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23|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建新医学的基本思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6-19 17:4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19 17:56 编辑


                                      创建新医学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新医学   现代顶尖临床家   科学理论体系   

      在中国,新医学只是一种传说,大家没有人见过。本人今天做第一次向世人披露新医学概况及研究进展。

     一、绪论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医学形成的洪流反复冲击下,中国中医在被动形势下实行中西医结合,借助现代医学科学体系改造自己。在不断应战及不断挑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新的经验技术和新的草药药理科学。
      面临飞速发展的现代医学,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经验技术体系已经形成,新的药理科学体系也已经完成。中西医结合的大量性科学资料已经基本完备。下一步只需要认真整合这些资料,科学总结这一阶段的经验,中西医结合创建新医学的工作便可以开始。

      现阶段中西医结合工作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原本大功即可告成。但是,由于中医科学研发相对落后,高端科研开发能力有限。中医行业缺乏整合现代资源、总结新经验,提取科研课题的科技人才。导致这项事业进展速度缓慢,关键技术环节的突破进入瓶颈。势态徘徊在成败之间。

     二、中西医结合时代三大成就,转化为三大失败。

        1、建国后,中西医结合草药药理研究,把千余种常用草药的学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都搞出来了,而且搞得非常成功。但接踵而来的失败是,因无相应的方法将其有效的运用于中医临床组方。所能被利用的却是西医领域的新药研发。虽然荣获诺奖,但对中医发展没有帮助。
      
        2、建国后,国家召集大批地方名医进入新建的中医科研、教学及临床机构,并强行为其补习西医课程,从而造就出一批成就卓越的临床家。他们把中医的临床能力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但接踵而来的失败是,这些新创的临床技术仍然处在经验面层,新一代学子无法继承。眼睁睁的看着这些高端技术成为绝版。

         3、1956年以来,中国中医大办现代高等教育,筹建了23所中医高等院校,培养了数十万中医西医皆通的精英人才,充实到现代中医的队伍里。但接踵而来的失败是,一半以上的毕业生由于怀疑中医的有效性而改行。不仅导致人才大量流失,而且造成行业对立面的扩大。一批批中医高等院校毕业的学子,都站到了反中医的立场上,成了中医的“掘墓人”。

        改革开放后,国家把学制由原先5年制(学士),提升为8年制(硕士),11年制(博士)。本世纪以来,嫁接仿古师承教育,学制最高可达14年制,继续尝试高端临床人才的培养方法。结果是无论什么方法都不能成功。
         问题的症结究竟出在哪里?中国中医界60年来,数十万精英,不仅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难题,即便寻找问题的症结都找不到。一群群“不懂科学”的名老中医粉墨登场,演唱出来的却都是同一个“四面楚歌”的调子。

        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如今中医界恰恰反了过来了,成功反倒成了失败之母?
       一门擅长玩耍辩证法的医学,反倒被辩证法所玩弄。这也给传统派中医编织了一场世纪大笑话。
      在半个多世纪的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进程中,之所以能出现如此具有讽刺意味的现象,核心问题是新医学的创建问题。创建问题的核心却是一个开拓性人才问题。

        
     三、开辟新医学的基本方法。

      新医学的基本立场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遵循科学发展观立场。存在决定意识,技术决定科学,药决定医。
      新的草药药理学决定了需要一门与之匹配新医学;新的临床经验技术,决定了这门新医学需要配套的科学体系。
      就是说,新医学是由上世纪新草药药理学诞生和新临床经验技术的形成而决定的。新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这两大部分。

       新医学的研究者认为,上述三个问题的关键点,归根结底就是新旧医学转折时代的接口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最有效、最简捷的方法就是:“解铃还得系铃人”。也就是说,还得从新旧医学转折时代造就出来的那一代“系铃人”身上寻找科学突破口。

      新的草药药理学的诞生,需要一门与之匹配的新医学。现代临床家创出的最新经验技术,同样需要与之匹配的医学科学体系。这两大部分,原本可能不是一回事,但最新临床经验,不可能躲避草药药理学,我们完全有理由将二者归纳为一回事。这样一来,与草药药理学匹配的新医学,仍然需要从现代顶尖临床家身上寻找突破口。
      
      第三方面就是大家关注的一个关键问题,千年古医的技术精髓,怎么吸取?气馁的说,我们这一代现代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没有能力吸取古代精髓,即便吸取糟粕,都难以实现。因为旧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些“能吸取精髓”的人,其实还是新旧时代转折过程中造就出来的那一代顶尖临床家。

      上述一切难题,无论是最新临床经验,还是新药理学新用法,或者古代精髓的吸取, 等等一切,我们这一代人都无能为力。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找人!寻找新旧时代转折过程中造就出来的那一代顶尖临床家。或许他们中间已经有人深思熟虑;或许他们中间已经有人初步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突破口。或许他们已经画出了一条巨龙,我们只需要“点睛”一笔,大功即可告成。

      这些年来,为什么“点睛”的人物迟迟脱颖不出?就是有一个极高的门槛,当代人实在无法越过。我们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无法学会现代顶尖临床家“人亡技绝”的技术。


      看本文关键词:新医学   现代顶尖临床家   科学理论体系   
      列等式:  新医学  = 现代顶尖临床家 +  科学理论体系   



点评

从中医经络看;人类生命,健康,长寿,核心意义的基础  发表于 2017-7-6 10:32
新中医及道和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四维时空的三维投影,由主观客观努力,让脑思维影象进入四维时空的比类取象状态,通过穿越,获取真象!!  发表于 2017-6-25 18:02
2
发表于 2017-6-20 11:07: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7-6-20 03:08 编辑

“存在决定意识,技术决定科学,药决定医”?+++
此不是自我相残的互攻吗?存在决定意识是肯定的,但科学能由技术决定吗、医能由药决定吗?呜乎,林大了什么鸟都是有!

3
发表于 2017-6-20 11:20:0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已经是临床历练的过来者,能如此的信口开河?!
科学是自然形式的人的主观化的产物。你又有何样的能力决定得了诸如天体的相互作用等?
4
 楼主| 发表于 2017-6-20 19:49: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20 19:53 编辑
gonmai 发表于 2017-6-20 11:20
如果已经是临床历练的过来者,能如此的信口开河?!
科学是自然形式的人的主观化的产物。你又有何样的能力 ...


如果已经是临床历练的过来者,能如此的信口开河?!
科学是自然形式的人的主观化的产物。你又有何样的能力决定得了诸如天体的相互作用等?

---------------------------------------------------------------------------------------

先生稍安勿躁!
科学技术---一词被广泛运用,现代科学决定技术。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医,决定药的用法,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是,创建新医学。这就要倒过来了。
为什么要倒过来?
依据非常充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中医是先有经验技术,后编写理论。中西医结合时代的经验技术已经出来了,
新医学的科学理论,不能背离已经出现的经验技术。否则就是臆想。
只能按照已经发生的经验,来编写科学理论。这不是技术决定科学吗?

新的草药药理学已经出现,是不是需要编写用药方法--医?
这与天体相互作用没有一毛钱关系,不可以东拉西扯。

点评

新中医及道和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四维时空的三维投影,由主观客观努力,让脑思维影象进入四维时空的比类取象状态,通过穿越,获取真象!!  发表于 2017-6-25 18:03
5
发表于 2017-6-25 18:01:1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发表于 2017-6-25 20:03: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6-25 12:04 编辑

        楼主认为:新医学的基本立场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遵循科学发展观立场。存在决定意识,技术决定科学,药决定医。
      笔者赞成楼的上述观点: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认识中医药理论中的阴阳,是可行的。
7
发表于 2017-6-26 11:07:3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发表于 2017-6-26 11:39: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发表于 2017-6-26 16:4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6-26 08:44 编辑

       楼主认为:新的草药药理学的诞生,需要一门与之匹配的新医学。现代临床家创出的最新经验技术,同样需要与之匹配的医学科学体系。这两大部分,原本可能不是一回事,但最新临床经验,不可能躲避草药药理学,我们完全有理由将二者归纳为一回事。这样一来,与草药药理学匹配的新医学,仍然需要从现代顶尖临床家身上寻找突破口。
       笔者认为:从药物的效应来突破中医理论的设想有其可行性,从清热药物和祛寒药物的生理效应来阐明其医学道理有可能成功!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6-26 19:10:01 | 只看该作者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6-26 16:42
楼主认为:新的草药药理学的诞生,需要一门与之匹配的新医学。现代临床家创出的最新经验技术,同样 ...

笔者认为:从药物的效应来突破中医理论的设想有其可行性,从清热药物和祛寒药物的生理效应来阐明其医学道理有可能成功!

-----------------------------------------------------------------------------------
多谢张先生回复并支持!
中医技术最关键就是草药的用法,也是中国中医千年难题。
古人认识疾病,依据人体体温变化程度,发现了“寒热”现象。
由于大量的疾病都会造成人体发热或发冷,“寒热”概念就逐渐形成。
中医后来的“寒热”,与最初的寒热发现,尚不是一个概念,
最初的寒热,其实就是人体发冷发热,
后来演化成各类疾病都可归属于寒热。
这是医学进步的表现。

当现代医学进入中国之后,对疾病的诊断相对准确,
“寒热”一词所涵盖的疾病种类及疾病内容就非常广泛,
如果仅仅用寒热二类来区分疾病类型,这个类型划分有点过于粗广,
对很多疾病的认识都不能到位。
不能认识到位,治疗效果也就显得不大理想。


新医学的宗旨就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要想提高疗效,唯一可以借鉴的就是现代医学的病种划分类型,
以及现代医学的理化诊断资料,
有的放矢的处方迁药,取得的临床疗效会更好。

点评

从中医经络看;人类生命,健康,长寿,核心意义的基础  发表于 2017-7-6 10:3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05:48 , Processed in 0.08457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