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血瘀与瘀血[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9 18:4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

血瘀与瘀血有所不同,许多人往往混为一谈。活血化瘀一般用于血瘀;破血化瘀一般用于瘀血。详细情况,可以《参考中西医融合观续》。血瘀是指凝血机制障碍,血液粘稠度升高,血液流动缓慢等等,瘀血是指血液已经凝结成块,以及血块的机化!例如:动脉硬化,肝硬化,纤维化,出血块机化等等。

破血化瘀,来源于伤寒论的蓄血证。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8:51:15 | 只看该作者
受教,谢谢李先生。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8:52:00 | 只看该作者
活血:流畅血行的一种治法,常用药物有桃仁、当归、红花、川芎、丹参等;

破血:活血法之一,祛瘀药中比较峻烈的药物,有大黄、水蛭、虻虫等;

抗血小板药: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阻止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理想的抗血小板药具有:1,在体外及体内均有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的作用;2,能抑制血小板血栓形成;3,能延长病理状态下寿命缩短的血小板的生存时间;4,能延长出血时间但不引起过度出血。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潘生丁、氯吡格雷等;

抗凝药(广义的抗凝药包括抗血小板药、阻止纤维蛋白形成药、溶栓药,狭义的则仅指阻止纤维蛋白形成药,此处指狭义):主要作用于凝血因子,阻止纤维蛋白形成,药物有肝素、华法令等;

溶栓药: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等。

——中医的活血药,似更多的接近于抗血小板药,相对比较安全,既有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又较少引发机体出血倾向(破血);而抗凝药与溶栓药,则比较接近于中医的破血范畴,易引发出血倾向。


活血、破血与抗血小板、抗凝、溶栓药之关系[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讨论]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5146
4
发表于 2016-4-2 16:45:1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才看到这个帖子,谢谢先生关注。
         痰饮和瘀血是现代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热门话题,我的《中西医融合观续》全书已经在本论坛连载了,先生可以查看,请多多批评指导。下面发一些片段,仅供参考。

         (二)血瘀-凝血前证态,瘀血-血液凝固、纤维化证态
中医的“血脉”与“经脉”其含义在气血津液的理论中是一致的。中医的“血脉”与西医学中的“血管”其客体物质是同一的。中医的“血”与西医学的“血液”其客体物质也是同一的。血行不畅为“血瘀”,指的是血液流动过程发生了异常,即病理过程,而不是病理产物;血行不畅(血瘀)的病理产物是流动缓慢的血液,所以,流动缓慢的血液也是“瘀血”,是病理产物,具有致病作用。
“离经之血”西医学称为:出血,即血液自血管或心脏外流。流出的血液进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称内出血;流出体表外,称外出血。“出血”这个客观现象这是中西医的共同参照物。
“血瘀”是指血液流动缓慢直到血液停止流动的病理过程,即血液由可流动的液态演变为不可流动的固态。出血是指血液流出血管之外,发生凝固,成为不可流动的固态物质,这个病理产物称为:瘀血。血瘀过程只可能发生在血管内,而“瘀血”可以存在于血管内,也可以存在于血管外。瘀血是血瘀的产物,也是出血的产物。血管外发生的凝血过程不能称为血瘀,因为血管外的凝血过程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不是病理过程;而发生在血管内的“血瘀”则是一个病理过程,血瘀可以发展为“瘀血”。发生在血管内的“瘀血”是静止不动的血,在西医学中“发生在血管内的静止不动的血”必然是血栓。所以中医的“瘀血”就是西医学中的血栓与凝血块。血栓与凝血块是由于凝血机制启动而形成的,所以,中医瘀血的形成也是凝血机制启动而形成的。
血液流动缓慢与血液流动受到阻挡而流动不顺畅,中医称为“血瘀”。所以,血瘀包括西医的两个病理状态:①血液流动缓慢;②血液流动受到阻挡、不顺畅。这两个病理状态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同时发生,相互交错、相互促进。在西医学中血液流动缓慢,其原因与结果是非常复杂的,其原因以及其机制涉及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以及血管壁的病理状态;其结局不仅与血栓形成相关,而且与漏出水肿、炎症渗出相关。组织内的炎症渗出物、组织水肿、血栓或者组织内的出血块最终机化为结缔组织。“血液流动缓慢”常见的原因是高血脂、高血糖所致的血液粘稠度升高,而高血脂、高血糖所致的血液粘稠度升高前已述及与痰证相关,是痰证的一个指标,所以,痰证与瘀血在这里是统一的,这也是痰浊导致血瘀,最终导致瘀血形成的道理。
“血液流动受到阻挡,流动不顺畅”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前已述及与痰证相关,在这里痰证与瘀血还是统一的,即中医谓痰浊导致血瘀。在肺痈-肺脓肿证态与肠痈-阑尾炎脓肿证态以及太阳蓄血-盆腔炎证态的形成过程中,均出现了微循环血管充血的病理状态,由于局部血管扩张,血液流动缓慢,中医也称为瘀血,或者血瘀,或者瘀滞、瘀证,《伤寒论》中称为:蓄血。而肺痈、肠痈、太阳蓄血证,中医也把他们归属于痰证范畴,因为他们的病理产物是痰(炎症渗出物)。所以中医的血瘀以及血瘀的病理产物(流动缓慢的血液)与痰具有统一性,流动缓慢的血液与流动不顺畅的血液既是痰也是瘀血,痰也可以引起血瘀,血瘀也可以生痰。理论如此,在治疗方面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方剂,而是根据不同的病理状态使用不同的方剂。通过大量分析古代中医的经验可以寻找到有效的对应方剂。
西医认为:任何原因只要能引起组织细胞损伤,均可导致组织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如果损伤很小,损伤细胞周边正常实质细胞将发生增生修复,这种修复可完全恢复正常的结构和功能。然而如果损伤较大或反复损伤超出了损伤周围实质细胞的再生能力时,间质纤维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将大量增生对缺损组织进行修复,即发生纤维化的病理改变。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虽然修复了缺损,但却不具备原来器官实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炎症渗出物、长期淤血、组织内积存的血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最终结果就是纤维化。中医认为:如果瘀血进一步发展,有形之瘀血发展成为干血、坏血、死血,瘀血证发展成为全身性,并兼有人体正气亏虚的表现。如大黄蛰虫丸主治之干血劳,是虚瘀并存,属虚中夹实。又如《金匮.疟病脉证治》中鳖甲煎丸主治之疟母,则是瘀血日久出现痰浊、水饮等病理产物,痰瘀互结所致。所以,癥瘕积聚是瘀血长期存留体内的结果。中西医融合观得出结论:癥瘕积聚痞块是由于炎症渗出物、长期淤血、组织内积存的血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纤维化的结果。所以,西医的器官、组织的纤维化、硬化也包括在中医的“瘀血”之内,是瘀血的继发产物。
      结论:“瘀”与动脉充血、静脉淤血是一个证态,瘀与血瘀同义,其原因可以是痰、饮、气滞、血瘀等等。瘀血包括:①出血块;②血栓;③流动缓慢的血液与流动受到阻滞的血液。④纤维化、硬化形成的机化物、包块。出血块与血栓形成均为凝血机制启动(溶血与凝血系统稳态的失衡)而致,所以,中医的瘀血是由于凝血机制启动而形成的,还包括前凝血状态与凝血后纤维化状态。
5
发表于 2016-4-2 16:54:06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瘀血-血液凝固象态
我们仅对《伤寒论》中的蓄血证,《金匮要略》中的瘀血证,温病学中的血分证进行论证,从而导出瘀血证的西医病理机制,实现瘀血证的中西医融合。讨论如下:
外感热病中的瘀血证(蓄血综合症):①太阳蓄血瘀热证(涉及肺痈、肠痈);②太阳蓄血身黄证;③热入血室证;④温病蓄血证。《金匮要略》中的瘀血证:⑤蓄血癥瘕证:涉及疟母(鳖甲煎丸)、干血癆(大黄蛰虫丸证)、肝着(旋覆花汤)、黑疸;⑥泻心汤证;⑦柏叶汤证;⑧血痹与卒中(黄芪桂枝五物汤);⑨外伤瘀血证。
一、蓄血综合征
(一)概述
蓄血证,指瘀血内蓄的病证。《素问•缪刺论》:“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这是蓄血证的早期文献,主要是指外伤引起的内出血。张仲景《伤寒论》中蓄血证是一个难点与重点,主要涉及外感病;《金匮要略》中的的瘀血主要涉及内科杂病,实际上蓄血与瘀血是等同的。后世中医根据临床情况,大大丰富了关于蓄血的理论与实践,在温病学中还有不同于《伤寒论》的蓄血证,例如:热入血分,“时欲漱口,不欲咽,大便黑而易者,有瘀血也,犀角地黄汤主之”。根据临床情况蓄血证大致可分为二:①指多种内有瘀血的病证,《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蓄血,瘀血郁结也……当有上、中、下之分”。《证治准绳•杂病》:“蓄血,夫人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污血者多。”蓄血涉及多种脏腑,除前述之上、中、下蓄血及跌打、撞击、堕坠等因素外,亦可由醉饱入房,竭力伤肝而致,当予分别论治。②指外感热病,邪热入里与血相搏,致使瘀热蓄结于内。《重订伤寒补天石•续集》卷下:“蓄血者,瘀血蓄结于内也。或当汗不汗,或不当汗而汗,皆能致此也。大要热能燥血,故血不流行而蓄结于内耳。凡伤寒有热,小腹硬满,小便反利者,蓄血证也。甚则喜怒如狂,屎黑,身黄。通用抵当丸、桃仁承气汤主之。若有外证不解者,先用桂枝汤解外,后用桃仁承气汤,下尽瘀血为愈”。《伤寒指掌》卷三则谓:“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者,病邪向里也。反不结胸者,热结下焦也。其人发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者,以太阳随经瘀血蓄于里也,抵当汤下之则愈。”同一蓄血,桃仁承气汤治瘀血将结之时;抵当汤治瘀血已结之后。
现代中医统一称为瘀血,而且着重于内科杂病中的瘀血证与妇科中的瘀血证的研究。
历来研究《伤寒论》者,蓄血证均为一个难点与争论的热点,关于蓄血证的本质,赵金铎认为:《伤寒论》中有“瘀血”与“蓄血”……在病理上含义相同。在《伤寒论》中蓄血包括:①太阳蓄血证(瘀热证、身黄证、积聚证);②阳明蓄血证;③热入血室证。在这些“证”之中还可以细分为不同的证型。在温病学中,热入血分,“时欲漱口,不欲咽,大便黑而易者,有瘀血也,犀角地黄汤主之”,这是血热妄行,不仅出现黑便,而且还可以出现斑疹、吐血,衄血等出血见证。蓄血证在不同的中医文献中还有许多不同的名称诸如:膀胱蓄血证,太阳蓄血证,阳明蓄血证,下焦瘀热证,桃核承气汤证,抵挡汤证,抵挡丸证,阳明瘀血证,瘀热相搏证等等。所以,中西医融合观把他们统称为蓄血综合征,以利于中西医融合的方便。
以下为《伤寒论》中与蓄血相关的原文:
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124条: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则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125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126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237条: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当汤下之。
257条: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根据《伤寒论》的原文,太阳蓄血证的临床表现可以归纳如下,并与西医的相应概念进行对照。
(1)少腹急结、少腹硬满、少腹硬、少腹满。即小腹部疼痛;有压痛、拒按、按之有腹肌紧张症;或者触之可以摸到包块、索条等;或者自觉胀满不适。这些表现出现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在同一个病人不一定同时出现或者只出现几个症状。
(2)下血:即从阴道、肛门、尿道排出脓血、血块、陈旧性的凝血块、暗红色的血便或青黑色血水、感染性渗出液等,排出后即能痊愈或者病情缓解;或者排出柏油样便。
(3)喜忘、如狂、发狂等属于西医的神经精神症状。
(4)消谷喜饥。
(5)皮肤发黄,小便量及颜色正常。
(6)发热,无表里证。即西医的非感染性发热。

        以下内容略,先生可以查看《中西医融合观续》连载。
6
发表于 2016-4-2 16:56:48 | 只看该作者
         5.热盛迫血-DIC证态  
        中医别名:温邪入血分证、邪伏血分证、热入血分证、血热动风证、热盛出血证、热盛迫血证、热毒炽盛证。其临床表现为:血热妄行的症状为高热、烦躁,甚或发狂,斑疹显露,或吐血,衄血,便血等,舌绛紫而干,脉数。病因病机为病多由营分未解而传入,或气分邪热直入血分而致。
      解读:
        我国DIC诊断标准    1994年第五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1)存在易引起DIC的基础疾病。
(2)有下列两项以上临床表现:①多发性出血倾向;②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或休克;③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症状及早期出现的肾、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④抗凝治疗有效。
       急性DIC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大量广泛的出血,出血可随原发病变而不同。皮肤出血呈一处或多处的大片瘀斑或血肿。在手术中发生时,伤口可渗血不止或血不凝固。在局部注射的部位则有针孔持续渗血。严重的病例也可有胃肠道、肺或泌尿道出血。特殊少见的暴发性紫癜多发生于感染,特别是儿童流行性脑膜炎的患者,从皮肤紫癜可发展成界限清楚的紫黑色皮肤坏死及下肢坏疽,出血以两下肢及臀部为主。中医认为瘀斑发黑,提示病情险恶。
        中医温病血瘀是指在温邪作用下,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停滞而出现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其血瘀的主要标志是斑疹、出血见症以及舌质的改变。其中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舌青紫、或深绛、或舌边尖有瘀点、瘀斑。而斑疹是营血分邪热炽盛,热伤血络、外溢肌肤。出血是邪热炽盛耗伤血中阴津,粘滞成瘀,阻于脉道,脉络受损,血溢脉外。另外神志的改变与血行不畅也有一定的关系,如叶天士所说“清窍既为邪蒙,精华气血不肯流行。”故中医宏观辨证认为营血分为血瘀形成的主要阶段。温病血瘀的主要标志是斑疹、出血见症以及舌质的改变与神志改变,符合我国DIC诊断标准(多发些出血倾向、脑功能障碍)。
        可以看出,血分血热妄行证的临床表现:高热、神志障碍、出血见证符合MODS合并DIC诊断标准,所以,血分血热妄行证与MODS合并DIC是一个证态。(关于营血分证与MODS是一个证态的论证,请参考《中西医融合观》一书)
治疗:犀角地黄汤《千金方》
犀角1.5-3克 生地30克 芍药12克 丹皮9克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7
发表于 2016-4-2 17:01:03 | 只看该作者
         二、《金匮二要略》中的瘀血证
(一)概述       
       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篇中明确指出“瘀血”的名称,比较具体论述了瘀血的脉证治法,其余皆散落在各篇章中。而对不同疾病出现瘀血的证侯时又有不同的名称,如干血、积、癥、血痹、肝着、黑疸等。《金匮》中明确提出血阻成瘀,治疗应用下瘀血的方法,其所用活血类方剂可分为:止血活血法、活血化瘀法、破血逐瘀法三类。
1.干血  见于《血痹虚劳病脉证病治第六》“内有干血”、《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此为腹中有干血著于脐下”,由于正气内伤,气血伤残,阴液亏耗,“五劳虚极羸瘦,……经络营卫气伤”则“内有干血”;产妇,气血虚衰,血液干涸而“著”于脐下。可见“干血”都存在着阴营耗损或亏虚的前提,“干血”者,血干而成瘀。
2.积  见于《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病治第十一》“积者,脏病也,终不移”。“瘀,积血也。”(汉•许慎《说文解字》)瘀血只是“积”的一种类型,血瘀结聚于脏腑脉络,根蒂深固,称为血之“积”,“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
3.癥瘕  见于《疟病脉证并治第四》“此结为癥瘕”及《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妇人宿有癥病”,为腹腔内结聚成块的一类病(《中医大辞典》),瘀血淤积成块则为血之“癥”。如疟邪深入血络,假血结于肋下,聚而成块,“此结为癥瘕,名为疟母”。(《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4.血痹  风邪搏于血脉,血为之停滞(《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脑卒中前兆)
5.肝着  肝气不疏,气滞血瘀,“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故名肝着”(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
6.黑疸  黄疸病湿热之邪内陷,血为瘀滞,变为黑疸,“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7.《干金》苇茎汤治疗的肺痈,其瘀结部位在肺;大黄牡丹皮汤治疗的肠痈,其瘀结部位在肠。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篇中对瘀血的脉证作了比较具体描述。第10条: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第11条: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血瘀阻滞,阻碍气机,气机痞塞不畅,在上焦见“病人胸满”,在中焦见“腹不满,其人言我满”,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不能濡养诸窍,“唇痿舌青”,瘀血内阻,津液不行,无以上承,故见“但欲漱水不欲咽’。而且瘀血郁热,“病者如热状”,上扰神明,则“烦满”,再加郁热灼阴,更见“口干燥而渴”。但因为瘀血的病因病机不同也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瘀血阻滞经脉,气血不畅出现“身体不仁”;肌体严重失养,可见“肌肤甲错”、“虚极羸瘦”;瘀血阻塞脉道,血不能正常循环,血不归经,则见尿血、便血;血瘀成积块,则外证可见有物突出等等。总之,瘀血的外在表现有其共同的特征,同时又有着各种多样的临床表现,但瘀血阻滞,气血不通是其共同的主线。
       (二)        几个重要的证态
1. 肠痈-阑尾脓肿证态
        《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第3条: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仁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
      右三味,杵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
        解读:中医认为由于湿热火毒,聚于肠内,气血凝涩,血燥于外,不荣肌肤,肌肤失养,故其身甲错。气血郁滞于肠,胃肠痞胀,腹皮紧张拘急;病邪腐肉化脓,则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一语,以资鉴别腹内有癥瘕积聚。肠中痈脓内积,阻碍气血运行,阳气不足,正不胜邪,而身无热,脉数。因此,根据上述见证,可以确诊为痈脓已成,正气亦伤,故治以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消痈,助阳护正。
此处肠痈应该是肠间脓肿,而不单指阑尾炎引起的阑尾脓肿。在古代没有抗菌素及外科手术,急性腹膜炎是经常见到的疾病,急性腹膜炎的后遗症是膈下脓肿、肠间脓肿、盆腔脓肿。阑尾炎可以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急性腹膜炎、盆腔脓肿等等。当这些病理状态长期存在时,才能够出现:“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等等慢性症状。现在,这些长期慢性临床表现由于外科手术以及抗菌素的广泛应用已经不存在了,或者很少存在了
4条: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沉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大黄牡丹汤方:
      大黄四两 牡丹一两 桃仁五十个 瓜子半升 芒硝三合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解读:现在,肠痈主要指阑尾炎。祖国医学早在1800年前,对肠痈就有了行之有效的辨治方法。国内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所用方药,大多脱胎于大黄牡丹汤,并采取分期论治、随证加减的原则:瘀滞期(多为单纯性阑尾炎)行气活血辅以清热解毒;蕴热期(多为化脓性阑尾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并用;毒热期(多为阑尾脓肿及腹膜炎)重用清热解毒、通里攻下。以大黄牡丹汤加减则体现了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里攻下的作用,它能直接影响急性阑尾炎的感染、梗阻和血运障碍三个基本病理环节,故能取得较好疗效,提高非手术率。
        临床报道,用大黄牡丹汤为基础方治疗的肠痈(相当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慢性瘀滞型阑尾炎)效果最好。且对气血瘀滞、湿热郁结的其他腹部疾患,疗效亦佳。
         现在,肠痈与阑尾炎是等同的,是一个证态,已经成为医学界的共同认识,是一个共同参照物。
         中医认为:瘀血致病的部位,人体全身上下内外皆可因瘀血停留而致病。如《干金》苇茎汤治疗的肺痈,其瘀结部位在肺;大黄牡丹皮汤治疗的肠痈,其瘀结部位在肠;用桃仁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等治疗的太阳蓄血证,其蓄血部位多偏下或少腹下焦等部位。上述瘀血病症虽有上下之分,但多属于局部的瘀血。
       肠痈属于瘀血范畴,但是,既不是离经之血,又不是血脉中结滞不动之血,而是流动缓慢的血液,与西医学中的炎症充血状态,血液流动缓慢一致。肺痈-肺脓肿证态、肠痈-阑尾炎证态、太阳蓄血-盆腔炎证态病机中的“瘀血”就是局部血管内流动缓慢的血液,其病理机制是炎症的充血状态。西医认为:急性炎症过程中组织发生损伤后,很快发生血流动力学变化,亦即血流量和血管口径的改变。血流动力学变化按如下顺序发生。
(1)细动脉短暂收缩:由神经调节和化学介质引起,损伤发生后立即出现,持续几秒钟。
(2)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是局部发红和发热的原因。血管扩张的发生机制与神经和体液因素有关。
(3)血流速度缓慢:血流速度缓慢是由血管通透性升高造成的。富含蛋白质的液体外渗血管外,导致血管内红细胞浓集和血液粘稠度增加,最后在扩张的小血管内挤满红细胞,称为血流停滞。血流停滞有利于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并渗出到血管外。急性炎症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速度取决于致炎因子损伤的种类和严重程度。极轻度刺激引起血流加快仅持续l0~15分钟,然后逐渐恢复正常;轻度刺激下血流加快可持续儿小时,随后血流速度减慢,甚至发生血流停滞;较重的刺激可在15~30分钟内出现血流停滞;而严重损伤仅在几分钟内发生血流停滞。此外在炎症灶的不同部位血流动力学改变是不同的,例如烧伤病灶的中心已发生了血流停滞,但病灶周边部血管可能仍处于扩张状态。
       肠痈-阑尾炎证态,中医病机:热毒蕴结于肠,气血瘀滞不通;西医病理学变化:阑尾炎症充血,血流速度缓慢。病理机制是同一的,气血瘀滞不通与血流速度缓慢是一个证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 14:31 , Processed in 0.0815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