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02|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存废辩论赛-反方辩题:10、五行相生成果改换称谓——废除五行学说还原人体生理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2 21:0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正方先发言。
  所有未参予人员,请勿发帖干扰双方讨论。
  各位请
记住,是跟帖,不要使用点评发帖。

论点:
废除五行学说即可还原中医学人体生理本来面目

论据:
一、        滋水涵木法或可直接改为“滋阴养肝法”
二、        益火补土法或可直接改为“益火补肠法”
三、        金水相生法或可直接改为“滋阴益肺法”
四、        培土生金法或可直接改为“补肠益肺法”

论证:
一、滋水涵木法
  滋水涵木法,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即滋阴以养肝的方法,适用于肝阴不足之证。直接改为“滋阴养肝法”。
  查明何种原因导致肝阴不足,从而除去病因是治疗肝阴不足的关键。中医理论中所称的“肝郁”,实际上,就是胆汁排泄不畅所引起的胆汁郁积。胆汁郁积后,肝胆管内易引起郁热(这就如同脑出血病人、一些外伤患者早期的发热一样,都是无菌性发热)。或肝胆管、胆囊遇有细菌病毒感染出现高热现象,由于散热过程中出汗丢失阴液而伤阴。同时,滋阴泻火本来就是阴阳相互消长制约范围的问题。更何况,肝胆汁郁积发热,只靠滋阴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根治方法,就是应该利胆汁,使肝胆管内胆汁稀释、流畅,以消除肝胆内的郁热,并能通过利胆汁而疏松了肝内组织,减轻了肝组织内的压力,使肝脏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以从根本上杜绝肝病的发生。就治疗方法而言,应该利肝胆汁、清热与滋阴三种方法同时并用。其中,利肝内胆汁为治本之举,应该贯穿于肝胆病患的整个治疗过程。而清热、滋阴均为解除症状、恢复脏腑功能所必需。但究竟是以清热为主、以滋阴为辅,还是以滋阴为主、兼以清热,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二、 益火补土法
  益火补土法,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即温阳(火)以补胃肠(土)之阳的方法,适用于机体阳气衰微而导致的胃肠阳气不振之证。在五脏配属五行中,火指心,但自命门学说兴起,对机体的温煦多指为命门之火的作用,即肾阳的作用。益火补土也可以说是温肾补脾,直接改为“益火补肠法”。
  当胃肠内温度过低,不能使胃肠内消化食物的有益菌群最大限度的生长繁殖,影响了食物的发酵等一系列物理消化与化学消化反应,从而不利于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胃肠内温度过低?
  事实上,全身功能旺盛,肠道内热度高至正常,消化吸收正常,大便就正常,这就是所谓的阳气充足。其中包括了心脏的收缩有力,使气血运行通畅。肺脏呼吸功能良好,保证正常的血气交换和正常的血氧浓度,是整个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保障之一;并适当地增加肺活量,加大胸膈上下移动的幅度,将有力地促进腹腔脏器的静脉回流,对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其作用不可忽视。因此,适当地进行体力劳动者,一般腹内热度高,消化吸收好,大便不易溏泄,就是很好的证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良好,营养丰富,将会促进全身组织器官的机能进一步旺盛,这是良性循环。肾脏对水的代谢正常与否,也是全身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保证之一。如小便频数日久的患者,往往损伤阳气,从而出现虚寒证状,最终必然呈现便溏,甚或四肢厥冷。因此,机体的“阳气”(也可称之为“火”),是整个机体的综合功能表现。换句话说,就是心肺肝胃肠肾等诸多脏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心”或“肾”某一脏器所独有的功能。
       如此,这就给临床上提出了诸多必须弄清的问题:例如,遇到胃肠虚寒证,在温补胃肠的同时,究竟是温“肾”呢,还是温“心”?具体操作时,当酌情处理。如心动过缓者,当配合提高心率,加强心功能,增加胃肠道的血供,以改善胃肠道的机能。如肺活量偏低者,可在治疗胃肠道的同时,适当增加运动量,以此提高胃肠道的机能。如肝内胆胆汁排泄不规律,引起胃肠蠕动异常、消化功能减退时,应当调肝补胃肠并举。如伴肾泌尿功能障碍,小便频数者,当同时给以补益肾脏、缩小便等方法治疗。总而言之,遇有胃肠虚寒证,不能一概用温肾补胃肠的方法,当视其何脏为主因而一并治之。
三、   金水相生法
  金水相生法,即传统中医理论中用滋补药物治疗肺(金)肾(水)阴虚的方法,适用于肺阴虚者。严格地说来,就是用滋阴的方法治疗阴虚咳嗽,直接改为“滋阴益肺法”。
  对于阴虚咳嗽的治疗,首先要查明之所以成为阴虚的病因,以便治咳的原因与滋阴并举。或为外感热病、肺结核、肝胆管炎证、胆囊炎、妇科炎证等发病日久,失治、误治伤阴而成;或因环境燥热令出汗过多所致;或肾小管重吸收减少致尿量增多,丢失大量水分而成。其成因不一而足,当查明病因分别施治。
四、    培土生金法
   培土生金法,即传统中医理论中以补胃肠(土)益气而达到补益肺(金)气的方法,适用于胃肠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营养缺乏,而导致肺脏亦虚者,直接改为“补肠益肺法”
  或肺脏素虚需要补益,或肺病日久,需要加强营养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此时均需改善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以增加营养对肺脏进行支持。而人体的所有脏器,都需要消化系统及时供应营养物质,而在病中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的情况下尤其重要,这就是“脾胃为后天之本”的道理。因此,不管治什么样的病,也不管在病变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均需照顾到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每个脏器圴不例外,并非单独肺病需要补益胃肠。
综上所述,无论 “滋阴养肝法”、“益火补肠法”、“滋阴益肺法”,还是“补肠益肺法”,如此描述,更显得直接明了,完全没有必要套上五行学说的标签,或称印上五行学说的痕记。换言之,“滋水涵木法” “益火补土法” “金水相生法” “培土生金法”,纯粹是为了迎合五行学说的低级趣味——故弄玄虚,而实为多此一举。

结论:废除五行学说即可还原中医学人体生理本来面目

参考书目:
《中医基础理论》 >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五行学说
http://www.zysj.com.cn/lilunshuji/jichulilun/44-2-3.html#m0-0

  请正方先发言。
  所有未参予人员,请勿发帖干扰双方讨论。
  各位请
记住,是跟帖,不要使用点评发帖。


2
发表于 2015-11-3 06:40:1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中所称的“肝郁”,实际上,就是胆汁排泄不畅所引起的胆汁郁积。胆汁郁积后,肝胆管内易引起郁热(这就如同脑出血病人、一些外伤患者早期的发热一样,都是无菌性发热)。
=========================================
    回复        
      胆汁淤积  胆流障碍可发生在从肝细胞,胆小管到Vater壶腹整个通路中的任何一处。临床上区别肝内与肝外的原因是很重要的。
     最常见的肝内原因是病毒性肝炎或其他肝炎,药物中毒性和酒精性肝病。较少见的原因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妊娠期胆汁淤积,转移性肝癌以及其他一些不常见的疾病。
      肝外原因所致的胆汁淤积常见于胆总管结石或胰管癌。其他不常见的原因包括胆总管良性狭窄(常与以前的外科手术有关),胆管癌,胰腺炎或胰腺假性囊肿以及硬化性胆管炎。
      肝气郁结与胆汁淤积何干?
     肝气郁结  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情志抑郁,或突然的精神刺激及其他病邪的侵扰而发病。肝失疏泄,气机郁结,则情志抑郁;久郁不解,失其柔顺舒畅之性,故急躁易怒。气郁生痰,痰随气升,搏结于咽则见梅核气,积聚于颈项则为瘿瘤,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冲任不调,故月经不调或经行腹痛。气聚血结,日久成徵瘕积聚。治宜疏肝解郁,必要时配以理气化痰,活血软坚等法。
       请先生拿出证据例如病理报告,证明月经不调与西医胆汁淤积是等同的!
3
发表于 2015-11-3 10:02:0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1-3 02:40
中医理论中所称的“肝郁”,实际上,就是胆汁排泄不畅所引起的胆汁郁积。胆汁郁积后,肝胆管内易引起 ...

       请老先生弄清楚,这个辩论题是“五行相生成果改换称谓——废除五行学说还原人体生理本来面目”,而不是讲“月经不调与西医胆汁淤积是等同的”与否。       也就是说,本辩论题的辩论要点在于“五行相生成果能否改换称谓”,至于其它月经不调与西医胆汁淤积是等同的”问题,可在以后的时间另立辩题进行争鸣,届时通过辩论,如果您的解释符合临床事实,那么,就以你说的为准。

点评

换“称谓”没有任何意义,犹如一个事物,有两个名字,比如“ 滋水涵木”=水生木,也就是说换汤不换药,对你来讲,仁海+于殿生,由此说明,你还是遵循五行相生的理论,可以依据相生的理论来纠偏。所以不能因为该个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3 10:40
4
发表于 2015-11-3 10:40:37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3 10:02
请老先生弄清楚,这个辩论题是“五行相生成果改换称谓——废除五行学说还原人体生理本来面目”, ...

换“称谓”没有任何意义,犹如一个事物,有两个名字,比如“ 滋水涵木”=水生木,也就是说换汤不换药,对你来讲,仁海+于殿生,由此说明,你还是遵循五行相生的理论,可以依据相生的理论来纠偏。所以不能因为该个名字,就等于废除五行了,你不但没有废除五行,换个名称之后,本质是仍旧承认五行。中医临床在治则上,既可以用“滋水涵木”来表述,也可以用“滋肾养肝”或用“补肾养肝”,不会因为前用“滋”,后用“补”,改变了五行之相生的本质。
如果按照你说的“废除五行学说还原人体生理本……”请问“肝和肾”的生理是什么关系?如果存在相生关系,说明你承认存在“相生”的关系,再说了,你的金水没有阐明如何肺肾“相生”,请阐明,否则你的说的不成立。你不要中西理论混杂而硬性焊接,因为你这种做法,中西医既都看不懂,也说不通,故中西医都接受而不被承认。

点评

更正:仁海+于殿生,改为“仁海=于殿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3 10:42
5
发表于 2015-11-3 10:42:10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3 10:40
换“称谓”没有任何意义,犹如一个事物,有两个名字,比如“ 滋水涵木”=水生木,也就是说换汤不换药,对 ...

更正:仁海+于殿生,改为“仁海=于殿生,”

点评

更正:“所以不能因为该个名字,”之“该”,改为“改”。“故中西医都接受而不被承认。”改为“故中西医都不接受而不被承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3 10:45
6
发表于 2015-11-3 10:45:50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3 10:42
更正:仁海+于殿生,改为“仁海=于殿生,”

更正:“所以不能因为该个名字,”之“该”,改为“改”。“故中西医都接受而不被承认。”改为“故中西医都不接受而不被承认”
7
发表于 2015-11-3 13:08:31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3 06:40
换“称谓”没有任何意义,犹如一个事物,有两个名字,比如“ 滋水涵木”=水生木,也就是说换汤不换药,对 ...

      换“称谓”没有任何意义,犹如一个事物,有两个名字,比如“ 滋水涵木”=水生木,也就是说换汤不换药,对你来讲,仁海+于殿生,由此说明,你还是遵循五行相生的理论,可以依据相生的理论来纠偏。所以不能因为该个名字,就等于废除五行了,你不但没有废除五行,换个名称之后,本质是仍旧承认五行。中医临床在治则上,既可以用“滋水涵木”来表述,也可以用“滋肾养肝”或用“补肾养肝”,不会因为前用“滋”,后用“补”,改变了五行之相生的本质。
      如果按照你说的“废除五行学说还原人体生理本……”请问“肝和肾”的生理是什么关系?如果存在相生关系,说明你承认存在“相生”的关系,再说了,你的金水没有阐明如何肺肾“相生”,请阐明,否则你的说的不成立。你不要中西理论混杂而硬性焊接,因为你这种做法,中西医既都看不懂,也说不通,故中西医都接受而不被承认。————————————————————————————————————————————————————————
      看来杨教授也同俺一样,是“反中医”的。您是在明挺五行实反五行,把您上边的文章修改一下即可清晰地看出来:


      换“称谓”没有任何意义,比如“滋肾养肝 说成是滋水涵木”,也就是说换汤不换药,由此说明,你还是遵循人体生理的理论,可以依据人体生理的理论来纠偏。所以不能因为改个名字,就等于废除人体生理。中医临床在治则上,既可以用滋肾养肝来表述,也可以用“滋水涵木”,不会因为用“滋水涵木”,改变了人体生理的本质。所以,五行的相生称谓,就象llyyjj老师所说的,是“打哪指哪”,这也正说明五行的相生称谓是毫无实用价值的。






      如果按照你说的“废除五行学说还原人体生理本……”请问“肝和肾”的生理是什么关系?如果存在相生关系,说明你承认存在“相生”的关系,再说了,你的金水没有阐明如何肺肾“相生”,请阐明,否则你的说的不成立。你不要中西理论混杂而硬性焊接,因为你这种做法,中西医既都看不懂,也说不通,故中西医都接受而不被承认。
——————————————————————————————————————————————
      例如,肝郁日久化热伤阴,导致阴虚,久而久之,全身阴虚后,肾脏也不能独善其身,也会阴虚,这时滋阴就可养肝。同理,很多热性病伤阴日久,都会出现全身阴虚的情况,而涉及肾阴虚。也同样可以用滋肾阴的方法治疗之。这就足以说明,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时,无需五行学说的介入。

点评

仁海,你驳斥的举例,非常错误,原因是“全身阴虚后”,作为一个医生,不可能全身阴虚而单纯去治疗肝肾,一般而言,肝肾阴虚基本都是慢性病,既然是肝郁化热而引起的阴虚,应治其标,还是治其本?还是标本兼治?必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3 15:46
8
发表于 2015-11-3 15:46:58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1-3 13:08
换“称谓”没有任何意义,犹如一个事物,有两个名字,比如“ 滋水涵木”=水生木,也就是说换汤不换 ...

仁海,你驳斥的举例,非常错误,原因是“全身阴虚后”,作为一个医生,不可能全身阴虚而单纯去治疗肝肾,一般而言,肝肾阴虚基本都是慢性病,既然是肝郁化热而引起的阴虚,应治其标,还是治其本?还是标本兼治?必然引起大夫的思考,而你这里没有治本,这是一个大夫不该犯的错误,起码标本兼治,要是治本,犹如釜底抽薪。这是其一。
  其二,如果没有五行理论的支持,你的这些治则就无从谈起。
其三,如果废除生克乘侮之后,其遇到乘侮病候,从理论上就无法解释,也不知道如何如何确定治则。这也是你仅仅整个论述仅仅“生”的原因。
其四,如果“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时,无需五行学说的介入”,请你抛开五行理论,请你不要使用“硬焊接”来举例,即根据什么他们存在相互关系?
9
发表于 2015-11-3 16:00:26 | 只看该作者
补充:其五,如果你抛开五行理论,请问你根据什么五脏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请不要用西医理论来冒充中医理论,这里不允许掺假。
  其六,其运用“生”的治则理论,实际受《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奉长者少……奉收者少……奉藏者少……奉长者少”的启发,你不承认也不要紧,不过这是不争的事实。
10
发表于 2015-11-3 16:22:31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1-3 11:46
仁海,你驳斥的举例,非常错误,原因是“全身阴虚后”,作为一个医生,不可能全身阴虚而单纯去治疗肝肾, ...

一般而言,肝肾阴虚基本都是慢性病,既然是肝郁化热而引起的阴虚,应治其标,还是治其本?还是标本兼治?必然引起大夫的思考,而你这里没有治本,这是一个大夫不该犯的错误,起码标本兼治,要是治本,犹如釜底抽薪。这是其一。
————————————————————————————————————————————————————

       您在这里说得很对,我很赞成!


        就阴阳偏盛偏衰的疾病,单纯调阴阳,其实质就是治标不治本,而寻找之所以引起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原因,然后经过治疗,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这才是治本。









  其二,如果没有五行理论的支持,你的这些治则就无从谈起。



——————————————————————————————————


       阴虚时,没有五行学说,人们也知道需要补阴。同理,肝肾阴虚,没有五行学说,医生们也会明了需要补肝肾之阴,无非起不上一个响亮而优雅的名字——“滋水涵木”。









其三,如果废除生克乘侮之后,其遇到乘侮病候,从理论上就无法解释,也不知道如何如何确定治则。这也是你仅仅整个论述仅仅“生”的原因。



——————————————————————————————————————————————————————


       一个脏腑功能旺盛,对其它任何脏器都有正面影响,相反,一个脏腑出现病理情况,对其它任何脏器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脏腑之间的生克乘侮现象本来就不存在,都是好事者杜撰的。至于确定治则的问题,咱们可以就相关问题测试一下,什么情况下,无法确定治则?









其四,如果“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时,无需五行学说的介入”,请你抛开五行理论,请你不要使用“硬焊接”来举例,即根据什么他们存在相互关系?




————————————————————————————————————————————————————


       实事求是,有联系,或无联系,以临床事实为准。

点评

仁海,10楼其他问题暂不回复你,现在讨论其他问题,等这些问题讨论结束了,我则回复你10的其他问题。 你在1楼说:“中医理论中所称的“肝郁”,实际上,就是胆汁排泄不畅所引起的胆汁郁积。”,你在10楼说:“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4 06:0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2 04:28 , Processed in 0.07444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