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083|回复: 30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漫谈中医之精---与llyyjj 先生商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5 09:3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1-6 06:24 编辑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4-11-4 22:46 编辑

请王教授、千总及关注本帖诸位朋友一起讨论:

《中基》摘:
精(精气)在中医学上,其义有五:
1.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2.精指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系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为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
3.精指脏腑之精,即后天之精。脏腑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及脏腑的生理活动,化为精微,并转输到五脏六腑,故称为五脏六腑之精。
4.精是指精、血、津、液的统称,“精有四:曰精也,曰血也,曰津也,曰液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实为生命物质气、.血、精、津、液的概称。
5.精指人体正气。“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有微甚,故邪盛则实;正气有强弱,故精夺则虚”(《类经·疾病类》)。

总之,在中医学的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精或称精气是一种有形的,多是液态的精微物质。其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精、血、津、液在内。狭义的精,指肾藏之精,即生殖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

http://gtcm.info/forum.php?mod=v ... 45&page=19#lastpost
--------------------------------------

llyyjj 先生邀请王教授和我一起讨论如上问题,承蒙抬爱,不胜荣幸。今不揣浅陋,回复如下:
1.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赞同这个看法,无须赘言。


2.精指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系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为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
说“精指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如果说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这是对的。但是把先天之精和生殖之精划等号,就是错误的。这个概念,必须厘清。先天之精,亦称元精,先天之精与命门同在,能化生元气和元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它只能被消耗,不能再生和补充。节省着用则寿命长身体健康,不知节省则寿命短,疾病生。它必须受后天之精的供养,才能持续保持活力和发挥作用。而生殖之精,又称浊精,男子主要有精子和精液组成,女子主要由卵子及其相关分泌液组成,生殖之精的存在仅限存于生殖器内.生殖之精是传宗接代的必须,但是生殖之精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必须等到男子二八,女子二七,肾气发育完全,五脏盛,天癸至,才能任脉通,精气溢,阴阳和。而元精,除了储存于肾脏外,还散布于脏腑组织,全身各地,甚至每一个细胞。元精与浊精的关系是:心念一动,即色念色心一起;元精就有一部分化为浊精了。


3.精指脏腑之精,即后天之精。脏腑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及脏腑的生理活动,化为精微,并转输到五脏六腑,故称为五脏六腑之精。
人体之精,主要分为两类,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已如上述,无须再叙。而后天之精与脏腑之精也不能划等号。所谓“脏腑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及脏腑的生理活动,化为精微,并转输到五脏六腑,故称为五脏六腑之精。所谓”脏腑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通过脾胃的运化及脏腑的生理活动,化为精微,并转输到五脏六腑,故称为五脏六腑之精。“是片面的,不精确的。因为后天之精不仅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气(地气),还必须包括来源于肺脏呼吸而获得的大气,即氧气天气)。二者缺一不可。其实,在一定的意义上,呼吸而获取天气,比饮食获得地气更重要,更紧迫。正所谓:“呼吸精气,独立守神。”


4.精是指精、血、津、液的统称,“精有四:曰精也,曰血也,曰津也,曰液也”(《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实为生命物质气、血、精、津、液的概称。
《素问.金贵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说明精对人的重要性,但是精并不只是气、血、精、津、液的概称,还应包括神。所谓:"失神者死,得神者生。" 言精,怎么能忽略神呢?只有“积精全神”,才是人延寿却病的根本。


5.精指人体正气。“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有微甚,故邪盛则实;正气有强弱,故精夺则虚”(《类经·疾病类》)。
先生说:精指人体正气。“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这句话毫无疑问是对的。说到正气,无疑是与邪气相对而言。所谓正气,也称为真气。什么是真气呢?《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授予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说明了真气就是先天之气(元气,藏于下气海)和后天之气(宗气,藏于上气海)相结合而形成。


以上为个人管见,汇报出来,特请llyyjj 先生以及论坛诸位大家斧正。望不吝赐教!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4-11-5 10:30:18 | 只看该作者
       而元精,除了储存于肾脏外,还散布于脏腑组织,全身各地,甚至每一个细胞。
===================================================
     回复:
   千秋雪先生的认识,基本赞成。不赞成的是不要急于与西医概念直接对接。元精存在于每一个细胞的说法欠妥,正如王先生反驳的那样,抽一管子血,元精、元气、命门、神等等都跑了。
    先把中医概念说清楚,不急于与西医概念诸如:精子、卵子、受精卵、细胞、神经等等概念直接对接,那样就会引起概念混乱。
   
     仅供参考,不妥之处,请不吝赐教。
     精气神,我在“ 如何认识概念的流易与混乱”的帖子中谈到了,请参考,请批评。
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1:17:3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1-5 02:30
而元精,除了储存于肾脏外,还散布于脏腑组织,全身各地,甚至每一个细胞。
===================== ...

谢谢中西医融合观惠顾和回复。
想不到中西医融合观先生也想不通:为什么每一个细胞里也含有元精(或元神)。试想:如果一个细胞里没有元精,不具有原始的生命力,只是一堆营养物质,其怎么能会克隆出一个新的个体呢?再说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难道不是来源于分别由父母体内分离和排出的两个细胞(精子和卵子)吗?如果这两个细胞里不含有元神,会具有结合力和繁殖力吗?
细读经文,如《灵枢.本神》篇所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抟谓之神。” 又如《灵枢.决气篇》所说:“两神相抟,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这里,已经很明白的告诉我们:常先身生的精,就是两种分别来自父母的精(精子和卵子)相抟,而且这两种细胞是有神的,也就是有生命力的。如果细胞里不含有元精,哪儿来的神呢?又怎么会“合而成形”呢?

至于先生说;“先把中医概念说清楚,不急于与西医概念诸如:精子、卵子、受精卵、细胞、神经等等概念直接对接,那样就会引起概念混乱。” 很理解先生的担心,但是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没有必要的!其实所谓精子、卵子、受精卵、细胞、神经等等概念是生物学名词和概念,不一定是西医的。再说,既然要搞中西医融合,要搞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什么要故意回避这些妇孺皆知的名词呢?这样做,岂不是真的成了叶公了吗?先生以为呢?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1:32: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1-5 03:52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1-5 02:30
而元精,除了储存于肾脏外,还散布于脏腑组织,全身各地,甚至每一个细胞。
===================== ...

中西医融合观先生说:“千秋雪先生的认识,基本赞成。不赞成的是不要急于与西医概念直接对接。元精存在于每一个细胞的说法欠妥,正如王先生反驳的那样,抽一管子血,元精、元气、命门、神等等都跑了。”这里提到王先生,其实我一直认为那是王先生在开玩笑。
众所周知,医院里在搞化验或献血时,都是需要抽血的,而且抽出的血液都是鲜活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的。也就是说,这里每一个细胞里都含有元精,元气,元神。可以肯定滴说,每一次抽血,毫无疑问都是对人体的一次损伤,都是一次人体元精,元气,元神的丢失。这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吗?谁要不相信,请给他放放血试试!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1:54: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1-5 04:00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那么,命门呢?

那么请问,命门是什么?一个森林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那么一棵树呢?一棵树的一个枝条呢?一个枝条上的一个芽孢呢
6
发表于 2014-11-5 12:03:56 | 只看该作者
        “放血”,大失血引起的是“失血性休克”,也可以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多次小量失血引起贫血。当然,可以比喻,可以理解为,可以大致上说,与精气神有关系,但是不能等同,不能作为科学语言表述。
     因为,有血的教训。某中医学院的中医学教授接诊了一位休克的患者,他使用了独参汤,结果病人死亡了,家属告到法院,按照中医理论独参汤大补元气,治疗原则没有错误。
     试想,失血性休克,独参汤能够治疗痊愈吗?
     我们论坛上已经出现了许多中西医概念直接对接的错误说法,说出来,得罪一大批人!
      请先生三思!

     “这还值得怀疑吗”不是科学语言,不能够靠想象。语言冒失,还请先生谅解,毕竟人命关天。心肝脾肺肾与西医的心脏、肝脏等等,不能够直接对接,大家都知道了!
7
发表于 2014-11-5 12:16: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4-11-5 12:51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1-5 10:30
而元精,除了储存于肾脏外,还散布于脏腑组织,全身各地,甚至每一个细胞。
===================== ...


元精存在于每一个细胞是对的。但元精与细胞不能划等号。原因在于,细胞是微观层次的东西。而元精是超微观(也叫亚微观)层次的东西。亚微观是微观的基础,就像阳化气阴成形新陈代谢的基础;但
阳化气阴成形不等于新陈代谢傅教授解释说生命合空间的静态禁闭能量子就属于元精的范畴;其动态能量子则属于元神的范畴。《灵枢●本神》并精出入谓之魄中的就是元精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2:52: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4-11-5 04:54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1-5 04:03
“放血”,大失血引起的是“失血性休克”,也可以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多次小量失血引起 ...

对不起,我看先生有点故弄玄虚了。什么叫科学语言呢?人体的每一个活着的细胞都是具有生命力的,血细胞不但自身具有生命力,而且对人体还具有不可或缺的生理功能,说这些,怎么就“不能作为科学语言表述”呢?难道“科学语言表述”是你们家的专利吗?

说什么“某中医学院的中医学教授接诊了一位休克的患者,他使用了独参汤,结果病人死亡了,家属告到法院,按照中医理论独参汤大补元气,治疗原则没有错误。”这真是奇谈怪论!作为中医,众所周知,血属于阴,气属于阳。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液是阳气的基础,在没有血液的情况下,一味的鼓动阳气,那不是在没有油的灯盏里使劲的加大火焰,实际是加速病人死亡吗?汽车油箱里没有油了,还要使劲踩油门,那不是故意毁了汽车吗?大失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妇孺皆知应该先输血,再强心。他作为教授,难道是一个白痴吗?在输血维持了基本的血容量的基础上,再给于独参汤才是万全之策啊!这个所谓教授,无论从中西医哪个角度上说,都是罪责难逃,怎么还能说他是“治疗原则没有错误”。真是岂有此理!


9
发表于 2014-11-5 13:18:53 | 只看该作者
       也就是说,这里每一个细胞里都含有元精,元气,元神。可以肯定滴说,每一次抽血,毫无疑问都是对人体的一次损伤,都是一次人体元精,元气,元神的丢失。这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吗?
============================================
      回复:
     【每一个细胞里都含有元精、气、神,抽一管子血,或者放血,血中的细胞带着精气神一起丢失了!】,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
      休克发生的机制恰恰不是血细胞的丢失,而是血细胞之外血浆的大容量丢失。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构成的。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在失盐失水性休克中,血细胞没有丢失,照样发生休克,而且是最常见的休克。感染性休克,血液中的白细胞是升高的,按说精气神比正常还要高吧,照样发生休克!
10
发表于 2014-11-5 13:27:03 | 只看该作者
         (含有精气神的)血细胞的降低,是白血病!或者病毒感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9 16:44 , Processed in 0.0798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