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将阴阳五行说的哲理当作医理,中医将继续被边缘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4 17:3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贴]将阴阳五行说的哲理当作医理,中医将继续被边缘化

作者: 妙之门(李振宽)
      
   大家知道,中医学不仅将“阴阳说”和“五行说”作为自己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因此在许多人的意识里,“阴阳说”和“五行说”就是 中医药科学知识。其实,这只是一种误解。因为“阴阳说”和“五行说”并非为中医学之专属,而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理论,它们既是先贤们倡导的宇宙观,又 是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法论。作为宇宙观,五行和阴阳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依据。作为方法论,它以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的方式去揭示事物的矛盾运动;以五 行相生相克的方式去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以及事物循环变化的规则。
     “阴阳说”和“五行说”,萌芽于殷,兴起于周。
所谓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最早,人们把五行看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五种物质,后来才赋予了哲学的内容。“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 语》),自然界的万物都由这五种物质生成,五行成了世界的始基和本源。它同古希腊人泰勒斯把“水”作为世界的本原,赫拉克利特把“火”作为世界的本原一 样,是关于世界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朴素观念。后来,人们看到五行之间某种理化的关联,又得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 水,水生木,以及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以此来说明事物之间相生相克而联系的哲理。
      所谓阴阳,起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阴阳从这一自然现象之中抽象出来,不再专指背日和向日,而是引伸到事物的两个方面。阴阳所反 映的两个方面,不仅仅指有对立关系的两个方面,它还包括具有主从关系,上下和前后关系等,一切相关的两个方面。至此,阴阳便去掉了原有质的确定性,成为不 具实体的抽象概念。阴阳作为一对哲学范畴,一方面对相关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阴阳归属,以表述它们的属性差异和各种关系。另一方面,人们又赋予 阴阳具有“气”和“势”的属性,以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原因。如《易传》有“一阴一阳之为道”,认为阴阳交替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又如老子说“万物负 阴而抱阳”,把阴阳看作是万物所固有的两种矛盾势力。如此一来,阴阳也就被赋予了消长作用和相互转化的趋向。其实,“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只是事物及 现象中两个对立面的矛盾运动,其中消长反映着事物的量变,转化反映着事物的质变,并非自然界真的存在支配事物的阴阳二气和阴阳二力。由于被人们称作阴和阳 的事物两个方面,它们既对立又依存,所以阴和阳总处于一个共同体,有阴则有阳,有阳必有阴,它们相互转化而包含,彼此消长而存在。其中消长作用,可以产生 破裂而对立,又可以达到平衡而和谐。看来,阴阳学说反映的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说明的是万物生灭变化的过程。
      五行是物质实体,阴阳则是人的观念。二者合流成“阴阳五行说”,用来解释世界万物的生成与成长,转化与变化;表述事物发生、发展、衰亡的规律。“阴阳五 行说”试图从自然界本身说明自然界存在的原因,以辩证的方法说明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因此,“阴阳五行说”是关于世界观和宇宙本体的学说,是高度抽象的意识 形态。它作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理论,用来论述自然界的存在依据和人类社会的现实性,说明现象发生的合理性和事物存在的可能性。
      由于“阴阳五行说”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性,说明事物的普遍联系,以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的规律。因此,它含有朴素的唯物观念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到目 前为止,它依然是人类宝贵的思想财富。然而我们又必须注意到,由于古人的认识能力受历史条件及科技水平的限制,阴阳和五行这两个观念,还只是来自于他们的 直觉和猜想。例如,古人把物质世界归结为金木水火土,这显然是一种直观认识,因为五行不是世界物质的全部,而是有限几种物质元素的化合物或混合物。又如, 古人把事物的普遍联系归结为五行的相生相克,这显然不够全面和准确,其实,相生相克也不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自然物的内在联系,而只是反映了它们之间某些理 化关系的表象。再如,古人把自然万物的产生、成长与衰亡归结为阴阳消长作用,这显然带有猜想的因素,因为阴阳本身没有质的确定性,它只不过是人们依照一定 原则对事物进行的阴阳归属,至于说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乃是古人对矛盾对立统一规律的感悟。
      到战国时期,“阴阳五行说”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同时也被绝对化、神秘化。我们知道,五行的相生相克,并不是这五种自然物的本质属性,而是对它们某些 理化关系的抽象。所以五行相生相克这个观念,不反映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必然联系。但是,邹衍等人抽掉五行的物质性,把五行周而复始,依次相胜,作为包罗 万象的宇宙法则,运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他提出的“五德终始”说,将帝王更替,朝代兴灭的原因归结为“五德相胜”,木金火水土依次取代的循环 周期之中。思孟学派也把五行赋予伦理道德的内容,“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智,土神则信”(东汉经学家郑玄),所谓“天命之谓性”(《中 庸》)。
      “阴阳五行说”被绝对化、神秘化,还表现在给阴阳这个“人的观念”赋予了物质实体的内涵。阴阳在许多地方,不再只是用来表述事物相对关系而进行的阴阳分 属,已成为两种具体的彼此消长的力和相互作用的气。这种将人的观念作为客观存在物,就像柏拉图把“理念”看作唯一真实的存在一样,使人的观念成为了一种超 自然的支配力量。如此以来, “阴阳五行说”开始滑向客观唯心主义的泥潭。其实,阴和阳自身没有实体,它们不像太阳和月亮、白昼和黑夜是客观存在物及其状态;也不像味道的甜与咸,性别 的雄与雌是事物的自身属性;更不像数量和质量、体积和面积是事物能够具备的规定性。阴和阳就像前和后、大和小、正面和反面等一系列矛盾概念和范畴一样,用 来表述事物的相对关系。比如在父亲和母亲中,父为阳,母为阴。但在母女之间,则母亲为阳,女儿为阴。母亲这个人虽然没有变,却发生了阴到阳的转换。这种转 换仅仅说明她在不同的场合组成不同的关系,并不表明她在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属性,或具有不同的质地和状态。所以,这个不是客观存在物,不是事物的状态, 不是事物的属性,不是事物能够具备的规定性,更不是“宇宙的基本要素和密码”(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而作为我国古代哲学重要范畴的阴阳,只不过是关 于自然现象以及事物关系的抽象,属于人的观念,它仅仅存在于中国人的意识之中。然而,这种意识的深刻存在,贯穿了我国哲学和思想的发展史。无论是董仲舒以 “天人感应”为基础,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神学思想体系,还是王充的唯物主义,范缜的无神论,或者是魏晋时期何晏、王弼、郭象的“玄学”,乃至宋代的 “程朱理学”,明代王阳明的“心学”,都有它的影子。阴阳和五行一直是我国先贤们关于宇宙生成论和宇宙本体论的最基本的哲学范畴,早已经成为民族传统文化 的一部分,在社会生活中根深蒂固。
      阴阳和五行被绝对化、神秘化后,“阴阳五行说”便有了两大特点:其一,形而上学外壳里面包含着辩证法内容:从整体上看,五行周而复始地相生相克,是循环 而不是发展,这是它形而上学的外壳。但在具体细节上,是阴阳消长五行转换的辩证内容。其二,唯物的外壳里面包含着唯心的说教:从整体上看,五行金木水火土 用来说明世界的物质性,这是它的唯物外壳。但在具体内容上,一方面,五行被抽掉物质性,只剩下一个包罗万象的相生相克法则;另一方面,概念的阴阳被赋予了 物质实体的内涵,具有了超自然的消长力量,这是它的唯心说教。如此以来,阴阳五行说也就为神鬼迷信、谶纬天命、祥瑞灾异、占卜巫术等腐朽的东西敞开了大 门。例如,燕、齐海上方士用“阴阳五行说”比附神仙鬼怪之事,大盛于秦汉之世。董仲舒把“阴阳五行说”与“天人感应”结合起来,造成了两汉时期的谶纬风 气。而在世俗社会中,更是将阴阳和五行应用于占卜算命、吉凶风水和巫术等迷信活动。
      由此看来,阴阳和五行说并非来自于中医学,反而是中医运用阴阳和五行说的哲理作为自己的方法论。然而,有些人一定要把阴阳和五行说的哲理,当作中医学的医理,我真不知道他们是幼稚,还是别有用心。
      其实,中医目前的衰落,就是没有发展中医药科学,而是一门心思地维护中医学里的哲理,认为这些哲理不仅是中医的特色,更是中医的主体本质。即便是有些人 认识到了阴阳五行说讲的是哲理,他们仍然心有不甘,耗费精力将这些哲理与现代医学的医理相附会。悲哀啊!倘若中医人还不惊醒,中医只有继续被边缘化了。
2
发表于 2013-10-25 08:58:14 | 只看该作者
把哲理当作医理,应该不是阳阳五行的错,哪个中医有能耐把它说明白不就得了?
3
发表于 2014-2-17 12:13:1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5 12:06 , Processed in 0.0565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