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20|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讲的肾,与西医讲的肾的比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11 18:2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光明云 于 2015-10-11 18:29 编辑

中医讲的肾,与西医讲的肾的比较

中医讲的肾shen是个系统的肾,它包括了

1肾经起于涌泉,沿腿内侧上行至胸上俞府穴,另一分支沿脊椎上行至耳后;还包括,络脉,经别,经筋,皮部。
2 肾之五行气机属性为水,主令为冬,主闭藏。
3 肾藏之功能: (1)气化蒸腾作用,肾阳作用于肾阴以气化蒸腾的方式,向上输送肾阴以濡阳周身,其它脏腑;
               (2)纳气作用,肾的纳气作用,协同肺气的吸入功能,在这种气机运动下,可以带动其它脏腑之     
                    气来补益肾之阴阳。
               (3)控制膀胱的气化作用,肾气通过与膀胱的联系,引肾气入膀胱经,来强化膀胱的气化功能,
                    形成适当的尿液。
               (4)藏精的功能,有二,一个是为五脏六腑之精的根本,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肾精的主要
                    功能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人体的从生,长,状,老,死的过程,正是肾中精气从少转盛,
                    从盛到衰的过程。;另一个是藏生殖之精。
               (5)作强功能,为腰部力量的支撑之源。
4 肾藏志:主志向之意,同时肾也主短期之记忆,老年人常忘事,为肾精之不足。
5 在志为恐:恐伤肾气,影响肾气的蒸腾作用,气迫下焦,导致下焦胀满,甚则遗尿。
6 在液为唾:清稀唾液为涎,稠厚者为唾,唾为肾精所化,应咽而不吐,具有保护肾精的作用。
7 在体合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临床上补肾药常常能促进骨的生长发育,有加速骨折愈合作用。
8 在窍为耳和二阴: 肾的正经,经筋灌脊髓而上行至脑,髓海得养,则听觉敏锐。 人的生殖能力,排尿能力依赖于肾的生化作用, 这些病变直接与肾的气化功能有关。 粪便的排泄古人是大肠的作用,但也与肾的气化作用有关,比如肾阴不足,导致肠液枯涸而便秘;肾阳虚而导致气化无权,以导致阳虚便秘和阳虚泄泻。

西医讲的肾kidneys
一个形成尿的器官,动脉毛细管肾小球单元,在动脉压力的作用下,在滤网形成渗透压,把废液通过输尿管输入膀胱以形成尿液。

通过二者的比较看,尽管都叫肾,但二者的内涵不同, 可以说中医讲的肾的作用,也包括了西医讲的肾的作用。

那么类比一下可不可以呢,

那就是中医讲的肾,包括了西医讲的,肾器官,肾上腺(肾上腺素高,人易于兴奋,阳亢比较明显,相当于肾阳的作用),内分泌系统(脑垂体控制释放的生长激素等),生殖系统,五官之耳, 以及部分的神经系统 。
具体怎么样的把中医讲的肾,转换为西医的几个大系统的对接,这是很难的事,但不是不可能的,是将来的事。

由上述所说,中医的肾shen,是个大的系统组合; 绝不仅仅是西医讲的肾kidneys 的那对腰子作用。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5-10-11 18:38: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10-11 10:42 编辑

西医认为肾脏有哪些生理功能?


(1)分泌尿液,排出代谢废物、毒物和药物:肾血流量约占全身血流量的1/4~1/5左右,肾小球滤液每分钟约生成120mL,一昼夜总滤液量约170~ 180L.滤液经肾小管时,99%被回吸收,故正常人尿量约为1500mL/d.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多肽类物质和少量蛋白质,在近曲小管几乎被全部回收,而肌酐、尿素、尿酸及其他代谢产物,经过选择,或部分吸收,或完全排出。肾小管尚可分泌排出药物及毒物,如酚红、对氨马尿酸、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等;药物若与蛋白质结合,则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而排出。

(2)调节体内水和渗透压:调节人体水及渗透压平衡的部位主要在肾小管。近曲小管为等渗性再吸收,为吸收Na+及分泌H+的重要场所。在近曲小管中,葡萄糖及氨基酸被完全回收,碳酸氢根回收70%~80%,水及钠的回收约65%~70%.滤液进入髓袢后进一步被浓缩,约25%氯化钠和15%水被回吸收。远曲及集合小管不透水,但能吸收部分钠盐,因之液体维持在低渗状态。

(3)调节电解质浓度:肾小球滤液中含有多种电解质,当进入肾小管后,钠、钾、钙、镁、碳酸氢、氯及磷酸离子等大部分被回吸收,按人体的需要,由神经内分泌及体液因素调节其吸收量。

(4)调节酸碱平衡:肾对酸碱平衡的调节包括:①排泄H+,重新合成HCO3-,主要在远端肾单位完成;②排出酸性阴离子,如SO42-、PO43-等;③重吸收滤过的HCO3-.(5)内分泌功能:可分泌不少激素并销毁许多多肽类激素。肾脏分泌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血管活性激素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类物质,参加肾内外血管舒缩的调节;又能生成1,25-二羟维生素D3及红细胞生成素。

(5)刺激骨髓造血,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止贫血。

(6)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激肽—缓激肽—前列腺素系统来调节血压。

(7)活性VitD3 。调节钙磷代谢。肾外激素的靶器官。如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可影响及调节肾脏功能。

(8)许多内分泌激素降解场所——如胰岛素、胃肠激素等。当肾功能不全时,这些激素T1/2明显延长,从而引起代谢紊乱。

总之,肾脏是通过排泄代谢废物,调节体液,分泌内分泌激素,以维持体内内环境稳定,使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点评

谢谢千总的补充,这几年我把精力用在中医上较多,西医就是上学时的那点东西,千总的补充使得我有温故知新的感觉,我把您的这段西医肾的论述加入上面的文章中,这样看起来就全面了,千总不愧为论坛的基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12 04:31
3
发表于 2015-10-11 18:44:04 | 只看该作者
通过二者的比较看,尽管都叫肾,但二者的内涵不同, 可以说中医讲的肾的作用,也包括了西医讲的肾的作用。————————————————————————
好!
4
发表于 2015-10-11 19:01:10 | 只看该作者
      
        具体怎么样的把中医讲的肾,转换为西医的几个大系统的对接,这是很难的事,但不是不可能的,是将来的事。
=======================================================
      回复:       
    牵一发而动全身。五脏与西医的器官系统既具有不可沟通之处,又有可沟通之处;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既具有不可通约性,又具有可融合性。
    中西医概念之间的转换,对接,相互解释恐怕是不可能的事!二者之间的沟通,需要建立一个新理论,把中西医理论涵盖、包容、融合在一起,这就要同时舍弃中西医中那些次要的、不能够融合的部分内容。
     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是一定能够实现的,而且在可预见的不久的将来。

点评

——舍我其谁?这就是《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0-11 19:13
——这就是《中西医融观》。  发表于 2015-10-11 19:12
5
发表于 2015-10-11 20:04:17 | 只看该作者
先生是明白人,实际上是这个理。

点评

同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12 04:32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04:31:54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0-11 18:38
西医认为肾脏有哪些生理功能?

谢谢千总的补充,这几年我把精力用在中医上较多,西医就是上学时的那点东西,千总的补充使得我有温故知新的感觉,我把您的这段西医肾的论述加入上面的文章中,这样看起来就全面了,千总不愧为论坛的基石。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2 04:32:16 | 只看该作者
何九公 发表于 2015-10-11 20:04
先生是明白人,实际上是这个理。

同感
8
发表于 2015-10-12 05:51:39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10-11 20:31
谢谢千总的补充,这几年我把精力用在中医上较多,西医就是上学时的那点东西,千总的补充使得我有温故知新 ...

大光明先生言重了,我只是心直口快,喜欢实话实说罢了。先生做事光明磊落,果然不愧是大光明者也。肾脏对人体的重要性,无论中西医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愿意与先生共同探讨肾脏。谢谢。
9
发表于 2015-10-12 12:40:40 | 只看该作者
问题是,太多人硬要把西医讲的肾来否定你中医的肾,说你这不对那错误。
10
发表于 2015-10-12 13:03:45 | 只看该作者
肾藏之功能: (1)气化蒸腾作用,(3)控制膀胱的气化作用,
能不能在《内经》中找到依据?

点评

气化这个作用的名词,本身就源自于内经,“灵兰秘典论”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就是说膀胱具有气化津液的作用,而这种气化作用的展现通过 1 从表里经的配属上,肾经之络穴连接膀胱经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13 08:43
不能,这些内容,大部分是明朝及以后解读《内经》著作中的,尤其张景岳的著作中较多。 张景岳解读《内经》的内容很丰富,现代许多中医基础理论的观点来于张景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12 16:3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30 02:24 , Processed in 0.1164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