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现代话认识中医理论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2-18 17:37: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2-18 09:40 编辑

                                                          二、关于病机的现代话
                                                               原创人:张诚敬
      1、正邪斗争:中医将抗损能力称为正气,将致病因素称为邪气,正邪斗争就是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伤与机体抗损力之间的此长彼消的反复较量。
      1.1正气:一方面指机体的抵抗力,就是抗损能力和防卫能力;另一方面是指细胞膜结构的削弱或增强以及人体的各种屏障功能。
      1.2邪气:致病因素对机体细胞的损伤力。
      1.3正邪关系: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正气能不能对抗邪气的侵袭,简单地讲就是细胞膜结构的正常与否。
      1.4邪正衰盛:在邪气对机体的损伤过程中,损伤力与抗病力之间此衰彼盛和此盛彼衰的变化。
      1.5邪正虚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邪正相当:指邪气亢盛,正气亦充足,斗争处于激烈阶段,即将病未病时期,但已经出现前驱症状为特征,是否发病决定于进一步的发展。二是邪正皆虚:指正气不足,邪气亦不盛的状况,是慢性疾病的前驱。
      2、阴阳失调:阴阳是指机体组织结构状态导致能量代谢水平与机能需求之间的供求过盛或不足产生的能量代谢与机能需求之间的病理性失调。
      2.1阴虚阳亢和阳胜则热:阴虚是细胞膜结构削弱,通透性被动增强引起代谢亢进,致使代谢水平的提高导致的机能增强称为“阴虚阳亢”,同时拌生热量增多产生热的表现称为“阳胜则热”。
      2.2阴实阳虚和阴胜则寒:由于细胞结构超稳定引起代谢水平的被动下降称“阴实阳虚”,机体伴生热量水平低下产生寒的现象称为“阴胜则寒”。
      2.3亡阴:机体细胞崩溃自溶或凋亡称为亡阴。
      2.4亡阳:机体细胞代谢功能丧失导致能量来源枯竭、机能丧失称为亡阳。
      2.5滋阴、养阴的:向细胞补充营养保护药物以维持组织结构的正常。
      2.6阴阳偏盛:理解为组织结构正常时的代谢亢进和机能亢进,有可能导致阳盛伤阴的后果。
      2.7阴阳偏衰:阴阳偏衰也就是两者皆虚,其机理:是虽然阴虚进入细胞的代谢底物虽然多,但可能由于组织器官细胞内线粒体数量不足或功能低下,不能为组织器官的功能需求提供足够的能源(元气)现象。
      2.8阴阳互损:机体组织结构过胜时会导致了的不足就是阴胜损阳,组织器官功能亢进会产导致组织结构的损伤,这两种状态称为阴阳互损。
      2.9阴阳格拒:格拒应理解为不协调的意思,假定细胞结构正常,血液底物供给也正常但不能提供机体正常功能所需的能量水平,这种情况可能是细胞内线粒体功能低下或数量不足的结果;另一种情况是细胞结构正常,线粒体功能或数量正常,但也不能提供机能正常所需的能量,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血液中代谢底物供给不足,如低血糖或血液中氧结合度低造成的结果。
      2.10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细胞膜结构极度削弱,通过跨膜转运进入细胞的代谢底物增多引起代谢的持续亢进称阴不制阳。反之,细胞膜结构过盛时代谢受抑制表现为功能持续低下称阳不制阴。
      2.11阴虚则内热:阴虚是指组织器官细胞膜结构的削弱,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升高,让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的代谢底物增多,造成代谢水平升高和产热量增多产生热的现象就是内热。这种因阴虚导致阳胜和产热量增多表现出的现象就是阴虚则内热。
      2.12阳盛则外热:是内经引用医经中的观点,不属于内经中的认识,也无法对此从现代立场进行解释。
      2.13阴盛则内寒:阴胜是指组织器官细胞膜结构的增强,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让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的代谢底物减少,造成代谢水平下降和产热量减少产生寒的现象就是内寒。
      2.14阳虚则外寒—阳虚就是组织器官代谢的削弱导致机体产热量的减少,让人在正常气候环境中感受到寒冷就是阳虚则外寒。

      3、气血的涵义
      3.1元气:元气是指机体的贮备能量ATP,是细胞所有功能的来源。
      3.2气血失常:就是气血不正常,中医认为气和血的关系是气随血行,气有两层涵义,一是氧气是与血液结合在一起随着血液输送到各器官(中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知有气,而不知有氧的存在),另一方面是指细胞只有在能得到血液的供给时元气才能产生,元气实际上产指细胞代谢产生的ATP,是人体所有功能的原物质。气血失常也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指氧与血的结合不正常,另一方面是指血液中的代谢底物不足导致一系列的生功能理失常现象。
      3.3伤元气:当ATP的大量消耗而机体的代谢又不能有效补充时称为伤元气。
      3.4气虚: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元气不足;二是指血液中氧的供给不足。
      3.5宗气—笔者认为宗气是指机体细胞代谢消耗的氧,是元气形成的必须物质。元气ATP的产生是源于机体细胞的代谢,细胞代谢能力强弱依赖于氧的供给,氧的供给充足时,ATP补偿快,元气充足,所以宗气是元气的袓源也就是通过呼吸获得的氧气。
      3.6血淤气滞:由循环障碍导致血液的瘀积引起的氧和营养物质的供给缺乏,导致功能的削弱称为血淤气滞。
      3.7气逆:指器官功能的反常表现,如胃气上逆发生呕吐呃逆;肺气上逆发生咳喘;肝气上逆发生眩晕等。是以代谢旺盛,植物神经兴奋为特征的病理现象。
      3.8气陷:陷是下坠的意思,指元气的不足导致结缔组织能量不足器官下垂的现象。
      3.9气闭:是由于血液供给障碍导致组织细胞的代谢极度抑制现象,是淤血导致元气不能产生的功能衰竭现象。
      3.10气脱—指元气脱失,现代语言讲就是机体的贮备能ATP耗竭,呈现虚脱。
      3.11血虚: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循环血量不足;二是指红细胞膜削弱导致糖酵解增强表现的血热现象。但具有争议的是:由于红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不可能产生实质性的血热,但也不排除红细胞膜削弱导致进入其内的代谢底物增加而造成血热的发生,血热有可能加速红细胞的大量破坏就视为血虚。
      3.12血淤—循环受阻,血液在局部淤积或流动缓慢。
      3.13血不摄气:血与的氧结合障碍,与贫血和氧与二氧化碳的交换障碍有关。
      3.14气随血脱:由于血液供给障碍导致氧的供给减少,细胞代谢水平下降而出现的代谢低下,能量缺如。
      3.15气血两虚:血液中携带的营养物质缺乏称血虚,体内氧不足以维持基础代谢水平导致的能量缺乏称气虚,两种现象同时存在称为气血两虚。
      3.16气血不荣经脉: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神经营养性功能障碍。

      4、内生五邪:中医将“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中医药称暑无内生是因暑是气候现象,不能在体内产生,认为“风、寒、湿、燥、火”是五类病邪导致的病理生理表现是从体内产生的,中医称为五邪内生。其中寒与火、湿与燥是相互对立的病理生理现象,而风则是专指神经代谢抑制或亢进引起的神经症状都称为风。谢亢进时,可以使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敏感易产生惊厥称为惊风;代谢抑制可使神经处于低能状态,表现为麻木抽搐等症状称为风痹。中医药认为五邪内生是其医学创造和实践的总结。
      4.1五邪内生:指风、寒、湿、燥、火的五类系列疾病现象是由机体内部产生的。
      4.2风—中医认为风为阳邪,是神经系统的代谢障碍而产生的各种兴奋或抑制症状圴称为风,当代谢亢进的阳升无制现象发生时表现为兴奋、惊厥、角弓反张、眩晕、抽搐、震颤等称为惊风,脑出血则称为中风;当代谢抑制时,表现为抑郁,困倦,肢体麻木、抽筋、手足拘挛等称为风裨。
      4.3寒从中生:寒就是产热量少,从中生就是由机体产热量少的感受。实质上就是代谢抑制造成的产热量水平降低就是寒,导致功能的下降就是阳虚。
      4.4湿浊内生:指细胞内积水为湿,是代谢抑制造成的内外物质交换障碍,导致细胞内的有害物质积聚;浊指不洁分泌物,当机体内有害物质聚积成湿时,其分泌物发生异常的现象称为浊。湿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代谢抑制对待膜上离子泵的功能受到抑制,不能让细胞内过多的钠、钾离子排出胞外而产生胞内液增多,代谢产生的废物不能排出导致分泌物有异味的现象。在中医理论中,湿是难以对付的疾病,不能用一般的代谢调节物质进行调节。
      4.5伤津化燥:伤津是分泌物减少,化燥就是脱水有干燥的感觉,其机理有可能是与离子泵的功能增强有关,由于离子泵功能增强导致细胞内钠、钾离子外流,由于细胞内液必须保持一定浓度而不能保持必须的水份所致。
      4.6火热内生—热的产生是代谢过程的产物,长期的热导致细胞结构的损伤就会转变成火,火实质上就是现代所称的炎症,当局部代谢旺盛未能被有效控制时,局部释放过多的热量将损害细胞自身的结构引起细胞的死亡,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物质条件,微生物的滋生其毒性物质又反过来对细胞产生危害形成炎症病灶就是中医所称的上火。热与火都是机体代谢亢进的表现,它们之间存在程度的差异而已。因此认为,火是热从量变到质变所致。
2
发表于 2017-2-19 20:01:11 | 只看该作者
很好,支持!
3
 楼主| 发表于 2017-2-20 13:19:56 | 只看该作者
病机、气血、内生五邪。
难到无人对此有兴趣?
4
 楼主| 发表于 2017-2-23 13:11:04 | 只看该作者
内生五邪的问题,希望有朋友提出新的来源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15:35:37 | 只看该作者
游客不少,关注中医现代话的人却不多。
6
 楼主| 发表于 2017-3-1 12:54:45 | 只看该作者
唉!中医理论现代话没有前途?
7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07:14:00 | 只看该作者
病机:就是导致疾病发生的机理。欢迎发表意见 !
8
发表于 2017-4-11 17:59: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7-4-16 19:15 编辑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3-1 12:54
唉!中医理论现代话没有前途?

唉!中医理论现代话没有前途?
------------------------------------------------------------------
张老先生为中医理论现代话确实劳了不少心血,但是以我的看法,中医理论现代话确实没有前途。
古代中医属封建农耕文化的产物,随着时代变迁及城镇化改造的实现,其文化产物必然被逐步隐退。这不单单是中医,如仍然残留的跳神、卜卦、武术、戏剧、曲艺、杂耍、琴棋、书画,火药、造纸、印刷,等等,等等,其露水前程展目可见。
古代中医理论本身已经失去了前途,无论是用古代话表述,还是用现代话表述,都改变不了它的宿命。这是自1840年就注定了的事情,只是直至今天很多人仍不明白

生命的生死是自然法则,重要的是把基因保留下来。
中医也是同样道理,把那些最精湛的治疗技术基因保留下来,与现代医学科学实现基因重组,创出新医学。
这样既吸取了两门医学的优良基因,又规避了近亲繁殖导致的技术退化,必然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中医的科学化现代化只是一种理念,而新医学却是一门技术。
虽说理念比技术更伟大,但技术更能直接造福人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9
 楼主| 发表于 2017-4-16 18:12: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4-16 10:15 编辑

      思考者朋友认为:古代中医属封建农耕文化的产物,随着时代变迁及城镇化改造的实现,其文化产物必然被逐步隐退。

      笔者认为:中医作为医学,最后的结局不会是逐步隐退,因为任何时代,医学理论都是存在决定意识形成的,内经医学理论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其理论必然是具有客观存在的现象为依据产生的,不可能没有医学道理,我们希望发掘内经医学理论的医学内涵,让中医药以无可争辩的医学内涵立于世界医学之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3:32 , Processed in 0.05424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