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6-12-28 22:44 编辑
中医的肾,就是肌肉的收缩功能。
--------------------------------------------------------------------------
太白先生上次才说中医五藏是西医的五大神经系统;
如今芝麻开花节节高!又说中医的肾是肌肉的收缩功能。
其实,神经系统就是收缩功能,这个理解没错吧?
再来看看现代中医,是如何认识中医肾的。现代中医认为,中医的肝心脾肺肾五藏,就是西医解剖元器件,肝脏、心脏、脾脏(消化系)、肺脏、肾脏的五脏。仔细追问下去,中医关于肾的功能,为什么与西医肾脏功能描述的完全不一致?有中医学者这样解释:中医的五藏,是广义的西医五脏;西医的五脏,是中医狭义的五藏。 ---------------------------------------------------------------------------- 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如果不这么认为,西医解剖学解剖出来的那五个零件,中医依仗“望外揣内”术,揣了几千年都没有揣出来,岂不令中医尴尬? 所以,面对西医解剖学,中医只有目瞪口呆的份。“啊!原来体内还有五个零件呢!奇怪的是,这五个零件的名字,怎么会和中医的五藏叫法那么吻合?难道是翻译搞错了?一错可就是二三百年!”
什么是狭义,什么是广义,不必追究具体的定义,举个例子就明白了。狭义的学生概念,是指在学校接受教育,学习的人;广义的学生概念,是指一切接受他人教导、并把教导内容付诸实践、进行传播的人。具体到了肾藏与肾脏上,西医的肾脏是个解剖器官,具有泌尿和一定的内分泌功能,那么中医的肾藏,理应是广义的泌尿并依此具有的内分泌系统。在这种狭义与广义的定义下,我们勉强可以接受,中医的肾藏还广义到了生殖系统。不管肾藏,是解剖元器件的肾脏,还是解剖元器件的生殖器官;是泌尿系内的内分泌,还是生殖系的内分泌。哪个解剖器官、哪个内分泌物质,直接决定了呼吸的纳气呢?现代中医理论,根本经不起刨根问底。 ----------------------------------------------------------------------------------
看来,中医的肾藏没有泌尿系功能,没有内分泌功能,更没有生殖系功能,唯独有的就是神经功能和肌肉收缩功能。中医的肾相当于西医的肺功能。而西医的肾脏却数千年无人知晓,在中医里没有名字也就不难解释了。
经不起刨根问底还有,经典中医的肾,何曾有过泌尿功能。肾属水,肾主水吗?肾属水,是说肾在五行之中,属于水行。邹衍五行,是时相,肾在一个周期里处在最后时相;洪范五行,是肌肉蠕动波,肾是从波峰到波谷的力,说白了就是收缩力。肾主水,是说肾主管全身之水,以流淌津液,滋润身体各处;游弋五藏之精,让肾藏五藏之精,化生生殖之精。而中医肾虚引起的水肿,是因为肾为胃之关门,相当于现代的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肾虚水肿与西医的肾脏没有特异性、必要性联系。虽然中医的肾,是用系统方法,把输入和输入共性的生理机能集合成一个概念,但并不包括西医的肾脏。西医的肾脏疾病,并不都通过中医的肾来治疗。 -------------------------------------------------------------------------------------- 中医肾虚引起水肿,可以解释为肺脏的肌肉收缩功能减弱,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体内液化,充入全身皮下。
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西医的肾脏,不是中医肾的本质特征;中医肾的概念,也不是西医肾脏的外延。还是以学生举例,按学习阶段分的话,学生是内涵,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是外延。 现代中医的整体服务能力,为什么有所下降?中西医结合,为什么在理论上没有革命性的突破?归根结底,现代中医连经典中医的基本概念,还没有弄清呢。 ------------------------------------------------------------------------------
上述解释都说得过去。只是“现代中医整体服务能力下降”,不是大家没有把经典的基本概念搞清楚,而是没有把《使用说明》看清楚。
中医《经典》有一条使用说明,明明白白七个大字:“不治已病,治未病”。只可惜大家都过于繁忙而没有注意到!
一个“不知已病”的学说,现代人非得把它当成“治已病”的医疗技术来服务,服务能力能不下降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