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7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问•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篇题解汇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19 19:1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素问·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篇题解汇释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2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19:21:01 | 只看该作者
1、林亿等《素问·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八卷,名《从容别白黑》。”
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19:21:31 | 只看该作者
2、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从容》,系古经篇名,见第二节。本篇详示《从容》之义,故名篇。”
4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19:22:06 | 只看该作者
3、吴昆《素问吴注》:“篇内论病情有难知者,帝示雷公从人之容貌而求合病情,其长、其少、其壮,容不类也。”
5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19:23:20 | 只看该作者
4、张志聪《素问集注》:“得天之道,出于自然,不待勉强,即孔氏之所谓‘从容中道,圣人也。’故示以从容之道,因以名篇。”
6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19:24:00 | 只看该作者
5、高士宗《素问直解》:“圣人治病,循法守度,授物比类,从容中道,帝以此理,示诸雷公,故曰示从容。”于天星按:本篇所以叫《示从容》,高氏解释的很明确。本篇作者期望我们掌握的主要是:在临症时能从容中道,客观地分析病情,以求得病本之所在。这就要“引申比类从容”,“不拘拘于诊”。
7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19:24:29 | 只看该作者
6、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从容者,谓平心静气以诊病人之脉,帝言之以示雷公也。”
8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19:25:48 | 只看该作者
7、胡天雄《素问补识》:“《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在第八卷,名《从容别白黑》。……天雄按:从容,为古语中常用词,且多具有褒义。《中庸》‘从容中道,圣人也’,即可见之。其具体训释如《书·立政》‘从容德’,注以‘宽容’训之;《书·君陈》‘从容以和’,注以‘动不失和’训之;《小雅·都人士》‘从容有常’,注以‘休燕’训之;至若《汉书·严助传》,谓助‘侍燕从容’;《陆贾传赞》谓其‘从容平勃之间’。则从容之义,尤灿然可见。医者见多识广,学验俱丰,一病当前,症情万状,而能于亲属惊慌、群师束手之际,成竹在胸,方寸不乱,游心于表里寒热虚实之间而对其症结之所在,即斩关夺隘而求之,亦从容中道之良工也。马以‘从容’为古经篇名,他处或然,若此篇题,则王氏据全本《从容别白黑》所改,仍是古语从容之意,非古经篇名之‘从容’也。”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19:26:33 | 只看该作者
8、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素问》篇名。本篇主要说明诊病时,必须依据法度,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遇到疑难的病情,更须周密观察,详细分辨,从不易辨别的症候当中,辨别出异同来,才不致因粗率的诊断而贻误病机。文中列举了脾、肝、肾等病为例证,说明对复杂疑难病证,必须从容地鉴别诊断的道理,故名。”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19:27:18 | 只看该作者
9、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释》:“本篇示人诊病时,应引物比类,从容辨析,故篇名示从容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2 06:43 , Processed in 0.2526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