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3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袁其伦关于经络本质已被科学揭示的申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12 12:4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7-4-12 04:45 编辑

经络本质已被科学揭示的申明
                       袁其伦(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面对经络及针灸的国家攻关队伍多年的无明显突破,面对         
                学术界的固步自封或者叶公好龙,笔者还是要不无自豪地向全     
                世界宣布:中国人在经络本质揭示和应用方面早已取得了突破   
                性进展,经络科学之谜早已大白于天下!
                                 -------摘自笔者论文:[千古一脉]


1 开卷有益
    近来,许多学者关心并热烈地探讨着经络本质,正是好事一件。从趋势来看,除了一些严重脱离历史论述和临床实际的假说之外,实事求是正形成主流。其中,一方面肯定了经络与血管、或脉管、或循环系统相关,如陈斌、溪流、赵洪钧等先生皆有相近的认识。在这点上,实际上自近代以来已基本解决并有结论如《辞海》之辞条。另一方面,大家又深入认识到了还与经络相关的另一些物质或结构,如有的认为“经络的功能包含了血液循环,神经系统,体液调节等等各方面的综合功能”,也有的认为“综合了血管、神经、部分结缔组织的生理功能。其间最重要的结构,则应当是机体的血管——植物神经复合体结构”等。这些认识及其争论,真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说这在经络针灸界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并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存在这些方面的见解了(陕西中医学院编:现代经络研究文献综述,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直至今天,一般都还认为“经络的实质是什么?大概目前谁也搞不清”。
难道经络本质真是所谓“千古之谜”吗?非也!
    话说在1986年于北京召开的“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笔者有幸作为四川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参加了会议(另一位是四川省中医研究所所长李伯宁教授)。在这个会议的正式发言中,笔者宣布了自己的经络本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和针灸针麻原理的“系统性调节学说”。可以说,这种揭示不仅有坚实的古代论述基础和现代科研资料,而且可以包涵大多数经络假说中的科学要素,也一脉相承地阐释了针灸针麻原理。现在看来,这两个学说对创立现代针灸学的科学基础和临床体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例如笔者后来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从临床到理论作了全面整理和创新,在1990年编著出版的《现代针灸学概论》一书中就明确指出:经络本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认为:“经络的物质基础主要是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经络本质也就主要是这种复合结构及其功能表现。” 其中,“如果经络只是血管而无其神经的功能,则经络就缺乏调节和积极反应的作用;如果经络只是神经而无血管的功能,则经络就缺乏循环和直接营养的作用。所以从经络调节的本质来看,它们二者缺一不可。”(袁其伦编著:现代针灸学概论,101-105,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90)
    鉴于经络在整个中医药学中的重大基础作用,本文在下面将围绕经络科学本质,有选择地从古籍论述、独到思路、现代基础、包涵要素、实际应用、重大意义等方面,作一次简要而系统的重申。以资引起中医针灸界的高度重视,使经络学术水平登上一个新台阶,也使科研少走弯路并早获成功。当然,见解有不同的,争论是难免的,但真理也就越辩越明,真理在争鸣中确立!
2 古籍论述
   对于我国传统医学的诸多显赫成就,以及大量典籍中对“血脉”和“气脉”的明确论述,可见经络在古代并不是一个谜,而是充分认识了的和广泛应用了的一种人体结构!
    例如在古代医家心目中,“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而且也是看得见(如“以竹莛导其脉,知所始终”),摸得着(如“十二经皆有动脉” ),有一定分布规律(如“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还可以用于指导针灸治病(如“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等等。所以许多专家都不赞成把经络研究复杂化的思路。
    在古代医籍的大量记述中,除了脉被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血管之外,还可以使我们看到现代神经概念的许多方面。这也可能是古人先认识脉再到经脉和络脉的内在深化原因。笔者认为解剖生理学意义上的神经概念,特别是交感性神经的概念,除了古代所提出的“系”“细筋”外,还应在医籍中的“经”“络”,以及与此相关的“气”“卫”“髓”“脑”等的诸多含义中去寻找。
    例如《针灸甲乙经》中说,“经病者,治其经;络病者,治其络;身有痛者,治其经络。”这里把经与络明确分开,并且又都与治疗身痛相关。按照现代的理解,感受痛觉应与神经系统相关,因此经与络也与神经有关。在与现代神经功能相关的古代概念中还有“气”。例如穴位是“脉气所发”之处,经络为“血气之道路”,“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等等。
    再有,古代关于营气和卫气的论述更为中肯和精彩。《灵枢》指出:“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素问》还指出:卫气“不能入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这些论述特别是关于“卫”这种物质的论述,使我们更可能联系到分布在血管壁上和壁外的,甚至还分布到胸腹内脏的交感性神经在结构、分布和功能等方面的许多特点。如是,则不难理解古籍中其他的深入论述,如:“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灵枢》),荣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难经》)等等,则是交感性神经独到的功能,绝不是用躯体性神经能阐释的。这些深刻含义不知经络学术界注意到了没有?
    另外,我国古代医家还认识到了经络系统还与头和脑有密切联系,这是我国古代医家发现经络有神经作用,或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联系的明证。例如《针灸大成》总结说:“首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百脉之皆归于头。”《素问》指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灵枢》有描述:“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等等。可见头和脑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与五官及全身有了沟通,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机体的诸多属于神经系统,其中显然也包括了交感神经系统及其脑中枢--具有血管-神经复合结构的下丘脑的功能。古代还有“头者精神之府”(《周礼》),“气出于脑,即事先心如回”(《素问》),“或以脑为脏”(《素问》)等说法,也反映了头或脑的基本功能是被认识到了的。这些早期论述能如此实际、准确和系统,在世界医学史上都是难能可贵的了。
3独到思路
  从三十多年前至今,我国为经络本质的现代研究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以说该搜索的范畴都给探了若干遍。其官方结果仍然是在“瞎子摸象”或者是“千古之谜”。但在本人的观点看来,许多科研成果已经具备了局部真理,需要有人归纳总结;也有许多实验资料与成功正是擦肩而过,更需要有人进行链接和演绎。现代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得好:“适用于科学幼年时代的归纳为主的方法,让位于探索性的演绎”,“要从尽可能少的假说或者公理出发,通过逻辑演绎,概括尽可能多的经验事实”。本人正是遵循这一方式方法,成功地将“经络大象”的真实面目揭示了出来。现将笔者对“经脉”和“络脉”的独到研究之处的四个方面,提供给专业者和爱好者商讨和参考。
    一是破译了古代文献中关于“脉”“经脉”“络脉”的物质基础问题。综合起来表述就是:经络和经脉确实是复合结构! 其中络是小血管在学术界已无异议;脉则可以包括较大血管及淋巴管,这与现代的脉管系统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但值得说明的是,解剖研究表明脉和络与在血管壁和淋巴管壁上及壁周围都分布着交感性神经(包括传入神经纤维,及传出神经纤维即交感神经)都密不可分;经的概念可能要复杂些,也就是说它既包括了血管、淋巴管,也包括了血管壁和淋巴管壁上及壁周围都分布着的交感性神经,还可能包括了那些“伏行分肉之间”的许多混合神经干(如坐骨神经干、正中神经干及其分支等);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都与脊髓和脑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内容正是古代“血脉”和“气脉”中所蕴涵的基本成份!
  二是澄清了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这种已知结构,及已知功能中许多被中、西学界混淆了的问题。其原因是西医学对此研究甚少。例如将脉管上的交感神经(属内脏性)与躯体性神经混为一谈;错误认为交感神经具有传入功能,但其生理学定义却只是传出神经及传出功能;忽视了在外周混合神经干束中仍然存在着少量的内脏性神经的事实;许多人甚至不知道与交感神经相应的内脏性传入神经(也可以称为交感性传入神经,在外周常与交感神经伴行,我们将二者统称为交感性神经)在外周的存在,其主要原因是它在解剖上与躯体性传入神经“无有差别”等等。
    三是揭示了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在与中医学和针灸学相关方面的未知功能。特别是交感性传入神经在“天人相应”及机体的感应方面,在内脏疾病显现于体表而利于经络诊断方面,在针灸刺激穴位及针感形成方面,在实现隐性和显性循经感传方面,在“经穴-脏腑相关”的特异性调节方面,在针灸针麻原理中血管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起着枢纽性作用方面等等,笔者在现代针灸学中都做了科学资料的论证和临床应用的佐证。此举不仅填补了西医学的空白,而且也为创立具有中国医学特色的新医药学体系奠定了解剖结构及其生理病理学的良好基础。
    四是根据《黄帝内经》的思路以及血气理论等,充分肯定了和应用了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在经络学说中的本质作用,从而也可在脉学、中医学、针灸学、气功学及中药学等等中发挥科学基础的作用。由此,不仅已经为笔者创立袁氏现代针灸学提供了一“脉”相承的理论和临床方面的依据,而且也为剖析中医的科学本质并创建现代中医学体系提供了现实的条件。
4现代基础
  现特引用如下权威资料,以复习这一被中、西医界严重遗忘了的,但又对多有内脏性属性的经络本质特别重要的基础知识。
    4-1 台湾学者吴重庆等利用同位素造影技术发现:“同位素鎝99M的显影与血流呈现一定关系,其分布与重要穴位的位置及特性完全符合,它的走向分布和传统医学所指的经络也完全一致。进一步的实验也证明穴位(如昆仑、太溪)与静脉有密切的关系。”(杜建主编:台湾中医药概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
    4-2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观察了牙痛穴内,“不仅在血管外层分支形成复杂的树枝状末梢,而且有的进入到血管的中层,在血管的横切面上,可以看到感觉神经纤维及其分支包绕了整个血管壁的周围。”(针刺麻醉原理的探讨,47,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年)
    4-3 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的文琛教授等在镜下观察了“人中”穴,发现“血管神经分布最为丰富,传入神经末梢大都是无髓的游离神经末梢,但也见有髓的和带包囊的神经末梢。”(中国针灸学会1984年出版的《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352-353)
    4-4 安徽中医针灸研究所的潘朝宠分析大量资料后认为:“从大多数的大体解剖和组织学的观察结果,以及实际上针刺可能涉及的结构来看,以神经和脉管(包括管壁的神经装置)的综合性结构,作为穴位的形态学基础,似乎属于多数作者的倾向,也是比较合乎客观实际的。”(《针灸研究进展》,92-101,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4-5中研院针灸所形态组的研究还表明:“穴位内汇合型胆碱能的毛细血管前动脉旁丛很可能是传入的终末感受器,由胆碱能动脉周丛伸入到该旁丛者很可能是沿动脉来 的交感内脏传入,由胆碱酯酶阳性小神经末加入该旁丛者,很可能是由脑脊髓神经干来的内脏传入。”(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全国针刺麻醉研究资料 选编》,495-501)
    4-6中研院的席时元等人的资料表明:“足三里穴区的血管神经是由胫前动脉分支上的胫神经获得交感纤维及感觉传入纤维的。如果分别刺激该处的皮肤、胫前肌、腓深 神经和胫前动脉,则以刺激胫前动脉对增强小肠运动的效应最为显著。其传入途径与血管壁的感觉传入神经有密切关系。 ”(针刺研究杂志,7(1):66,1982)
    4-7 兰州医学院研究“心胸内关谋”曾报道:“切断动物的臂神经丛,并不影响内关的针刺效应;只有用石炭酸破坏前肢血管壁的交感神经纤维(注:同时也破坏了与其相伴行的传入纤维。),才能使内关的效应显著减弱。这表明内关穴的传入途径与前肢血管壁周围的交感性传入神经有关系。”(陕西中医学院编:现代经络研究文献综述,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年)(注:上海亦有“肚腹三里留”的类似研究和结论。)
    综上所述,在上述科研的强力支持下,笔者又遵循古代医家“以竹莛导其脉,知所始终”等的基本思路,“导”出了血管壁上的交感性神经;又从被中西医界所忽视了的交感性传入神经的已知功能,和由经络穴位所客观表现出来的未知功能入手,再通过从人体发生学到生命科学等方面深入而系统的归纳和演绎,终于实现了经络本质的科学突破!
7重大意义
由强调经络物质基础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发展和引申到以这种复合结构的功能活动为基础的针灸针麻原理的“系统性调节学说”,真正体现了一“脉”相承的科学连贯性。这些由基础到理论再到临床的实际应用,系统地表现了新一代针灸学的科学本质和时代风貌。可以说,这是关于经络科学本质的最有古代基础、最有科学论证、最有系统应用、也最有广泛认可的揭示!
    通过经络本质的研究及科学揭示,升华了针灸学及中医学的科学内涵,从而真正认识到了中国医学特色和中医学的所长。这就是在两千年前就成熟了的经络系统,实际上就是脉管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为重点的整套体系,以及以此为物质基础的整体观和运动观。这种成果不仅能够横向地解释经络系统的属性及作用,而且也能够纵向地认识中医学全面发展的深刻原因及特色所在。此举为现代针灸学的创建及中医学现代化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9CUP
    西医学一向自傲科学并代表时代医学潮流,然而它在外环境对人体内部的影响方面,在机体接受刺激所引起的变化方面,在现代人体平衡理论的研究方面,在针对疾病提供多样性诊治手段方面,在整体剖析人体科学方面等等,都不可避免地要借助中国医学数千年的宝贵经验和科学精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西医结合是非常必要的,创建高于目前的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现代中医学也是非常可能的。如是,中国的新医药学犹如东方旭日将冉冉升起,世界性的现代医学体系也才能早日建成!
中国针灸学会高级顾问孟昭威教授生前曾指出,经络之谜的彻底阐明是诺贝尔奖级的科学大事。然而,我国古代医家早就在两千年来的诸多医籍中,详细地记载了脉、经、络的生理病理及临床应用。这些宝贵经验已成功地指导了经络本质的科学揭示,以及现代针灸学的应运而生,也必将指导中医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笔者认为只要研究者们实事求是地遵循古人的发现和思路发掘下去,中华医学必将走出目前困惑并再现盛世辉煌。如果要表彰什么的话,那末完全应该归功于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医学文化!
欢迎就经络科学本质问题作学术商讨。谢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dbadb4d20101ggf8.html
2
发表于 2017-4-12 15:2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4-12 07:26 编辑

          感谢千总版主将此文发在这里,袁其伦先生对经络的研究认识,值得特别关注!
       根据无知对针灸的探索,袁其伦先生的认识是正确的,几十年间得不到重视,其原因大概是只有专家学者头衔的人提出的理论观点才会引起重视,由一般研究者提出的理论观点,有理也被弃之一傍,实在可叹!可惜!
3
发表于 2017-4-12 17:10:16 | 只看该作者
       袁的这个提法并不完整,只是一部分,仍是盲人摸象。因为他解释不了循经感传和得气感的问题。
       我在1984、1985、1986发表的文章中,已很好地解释了经络感传。在1987年写的文章中,解释了“血”的问题。就说这些,多了不说。以后在我的书中详述。
      
4
发表于 2017-4-12 18:54: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4-12 19:54 编辑

袁其伦先生认为 “经络的本质是血管及其血管壁上和壁周围的交感性神经(包括传入和传出纤维)复合结构!”    这种观点与经络本质是血管的观点大同小异,唯一区别是增加了血管壁上和血管壁周围的交感性神经(包括传入和传出纤维)!!这是一种血管与血管壁上神经的复合体,受寻找经络实体潮流的影响得出的研究结论,袁其伦先生关于经络本质的研究结论是错误的,因为经络循行都是传统中医臆造出来的理论不是客观存在。经络是古人虚构的人体控制系统,人体内不存在古人臆想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结构,十二经脉首尾相连循环往复纯属古人臆造的理论。针灸是通过刺激神经系统治病,而不是通过针刺古人虚构的经络循行治病。如果非要说经络有物质基础有神话古人的嫌疑。
另外无论何种气功都属于地道的伪科学,人体不存在经络循行路线,已经否定了气功存在的理论基础。气功的一切理论都源于臆想,大小周天是臆想、任督二脉是臆想、采日月精华强身健体是臆想、利用外气治病是臆想。气功臆想的泡沫破裂之后,只会留下一个跨度达上千年之久的大骗局以及众多骗子大师。
---------------------------------------------------------------------------------

     古人说人体有什么,他们就去找什么。找不到,就用一个相似的东西替代。这也算是继承了古人的类比思维方式。
     别说两千年,即便二十年词语的演化都会让人难以理解。再去追究两千年前的“经络”究竟是什么?在哪里?看不出有什么真实意义。
    或许是古人对神经及血管的神话描述;或许是古人在古身上发现过“经络”,现在非要在现代人身上找,完全忽略了两千年人类进化,早已将“经络”进化分化成了神经与血管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365个穴位、大小周天、任督二脉等等,说法都是存在的。神话小说中经常出现。
    尤其是365个穴位,与一年的天数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真奇特!一看就是设计出来的。
    遗憾的是,古人忽略了“逻辑”,更不知道规避“悖论”,还是发明了一个能够让神秘的“经络”大白于天下的穴位,这个穴位,不仅把前面发现的365个穴位全部否定了,而且把自己发明的“经络”学说全部否定了。它就是伟大的“啊是穴”!

    “啊是穴”---哪儿疼扎哪儿!既然哪儿疼扎哪儿,还设计这365个穴位有什么用?还设计“经络”有什么用?岂不是自己否定自己么?
     针灸治病不是按照“经络”来治病的,所以也就不能治愈内脏病,只能制止肢体疼痛。其实就是一个“转移疼痛”的简单原理。不是“复杂科学

5
发表于 2017-4-15 14:13:04 | 只看该作者
经络的实质研究还在继续中,不过可以给出这么一个结论:用现代医学理论和人体解剖结构分析是解释不了经络。
6
发表于 2017-4-15 21:01:39 | 只看该作者
题目没有错,细节上有问题。
1、络的概念上有问题。古来的络是指串经(本经感传以外的经络感传),后来的络是指经脉的小分支,再后来是指小静脉。
2、经脉的结构是血管和神经的组合没错。但是这个血管是具有直接营养作用的毛细血管网线,绝不是大中小动静脉。
7
发表于 2017-4-16 06:13: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常其柏 于 2017-4-16 06:20 编辑
fayuan_guo 发表于 2017-4-15 21:01
题目没有错,细节上有问题。
1、络的概念上有问题。古来的络是指串经(本经感传以外的经络感传),后来的 ...

中医是以生命现象而立论的。由于自然环境不同,生命现象就有天复地载之别,何谓天复,地面以上在大气之中的为天复。何谓地载,贴着地面,于地面无间隙的为地载。生物生活不能脱离这两个方面。生物昼间活动归于天复,夜间静息。归于地载。这是随着自然变化而作息。是道法息然。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为自然所为。并不是只有人为自然所为,所有生物都是如此。从卵生动物卵的置位现象来看,这直接影响着其生存环境。也就是说卵生动物所产的卵,当时在空间占位及时间占位方面,天复方面占位居多,其天复方面活动居多,地载方面占位居多,其地载方面活动居多。例如:鱼卵产于水中,只能生活水中。鸟卵产在树上窝中,多在树间活动。胚胎发育所装置的运动器官,受着卵的置位影响。由此得知,中医经络作用,来原于卵的置位现象
8
发表于 2017-4-19 01:58:43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7-4-16 06:38
内经:支而横者为络。为就是使用,没有你说的串经

《内经》并非一时一人所著。这是一本历经近两千年的医学文献合订本。所谓支而横者为络是比较晚的论点。早期的络就是指:“入侵他邑绑架壮丁妇孺”用在医学上就是指感传离开本经到其他经脉继续行走。具体的例子就是“十五络”。十五络讲的就是感传离开本经后到表里经继续行走。这个现象在七十年代叫作串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23:13 , Processed in 0.0550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