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楼
楼主 |
发表于 2016-1-6 18:28:48
|
只看该作者
一、“治未病”理念溯源
“治未病”概念始见于《黄帝内经》,其源于医疗,又不限于医疗,是具有中医原创性的健康认知体系,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已成为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
《黄帝内经•素问》开卷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就首先为我们描述了“上古之人”的“未病”状态,即:“德全而不危”(何谓“德全而不危”,就是通过身心的修养,达到形体与精神的统一,而不受内外邪气的侵害)、“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并有“真人”“至人”“圣人”“贤人”不同层次之分。《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正式提出“治未病”的概念。
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根据脏腑关系、五行相克的理论,提出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观点,被历代医家奉为“治未病”之具体准则。唐代孙思邀在《千金要方》中有“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医疗水平分为三个层次,告诫后学者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清代叶天士更是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预防学观点,强调在温病发展过程中,采取主动措施防变于先的重要意义。历代医家对《黄帝内经》“治未病”理念的发展与完善,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认知体系,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不同层次与阶段,这是“治未病”的核心理念,将“治未病”贯穿于中医预防保健与疾病诊疗的全过程之中。长期以来,在“治未病”原则指导下, 对于疾病的预防与已病防变方面显出了巨大的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