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6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温药和之”临床运用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25 18:2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温药和之”临床运用体会
636150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   王 勇
关键词:眩晕  哮喘  尿崩   腹胀  温药和之  临床运用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温药和之”是用温热药温化调和之意,仲景创立“温药和之”法则,主要基于“离照当空,阴霾自消”之原理,即用温阳之法,如苓桂术甘汤、肾气丸以解除阳衰阴盛,气不化饮这一基本病理矛盾。“温药和之”的治疗重点是振奋脾肾阳气,用温药者,温而不在补,而致力于蠲化饮邪。因此“温是治饮法则”,“和”乃用药原则。痰饮初起多见阳微阴盛,故“温阳和之”,着眼于痰饮、水、湿,关键是肺、脾、肾的气化。是言其常,治其本。但因患者体质的不同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虚实寒热又可相互转化。故温药不可太过,否则易化燥伤阴,或使阳气浮越,不可不慎。“温药和之”临床运用较广泛,笔者宗仲师意旨,认为是广义痰饮病的治疗原则。温药和之法则。治疗疑难杂病,取效满意。今将个人临床运用举例以供同道参考,并冀指正。
1、温脾化饮治眩晕
项××,女,52岁,农民,2003年3月2日诊。眩晕3月,加重2天。发则头晕如旋,如坐舟中,视物模糊,呕吐清水,有数次晕倒。近日头晕且重不能行走,时有胸闷心悸,脘痞纳呆,午后下肢肿胀,舌淡体胖,苔薄白而润,脉沉弦。证属痰饮中阻,浊阴干上,清阴不升,浊阴不降所致。治宜温化痰饮,和胃降逆法。拟桂苓术甘汤、半夏天麻白术汤、吴茱萸汤合而化裁。处方:吴茱萸5g、桂枝12g、生姜3片、肉桂3g、半夏10g、茯苓15g、天麻12g、泽泻30g、陈皮5g、白术15g、牡蛎30g、党参15g、炙甘草5g。服1剂呕吐止,眩晕稍减,继服3剂后,诸症减轻,下肢肿亦消。再服3剂,症情稳定,后半年感冒后复发,症状相似,仍用上方治疗收效。
按:眩晕病机有虚有实,虚多在气血,实多在肝郁。也有髓海空虚,脾湿阳困,痰饮湿气中阻者,临床上亦多相兼为病,本例痰饮中阻,浊阴犯上,清气不升,气机不利,药证合参,温脾化饮,清升浊降而收效。
2、温肺化饮治哮喘
朱××,男,61岁,2001年1月20日诊,咳喘10年,近2日因感寒后,咳嗽气喘不能平卧,痰多色白质稀,呈泡沫状,面色晦暗,张口抬肩,下肢肿,尿少,心下痞满,舌淡体胖,边有齿痕,根稍腻,脉沉而滑。证属寒饮久伏,饮邪窃居阳位,阻塞气机,肺、脾、肾元气俱虚气化升降失司。治宜温肺化饮和温阳化气法。拟小青龙汤合真武汤化裁。处方:蜜炙麻黄10g、川桂枝9g、干姜5g、白芍10g、细辛3g、姜半夏10g、五味子6g、茯苓10g、熟附片10g、炙苏子10g、白术10g。上药服3剂后,咳喘减,肢肿渐消。原方加黄芪15g、炒补骨脂12g、再进5剂后,诸症减轻,续服补脾益肾方药半年余,嘱防外感,慎饮食,症情稳定,精神尚可。
按:哮喘虽有寒热之辩,但临床以属寒者居多。痰饮留伏体内,因外感风寒或寒湿而触发,外寒内饮、壅阻肺气,肺气不得宣降而上逆,久病肾亏而不纳气,表里合邪故哮喘,痰饮咳喘,与肺、脾、肾三脏,特别是肺肾二脏,关系密切。治疗咳喘首辩虚实外感内伤。本例属外寒内饮,阳不化气。治以温肺化饮,温阳化气之法。盖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续以理脾纳肾以善其后。
3、温阳化气治尿崩
唐×,男,54岁,1986年6月26日诊,三年前夏季感冒后,出现小便频数而量多,大渴引饮,经中西医治疗无效,温、补、清、润剂皆用过,地区医院诊为尿崩症。运用双氢克尿噻能暂时缓解,未能根治。现症:上身多汗,多饮多尿,一日数十次。查苔白浊,根部厚,脉虚大略滑。辨为脾肾阳虚,寒湿蕴郁,营卫不和,膀胱气化失常之消渴症。治以温阳健脾除湿,化气行水,调和营卫法。处方:熟附子4克,黄芪、山药各30克,桂枝、白术、泽泻、茯苓、猪苓、白芍、知母、黄柏、滑石、防风、薏苡仁、神曲各12克,甘草3克,生姜、大枣3克。停服双克片。上方服3剂,上身自汗消失,多饮多尿显著减少。原方去防风,加麦冬12克。共服20余剂而愈。随访近两年,病情稳定。
按:尿崩症属中医消渴范畴。消渴以燥热伤津为常。本例以脾肾阳虚,营卫失和,寒温蕴郁,膀胱气化不利,水液代谢失常为变。方中含真武汤、五苓散,意在温阳化气,消除寒温蕴郁之邪,助膀胱气化,脾气蒸腾,使水津得肾阳蒸熏而正常运行,又能健脾除湿,以恢复脾的正常功能,使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且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方中还寓玉屏风散,桂枝汤益气固表,调和营卫,收津液外泄而内固之功。考虑病起于夏季感冒之后,方以六一散合知柏以利水除湿通膀胱以利源。总之抓住患者自汗,面色黧黑、脉虚大弦滑、多饮多尿为脾肾阳虚这一主要特征,施以化,升阳益气,行水之法以畅气机,使之膀胱利,小便化源正常,水邪解,津液上潮而口渴自愈,口渴愈,升降有常,小便自然正常。
、4温补脾阳治腹胀
叶××,男,56岁,农民,2001年8月20日诊,3月前因思虑劳作后腹胀,腹泻,继而自汗纳差,前医以湿热阻滞中焦,用芳香、淡渗利湿久治无效,另医又误作肝硬化攻下、遂而见色滑精,昼则头晕,倦怠嗜卧,夜而难眠,睡则多梦,遗精,下午及夜间腹胀渐重,口渴不多饮,饮则腹胀加剧。诊见:面色黧黑,动则汗如油脂、色质淡、苔白、厚腻、脉大、重按无力,证属精虚生湿阳不化气,脾运失化,心肾失交所致。治法:温阳化气、醒脾除湿、交通心肾法。处方:四逆妙香散加减,干姜10g、熟附片12g、桂枝12g、西洋参12g、黄芪30g、炙甘草10g、广木香12g、茯苓12g、远志10g、桔更6g、山药15g、辰砂1g研未分冲、菖蒲10g、砂仁10g、龙骨25g、牡蛎25g、焦山楂15g,嘱节房事、息心养神、警示厉害关系。服2剂,虚汗收,泻止,夜能安眠,继服3剂,诸症缓解,后以补中益气汤加减,调养月余,恢复劳作。
按:本例先由湿滞中焦,误治损伤脾肾阳气,湿滞胃肠法从淡渗属正法,湿滞可分三焦,气化三焦可通,本案以湿滞下焦,精虚阳不化气,疏机不利着眼,方用四逆温化回阳,妙香散补脾化湿,以交通心肾而收获,随访5年,未见复发。
5、体会:
“温药和之”四字,前者言药,后者言法,是痰饮病的基本治则。温,具有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之义,沈明宗在《沈注金匮要略》中说“……温药和之,即助阳而胜脾湿,俾阳运化,湿自除矣”。和,指温之不可太过,应以和为原则,其不仅是温补的意思,还包含行、消、开、导四者,魏荔彤在《金匮要略本义》中说:“痰生于胃寒,饮存于脾湿,温药者,补胃阳,燥脾土,兼擅其长之剂也,言和之则不专事温补,即有行消之品,亦概其例义于温药之中,方谓之和之而不可谓之补之益也。”“温药和之”在具体方剂的使用上主要体现在苓桂术甘剂健脾行水,肾气丸等温肾化气方面,选药上常以桂枝、干姜、附子、细辛等温阳。因为痰饮、水、湿均属阴邪,三者同源,湿聚为水,水倚成为痰饮,在发病上,都和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所以,在治法上,基本原则是温药和之。非温不化。然而痰饮病病情复杂,见证多端,其中有的饮证,须要发汗、攻下,逐水之法。“温药和之”,乃痰饮病的治本之法。急则治标, 又当别论。
[/watermark]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5 18:27:35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温药和之”临床运用体会

临床上温药不可太过,否则易化燥伤阴,或使阳气浮越,不可不慎。
“温药和之”非治百病,必须辨证施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20:01 , Processed in 0.0509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