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哲医 于 2013-10-2 19:14 编辑
四时阴阳与五行相配,是按照古代哲学方法和古历法进行的.仁海先生,说实话,你提出的论据表明,以及你以前的一些文章表明,你对古代哲学的系统方法和具体内容尚不够熟悉.比如,你说四季的寒温变化与五行学说无关,说明你只想知道四季的寒温变化,不想知道四季还有其他气候变化,这反映出,你不太了解,五行对于概括四季气候变化还另有作用.比如,春多风乃木之性.夏多热乃火之性,长夏乃梅雨季节,多潮湿,乃土之性,秋燥乃金之性,冬寒乃水之性.古人是用五行概括一年当中的总的气候变化规律.而不是单独反映寒温变化,这有什么不可以的.
中医学里的五行,其实质,只是抽象出来的五种特性.也可以说是一种系统性的论理工具.用现在的话说,是比较早的系统方法论.但是,由于五行是以五为基数,所以,有时用起来,确实会有些事物凑不够数.或者,虽然够数,但并不符合五行之间的规律.比如,上下\左右\前后等,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却不适宜用五行.这是五行本身的缺陷.因不够数,就不能用.再如,脏配五行,相对而言是符合规律的,应用的就比较多.而腑配五行,虽然各腑也有五行属性,但因不太符合五行的规律,应用的就比较少,这是虽然够数但也不好用.举例如下:众所周知,脾土克肾水,临床应用就比较多,但是,胃也属土,膀胱也属水,若说胃土克膀胱水,临床就不太适用,这是因为五腑之间不太符合五行的规律.因此,传统中医学是承认五行学说有一定缺陷的.
在古代,哲学方法很多,有整体观,有阴阳二元方法,有三阴三阳的三元方法,还有四方四象,五行,六合,纳甲,八卦九宫等,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作用,也都有一定缺陷.所以,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里,并不是单独用了某一种方法,也不是单独用了阴阳和五行这两种方法,而是用了很多种方法,比如,除阴阳五行外,还有三阴三阳,三部九候,六合,六经,十二经,八脉,九宫等,这都和古代的哲学方法有一定关系,但是,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难道,都是错误的吗.看得出来,你的临床是非常不错的,但理论基本功,其实真的很不够,别怪我这样说你,我绝无恶意,你对中医理论的探讨,确实也下了一定的功夫,不过,对中医经典的研读,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掌握,可能不如你的临床更得心应手.
再说明白一点:用阴阳来概括或解释四季气候,与用五行来概括或解释四季气候,其实是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更全面的反映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用的,既可单用,也可共用,二者是可以共存的,可以互相补充的,而不是矛盾的.很明显的呀,阴阳侧重反映寒热两方面的变化规律,五行则能反映寒热风燥湿五个方面的变化规律.二者合起来,才能更全面的反映一年的气候变化规律,这有什么不可以的.难道我们对气候变化的了解,只需要了解寒和温的变化吗.事实上,中医对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并不只是用了阴阳和五行这两种哲学方法,除此之外,五运六气的理论,则是五行和三阴三阳共用,是从六个方面反映气候变化规律,实践证明,这对指导临床,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越是中医高手应用的越多.因此劝你,不要把不同的哲学方法对立起来,而是要看到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