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51|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脱离五行之中医学--目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 23:0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8-5-24 17:26 编辑

  脱 离 五 行 之 中 医 学  
  
青岛 于殿生

目 录

   探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中医,因此,为了有序地有针对性地相对比较透彻地探讨有关问题,以后将定期列出一个题目进行辩论,今先向师长同仁们汇报目录情况,以供参与辩论者备查。目录中的内容可根据同仁们的要求进行修改补充。

               第一篇、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的根据  

   第一章、四季配属五行的错误  

    第二章、四季脉搏配属脏腑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170&extra=page%3D1

    第三章、东西南北中方位配属五行的错误

    第四章、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282&extra=page%3D1

    第五章、五脏配属五行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ra=&_dsign=80c12b92

    第六章、五味配属五行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9698&extra=page%3D2

    第七章、五味配属五脏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e=1&_dsign=741572c4

    第八章、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脏腑表里说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3D1&_dsign=5b38b156

    第九章、五行演绎出来的十二经及其循环路线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9843&extra=page%3D1

    第十章、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子午流注说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9896&extra=page%3D1

    第十一章、由五行学说等演绎出来的五运六气学说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0015&extra=page%3D1

    第十二章、由五行演绎出来预测生死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0020&extra=page%3D1

    第十三章、由五行演绎出来的灵龟八法及飞滕八法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1&extra=#pid405830

    第十四章、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肝升肺降说、肝主左肺主右说的错误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740&extra=     

    

        第二篇、   中医学脱离五行学说后将会产生的主要变化及其处理建议

    
    第一章、对外感病中“风”邪的处理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604&extra=

    第二章、对有关涉及内“风”疾病的处理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643&extra=

    第三章、有关脉诊的实质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0743&extra=

    第四章,有关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1089&extra=page%3D1

      十八-A-心,有关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3D2&_dsign=a8224e86

      十八-B-肺,有关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1158&extra=page%3D3

      十八-C-脾,有关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3D2&_dsign=c45e8dab

      十八-D-肝,有关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3D2&_dsign=ee013668

      十八-E-肾,有关五脏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3D2&_dsign=fb856f66

    第五章、“经络”本质及针灸作用机理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3D1&_dsign=12519283

    第六章、有关五腑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ra=&_dsign=07836bce

    第七章、有关奇恒之腑生理功能表述修改的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1419&extra=

    第八章、有关脏腑之间关系表述修改的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2798&extra=page%3D1

    第九章、有关对《伤寒论》之“六经辨证”改为“六病辨证”的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2888&extra=page%3D1

    第十章、有关心主神明的修改建议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2977&extra=page%3D1

    第十一章、五行相生成果改换称谓的建议

    第十二章、五行相生成果改换称谓的建议

    第十三章、有关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的问题
 
   
                   第三篇、   脱离五行之中医学略说
    第一章、心脏病
    第二章、肺脏病
    第三章、肝脏病
    第四章、肾脏病
    第五章、胃脏病
    第六章、肠病
    第七章、头部病
    、、、
(内容暂定,实际情况当以后续文章为准)



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的理由:


  鉴于目前中医学日趋萎缩,形势异常严峻,如何突破中医学发展瓶颈,是整个中医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今天,我在医学界的师长同仁前面不揣冒昧,再次正式提出“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这一课题,与各位探讨是否合适。恳请医学界的前辈与同仁不吝赐教。

下面谈一下我对中医学发展方向的浅见。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中医药学,什么是传统医药学。所谓中医药学,就是中国的医药学,而不是什么传统医药学。中国医药学自古以来就是动态的、开放的体系,凡是有用的东西,均来者不拒,并随着时代的进步,随时吸收当代科技成果。她是汇集所有当代医药的精华于一身,为患者提供与时代科技水平相适应的、相对最完善的医疗服务。否则,就是传统医药学。传统医药学只是继承了某一时期医药学的有用部分而停滞不前。

  当代的中国医药学,确切地说,就是用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并吸收包括西医知识在内的中国传统医药学。有人说,中、西医理论无法沟通,事实则不然,中、西医所面对的是同一个病人,同一个病情,只是从注重宏观调控、注重直观之结构功能不同的角度,对其解释不同,治疗方法各异而已。二者是完全可以结合、直至融合的,这只是时间问题。

  其次,要认清五行学说是从哪里来的?她是人们在科学不发达时期对自然规律的最原始的粗浅的认识,古人试图用五行学说对阴阳学说进行细化,但事与愿违。

  五行学说,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是有贡献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的提高,西医知识的引进,很多生理、病理或业已明了,或正在明了,因此,五行学说已不适应于中医理论与临床的需要了。五行学说这种僵化的思想,只能给中医后学者增加了大量的不必要的学习负担与无谓的迷惑,因此,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使中医理论更精确、更明了。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 23:22:17 | 只看该作者
将我的主要论据也列出,敬请师长同道们先了解一下我的论据后,再进行批评。因为我们的辩论,不是为了辩论而辩论,而是为了发展中医。


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  

青岛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内容提要:该文章共分四部分, 1、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利;2、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弊;3、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的根据  4、中医学脱离五行学说后将会产生的主要变化。

   第一部分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利,主要有两个方面:
1、根据五行学说编制经络线路   在人类尚未发现神经、内分泌等系统之前,能够根据临床实践绘制出经络系统的线路,尽管经络理论有一定的缺陷,但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2、说明肝胆与胃肠病的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认为是肝木乘土,在治疗胃肠病时,注重肝胃肠同治。

第二部分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弊
下面是几位当代中医大家对五行学说弊端的观点
    一、邓铁涛先生、郑洪先生:《五脏相关学说可否替代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的缺陷已经成为长期以来,中医教学中令人困扰的问题。教材中的五行学说 ,不得不从最基本的五材概念关系说起,这已经较难令现代的初学者接受;到了实践中再费力地向学生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增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这里,我们提出:以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
二、赵洪均先生:《中西医结合二十讲》
      “五行常常和阴阳并提,却不等于二者对中医理论和实践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古人几乎从未怀疑过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则一向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实际上,荀子批判五行,早在战国末,所以,早在引进中医之前,五行说就曾受到批判。
      “在诊断方面,色诊的理论依据,即五色借助五行附五脏。我们在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在金元医家代表作中,在《温疫论》、《温病条辨》、《叶天士温热论》、《医林改错》等几乎一切中医后世名著中,都看不到古人重视五行色诊,多数人基本上不用这种诊法。
  “五味补泻是基于五行学说的一大推论。当代中药学已经放弃了五味所入或五味补泻学说。
  “在药理方面,试查一下历代本草和当代中药学,有哪一味药是严格按五味所入归经的呢? 
在方剂方面,有几个方子可以完全用五行生克、五味所入之说解得通呢?独参汤治血脱,难道可以用五行学说解通吗?   
      “总之,五行学说在实践上是失败的。”
      三、蒋文跃先生 北京大学医学部:为理性与勇气喝彩—读《中西医结合二十讲》 有  感
中医只有洗去锈迹,才能蜕变前进。这不但需要中西学识,更需要勇气。一个真正热爱中医的人,才敢自信地解剖不足,并进而提出前进的方向。如赵先生在书中认为五行的生克关系及其在脏腑上的推演应该淘汰;六淫从本质上来说就四淫,即寒火湿燥,或更简单地说,就湿度与气温二者;如认为心包、膻中、三焦、命门均为理论模型的多余构件,完全可以舍弃;还有对经络本质的观点更是一针见血:经脉络脉基本上即是血管,目前的经络本质研究方向上根本就是错误。

第三部分、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的根据  
       首先要认清五行学说是从哪里来的?她是人们在科学不发达时期对自然规律的最原始的粗浅的认识,古人试图用五行学说对阴阳学说进行细化,但事与愿违。
       下面我们通过四个方面,看一下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配属的错误。一是四季配属五行的错误,二是四季脉搏配属脏腑的错误,三是东西南北中配属五行的错误,四是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的错误。
  1、四季配属五行的错误:春木(肝)夏火(心)—— 长夏土(脾)——  秋金(肺)冬水(肾)。从中可以看出,四季无法配属五行,便人为地编出一个“长夏”来与(土运)对应。其实,如果弄出一个长夏来,那么,长春、长秋、长冬怎么办?与谁对应?
       在一年四季中,春天阳气渐盛,阴气渐衰,夏天阳气极盛,阴气极衰;然则物极必反,阳气盛极就会渐渐衰退、阴气衰极也会渐渐旺盛,这就成为秋季;进一步发展,阳气衰极、阴气盛极,即到了冬季。但事实上,四季的寒温变化,只是阴阳相互消长转化的过程,而与五行学说无关。
       以此足以证明,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都需要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也说明,任何事物的消长过程,都是可以用阴阳学说这一自然界的客观变化规律来解释的,她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是一致的,而与五行学说无关。
  2、四季脉搏配脏腑的错误:如春弦(肝)、夏洪(心)、秋毛(肺)、 冬实(肾)。
       事实上,春天阳气上升,万物俱荣,人体也同样具有勃勃生机,因而出现柔中略带刚劲的“弦脉”,并非与肝脏的功能相关;夏季阳气盛极,人体为了有利于散热,外周血管扩张,因而出现浮而大的“洪脉”,心脏的功能亦非如此;秋季阳气渐衰,阴气渐长,人体渐渐减少散热,外周血管渐渐收缩,因而出现浮而弱的“毛”脉,如此并不能与肺脏功能相提并论;冬季阳气极衰,阴气极盛,为了有利于保温,外周血管极度收缩,因而出现下潜的“沉”脉,这同样与肾脏的功能不能相比拟。这说明四季脉搏的变化,只是人体适应阴阳相互消长制约过程的不同反应,而与五行学说没有联系。
3、东西南北中方位配属五行的错误:
    A、先看地球北半球:东(木) 西(金) 南赤道(火) 北北极(水) 中(土)
    B、再看地球南半球:东(木) 西(金) 南南极(水) 北赤道(火) 中(土)
由此可以看出,地球南半球与北半球的五行定位无法统一。
4、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的错误:
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是由东西南北中方位配属五行衍生出来的。
      A、 先看地球北半球寸口脉脏腑分配:
左手寸: 南方火(心);右手寸:西方金(肺)
左手关:东方木(肝);右手关:中央土(脾)
左手尺: 北方水(肾),右手尺:北方水(肾)
      B、 再看地球南半球寸口脉脏腑分配:
左手寸:南方水(肾);右手寸:西方金(肺)
左手关:东方木(肝);右手关:中央土(脾)
左手尺:北方火(心);右手尺:北方火(心)
(亦可有其它脏腑分配法)
      由此可知,传统上用五行学说在寸口配属脏腑的理论,只适应于赤道以北半球的人们,这就说明五行学说配属方位的适应性并不符合实际。这同时也说明,如果赤道以北半球的人们,可以利用五行“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理论, 在寸口部位分配脏腑,但赤道以南半球的人们则无法用这套理论。如此这般,那么,赤道以北半球的人们到南半球时,又如何评脉呢?反之,赤道以南半球的人们到赤道以北来生活时,又如何将五行分配在寸口上呢?而现实中,地球南、北半球人们的脉搏,除了受寒温燥湿气候变化的影响,而产生不同变化外,基本上是一致的。那么,这更说明五行学说在寸口脉分配脏腑的应用上,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四季配属五行是错误的,东西南北中方位配属五行是错误的,五行配属脏腑是错误的,寸口脉根据五行分配脏腑是错误的。同时,十二经循行路线说、十二经相互顺接说、子午流注说等,是从五行配四季、配方位、配表里、甚至配昼夜十二时的关系里衍生出来的,自然都是错误的。因此,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根本就是阴阳学说,无论解释生理、病理、诊断、养生保健,抑或治疗,都是遵循“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这一根本大法来进行的。然后因受寒、热、燥、湿四种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情志、饮食等等方面异常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体气、血、津液、肌肉组织、神经传导等异常情况的发生。治疗方面,则根据平衡阴阳、治病求本等原则,而采用相应的方法纠正这些偏差。
无可辩驳地说:如果西医学是科学的话,那么,脱离了五行学说的中医学比西医学更科学;如果中、西医学都是科学的话,那么,西医学是低级科学,废除了五行学说、并吸收了当代科技的中医学才是高级科学。因为西医学之所以称之为科学的原因,只是由于其延伸了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功能,而废除了五行学说、并吸收了当代科技的中医学,则全面继承、发展了人类在目前已知领域中能够被医学所利用的智慧。
      对于传统中医理论就应该持科学态度,其中的精髓,要坚定不移地继承;其中的谬误,也要决不吝啬地摒弃。对于西医与现代科技的优秀成果,也同样要积极主动地吸收。如此使中医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适应于临床需要。
      中医学侧重于从阴阳是否平衡方面,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乃至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的;西医学则主要从直观所能感受到的解剖结构及其功能方面入手的。从两种医学所用的思想特点、研究方法来说,西医学知识恰好是对传统中医理论在直观解剖结构及其功能方面的补充。  
      中医学为什么会萎缩?一言一蔽之,那就是某些中医理论不适应于临床需要,不能客观地反映人体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本质,从而不能正确地指导临床实践。
中医学在脱离五行学说这一千年桎梏之后,再吸收现代科技与西医学之长,将会使中医学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并势必焕发出无与伦比的勃勃生机。

    第四部分、   中医学脱离五行学说后将会产生的主要变化:
1、有关六淫:中医学中外邪中的六淫,就只是“寒、热、燥、湿”四淫,说穿了,就是外界环境中,温度与湿度的太过与不及而已。例如,风邪本来就是不存在的。风,流动的空气,没有寒、热、燥、湿因素的参与,是不会致病的。暑与火都属于热的形式,二者只是在季节上的不同,在本质上没有区别。
2、有关脉诊的意义:反映疾病的部位、性质、进退、正气的强弱、气血的运行情况等。  
3、有关“心主神明”: 因为神志与五脏中主管血液循环的心脏,关系最为密切,所以在全身生理功能的归类上,为了照顾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五大系统”,就理所当然的将“神志归纳为心所主”了。因此,中医学中的“心主神明”与西医学中的“脑主神明”,在本质上没有矛盾。
4、有关肝升肺降、肝左肺右、肝主左肺主右之说: 因为任何脏器的功能都有升降适宜的范围,从来没有哪个脏器但升不降,也从来没有哪个脏器但降不升。因此,脱离五行学说后,肝升肺降、肝左肺右、肝主左肺主右之说,都没有存在的根据了。
5、有关脏腑表里说: 心与小肠相表里的实质,是情志生火后,并在饮水比较少的情况下,抗病能力低下,容易导致泌尿系感染。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实质,就是通过某些治疗方法使腹腔内的压力减小后,胸腔内的压力也就相应加大,从而改善了肺的通气。脾(可能是胰腺)与胃,一个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一个是容纳饮食物的容器,肝与胆相接、肾与膀胱相通,没必要分表里关系。因此,脏腑表里说理应废除。
6、有关经络学说:经络是存在的,是目前所知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内分泌系统、肌肉组织等等功能的集合。针刺的作用,恰恰就在于用各种针刺手法,通过上述诸系统对人体进行多向调节,而不是虚无飘渺的。但由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十二经循行路线说”、“十二经相互顺接说”、“井荥俞经合原说”、“子午流注说”等都没有实际的临床意义,自然要从中医学中消失。
7、有关《伤寒论》是“六经辨证”还是“六病辨证”:十二经循行路线事实上不存在,那么,《伤寒论》也就恢复了张仲景“六病辨证”的本来面目。
8、有关脏腑相生相克的关系:通过五行学说演绎出来的脏腑相生相克关系,就不复存在。同时,“心包、膻中、三焦、命门均为理论模型的多余构件,完全可以舍弃。”
9、有关中西医结合乃至融合的问题:脱离五行学说后,在吸收现代科技与西医知识方面,便消除了不必要的障碍。在当代,西医知识是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重中之重的是西医对危、急、重症的抢救技术。
      最后强调一下,什么是当代的中国医药学?传统中医学理论是主体,西医学知识是辅佐;换言之,传统中医理论是根本,西医知识是枝叶(或是形象地说,传统中医的头脑与西医肢体的结合物)。——这就是当代的中国医药学。

点评

五行学说里,存在了太多的错误,先生批驳的很好,但全盘抛弃,中医真的只有半条命了。五行的争论,之所以这么激烈,就是五行的错误更多,但是,五行让中医学从实践医学上,走向了理论医学,我们需要修正五行学说,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5 14:55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12:25: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4-4-14 17:52 编辑


重复的,删除。




4
发表于 2013-10-25 13:07:3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什么意思啊?进入二辩了?
5
发表于 2013-10-25 14:55:52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0-2 23:22
将我的主要论据也列出,敬请师长同道们先了解一下我的论据后,再进行批评。因为我们的辩论,不是为了辩论而 ...

五行学说里,存在了太多的错误,先生批驳的很好,但全盘抛弃,中医真的只有半条命了。五行的争论,之所以这么激烈,就是五行的错误更多,但是,五行让中医学从实践医学上,走向了理论医学,我们需要修正五行学说,但不能全盘抛弃,也根本就抛弃不了。抛弃了,不是把中医拉回到实践医学上,就是走西医的老路。都不行。

点评

但全盘抛弃,中医真的只有半条命了 ------------------------ 没想到杨先生竟然说出如此糊涂话来。 老朋友说话不客气,不要介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5 19:05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15:00:44 | 只看该作者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0-25 10:55
五行学说里,存在了太多的错误,先生批驳的很好,但全盘抛弃,中医真的只有半条命了。五行的争论,之所以 ...

“抛弃了,不是把中医拉回到实践医学上,就是走西医的老路。都不行。”
——请先生详细说明一下。

点评

好,我说一说,供先生参考。 没有对脏腑联系观的整体考虑,中医就和西医没什么区别了,也就剩下了阴阳观。 其次,没了五行,脏腑辨证无法开展,最多也只能用阴阳辨证。五行在研究脏腑的关系,当然,完全可以用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5 15:28
7
发表于 2013-10-25 15:28: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3-10-25 15:32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0-25 15:00
“抛弃了,不是把中医拉回到实践医学上,就是走西医的老路。都不行。”
——请先生详细说明一下。


好,我说一说,供先生参考。
  没有对脏腑联系观的整体考虑,中医就和西医没什么区别了,也就剩下了阴阳观。
其次,没了五行,脏腑辨证无法开展,最多也只能用阴阳辨证。五行在研究脏腑的关系,当然,完全可以用事实的、客观的脏腑真实的关系来解释,但研究脏腑间的生克关系的起始和来源,是五行思想的体现。我们之所以谈到中医的优点,就是因为,我们在思考着脏腑的关系来治疗,来判定生理和病理。我们临床上,对每个病的认识和把握,都是在心里装着全盘的脏腑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如果,没了这样的把握,中医虽然还可以治疗疾病,但那时借助的方法,就是,某脉、某象对某方。某脉、某象对某方,是没有理论支持的,是实践的经验,虽然,伤寒论,也对某症、某脉给了解释,其实,那里的解释,离客观真实的脏腑,更远,而且,那里的解释,更是乱套。

我们要把医理的核心认识清楚,医理的核心在脏腑,我们就不能不知道,脏腑的真实的关系,否则,我们就只能是见胃治胃,见肝治,那样,就跑到了西医的路子上去了。
8
发表于 2013-10-25 15:42:53 | 只看该作者
五行学说,是和脏腑紧密相关的,古人想通过观察、推理和判断,想找出五脏间的生克关系,没了五行思想,我们就少了对五脏间关系的认识。
9
发表于 2013-10-25 15:47:4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把五行思想引入中医,就是想在理论上解决方证对应的经验医学的问题,虽然,在这个五脏的认识上,中医出现了错误,在推理关系上,套用了金木水火土,这是他的不足之处,但是,有了五行的思想,让我们按着这个思想走下去,才有了今天要研究客观的脏腑到底是什么样的联系,这样,就使得,中医诊病,看待生理,不是按脉、按表象来认识了,而是要从内在的脏腑为诊断出发点。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17:15: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4-4-14 17:53 编辑
杨金峰 发表于 2013-10-25 11:28
好,我说一说,供先生参考。
  没有对脏腑联系观的整体考虑,中医就和西医没什么区别了,也就剩下了阴 ...

       先生提出来的问题,是中医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首先要说明,我们废除五行学说的本意,是为了消除五行学说带给中医学的错误认识,但一定要将五行学说带给、或称之为能被套上五行学说的有用部分,分离出来加以利用。事实上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做好,做为开明中医、或中西医工作者均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只是没得到中医界明文认同而已。
       因为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在这里短时间不易说清楚,所以过些时间咱们专题讨论。





点评

好,期待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25 17:2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2 13:50 , Processed in 0.10029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