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3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代中医的传承实际上都是以经验传承为核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8-26 19:3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8-26 19:42 编辑

            经过了反复的思索探讨,搜集证据。我认为,中医自古以来,以至于到今天,始终都是以经验传承为核心的。包括纯经验传承和有理论传承,都离不开经验传承。
      证据:
      1、纯经验传承: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属于纯经验传承,包括针刺技术和专治某些病的秘方。这些民间中医可以不懂任何中医理论,只需要会认证或认病,会治疗方法即可。对证的就治,对病的就治,治则有较好的疗效。
      这些民间中医最怕考试,考试很难及格,因而,考不上执业医师证书,这足以证明,他们的一技之长,靠的是经验传承。治的病虽然顽固,但比较简单。
      2、有理论的经验传承:这样的中医,既懂理论,又懂经验治病技术。但传承主要靠经验传承,理论起辅助作用。
      说直白点,有三种情况:一是即使不懂理论,治病时只要会认证,比葫芦画瓢就可收效。但比较死板,不能灵活运用,遇到复杂一点的,可能会影响疗效。二是如果懂理论要好得多了,可以机动灵活化裁,所以,疗效肯定要高于前者。三是如果只懂理论,没有经验传承,缺乏实战经验,只是纸上谈兵,其治病疗效靠碰运气,自己悟,这样对于患者来说会带有一定的风险,对于自己来说,成功的机会很少,不会成为大气候。
      3、中医学院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了中医理论,但由于没有得到老师的经验传授,毕业后基本不会看病,疗效不能保障。一切都需从头跟师学起。这是个最典型的事实。而不是什么中医西化引起,那是托词,假理由。
      4、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中医教学,目前在中医界,已形成共识,中医毕业生必须跟师抄方学习,所以,在近些年,一些硕士生、博士生毕业后重新拜师学习老师的治病经验。这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5、只有“明师才出高徒”,这个规律对于大多数人都适用,基本上也是共识。当然,还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情况,但也见于名师的弟子。一个只知皮毛的中医老师不可能教出中医高手。
      以上5个证据,足以证明,中医是经验医学,中医的传承靠经验传承。经验传承可以走捷径,若单靠个人悟,一生中悟出的经验不会太多,成不了中医大师。

2
发表于 2016-8-26 21:2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6-8-26 13:22 编辑

传统中医本质上是经验科学,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出的一套诊治病症的理论或方法体系,其特征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能够在辨证论治的理论或方法指导下去诊治病症并取得效果,但证候的内涵、辨证论治模式本质及原理未知一一既然是经验科学,当然是以经验传承为核心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08:38: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8-28 08:41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8-26 21:20
传统中医本质上是经验科学,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出的一套诊治病症的理论或方法体系,其特征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 ...

传统中医本质上是经验科学,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出的一套诊治病症的理论或方法体系,其特征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能够在辨证论治的理论或方法指导下去诊治病症并取得效果,但证候的内涵、辨证论治模式本质及原理未知一一既然是经验科学,当然是以经验传承为核心了————————————————————————————————————————————
           谢谢陈先生赏评!
       我很高兴地在这个贴子中看到了陈先生对于“证本质”的认识有所提高,记得半年前陈先生还与我争论“证”的本质问题时,还认为“证”的本质是病机、是病理生理学诊断。我则说,中医对于“证”的本质并不知晓,所以,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学问。     如今,陈先生终于认识“证候的内涵、辨证论治模式本质及原理未知”,与本人的认识趋于一致,这是我没想到的。对此,我感到非常高兴,特表示祝贺!

4
发表于 2016-8-28 10:48:15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8-28 00:38
传统中医本质上是经验科学,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出的一套诊治病症的理论或方法体系,其特征是知其然不知其所 ...

我很高兴地在这个贴子中看到了陈先生对于“证本质”的认识有所提高,记得半年前陈先生还与我争论“证”的本质问题时,还认为“证”的本质是病机、是病理生理学诊断。我则说,中医对于“证”的本质并不知晓,所以,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学问。     如今,陈先生终于认识“证候的内涵、辨证论治模式本质及原理未知”,与本人的认识趋于一致,这是我没想到的。对此,我感到非常高兴,特表示祝贺!

——王先生可能有些误会了。

所言的“证候的内涵、辨证论治模式本质及原理未知”,是指传统中医的状况。

个人对证候的内涵,辨证论治模式本质及原理的认知,前面的讨论中已反复提及:

中医诊治病症,从症状与体征(脉舌象)出发,司外揣内,辨病(中医病名)辨证。再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治。即研究分析症状-证(病理)-方药之间的对应关系。

证实质上是对内在病理变化的概括与反映,证的分类实质上是对各种内在病理变化进行归纳分类。当然,传统中医只是在经验层面应用着辨证论治的方法与规律,对于内在机理并不知晓,所以说,传统中医是经验科学。
5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15:58: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8-28 16:02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6-8-28 10:48
我很高兴地在这个贴子中看到了陈先生对于“证本质”的认识有所提高,记得半年前陈先生还与我争论“证”的 ...

         看来陈先生的认识与我的认识还没有统一。
      陈先生在下面这个链接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8454&extra=page%3D2
2楼的贴子上认为:“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症状是证外在的现象的的表现,证是症状内在的病理的本质。一个证可有多个症状的表现,一个症状可见于多个证的存在中。”  
       陈先生明明认为“证是症状的本质”,看来有些忘了。

      再看你现在发的贴子,已不再是那种认识,我以为是提高了呢?原来还是认为“证是症状内在的病理的本质”?

6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16:14: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8-28 16:15 编辑

         陈先生在如下链接中,认为“ ‘证’在本质上是一种病理生理学的诊断”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610
7
发表于 2016-8-28 19:17:35 | 只看该作者
在下以为,经验只是表象,理论方为根本。王教授,意下如何

点评

中医理论恰恰相反,经验在先,理论在后。  发表于 2016-8-28 21:28
8
发表于 2016-8-28 19:17:49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8-28 07:58
看来陈先生的认识与我的认识还没有统一。
      陈先生在下面这个链接http://www.gtcm.info/fo ...

陈先生明明认为“证是症状的本质”,看来有些忘了。

一一证是症状内在的病理的本质。
9
发表于 2016-8-28 19:23:44 | 只看该作者
原来还是认为“证是症状内在的病理的本质”?

陈先生在如下链接中,认为“ ‘证’在本质上是一种病理生理学的诊断”

一一证的概念,整体上言是一种病理学层面的诊断,缺失了病因(实质的,客观意义上)层面的诊断,并且偏重于病理生理学层面,缺失了病理解剖学的层面。

证的定义 2楼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8454

10
发表于 2016-8-28 19:26:46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8-28 07:58
看来陈先生的认识与我的认识还没有统一。
      陈先生在下面这个链接http://www.gtcm.info/fo ...


 再看你现在发的贴子,已不再是那种认识,我以为是提高了呢?

一一撇开个人认识的对错不谈,但个人对于证本质的认识与理解,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3 13:21 , Processed in 0.05455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