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150|回复: 1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谈我对五行学说的认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8 21:49: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来谈谈对五行学说的认识,欢迎大家拍砖 !
五行学说,是用来演绎和解释事物之间的关系的。世界上的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互不相关的;而是彼此密切联系着和相互影响着的。这种关系虽然很复杂,但是总结一下,概括起来,无非是相生和相克两种。对于一个人或一个事物来说,他和周围的关系,无非是生我的,我生的,克我的,我克的,以及与我无利害冲突,关系一般地。把这种相互关系加以概括,就是五种关系。概念一下,就是五行。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五行学说,不要把它庸俗化,也不要把它神秘化。它就像数学中的加减乘除、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一样,我们每天都离不开,而且都应用者,实行着。只是你不自觉,不在意罢了。并不是只有中医才在五行中运行和实践着。世界上,万事万物概莫能外!
2
发表于 2013-11-19 13:27:36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有没有缺点?如果有,在那方面?
3
发表于 2013-11-19 15:42: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发表于 2013-11-19 17:19:13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3-11-19 15:42
五行对中医的最大影响就是妨碍中医理论的现代化,五行不彻底革除中医理论必受其乱,用现在的生理病理就能够 ...

这话我支持。我正在研读一本奇书,此书就主张废弃五行之说。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7:57:09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3-11-19 05:27
五行学说有没有缺点?如果有,在那方面?

五行学说揭示了事物之间关系的规律,是古人在实践中观察和总结出来的,并不是谁凭空杜撰的。就像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一样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和规律。巍巍乎高山;荡荡乎流水,你说它们有没有缺点呢?如果有,在哪方面?

点评

请参看《解深密》中的“不识阴阳莫论医”、“初拟营卫巨系统”等文,五行的缺点说得很清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19 18:00
6
发表于 2013-11-19 18:00:56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3-11-19 17:57
五行学说揭示了事物之间关系的规律,是古人在实践中观察和总结出来的,并不是谁凭空杜撰的。就像春温、夏 ...

请参看《解深密》中的“不识阴阳莫论医”、“初拟营卫巨系统”等文,五行的缺点说得很清楚!!!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18:16:35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3-11-19 07:42
五行对中医的最大影响就是妨碍中医理论的现代化,五行不彻底革除中医理论必受其乱,用现在的生理病理就能够 ...

刘先生,您好。谢谢您的回复。
您说:“五行对中医的最大影响就是妨碍中医理论的现代化”,这真的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五行学说并不妨碍用现在的生理病理去说清楚很多内脏功能之间的联系,你听说过哪个医学院校或者医院,在讲述和解释内脏功能时,曾经受到过五行学说的阻碍吗?至于机械的运用五行学说,那是你自己不明白五行学说之妙,死板硬套而导致的结果,怎么能归罪于五行呢?再说,现在的生理病理学,在描述脏腑之间的关系时,难道就不存在“生克乘侮”以及“亢则害,承乃制。”的现象吗?
8
发表于 2013-11-19 19:12:00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3-11-19 15:42
五行对中医的最大影响就是妨碍中医理论的现代化,五行不彻底革除中医理论必受其乱,用现在的生理病理就能够 ...

中医应用五行理论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古代,祖先们发现自然界这几种最基本的物质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关系,同时在长期对人体生现病理现象的观察中发现人体也存在着这种五行现象,所以就运用五行理论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并用来指导疾病诊断与治疗,如果认真读好《黄帝内经》,不难发现,如果把五行理论废除,内经将不是内经,中医理论也会有一大块无法汇通。其中有些理论,现在还有实用价值,如内经有关阴阳二十五人的论述,精于此道者,对诸人体质,可望而知之、闻而得之,长、尖、方、圆、短为五类,五五相配,二十五类,万变不离其宗了。其他方面,还有很多,对于古人的智慧,我们不盲从、但不可轻易言废。

中医今天的处境,不是五行理论存在不存在的问题,就象民国初期,国之衰败,与国民之大辫子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不从根本入,不要说剪掉辫子,就是把头砍掉也解决不了问题。

现在真正能运用中医理论说明生理病理现象的人不少,但能够真正用中医四诊辨证论治的人不多,能够精通药性,精通针灸、推拿等中医实用技术的人也不多,这才是中医没落的主要原因,解决问题,应该找出结症所在,不要犯张三有病,让李四吃的药的毛病。

个人浅见,供刘兄参考。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9 21:04:23 | 只看该作者
何九公 发表于 2013-11-19 11:12
中医应用五行理论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古代,祖先们发现自然界这几种最基本的物质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关系, ...

这个意见很中肯。谢谢。
10
发表于 2013-11-19 21:33:53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3-11-19 11:42
五行对中医的最大影响就是妨碍中医理论的现代化,五行不彻底革除中医理论必受其乱,用现在的生理病理就能够 ...

说得非常精彩!
——————————————————————————

《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 》

青岛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第四部分、   中医学脱离五行学说后将会产生的主要变化:
1、有关六淫:中医学中外邪中的六淫,就只是“寒、热、燥、湿”四淫,说穿了,就是外界环境中,温度与湿度的太过与不及而已。例如,风邪本来就是不存在的。风,流动的空气,没有寒、热、燥、湿因素的参与,是不会致病的。暑与火都属于热的形式,二者只是在季节上的不同,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2、有关脉诊的意义:反映疾病的部位、性质、进退、正气的强弱、气血的运行情况等。  
3、有关“心主神明”: 因为神志与五脏中主管血液循环的心脏,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在全身生理功能的归类上,为了照顾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五大系统”,就理所当然的将“神志归纳为心所主”了。因此,中医学中的“心主神明”与西医学中的“脑主神明”,在本质上没有矛盾。
4、有关肝升肺降、肝左肺右、肝主左肺主右之说: 因为任何脏器的功能都有升降适宜的范围,从来没有哪个脏器但升不降,也从来没有哪个脏器但降不升。因此,脱离五行学说后,肝升肺降、肝左肺右、肝主左肺主右之说,都没有存在的根据了。
5、有关脏腑表里说: 心与小肠相表里的实质,是情志生火后,并在饮水比较少的情况下,抗病能力低下,容易导致泌尿系感染。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实质,就是通过某些治疗方法使腹腔内的压力减小后,胸腔内的压力也就相应加大,从而改善了肺的通气。脾(可能是胰腺)与胃,一个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一个是容纳饮食物的容器,肝与胆相接、肾与膀胱相通,没必要分表里关系。因此,脏腑表里说理应废除。
6、有关经络学说:经络是存在的,是目前所知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组织等等功能的集合。针刺的作用,恰恰就在于用各种针刺手法,通过上述诸系统对人体进行多向调节,而不是虚无飘渺的。但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十二经循行路线说”、“十二经相互顺接说”、“井荥俞经合原说”、“子午流注说”等都没有实际的临床意义,自然要从中医学中消失。
7、有关《伤寒论》是“六经辨证”还是“六病辨证”:十二经循行路线事实上不存在,那么,《伤寒论》也就恢复了张仲景“六病辨证”的本来面目。
8、有关脏腑相生相克的关系:通过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脏腑相生相克关系,就不复存在。同时,“心包、膻中、三焦、命门均为理论模型的多余构件,完全可以舍弃。”
9、有关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的问题:脱离五行学说后,在吸收现代科技与西医知识方面,便消除了不必要的障碍。在当代,西医知识是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重中之重的是西医对危、急、重症的抢救技术。
      最后强调一下,什么是当代的中国医药学?传统中医学理论是主体,西医学知识是辅佐;换言之,传统中医理论是根本,西医知识是枝叶(或是形象地说,传统中医的头脑与西医肢体的结合物)。——这就是当代的中国医药学。

点评

这样形成的中医,不过是披着中医皮的西医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19 22: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9:57 , Processed in 0.0646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