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1-17 12:08 编辑
第二节胃咳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它的上口为贲门,即上脘,下口为幽门,即下脘。上下脘之间名中脘。《灵枢•玉版篇》说:“人之所受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李念莪亦说:“胃司受纳。”这里所说的“受纳”、“水谷之海”,即指胃是接受容纳食物的器官,《难经•三十二难》:“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上,主腐熟水谷。”指出水谷入胃经其腐熟消磨,由脾运化全身。古人认为胃气的强弱与否,直接影响到藏腑的功能活动,故有“人以胃气为本”的说法。如《灵枢•五味篇》说:“五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亦很强调这一点,他说:“元气之充足皆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本弱,或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说明胃气在人体的重要性。若胃气不足,则肺气亦随之亏虚,清肃无力而咳嗽乃作。
胃主降浊,经过胃初步消化的饮食物,经过胃气的通降作用,使之向下传送到小肠,再经过小肠的“泌别清浊”,其浊者下移于大肠,然后变成大便泄出体外。所以胃气贵于通降,以下行为顺,若“胃失和降”,上逆迫肺,即能引起咳嗽。
胃有灌溉五脏之能,这是因为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必赖胃气供养,所以《灵枢•五味》篇指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同时由于营气出于中焦,中焦亦并于胃中,因此,胃也参与了化生血液、输送精微而灌溉五脏的过程。
若胃气不足,水谷不能正常运化,元气生成不足,中气下陷,不能上奉心肺,肺气亦随之亏损,气机升降出入失常,亦致气短作咳。
胃喜润恶燥,这是因为胃主腐熟水谷,不仅需要胃阳的蒸化,更需要胃阴的濡润,胃的津液充足,才能有利于胃的受纳与腐熟,饮食物才能不断地润降到小肠,如果胃中缺乏津液,胃的通降就会发生障碍。若胃气上逆迫肺,亦可引起咳嗽气逆。另一方面,从胃的病理变化来看,因胃为阳土,容易偏亢而成燥热证,胃阴每多受伤,若胃阴不足,燥热伤肺,肺失清润,也可导致咳嗽。
[病因病机]
胃咳的发生,与寒邪、燥邪,情志因素及饮食不节关系密切,现将病因分述如下:
一、寒伤胃阳。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若外感寒邪,或过食生冷,致使胃阳损伤,元气不足。胃阳伤则气机升降受阻,肺气因而不利;元气不足则肺气清肃无力,均可引起胃咳。
二、燥伤胃阴。燥邪是胃腑的主要病因之一,因为燥为胃所主,故有“胃为阳腑,其性主燥,喜湿恶燥”之说,若过食辛辣或外邪入里化火化燥,致使肺胃阴伤,肺失濡润而咳嗽乃作;如胃阳素强,情志之火内郁,致胃肺阴虚,清润失常,亦能引起咳嗽。
此外,《内经》认为:因脾与胃合,若脾咳不已则传于胃,胃咳的症状是咳而气逆作呕,咳甚则蛔虫可随之吐出。所以《素问•咳论篇》说:“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胃咳之状,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
[分类证治]
胃咳的证治,首先应辨别虚实,属寒属热,然后审证求因,给予适当治疗。一般起病急,病程短,咳势急迫,多属实证;起病缓,病程长,咳势绵绵,多属虚证。咳痰清稀,不口渴者,多为寒证;咳痰黄稠,口渴者,多为热证。临证须加区别。
1、寒伤胃肺,升降失常
临床表现:咳嗽气逆,痰白清稀或胃脘冷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拘急剧痛,遇寒加剧,得温则缓,口淡不渴,口泛清水,或反胃呕吐,舌淡苔白滑,脉弦或迟。
证候分析:
多因胃阳素虚,加上饮食不洁,过食生冷,或脘腹受凉,以致寒凝于胃肺而发病。寒为阴邪,性凝滞而收引,寒伤胃肺,阳气受损,肺气伤则清肃失常,故咳嗽气逆;寒未化热,故痰白清稀;寒气在胃,胃阳被困,胃气不畅,故胃脘冷痛;温则寒气散,故得温则缓;寒伤胃阳,胃气上逆,故口泛清水,或反胃呕吐。舌淡苔白滑,脉弦或迟,是寒甚之象。
治疗大法:温胃散寒,肃肺止咳。
常用药物:良姜、干姜、吴茱萸、丁香、砂仁、桔梗、紫苑、款冬花等。
常用方剂:良附丸(23)合止嗽散(9)之类。
病案举例:李××,男,45岁,农民。素有烟酒嗜好,十年前开始咳嗽,吐痰,未能治疗,继而症状加重,出现气促气喘,经××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支炎、肺气肿”。此次发作于三天前因过食生冷,夜间胃脘部剧烈疼痛,呕吐痰涎,咳嗽气喘,急去当地医院诊治,经服药打针,胃痛停止,余症同前,故此于1978年10月8日来院就诊。察其舌淡苔白、脉弦滑。脉症合参,断为“胃咳”,系寒伤胃阳,胃生和降,气逆犯肺所致,治宜温胃散寒,肃肺止咳,方予良附二陈汤加味。处方:良姜12克,香附10克,半夏15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紫苑12克,冬花10克,厚朴12克,杏仁10克,甘草3克,服上方2剂症减,4剂而愈。
按:本案咳喘,呕吐、胃痛,与《内经》“胃咳之状,咳而呕”相符,故断为胃咳。病由过食生冷,损伤胃阳所致,故以温胃散寒为主,用良附二陈汤加味而收效。(周济安医案)
2、胃热伤肺,清肃失常
临床表现:咳嗽气逆,痰黄粘稠,恶心呕吐,或胃脘灼痛,泛酸嘈杂,渴欲冷饮,多食易饥,或食入即吐,或纳则胃痛,口臭,或牙龈肿痛,齿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滑数。
证候分析:多因胃热偏甚,或情志郁火犯胃,或邪热犯胃,或过食辛热之品,致使胃中积热,上逆犯肺所致。
热为阳邪,性喜炎上,胃热内郁,上逆犯肺,肺失清肃,故咳嗽气逆,痰黄粘稠;胃中积热,胃气不畅,故胃脘灼痛;若兼肝气郁结,化火犯胃,则吞酸嘈杂;火能消谷,胃火盛则多食易饥;胃失和降,胃气随火上逆,故食入则吐;火邪循经上炎,故口臭、牙龈肿痛;灼伤血络,迫血妄行,则齿衄;胃热炽盛,消灼津液,故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干燥少津,脉滑数,是热盛之象。
治疗大法:清胃泻火,降肺止咳。
常用药物:石膏、知母、梔子、芦根、黄连、黄芩、桑皮、海浮石等。
常用方剂:清胃散(43)合泻白散之类
病案举例:
(一)脉滑而数,风伤肺,痰郁肺胃,夏令脉洪数。前月初诊,脉沉滑而数。沉者阴也,滑者阳也,痰也。数者火也。邪伏化热生痰,所以用苏、杏、甘、桔开提,蒌,夏理肺胃,不治咳嗽而咳嗽自解,不治痰而痰自出。用萝卜汁以调肺,展其气化,清肃渐行,咳嗽少缓矣。
苏梗、桔梗、杏仁、甘草、牛蒡、前胡、梨汁。(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王九峰医案)
(二)胃咳则虫动,虫动则呕。非比痰阴肺气为咳,读《内经•咳论》自知也。脉右弦滑而浮。治宜降气平肝理胃。炙桑皮、新会皮、旋覆花、乌梅肉、姜汁炒竹茹、地骨皮、京半夏、紫石英、焦麦芽、杏仁、赤苓、炒苏子、左金丸(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凌晓五医案)
按:因胃热而致咳嗽者常因胃肺气逆所致。胃气逆则呕,肺气逆则咳,肺胃气逆则又咳又呕,故《素问•咳论篇》曰:“胃咳之状,咳而呕”。治疗总宜降逆止咳,气逆平而咳停呕止,诸症自愈。
3、胃阴不足,肺失清润
临床表现:咳嗽气逆,痰少而粘,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饥不欲食,或干呕呃逆,大便干燥,小便短少。舌光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多因燥伤胃阴,或火热耗伤胃阴,肺失清润所致。胃阴不足,肺失濡润,故咳嗽气逆,痰少而粘,或干咳无痰;胃阴不足,津不上承,故口舌干燥,胃失濡养,故不欲食;胃失和降,故干呕呃逆;津伤胃燥而及于肠,肠道失润,故大便干结;津液亏损,故小便短少;舌光红少津,脉细数,是阴虚内热之象。
治疗大法:滋养胃阴,润肺止咳
常用药物:沙参、麦冬、玉竹、石斛、花粉、生地、百部、甜杏仁等
常用方剂:沙参麦门冬汤(24)、益胃肠()之类
病案举例:外受风温郁遏,内因肝胆阳升莫制,斯皆肺失清肃,咳痰不解。经月来犹觉气壅不降,进食颇少,大便不爽,津液已久乏上供,腑中之气亦不宣畅。议养胃阴以和阳,不得泛泛治咳。麦冬、沙参、玉竹、生白芍、扁豆、茯苓。(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叶天士医案)
按:本案系外感风温之邪,内伤情志郁火,致伤胃肺之阴。咳因胃伤,故用沙参、麦冬、玉竹、扁豆滋养胃阴;白芍酸甘化阴,不治肺而治胃,使胃阴充足,肺清肃有常,咳嗽乃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