们捍卫中医的一个亮点!
      总之,本书从方方面面对祖国医学《中医》进行了捍卫,体现了曹教授与同道们对中医前途与命运之担忧,正所谓爱之深而忧之切也!!当前,中医受到不太公平对待,需要千千万万个像曹教授这样具有敢作为,敢担当,愿为中医事业不顾一切的献身精神人士,为捍卫好中医,保护好中医,传承好中医出一份力量。在此,特向曹教授等为捍卫中医,和站在捍卫中医前线的同道们致以崇高敬意!!
                                                                                       广西合浦县白沙镇苏天海
                                                                                       2017年9月9日
2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18:03:11 | 只看该作者
痴人说梦“废中医” ——驳张功耀教授的奇谈怪论

2017-09-21 陈欣 北京五洲陈欣九天肿瘤防治研究院
  日前,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功耀先后在《医学与哲学》发表了两篇文章:《告别中医》、《再论告别中医》。两文对祖国博大精深、传承了三千多年的中医医学大张挞伐,全盘否定,叫嚷彻底除中医。
   笔者以30余年的研究心得、九死一生的以身试药的经历和临床施治的实践经验,就张教授叫嚷的“废除中医”论调逐一剖析,以正视听,维护中华传统医学在世界医学史上不可磨灭的的价值和地位。
一、张教授的两篇文章,论点与论据分离,用浅薄的观点阐述厚重的主题。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载体,源远流长,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谱写了一页页光辉灿烂的篇章,不是谁想废就废得了的。诚然,就现状而言,它确实在某些方面有所衰落,但从本质上讲,这些衰落不是中医药文化自身的过错,而是中西方文明冲突受到的深重伤害,再加之经济、政治、历史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张教授的《告别中医》,以“文化”、“科学”和“道德”的名义,从中医药学和世界医学的起源及发展的史料中,寻章摘句,断章取义,指责抨击中医学文化的种种不是。他的专业是哲学,对中医经典理论不认真进行学习探究,对中西方文化冲突之前传统医药文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视而不见;对中医临床治疗中的长期、稳定、无后患的治疗效果视而不见;对西医文化的滥用抗生素造成的人身健康损害视而不见。抓住中医药文化中末流及表面现象大做文章,把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积累起来的医药文化无情抹杀、一笔勾销仍嫌不解恨,还要冠以“阻碍医学进步”的恶名,将历代中华医学精英尽踩足下,以一个救世主的姿态为中华民族的医药事业规划未来……。他的“雄心壮志”不可谓不大,一旦废医成功,想当然便可名垂青史。但张教授做得草率了些,倘如中医确如他所说的是“伪科学”,那么,张教授要做的事必须是明确自己的身份:一个学过几天中草药的乡村卫生员;明确自己的妻子虽然供职于中医行业,但其专业知识平平,不过是混碗饭吃;其次才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潜心研究数年中医药理论,探讨它在临床治疗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的得失,再用数年的时间对西医治疗效果的得失进行研究。在有了中西医深厚的专业基础之后,使用哲学博导的专长,对中西医进行比较研究,认清短长得失之后,再下结论,是彻底废除,还是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还是取长补短,提醒社会、建议政府,改变中西医冲突的状态,加强中西方文明在医学上的有机融合,造福人类。
可是,张博导没有这样做,他太急于成功,太过于轻率了。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量,认为以一个哲学博导的智慧,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医学泰斗,还可以是建筑大师。过高估计自己,就难免不自量力,对自己全然不知的学科进行全面否定,叫嚷废除。
    我想,既然张博导以“文化”的名义叫嚷废除中医。短短二万余字就将中华传承数千年的《内经》、《难经》、《伤寒论》、《素问玄机原病式》、《医学流源》、《兰宝秘藏》、《丹溪心法》、《儒门亲事》等在中医药文化史上具有主要地位的典籍,一概定义为:“自我标榜、无实质进步”。我倒想问问:在癌症防治中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作用的“气无转输之机”一语,出自何典?它的内涵是什么?外延是什么?与它间接关联的原因又是什么?如果连这个问题都不能回答,你凭什么说中医连“伪科学”也称不上呢?
    二、你以“科学”的名义叫嚷“废除中医”。用一般性常识衡量一种理论是否科学,最简单的判定方式是看它是否建立了明晰而可靠的原理关系或因果关系,并因此得出结论,中医之所以不科学,就在于它的经验判断和理论陈述都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就事实而言,不可否认,如果以西医的化验检测数据为依据,中医确实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也即是中医走向现代化面临的难题。它等待着具有深厚中西医药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去探索、去发掘,方能为中西医融合取长补短,互相启迪的新的医药学体系的创立打下基础。这是中医和西医的共同责任。在这个目标实现以前,面对中医药学在临床治疗中原理与效果之间立竿见影的作用,我们能够因为它没有与西医对译的语言而废除它,眼睁睁看着明明可以救治的病人死亡么?外国人因为云南白药没有写出分子式而拒绝使用它么?上世纪六十年代,昆明某大医院院长的儿子病势垂危, 倾城的西医精英都没法救治,请来著名老中医吴佩衡,药到病除,起死回生。当时人无不认为西医并不比中医高明。
    讨论一个指导社会医学发展问题的倡导者,竟然为了在文字游戏中占上风,不惜牺牲一个哲学工作者的道德,我不知怎样说你。我只想请教你一个问题:“腰间生气透前肠”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出自那一本书?它与癌症临床合并症中的臌胀病有何联系?怎样利用这种理论准确地把握分寸治疗臌胀症?
    三、以“人道”的名义废除中医,指责中医“自我标榜仁心,仁术,装腔作势,欺骗患者,推行异物、污物、毒物入药,以奇方奇效为患者”的高论,我们就不屑讨论了。俗话说:“公道自在人心”,人心需要辛勤的劳动,需要忘我的献身精神,方可获得,不是任何文字游戏的输赢可以决定的。中医是否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否伪科学?是否坑蒙拐骗的失德、失道?请你打开雅虎搜索网,输入“癌症学”,在第四栏中你会看到一个来自民间的中医给你的事实上的答复。当然,如果你还是不信,那就认真一点,光临春城考察一番。
    四、在就“资源有效利用”一事向政府献策时,你痛批中医占有医学资源,骗取科研经费的“恶行”;指责中医的疗效都是以疾病的“自愈性”、“自缓性”、“趋平均性”及“安慰剂效应”、“统计心理学效应错误”等等原因,与中医的治疗效果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咒骂中医都是欺骗世人,欺骗社会,治疗效果是“自我吹嘘”;诋毁国家保护中医推动中医药的发掘与提高是幼稚的,是为中医的苟延作赌注……。你看不到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都各有不足;中医和西医的从业人员中,因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的不同都同时存在主流和末流的社会现象。你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对西医行业中末流的劣迹视而不见,抓住中医末流的表现攻击主流本质,对一种相同的行业现象采取截然不同的褒贬标准,这正好暴露了“废医论”者道德上的虚无与堕落。
    不可否认,中医药对资源利用的比例与中医药对社会的贡献不成正比,占有多,贡献少,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仅仅是中医本身的过错么?不从中西文明冲突,使中医受到伤害的历史变迁中找出不同,纯粹用玩文字游戏的方法,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肆意扣上“自我标榜”、“捆绑祖宗”、“坑人骗人”的恶名,用市井泼妇骂街的方法来评判关系民族文化兴衰的大事,你不觉得轻浮吗?你忘了邓铁涛教领导的国队在非典中作出的贡献吗?
    五、“不要登广告,自我宣扬”,“公布新发现或新疗法时不得草率行事,按照病人希望懂得的语言,介绍诊断、治疗和预防”。这是国际医德标准的要求,也是张教授引用作批判中医失德的依据。
张教授忘了标准是一种公认的对市场要求规范的准则。而真正面临市场之时,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不论医术高超还是仅为了混口饭吃,执行医疗标准,以精湛的医术服务患者的都占主流。自我标榜者,捆绑祖宗或捆绑名人者的现象,中医行业内存在,西医行业内也不罕见。为什么专把脏水往中医身上乱泼呢?就因为中医药业也没有为植物写出分子式吗?就国为中医理论体系与西医理论体系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还没有解决语言的对译么?其实,西医药学对植物的分子式研究也是有限的。
    两种不同体系医药文化的融合,需要时间,需要财力,需要互相之间的融会贯通,这本是人类医药卫生事业的终极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中医有责任,在生化学领域独占优势的西医更有责任。如果说中医因西方文化冲击受到重创后又因俞樾的“废医论”推波助澜至今难复元气,难以推动自己的现代化的话,那么,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几乎独霸市场的西医药学领域为什么不去进行探究。你们也曾经提出过废医存药,承认“药有保留价值”,又为什么不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发掘,去探索,又却把这一难以解决的艰深课题推诿给中医药学,认为中西药没有对译语言,是中医的“虚”与“伪”,必须铲除呢?
    为了表明废医的正当性,竟不知道“人参杀人有功、红矾救命有过”这一评价,把错用人参导致血症的过错归咎于中医药的虚妄,竟问出“气能补吗”这样无知之语。“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技俩,在这里被张教授发挥得淋漓尽致。再请问化疗和用药分寸把握不好造成人体伤害时,这个过错应归咎于患者还是应当归咎于西医?如果归罪于西医,是否也把西医扫地出门。是否放化疗不当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事实也可以作为西医必然走向灭亡的证据?
    再请问张教授,只要能写出化学分子式的东西就是好东西吗?就是科学的,符合道德吗?写出分子式,没有与西药对译语言的药物,即使是它能治好癌症,也要承担失德的恶名吗?你这是那家的哲学定律?你怎样解释外国的抗癌药在本国实验无效后,转到中国与中国的医院合作,把中国人当作实验品的道德标准吗?
六、“学风飘浮,囫囵吞枣”,“错把伪书当经典”,“囿于书卷,轻视实践、热衷于华而不实的自我标榜”,“捆绑祖宗、狐假虎威、不思进取”这三条罪状是张教授以“弘扬科学让中医扫地出门”的理论依据。
    可惜的是,这三条罪状所指向的目标不是中医学文化的本质,而是学风问题,如果中医学连“伪科学“都称不上,那么越是创业的人,就越是头脑不够用的傻瓜!张教授何必说什么学风不学风呢?反之,如果说学风不实是中医药衰落的原因,那么岂不是又肯定了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只是因为千百年来中医从业人员不管是专家、院士或是一般的医务工作者,统统是坑蒙拐骗之辈?使用这种混淆概念,偷换概念,论点与论据自相矛盾的“哲学”来为废除中医鸣锣开道的拙劣表演,正好暴露自已的“学风飘浮、囿于书卷、道德败坏、捆绑鲁迅、捆绑杨振宁,以求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不知鲁迅的在天之灵会不会为他当年随便的一句话感到遗憾;也不知远在大洋彼岸的杨振宁,在得知他的祖国,他的同胞,用他所批判的中医药文化征服癌症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出“写得出分子式”的西医药科学的铁的事实时有何感想?
七、在“紧跟医学进步”的名义下,张教授为了教导我们,搬来了基因学,提出已故30年的美国总统的病理切片中发现的基因变异事实;利用基因学在诊断、鉴定治疗、免疫和衰老方面的先进优势,作比照来证明中医走向灭亡的必然性。
   可惜张教授太懒了,如果他深入到基因科研的实践中,深入到基因临床治疗中,多作出调查工作,科学家们就会告诉他:基因学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有若干问题需要深入探索。仔细做移植中配型的艰难、成本的高昂、排异的风险、远期安全性的不确定等,仍需要若干年的努力。距离在临床中普通作为治疗方法使用的阶段时日尚远。
  条条大路通罗马,科学的发展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前进的,张教授为什么目光短浅,心胸狭隘,偏要废除中医,让人类的健康在单行道上踽踽迈步?
   如果张教授愿意屈尊光临云南,亲眼目睹一下被中医五行阴阳制化调控理论为指导治好的癌症病人;亲口询问一下被西医确诊回天无术而又被中医起死回生的患者。我不知道张教授是否还有勇气数典忘祖,将中医药学称为中华文化的“糟粕”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乎!
                      (原载2006年人12为27日《云南广播电视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7-9-29 18:03:33 | 只看该作者
落花岂是无情物 ——三驳张功耀的废医论

2017-09-21 陈欣 北京五洲陈欣九天肿瘤防治研究院

张功耀无限敬仰地崇拜西医,声嘶力竭地叫嚷“废除中医”,其最大理由是中医己经褱落无用武之地,应由西医取而代之。少数应声虫也同气相求,提倡中国的医药事业全盘西化。此论虽出自少数人,但在中医界引发了一场不小的“地震”,群情激愤,纷纷批驳,广大人民群众也交口谴责!
中医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反对全盘西化,并非否认西医在某些方面的先进性、优越性,也不否认中医逐步走向衰落的客观存在,但认为张教授不应该全盘否定中医的历史功绩和存在价值。必须看到,西医传到中国不过短短百余年,而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中医伴随着发展至今的,并未因缺少西医而停滞;中国的泱泱人口是伴随着中医繁衍至今的,并未因缺少西而锐减。中医的衰落是近百年来的现象,衰落的缘由,错综复条杂,“剪不断,理还乱”,远非“废除中医”论者们浅薄的医学知识和异化哲学所能理解。近代中医的衰落,是一个包函着历史、文化、市场经济、社会意识、政治倾向、医药体制管理及中医学术发展方向等矛盾的混合产物。我们如果纯粹以张功耀等人的叫嚷来理论它,无疑是吃饱了撑的。值得吗?然而,我们面对自然环境污染日愈严重而导致各种疾病发病率飚升,医学界穷于应对的当务之急;面对癌症、艾滋病之类的“超级杀手”让主导世界医学的西医也束手无策的尴尬现实,我们又不得不为当代的医学出路忧虑于怀。
张教授和他的应声虫们主张的“废除中医”论调歪打正着,为中医学的衰落现状敲响了警钟,提醒世人不能不对中医药的发展认真思考,应该为他记一大功。
废医论割断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曲解衰落现象背后的厚重本质,用末流诠释主流,其浅薄观点原本是不值一驳的。然而,为了寻找到中医药科学发展的真正出路,我们又不能不面对“中医衰落”这一诸多矛盾纠葛形成的现象,探索“中医衰落”错综复杂的原因,以求振兴源远长、传承千秋的中华医学事业。

一、从哲学和社会学角度看中医的衰落。
中医以“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总纲的医学哲学和以“和为贵”为核心的儒家哲学,同在百余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碰撞中,都未被西方文化征服。这两个堡垒代表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价值,是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的本质所在。“和为贵”是国家、民族乃至世界支撑着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条件;而“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制化调控”是中医哲学之母。两种学说不但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也是世界多民族共同繁荣昌盛的思想基石。
评价一种文化,一个民族衰落的标准,用哲学的眼光看绝不是“胜者王侯败者贼”这样的现实主义观念所能等同的。百余年前,大英帝国退出主导世界舞台的历史事实,证实了一个历史阶段存在的真理不一定是永恒的真理。美利坚帝国接过主导全球的权杖,百年后依仗实力,我行我素的霸权主义一步步走近泥淖。短暂的得势毕竟不代表永恒,霸权的路终有尽头的一天,唯有和谐是永恒的。当家庭、团体、乃至国家、民族失去她时,动乱接踵而至。得到她方可谋求发展,保持她、维护她方可长治久安。
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存发展史无不以千年计,每个民族发展史中形成的文化,通过时间的冲洗、检验,最终得以保留下来的东西,不管后人对她的认识如何,要想糟蹋毁灭她都是徒劳的。要正确地评价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没有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对历史变迁表象与本质的仔细观察、分析是难以把握的。毕竟我们仅是“一个”人,是民族的一个分子,尽管这个分子可能因自己某方面学识渊博而傲视群雄,但在民族文化面前,即使你再桀骜不驯,也必须谦逊。“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造就民族文化的前辈,毕竟比个人聪明睿英明伟大不知多少。个人算老几?即使自己确实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有所贡献,也必须明白这个成绩是因为你以前辈巨人的肩臂为依托,才有所作为。面对民族文化遗产,尊崇祖宗,又不盲从祖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利用现代科技深入发掘,加以提高,才是正道。
“废医论”的倡导者在大发谬论之前,不知是否想过:孔子学说正在全球升华,儒学已经承载着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但百余年前孔老夫子不是也被打倒在地,再踏上一脚吗?是否想过:中医“天人合一”、“阴阳制约调控”理论,为什么仍然存在千年之久。

二、中医衰落是东西方文明碰撞之后认识混乱的产物。
张教授等人也许书读多了,将迂腐与执著这两种不同概念的人格素质,生拉活扯地粘连在一起,用观赏山间晨雾、日暮烟霞的眼光来研探“中医衰落”这个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社会混合体,因而难以透过表象,贯穿今昔,探究本质。此原属情理中事,只是他们不自量到这种程度,实在令人惊讶!
他不明白:“气血循环有序则动态平衡,平衡则阴阳合和;新陈代谢有度,生物体生机盎然;循环失序则动态失衡,失衡则乱,乱则百变生成”,这句中医病理学哲理同样可以用来诠释中医百年衰落的历史原因。“气血运行动态平衡,五脏六腑生克制约关系和谐有度,则生物体健康长寿”,将之比喻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和学术发展的必备条件,恰如其份。可见和谐是万物生机的源泉。事物的衰落是和谐遭到破坏之后,各种相关因素制约失衡的结果;事物的兴盛也必然是一种新的力量,纠正了失衡的因素,始能重新走向和谐的结果。
兴盛和衰落是一对双胞胎。他们的出现和发展,无一不与外部事物的变动相联系。就民族文化的兴衰而言,来自西广的冲击是深刻、广泛的,没有根基的东西在激荡力的冲击下,走向灭亡是必然的,张功耀所列举的古希腊和古埃及医学之所以湮灭就是例证。而根基深厚的事物面临这种冲击时,如果应对得当,冲击带来的是动力,是革新,是走向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反之如果应对失措,必然是重创之后,元气难复,在内讧纷扰的混乱中逐步沉沦。以时势言之,中国崛起的事实,无论对内或对外都产生了冲击。“对内可能误导青年国民对国家实力的过高估量而滋生民族主义情绪(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语);对外滋生了“中国威胁论”,这两种情形的反冲力,势必影响国内国际环境的和谐,给和平发展构成阻力。我国政府未雨绸缪。,从容应对,提出了构造和谐社会,共创和谐世界的政略战略,有效地一步步化解了冲击和反冲击造成的危机,确保共和国和平崛起的航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然而,回顾百余年东西方文化冲击后,民众、社会、政府、医学界、学术界的应对以及持续了百余年的内斗外耗,我们就会明白,中医的衰落是人祸,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三、中医衰落,缘于抗生素近期利益的诱惑
“趋利”是人的本性,圣人尚且难免,何况凡夫俗子。然而,“趋利”不仅表现在个人行为上,在疾病治疗上也是如此。如何权衡作出明智的选择是艰难的,因为近期利益伸手可得,而远期的利益权则未必可望而可及。西医与中医冲撞以来,西医借助科学仪器的准确诊断,以抗生素应对传染病、流行症的防治速效,及外科移植的手术优势,逐步形成气候,站稳了脚跟,拉开了挤压排斥中医生存空间的帷幕。在比期间,尽管有了唐容川、丁福荣、张之洞等前輩的改良倡导;有同仁堂、西鹤年堂等传统医药名企的抗争;有中医代表一次次大规模的请愿,都难以扼制西医在近期利益诱惑下,导致政府政策不明智的倾斜;“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事件的发生,废除中医案政策的随之出台;知识界也有人推波助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医生存尚且艰难,有何心力从事基础理论的深化研究?又有何条件进行中医与西医语言对译的探索?这些基础工作没有人去做,却妄谈中医产业化、国际化,岂不是在沙丘上建高楼,危危乎极不牢固。
百余年来,中医废存之争的历史还在持续,但是,时间老人告诉我们,这场因近期利益诱惑铸成的祸乱该结束了。国际、国内卫生行政主管机关对抗生素使用严加监管政令的出台;临床治疗中抗生素、放疗、化疗的滥用、过用,对人体造成远期伤害事件的层出不穷,展示西医并非完美无瑕,而中医一些历经千百年磨砺的特殊疗法,却令西医望尘莫及。当今,愈来愈多的疑难病症的出现及发病率逐步飚升的事实,都在提醒人们内斗该结束了,是该反省的时候了;是该重新审视中医学是否扫地出门,还是该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时候了。

四、知识界一些精英们的一孔之见
“废除中医”的论调,并非始于张功耀,他不过是拾人牙慧,咀嚼别人嚼过的陈年馊馍,拉大旗作虎皮,抬出二十年代一些知识界精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度主张废除中医事件,以佐证他的“正确”而换得话语权。斯时的政府,也以“顺应民心民意”为由,出台了废除中医的“政令”,但毕竞民心不可拂,民意不能强,老百姓不卖账,依旧相信传统的中医。进不起西医门槛的贫苦人家则以单方、偏方治病,也往往奏效。任何社会问题,未乱好防,已乱可治,将乱未乱难治。百余年来,中医是在将乱未乱的境遇中苦苦挣扎,逐步走向沉沦的。混乱之中无智者。尽管中科院自然科学研究所廖育群所长没有读懂《内经》,但他“要能真正读懂《内经》,中医、西医和历史知识缺一不可”这句话却是一语中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下面成立了一个中医哲学委员会,里面有很多人认为中医就是哲学问题,但廖育群说,哲学是哲学,如何解决现实(治病)问题?医学的现实问题是治病救人,这就出现了一个更奇怪的现象,很多中医研讨会的与会者都不是中医。换一个专业,无论理、工、医(西医)、农,研究会能出现这种现象么?廖育群说:“绝对不可能啊!你什么都不懂,你质疑什么?可中医谁都可以说几句。”正是这种滑稽的文化现象孕育了一茬茬反中医的名士,推动了一波又一波对中医的讨伐声浪,有形无形地左右着政府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废止中医的倾向和决策。
从问题的实质上讲,我就不明白,主张废除中医的知识界精英们,明明知道自己对中医是门外汉,却为什么偏偏要无端卷入其中,推波助澜?思来想去,唯一说得过去的理由,恐怕是当时国弱民穷,他们自暴自弃,免不了粘染上崇洋媚外的陋习。
中医在临床治疗中近期利益和远期健康相结合的实践经验,证明中医“天人合一”、“阴阳制控”的理论是永恒的真理,如果知识界的精英们出于炎黄子孙的良知,要想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献计献策的话,恭请他们最好先专修几年中医、西医之后再开口。虽然哲学、历史与医学有联系,但也仅仅是联系而已。希应他们收敛锋芒,给中医药学一个休养生息,探索发展的机会与生存空间。

五、政府作为的失策是中医衰落的政治原因。
中医的衰落,既是历史,也是现实;衰落已延续百余年而无法振起的原因,除了西医近期的利益诱惑、知识界被西方文化熏染而推波助澜两个原因外,政府也同样茫茫然找不到适合中国国情,适合中医药学发展壮大,走出国门的方略,因而频频失策:
1903年清政府医科大学29科课程中,中医仅一科课,17科课药学,中医也仅一科课。
1912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学制条例中没有涉及中医。
1929年民国南京政府通过了让医界乱了10年的废止中医条令。
1979年共和国政府提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并重”的方针,表面上结束了中西医谁是主导之争。却没有提供“三者并重”的财政保证,也没有化解中西医由来已久的分歧和深层矛盾。其后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则是以西医的规则条例来监督中医,视中医药为末流编外。
百年过去了,儒学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逐渐消逝,随着历史的发展弃其糟粕后,精华正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在国内、国际舞台上重放光彩。
百年过去了,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中,被遭踏得半死不活的中医药文明,带着重重创伤生存在夹缝中,凭借自身顽强的生命力,苟延残喘至今。我们主管中医药的官员们难道不该做点什么?难道真象郭雷枢所说“中国人不能理解抽象真理,对经济和身体利益特别关心,而不太关心提升道德和智慧的努力”这一屈辱的历史还要继续么?难道“亚洲人政治和经济独立了,但头脑还是西方人的殖民地”的现状还不应当改变么?
我们深信,花落香如故,花落籽尚存,有党和政府的扶持,她一定重放异彩,姹紫嫣红。
附上一位患者的口述,姑为民心民意旁证,以供“废除中医”论者们张目。
谨恭请中医界同仁参与探讨。(0871-5309309)                     
4
 楼主| 发表于 2017-10-7 11:10:08 | 只看该作者
短笛无腔信口吹——四驳张功耀的“废中医论”兼谈中西合璧问题

2017-09-21 陈欣 北京五洲陈欣九天肿瘤防治研究院
   张功耀和他的应声虫们目光短浅,信口雌黄,坚持认为中医的经典理论是“伪科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糟粕”,主张彻底废除,主张中国的医学事业全盘西化,进而否定中西医结合是不可能的。其论据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数十年在中医学科研领域内没有突破性进展,也没有在大众卫生事业上有任何建树。
事实真如张功耀所说吗?
  反驳张功耀的观点,并非肯定中医的完美无瑕,也并非否定西医特有的优势和长处,而是主张中西医合璧,同谱大众健康的交响乐章。
俗话说:“人无十全,金无足赤”,衡量不同科学体系的成败得失,何尝不是这样。就医学科学而论,能满足近期利益的需要,又不种下危及远期利益的祸根,并能有效地应对目前让医家十分棘手的癌证、艾滋病等疑难病症,是广大患者迫在眉睫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个来自民间的中医医生,就中医药学的现状和发展这一争议已久的问题,我以既是局中人,又是局外人的不同观察点来分别看待中西医各自的长短和优劣,探索中西医合璧的途径,想来是顺乎民心民意的。

一、寻找衰落的症结所在,寻找医药科学发展的新路,关键何在
  放眼中医日益衰落的现状,问题在于我们能否摆脱既成思维定势的束缚?能否摒弃中医和西医这两个不同的医药科学体系之间的门户优劣之争,客观地面对对方,深刻地反省自己。非医学界的其它学术界的精英们能否多些自知之明,珍惜自己在本专业的名誉,为本专业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不要为获得话语权对自己不熟悉,不知其所以然的事情横插一扛,使本已处于迷茫状态的中医药学界更加乱象丛生。
  张功耀等人以一孔之见,必欲将中医扫地出门,彻底废除而后快的行为,打着忧国忧民的旗号,挑起无端纠纷。试问,这样做就能找到中华医学的出路吗?就能杜绝百年来中医和西医之间互相轻视,互相诋毁、互相排斥的局面吗?我想,任何稍有理智的人都不会赞成这种狭隘偏激观点。大众健康需要的是有效、安全、无医患的医疗服务。任何医疗体系之间的诋毁和排斥,说轻一点是无知,说重一点是为了经济利益,为了争夺市场而不择手段,丧失行业道德,丧失人格的卑劣行为,是阻碍中华医学发展的有害因素,是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制造阻力。
  广大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状急需要我们去关爱,去抚持。他们期盼挑起纠纷者收敛起互相攻讦的劲头,多做些实事,多做些有利于新的医疗理论体系的形成的好事,他们是会额首感激的。
  现实告诉我们:时行症、急性病、外科手术和先进的生化,影象和基因诊查手段是西医的强项,是中医无论怎样不服气都是难以推翻的公众定论;而对远期的安全性,对疑难病的有效性和无伤害性,中医的成效又是西医望尘莫及的。医药学发展的终极目标,必然是中医和西医有机结合的、新的医药科学体系的形成和逐步完善,舍此别无他途。

二、中医应当怎样看待西医,怎样反省自己
  门户之争属正常现象,不足为奇,“争”是前进和发展的动力,百家争鸣之后始能百花齐放。但“争”必须客观、辨证、中肯、公正地看问题;必须承认、尊重、虚心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深刻、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方能逐步充实和完善自己。
  我以为,中医界同仁必须客观地、心悦诚服地承认:在诊断技术,急救手术和时行症的防治上,中医必须以西医为师,虚心学习,将中医的八纲辨证,望闻问切与西医的生化学、基因学,影象学密切联系在一起,假以时日,寻找出两种不同体系的医药科学之间的切合点,以提高和升华自己。但在疑难病的防治上,却是中医整体观指导下顾及远期健康安全的强项,同时也是西医形态医学先天不足的致命弱点。因此可以断然地说,中医施治的整体观和阴阳五行制化调控理论在临床治疗中的统率作用是西医无法比拟的。这两个不同的医学强项的结合,就构成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长短互补”的新的医药科学体系终极目标的现实基础。从理论上人讲必然是这样,但从操作性上讲,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至少目前难以做到。要把中医和西医的强项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学说,绝非中医的清热解毒法与西医的消炎抗菌法置换使用那样简单。一切都必须从中医的“整体观”及“天人合一”理论与西医的局部形态理论之间的切合点入手、从病因、病理、病机的对译入手进行研究,方可探索出眉目来。
  1979年推行的中西医结合的医院,有的已经消亡,有的虽然苟延至今,但没有任何发展和建树。究其原因,除了“没有提供相应的财政解决之道”因素外,没有找到切合点是这种体系“只开花不结果”的实质内因。我以局外人身份,旁观者眼光,十分赞同蔡伟主编在《一部中医经典的两种解读》中所言“中医传统医学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医学”,其观点之一是只研究药物和方剂对单一病变的针对性,放弃了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联系研究,将《内经》、《难经》当作典雅的装潢,视之为古董;其二是只注重从历史文献中寻找方剂,脱离了民间医学这个根,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放弃对《内经》、《难经》的研究,等于背叛和割裂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明史,没有理论上的先天之根的指导,再失去民间医药学这个后天之本的补充,中医药能不衰落吗?如果中医药界同仁都象北京中医学院任应秋教授一样穷尽毕生精力研究《内经》、《难经》,中医的现状就另当别论了。

三、事实证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西医有机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在《云南法制报》上发表的《三重污染致癌说》一文中,列举若干数据,阐述了任何不良生活习性、任何化学、物理、生物源物质对人体的伤害,都不是真正的致癌病因,只是癌症病因产生的基本条件,只是导致DNA的突变的外部环境影响。真正的癌症病因,是这些物质造成机体组织局部伤害后,被伤害的局部组织在后续的环境污染,六淫污染和药物治疗不当三重原因的累加刺激作用下,逐步形成的持续或断续的病理发展过程本身。而在《漫谈癌症病因防治中的王道与霸道》一文中,强调“天人合一,天道即人道(亦即医道)人身为一小天地,将治世之王道与霸道施之于癌症防治时,同样以保护正气,尽量维持体内脏腑组织间关系的和谐与稳定为主。”并进一步指出“失去和谐的根基,就是失去生物体生发机能的沃土。反复强调竭力保护正气,是纠正机体内部五行经气运行紊乱,恢复气血运行的动态平衡这一治疗过程从始至终的指导原则”。
  在上述两个前提下,一方面指出:消炎抗菌法、放化治疗法所得到的近期功效的短暂和长期危害的深重和不可逆转。指出主流医学因找不到真正的癌症病因,找不到正确的治疗方法,而又不得不面对癌症病势发展的疯狂肆虐,无奈之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苦楚与尴尬,以及这种尴尬的长期持续逐步演化为思维定势之后,一次次错用消炎抗菌法、放化治疗法,并且在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前提下,(在癌症未被彻底征服之前,任何治疗研究成果都是探索性的,根本就没有什么科学可言)使患者机体内本已衰弱的元气,加速转向衰竭,在过多地消耗社会资源的同时,过早地夺去患者生命这一沉痛悲哀的现实。
  另一方面,在阐述利用“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制化调控”理论为指导,对“形体不衰,精神不弱,睡眠、饮食、呼吸无明显异常,虽有转移,但尚未构成局部的严重阻滞和严重破坏的病例,纯粹施用中医药也能治愈的论点的同时,也坦承病灶巨大的病症,纯以中医王道(即平衡调變之道)难以达到救治目的这一客观事实。并具体指明:因为要促进巨大病灶或消失,或坏死,或转化为炎症后膨胀、化脓破溃后排出,均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以患者有限的体能,面对漫长的治疗过程,精、气、神的耗减是巨大的,发生营养衰竭,功能衰竭,或合并变症而夺去生命的可能随时都会发生。而生于管道部位,或重要脏器旁的病灶,则因对机体组织功能的升降浮沉运动的动态平衡直接构成威胁,给治疗过程平添若干障碍与风险,严重地制约着这类尚未完全丧失治疗机会的患者的治疗后果。对这两类情势的病人,纯中医的王道调變是无法保障治疗过程顺利进行的。只有采用王道与霸道并用,中西医长短互补,相辅相成的治疗方法,即:以中医调變阴阳促进机体内五行和谐,保存正气生发根基为临床治疗的指导纲领。在西医支持疗法的辅助下,相机施以手术或放化的霸道治法,或切除它,或使病灶缩小,消失,为中医平衡阴阳动态,修复已经恶化的内环境,缩短治疗时间,规避治疗风险,彻底消除癌症细胞创造条件。
  若干纯以中医药神奇效果治愈和基本治愈的病例,印证了“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制化调控”理论足以成为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体系的主导纲领。而这些是西医不可能做到的。反之,面对虽然就体能而论,治疗机会尚在,但病灶巨大,生长部位刁钻、似可治又难治的患者,纯粹靠中医的王道又显然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的,但在手术切除、放化治疗、支持治疗的配合下,逐步康复的病例,又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西医、生化学、影象学、基因学及相关治疗手段在癌症治疗中的不可缺少,(详细事实依据请登陆http://www.zggo.com/robotweb/main.php?user=yncancer&id=2574)。
  以上事实凿凿在案,有据可查,有人可证。中医药学是否博大精深,是否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结论已昭然!中西医能否有机地融合成高效服务于社会的医药科学新体系,结论亦昭昭然。

四、中西医结合新体系建立的必要前提。
中西医结合新体系,是大众健康事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但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艰难过程开始之前,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首先是正本清源,只有本正源清源才谈得上拔乱反正。没有坚实的基础,再雄伟的高楼也终将随时空的变换而坍塌。1979年的中西医结合浪潮之所以无果而终,就是前车之鉴。
  那么,我们眼下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呢?
  反省!只有深刻的,广泛的反省,方能使我们清醒地认识什么是近期利益,什么是远期危害?用什么样的方法既可以获得近期利益,又可以避免远期危害?
只有近于苛刻的反省,方能使我们明白什么是根本、什么是枝叶,以及如何识别它们,舍弃或发扬它们?
  只有在脱胎换骨般的痛苦思索之后,我们才能知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融于交流,汇于久远“的真正含义。方能指导我们拨开迷雾找到方向,方能使我们停止内讧,互相亲和。斯时即是产生新医学理论体系的社会基础奠定之日
                                             2006-12-29春城晚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5 19:55:50 | 只看该作者
医事杂谈(八) 创新中药的审批只能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否则中医药的复兴就是一场春梦!

2017-10-05 陈欣 北京五洲陈欣九天肿瘤防治研究院
创新中药的审批只能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否则中医药的复兴就是一场春梦!

         众所周知,每个新药上市之前,都要经国家药监局指定的三甲医院,通过三期,时间跨度为十年的临床验证才被许可。对于西药来说,这或许是有道理的。但从每一个新批准的药号,过不了三五年又被以某方面缺憾与不足为由被淘汰,代之以新批准的药号。这类常见的事又让人觉得:这个用以指导审批的科学标淮不那么靠谱。否则怎么会在耗资数百上千万元的审批成本后,说淘汰就淘汰了呢?连制定和实施规范的国家科学机构,对自己肯定的事都不自信,我们还要这科学规范干吗?
        我不是西医,没有资格评价国家药监局是以有益于病人的健康为标准,还是以科学的名誉和程式为标准?只是曾经体会过用监管西医药的方式,来监督管理中医药研发给医药学发展造成的灾难有多深重?知道这种为了追求好听的名词和虚幻的外表所犯的错误,已经在人类医药学发展史上留下了遗笑千古的话柄。
       “对抗”是西医治疗疾病的方法;“和谐”与“顺势而为”是中医防治疾病不可逾越的原则。两种本质截然不同的医药学体系,就应当有各自所适应的标准。而国家药监局却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顾,以西医的对抗能力为标准来评判中医药的药效与安全性。这种指鹿为马的科学强权,全世界也只有中国医药卫生管理精英们才做得出来!
        平心而论,面对层出不尽的医疗灾难,人们本来应该在对灾难起因的反省中悟出点什么?但在科学的强权下,人们却不可以对这种灾难进行源头上的梳理,并借此悟出点什么?只能羞羞答答地“两个不同的体系”为由,一概主张不宜放在一起进行优劣的比较。我就不明白:所有的体系共同面对的都同样是人、同样是疾病。按常理评价都只能以安全、高效与廉价为标准。符合这个标准的必定是最优秀的!可到现实中为了维护科学的权威,却连谁优谁劣、谁最靠得住都不能讨论。人文标准衰落到如此地步,安全、高效与廉价的中医怎么能够名正言顺地为大众服务?出头一个就用西医标准剿杀一个,中医的精英和拳头产品都变成了审批标准的刀下冤魂。中医衰亡了,年少不更事的西医又应对付不了纷至沓来的疑难病(免疫病),能不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社会问题?
        客观地说,民众的健康灾难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如今,这场被推诿于天灾的人祸,已经让民众受尽了苦头、国家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无论是民众、医疗界还是政府,都应该认真反省、让中医药的发展,揭开科学的面纱回归自然的规律。
        中药研发的自然规律是什么呢?与西药研发首先依靠实验室的结果进行不同,中药的研发一开始就源于对临床实践的积累、总结、调整、提高,与再积累、再总结、再调整、再提高。也就是将从实践中得到的启发,经总结提升到理论层次找到依据后,通过适当的调整又回到实践中验证,如此反复数十次、甚至数千次,才能修成正果达到预期目的。这个从受到启迪开始到实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其时间跨度有时要以几十年来计算,个中所受的周折与艰辛,除了研发人之外,是任何旁观者都无法领会的。当预期目的达到可以以成品药的形式服务于市场的时候,它所经受的临床验证已经远远超出西药审批过程中所要求的三期十年的跨度。对非常有价值的项目来说,可能耗去的是研发人毕生的心血。可国家药监局到好,放着摆在面前被若干安全、高效的治愈病例不承认,放着中医研发规律不遵守,偏要弄一套用西医标准来监测安全性、有效性的把戏。耗财费时不说,急需解决的民众健康问题怎么办?研发人毕竟是人不是神,主管机关按神的标准来要求人,但研发人不得不考虑他是否有财力和心力,经得起这无谓的折腾而在有生之年将成果交给社会?在如此压力下,还有谁愿意将一生的心血贡献给那虚无渺茫人类健康事业?
        退一步说,即便遇到中医天才少年得志,不需要风雨历练就建树颇丰,时间上也耗得起,那他也得考虑身处中国官本位的环境中,即便你的研究成果价值再高,只要在审批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做人处事”稍不到位,就有可能功败垂成。耗尽借来的千万资财如何偿还?一生的光阴如何向后人交待?
        再说,即便运气好,以上倒霉的可能都不存在,那在被指定的、用审查西药的标准跨越十年的临床验证难关你怎么闯得过去?比如:第一、处方中所用药材必须是药典上有的方可进入审批程序,如药典上没有,那你就得花一笔以千万计算的费用,先搞清楚这个药材内含的所有成份,并且确认能被标准许可,才能进入申报程序,否则将不予受理;第二、按照西医药标准:只要临床上病人用药后,出现不适、疼痛、出血等等反应,将一概以毒副作用论处,到时候既便你有天大的理由和事实证明你的项目没有毒副作用,也会因现有的西医药科协还没有搞清楚免疫病的病因,按惯例:他们都还没有搞清楚的事情,就是任何人用若干无可置辩的事实证明、他们都一概不予承认而把枪毙,你又其奈他何?……
        总之:疾病防治与健康管理问题原本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其中,任何相关科学的研究探索永远是走在前面的;而任何相关管理的法规都是滞后的。管理法规必须建立在事物向前推进过程中出现矛盾的处理基础上。但有两点却是不可改变的即:第一、人体生物自主控制系统不会改变;第二、病不变、相应防治法不变,病变防治法必变!我们现在的一切错误,都在于我们太不自量,认为我们很了不起,已经认识了人身自已、认识了相关的健康保护方法,能预知研究进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把这些想当然的理由,盲目地以所谓科学的名誉记录下来,作为后续的研究规范。正是这种划地为牢、夜郎自大毁了我们自已,也毁了我们后人的通向真理的路。本来已经犯了难以原谅的错,又没有反思悔悟的长进心态,还把社会分配给自己负责的事情,当做神圣不可侵犯的私人领地,挟天子以令诸候,利用国家强权为自已构筑起一道马启诺防线,容不得任何异己挑战自已的权威!公共利益已被私营化也就罢了,如今又绑架了国家的强权,世界上还有哪种学术力量能与强权分一杯羮?如此下去,医学还有路么?
        或许有人要说,这话是否过份了些?是的!从情礼让讲,的确是!但从关系到人类健康的千秋大业层面来说,倒一点也不过份!我们共同生话在一个地球村,呼吸着相差无几的空气、饮用同类的水源、靠来自不同程度具有现代文明污染的粮食维持生计,有谁能保证癌症等免疫病哪天不找门来?我们怎能明知不合情理,偏偏不怕报应在儿孙?眼看着轻轻掉个方向就可以避开的灾难,为舍不得眼前的利而顽冥不悟呢?
    比方说,申报新药中有一条规定:药典中没有记载的药物就不允许申报!又比方说,科学资料中找不到根据的理论观点就以不符合科学而予以否定!我想问:药典中记载的药物知识,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么?如果制定法规者承认不是,那就等于肯定了药典知识,是来源于中华民族祖祖辈辈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经逐步累积、综合整理方能得以一代代完善传承下来的,也就'等于承认了“实践出真知”这句俗话所蕴藏的深刻哲理、承认了世界上任何知识都必须要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提高→又完善或派生出新的理论模式,并且在这往复循环的认识运功中逐步攀上真理的高峰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那么我就要反问:我们凭什么只能躺在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上,当个平庸的啃祖族,而不去通过实践在为祖宗的辉惶添光增彩的活动中,又给我们的子孙留下个榜样?这种用法规的形式禁锢当代人思想,让前人的丰功伟业在我们手中葬送的治世理论,倒底又源自哪家的法典?又是谁给这类混蛋法规的制定者,逼迫我们一步步走向自甘惰落的权力?
        再比方:西方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快速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但是,取得自然科学进步的思维方式,一样可以在生命科学、人文科学领域大显神通幺?西方人在胜利冲昏头脑之下失去了理智,不间青红皂白企图在这个新领域复制新的辉煌。于是导致了在癌症等免疫性疾病研究中找不到病因、在基因学研究中无法查明基因突变背后的因素、无法找到基因逃逸不受监控理由的滑铁卢。致使西方医学百年以来停滞不前,至今不但没有找到突破口,还进入了错误连着错误恶性循的怪圈。
        平心而论,西方人这个错误尽管后果严重,但却在可以理解的情理之中:毕竟西方人没有五千年的文明可以依托啊!可悲的是:我们这些自以为是东方文明的精英人物,由于追随西风、崇尚眼前物质的文明,把老祖宗“玩物丧志”的古训丢在脑后,自以为是华夏民族中的最聪明的、最工于心计的佼佼者,看见西方的东西就视为瑰宝,即便只是一枚山核桃也把利益之手伸进猎猴人设下的牢笼,一把抓住就不松开,最终被西方猎人轻而易举地把铁锁链拴在脖子上时还不思反省,自呜得意地以为只有聪明的人才能得到这个核桃!如果这些精英仅仅是一般平民倒也罢了,利欲之心人皆有之,其得其失均无可厚非。可悲之处在于:精英们所处的朝堂之上,是代天子牧民的位置,他们的喜怒嗜好无一不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安危!一旦他们忘了祖宗,按西人的标准做出错误的取舍抉择,倒霉的必是用税赋供养他们的黎民百姓!原本以为这仅仅是哲理上的推论,不幸的是缄言成真,华夏文明在这些精英们手中衰落的同时,炎皇子孙受难的时候也接踵而至!“有病无药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厄运是想躲也没处躲了。报应啊!谁让我们忘记了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生物自主调控规律的祖宗?谁让我们盲目崇拜到如今为止,对什么叫生物自主调控规律都还在莫名其妙的西方人呢?谁让我们在医药卫生事业的管理立法上干出:事业如何发展的规律都还没找到,就认为西方人做不好的事东方人更做不到,即便做到了也肯定是错误的这类奴颜媚骨的事来?为什么要用管理西医药的法规来管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什么要将祖宗留给我们遗产所增殖的长处当做错误,一概不予承认、一概赶尽杀绝,还要在立法的条文中以西人之规矩为标准,不允许越雷池半步,把自己同胞对社会的贡献从源头上斩草除根呢?中华有儿如此,爷田地还不被典当掉吗?
        眼下,小米已在锅中即将成粥,从上到下复兴中医的美梦也即将醒来,遗憾的是:中医药发展规律为何物?这一问题还没达成高度共识并形成指导性纲领;未载入药典的新药材依然在被禁之列;在免疫病防治领域,超前西医至少100年的“中医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防治法”,因不符合西方标准规范,仍旧眼睁睁地一边看着民众有病无药治而步入贫困行列,一边在突出重围后的冷宫中苦苦挣扎。
        面对如此尴尬的落差,我不知中医药领域内的同仁作何感想?也不知在《中医药法》立法讨论中各利益攸关方的代言人,是高兴还是泣丧?构建中医药发展基础的路都如此艰辛,那现代化、国际化的路在哪里?
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 21:46:30 | 只看该作者
胡适:聪明的极致,应该是厚道

2017-10-27 大千世界







在民国的文人里,胡适的厚道是出了名的。

他不像鲁迅那样尖刻,不似徐志摩那样多情,也不像钱钟书那般骄傲,他宽厚、善良、真诚。

在当时的北京城里,每到周末他家里总是高朋满座,他对社会各界人士统统欢迎,就连小贩也不例外。

对穷困的人,他接济金钱;对走入歧途的人,他晓以大义。对待身边的人,他细心周到。

他的朋友遍布北京的每一个角落,以至于当时人们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我的朋友胡适之”。

这样的好人缘,和他的厚道是分不开的。



胡适从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把他抚养成人,婶婶嫂子们一不高兴,就给他们娘俩甩脸子看。

所以胡适年幼早熟,很小就懂得看人脸色。

长大成人之后,胡适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厚道如胡适,他一生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他知道看人脸色的难受,所以从来不肯在人前甩脸子,让人难堪。

1938年,胡适被认命为驻美大使,当时胡适没有多少外交经验,去了美国还要四处求人,每天都要应酬,累得半死,情绪极差。

但是他的下属,却丝毫没有被他的坏情绪波及,而且他们每次半夜来找胡适,胡适也依然是和和气气的。



胡适给他妻子江冬秀的信里说: “我现在做的是受罪的事,但你知道我的脾气,我不去就罢了,去了,我总要把全副精神摆出来,总不要叫人家看我的臭脸,总不要叫大家跟着我受罪。”

胡适曾经教育自己儿子说:“合群有一条基本规则,就是时时要替别人想想,时时要想想‘假如我做了他,我应该怎样?我受不了的,他受得了吗? 我不愿意的,他愿意吗 ? ’你能这样想,便是好孩子”。

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也不强加给别人,这样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厚道的人。

胡适在三岁的时候失去了父亲,母亲夹在几个媳妇中间经常受气,在这样的情况下,胡适成为母亲唯一的指望,她苦心孤诣地培养他,在点滴小事上打磨,帮他择取老师,付给远高于一般学生的费用,极其难堪地帮他争取读书的费用,后来胡适出国读书,一去就是十年,她独自承担难以想象的寂寞不说,有次得了重病,还特地不要让人告诉胡适……

她像所有的中国母亲一样,为孩子付出了太多。

她为胡适挑选了一门婚事,是江家的女儿江冬秀,一个并没有见过多少世面,缠着小脚的大家闺秀。

当时,江、胡两家订了婚约之后,胡适就先后到上海、美国求学去了。过了十多年他俩还未结婚。

但是江冬秀却已经把自己当做过门的媳妇了,江家本来是望族,在家里,江冬秀有自己的丫环婆子,凡事都不用自己动手。但是她却亲自来胡适家照料胡适体弱多病的母亲,胡适一去十年,她就照顾了十年。

胡适的父亲早亡,是母亲一手带大,他知道母亲的不容易,他虽然不乐意这门婚事,但他也不肯忤逆母亲。

在外漂泊十年的过程中,江冬秀能代他尽孝,胡适也甚是感激。

于是这个新文化的楷模,在身边的新青年追逐新式婚姻的时候,毅然踏进了旧式婚姻的殿堂。



他和江冬秀,一过就是几十年。

他对妻子温顺服帖,是出了名的怕太太。

如张爱玲所说,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胡适那么帅那么有才,却与她相守一辈子,没有纳妾,又那么听话。

这一切都是因为胡适懂得感恩,知恩图报。

一方面是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一方面是报答妻子的尽孝之义。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是相互的。一个人只有怀有一个感恩之心,别人才敢放心与之交往,在相处的过程中才敢放心付出,不必担心有一天这个朋友会头也不回的弃人而去。

一个人懂得感恩,才能算是一个厚道的人,别人才敢信任你,才能拿你当朋友。

胡适和鲁迅可谓是新文化运动的双星,但是两人的性格言论却截然相反,因为观念的差异,鲁迅几次讽刺胡适,但是胡适却从未和鲁迅直接交锋过,也没有与他进行过笔战,更没有表现出对他的人格的不恭。

1929年9月4日,胡适给周作人写了一封长信,十分感慨地说:“生平对于君家昆弟,只有最诚意的敬爱,种种疏隔和人事变迁,此意始终不减分毫。相去虽远,相期至深。此次来书情意殷厚,果符平日的愿望,欢喜之至,至于悲酸。此是真情,想能见信。”对鲁迅的敬爱溢于言表。

鲁迅逝世后,许广平为《鲁迅全集》的出版而四处奔走,却无人愿意帮忙,不得已求助于胡适,胡适马上着手运作。他从未计较过恩怨得失,不管是友人,还是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他都尽全力帮助。

鲁迅逝世后,苏雪林大骂鲁迅,胡适并没有趁机附和,反而批评苏雪林,说苏批鲁的话是旧文字的恶腔调,应该深戒,他认为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的早年的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应该“专讨论他的思想究竟有些什么”。

宽容客观而平和。

哪怕到了晚年,胡适对鲁迅的评价也十分中肯,从不稍加贬抑。胡适的宽容大度,可见一斑。



胡适曾说过一句很重要的话,那就是:“宽容比自由更重要”。他认为“宽容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宽容,就没有自由。”

宽容是一种美好的情感、高贵的品质、是一种仁爱的光芒、一种崇高的境界。胡适自己也是身体力行、一生都在践行着这种高尚的宽容理念。

俗话说的好,大巧若拙,待人之道,精明不如厚道。

在人际交往上,厚道的人为别人着想,别人自然也会为他着想;厚道的人懂得感恩,别人自然愿意对他倾力相助;厚道的人懂得宽容,大度的胸襟很容易让人折服。

厚德而后载物,厚道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石,厚道的人沉稳而有力,他们以拙胜巧,人生之路往往走得宽阔而稳当。
综合整理自: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网络

7
发表于 2023-4-25 07:23:51 | 只看该作者
张功耀、方舟子、何祚庥为什么批评中医?

传统中医旧势力就是一个故步自封反智反科学的群体,盲目坚持传统理论的科学性是整个中医学术界的耻辱。能够带领一群人最终走出迷途的,往往不是中医群体中的首领,而是那些为追求科学进步而不断呐喊要求中医学废医验药的中国学者和科学工作者,如俞樾、严复、梁启超、孙中山、余云岫、伍连德、陈独秀、鲁讯、郭沫若、梁漱溟、傅斯年、何祚庥、方舟子、张功耀、李敖等高学历社会精英,这些社会精英才是继承了现代医学的救死扶伤精神和科学务实精神,真正值得认可的敢于说真话的中华民族之脊梁。

传统中医为了生存一厢情愿的进行中西医结合,寄生在现代主流医学体制内苟延残喘。但是传统中医学造成的社会危害却日益突出,中医学对现代社会的人们造成的危害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愚昧反智反科学的中医理论对中医药大学生以及大众思想造成的认识混乱,以及由此引发的中西医百年之争,另一部分则是中药方剂中的有害化学成分对人体肝肾功能造成的不可逆伤害。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日益发达以及人们整体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废医验药废经验穴的支持者越来越多,中医学全面退出历史舞台的时机已经成熟。

有关中医学的低级谎言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7385&fromuid=689795
(出处: 导航中医药)
8
发表于 2023-4-25 20:36: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发表于 2023-4-25 20:50:4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发表于 2023-4-25 20:52:3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3:22 , Processed in 0.0596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