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溪流 于 2015-4-21 13:38 编辑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拉丁文(person),意思指面具或脸孔。人类文明出现心理学研究后,这个词意迅速扩大,不再仅指戏剧中演员所戴的面具,而是指向生活中人们所戴的“面具”。即向社会和他人所展示的自我形象,而不一定是自己的“真实的自我”。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成功的阐述、发展了“面具”学说,创造出他的理论:集体潜意识的四种原型: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自性。从而在心理学领域树立起一座划时代的“丰碑”。弗洛伊德、荣格等等心理学家都是引导人们走向人类灵魂深处的“引路人”。
人格面具只是代表了向公众展示的部分人格,人格中最为重要的东西隐藏在面具后面。人格面具是社会情境下的自我,而非自己的真实面目,是适应社会的手段。也就是说,人格面具是心灵的外貌,公布于众的自我,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欺骗性,它是一个人在与别人交往时可以将真我掩饰起来而扮演某种人物的面孔,以便于群体和社会对他的接纳.
是的,这个理论证明,人类有“虚伪”的一面。(无论什么人,好人或是坏人),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虚伪”也是人社会化的一种表现。在这复杂的社会里,你是带着你的棱角生存,还是喜欢“圆滑”的行走?而丝毫不带“虚伪”的人,就像一个赤条条走在大街上的人,是为社会公德所不容的。
社会实践说明,越是“地位显赫”“公众瞩目”的人,他戴的人格面具越多,背负的压力也越沉重。
例如,一个单位负责人在公众面前是一副温文尔雅、谨言慎行的形象,他在下属面前的发言一定是堂堂正正、一丝不苟、无可挑剔。但是,回到家里,他就会摘去一部分面具,对家人骂骂咧咧,粗言秽语,甚至挥拳相向。如果喝醉了酒,他也许会摘去所有的面具,把内心赤裸裸的暴露出来,乃至于放浪形骸。这时是他“真实自我”的“大释放”。
常听有“名人”说自己活得很累,引发大众“嗤之以鼻”。我信他的话,因为他完全可能戴的“人格面具”太多。累是自然的。
人类这种面具不都是有害的,人格面具对于我们适应社会也是有益的,也是个人修养的一种体现。如果一个人不能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对象面前灵活地调整自己,而一味地表现自己的本性,就难以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及肯定,难以与人和睦相处,也难以取得声誉、地位和利益,甚至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或危险,受到人们的歧视、攻击以及社会的否定。
当然,不是说大家都越“伪“越好!当一个人沉迷于“人格面具”,沉迷于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放任它的发展,过分使人格面具发展到膨胀的地步,那这个人就会处于十分危险的精神状态,因为这会令其自我部分淹没,使其感觉生活异常空虚和意义感丧失。就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枯燥无味的生活使其想“自杀”。
一个人若是过分、刻意地戴着面具去扮演各种角色,就容易迷失自我,对自己的内心情感和需要缺乏考虑,失去个性,变得茫然而缺乏独立性,甚至失去自尊和他尊,让自己生活得疲惫不堪,心力交瘁。
长期的,刻意的、勉强自己去适应各种角色,会使现实与内心的理想和观念发生巨大的冲突,使人的思想陷入一种理想、信念的分裂之中,这是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压力,甚至会引发躯体上的疾病,譬如说得“癌症”。这在“名人“中是不乏实例的。
适当的释放“真我”也是心灵健康必要的,社会实践证明一个人的人格面具越多,其自身的“阴影”也越大,适当的释放自己“真我”,与自身的“人格面具“和“阴影”相互整合,相互补充,相互牵制,相安无事。当他们相互越界时,自我调整、回归本位。才能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达到荣格所说的较为完美的“自性”化过程。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适当的释放“真我”需要选择适当的环境,否则后果可能是毁灭性的。也许以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因此都变成“昨日黄花”,真可谓毕其功于一役,此役名曰《滑铁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