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1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中医中药在海外——日本的汉方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0 07:0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中药在海外——日本的汉方药09-11-23 09:54  发表于:《中国团购南京站》 分类:未分类
     网络上有人说中国的国粹—-中医中药在国内受到了不公平的批评,但是在国外却大放光华,比如说中药的国际市场基本上被日本和韩国所垄断,中国应该积极发掘中医中药这一中国的瑰宝并加以发扬光大云云。笔者也算是这一行业的半个入门汉,下面简单介绍我所了解的日本的汉方药的情况。
  1)传统医药并非中国所独有
  在现代医学建立之前,各民族基本都有自成体系的民族医学。1842年发现的距今5-6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期的大约数十万块粘土板上就记载了大量的与医药相关的信息。稍晚一些时期,尼罗河文化,恒河文化以及黄河文化等都出现了传统医药学的雏形。那个时候的医药主要停留在经验巫术和迷信的阶段。以美索不达米亚粘土板为例,上面记载了植物类的药物250种以上,动物类的药物180种以上,矿物类120种以上,另有散剂,浸煎药,涂布药等等多数。尼罗河文化Papyrus Ebers时期(公元前1550年左右)已经使用了700多种药物,800多种处方以及许多除魔降妖的符咒。古希腊人早就知道鸦片可以消除烦恼,而且深信蛇是长生不老的象征(公元前1000左右)。公元前600年左右,Hippocrates(460-377 BC.)建立了医学体系,首次把医学作为科学来对待,他也因此被称为医学之鼻祖Hippocrates共使用了大约400种药物,分类为利尿剂,镇痛剂,镇静剂,催吐剂,催泻剂等等。亚立山大时代(公元前275左右)含有60种药物的万能解毒药theriaca已经深受贵族的欢迎。
  反观中国,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的神农的故事(大约相当于4700年前),已经落后美索不达米亚文化1000多年。直到公元220年,神农本草经的问世才算有了一点医学的雏形(只能算是雏形),其后,伤寒论和本草纲目的相继问世,才算建立了传统的中医中药体系。但是在全世界的医药学发展的长河中来看,中国的传统医药并不比其他文化先进。
  2)传统医药在海外
  现在医药学的飞速发展取决于现代科学的进步。化学,遗传学,生命科学等的协同发展,给医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现在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都基本放弃了富含糟粕的传统医药学。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许多社会发展滞后的国家或社区,传统医药依然有一定的生命力。我们不能去要求非洲苏丹,乍得,卢旺达,刚果等国家战乱下流离失所的难民经常接受 CT健康检查,也暂时无法实现我国落后地区穷苦的农民应该获得的健康保险。由于许多现实的限制,传统医药(在中国,被称为中医中药,蒙医,藏医等等)在现代医学无法到达的地区成为唯一的医疗手段,也可以是发达的城市地区的居民接受医疗的一个选择。
  3)日本的传统中医中药
  在日本,中医中药被称为汉方医药。隋唐时期大量的日本留学生在中国学习了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社会制度后返回日本,也带回了中国的医疗技术。公元984 年出版的《医心方》收录了850种内服药,70种外用药,基本上没有脱离中国的模式。到16世纪,随着中医中药在日本不断发展并与日本的本土文化结合,以及田代三喜,曲直濑道等的努力,产生了半独立于中医中药的医疗体系。现代技术的发达更拉开了汉方医药与中医中药的差距。但是汉方医药的根源是中医中药,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现在有日本右翼否定汉方医药来自中国,不过是一场闹剧而已。
  4)汉方药的现状
  笔者对医学不甚了解,下面简单介绍一点汉方药的现状。
  4-1)汉方药的生产厂家
  现在主要有TSUMURA,KANABO,小太郎汉方制药,帝国汉方制药,三和生药等生产汉方药,供应医院和药店。药典中收录的药物中只有148种汉方药可以使用医疗保险。相对于我国遍地开花的药厂,日本的汉方药厂家可谓屈指可数。当然也不会出现那种在国内经常看到的医院自己制造无标号无批准号的中药。
  4-2)汉方药的配方
  笔者查阅了日本药典,没有在任何汉方药中发现剧毒物质如雄黄,朱砂等。汉方药基本上是配伍固定的粉剂或者汤剂。比如桂枝茯苓丸含有桂枝4克,茯苓4 克,牡丹皮4克,桃仁4克,芍药4克,经过萃取提炼精制成粉剂或片剂。厂家不得随意更改。药物出厂必须经过严格检验,分析测定各有效物质的准确浓度。偶尔也有极少数医生开煎剂。国内常见的中药配方用一个“等”字就包含了许多信息了而省略了必须让患者知道的药物成分。
  4-3)汉方药的毒副作用
  所有的汉方药都严格标注了毒副作用。比如KANABO出品的黄连解毒汤注明副作用为升高GOT,GPT值,食欲不振,打嗝,腹泻,腹痛。猪苓汤合四物汤(联想起金庸的花雕茯苓猪)的副作用为胃涨,发疹等,严重副作用为食欲不振。小柴胡汤的常见严重副作用为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偶见副作用为体重增加,血压增高,乏力,手足痉挛麻痹,GOT,GPT数值升高,黄疸,呕吐,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脉搏加速,排尿痛,血尿,残尿感等等。五苓散的副作用为发疹和瘙痒等。六味地黄丸的副作用为胃部不适,呕吐,食欲不振,腹泻等等。市场上流通的健康食品或者不需要处方的汉方药也都严格标注了注意事项。
  4-4)处方药
  在医院,医生在开处方之前必然会询问患者最近服用过什么药物。如果患者服用过,或者正在服用汉方药,医生在开处方的时候就会非常慎重。一般情况下会要求患者停服汉方药,以免与西药相冲突。在药店自行购买药物的时候,药剂师(获得药剂师证书需要正规大学4年本科药物学专业毕业并需要经过国家统一的非常严格的考试,和国内穿上白大褂站在柜台后就成药剂师不一样)也会仔细询问患者用药的情况,这和国内药店卖药多多益善又有很大区别了。
  4-5)对汉方药的态度
  面向普通读者的几乎所有的汉方药相关的资料,书籍等都严格说明汉方药有副作用。在一些教科书类型的书籍中提到中国人的“中药治本,西药治标”的说法,但是日本的观点是否定和批判性质的。汉方药学继承中医药的扶本驱邪的观点,但不认为汉方药神奇到能够超越西药。汉方药现在基本上处于民间领域,制药公司也在开发健康食品和汉方药,但是药物浓度低于药典处方药的浓度数值,就是因为对毒副作用的顾虑。最近20年,有些大学附属医院使用汉方药对癌症晚期病人进行安慰性质的治疗,主要出发点是有些汉方药有提高病人体质的功效。现在的大学药学和医学部门以及制药公司在汉方药研究上投入不少,他们的目的是从传统药物中提取有效物质,而不是开发包医百病的万灵丹。
  综观日本的汉方药学,可以看到日本基本上放弃了传承于中国的医药学,而接受并发展了现代医学。汉方医学在日本没有什么市场,因为没有谁会在现代诊断手段如CT,B超,X射线,内窥镜已经非常普及的时代去接受望闻问切的诊断。日本人的平均寿命为世界第一(81岁),不是汉方医药的功劳,而是来自于先进的医疗水平,发达的医疗技术和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汉方药在民间依然存在,盖因日本文化深受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影响。
  日本的汉方药市场销售额很高,主要原因是日本的物价远远高于中国,而且相对于中国的原料粗加工而言,日本更注重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的开发。日本的药店或便利店有很多健康药品健康食品销售,主要是因为部分日本人持有“医食同源”的观点。
  中国的中医中药的发展现在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为何不能借鉴一下汉方医药的发展历史,让中医中药退居民间,而集中物力财力发展现代医疗技术和健康保险体制呢?
  最近冷眼旁观了一些关于中医中药的论战之余,一直在考虑写点东西助兴。愿此文对反中医阵营有点帮助。
  笔者不懂韩语,实为憾事。有哪位可以介绍一下韩医韩药的情况吗?不甚感激。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07:35:44 | 只看该作者

转载 中医中药在海外——日本的汉方药

把中国古代医药放在世界文化与世界历史中考量,也是正确认识中医的方法。
3
发表于 2010-1-20 09:22:54 | 只看该作者

转载 中医中药在海外——日本的汉方药

    作为一本专业和非专业人员都可以接受的著作,《剑桥世界人类疾病史》将医学史和医学地理学的研究与最新的医学发现结合起来,是一部自1864年德国医学家和医史学家August Hirsch的巨著《历史地理病理学手册》(Handbuch der historisch-ge.ographischcn Pathologic)以来,内容最为广泛的人类疾病史著作。
   本书探讨了全世界的疾病模式以及不同医学传统与疾病作斗争的各种方法。来自世界各国的160多位医学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为本书撰稿,使得本书成为一部真正跨学科的医学史和人类疾病史著作。
   本书的前面四个部分追述了有史以来的疾病概念。随着医学从技艺发展为科学,疾病的概念也延伸到不仅包括瘟疫和流行病,而且包括与遗传、营养和精神作用物质滥用相关的功能失调。它向读者介绍了流行病学和免疫学,考察了不同医学传统及其在医学之外控制疾病的各种尝试。第五到第七部分接着描述了世界主要地区的疾病史,并对全球的疾病生态学进行了评述。
   最后一部分也是内容最多的一个部分.从艾滋病到黄热病,逐一论述了最主要人类疾病的历史与地理分布,包括过去和当代。每个条目都分医学、历史和地理等逐项进行叙述,书后所附的清晰的索引有助于读者从不同途径查找所需的主题。
     特别让中医界人士感兴趣的是第一篇第二章《中国医学的历史》。该章在现代医学背景下,把中医发展史放在世界医学史中进行了作者认为公正客观的评论。这里引用最后一段供爱好者参考:
     “为保存中国医学所作的努力,包括从这个来源庞杂的传统中拣选一些既能自成体系,又被认为能对西方医学起补充作用的,没有迷信色彩的成分。为中医建立科学基础的研究工作正在多个层次上进行。不过,资深的医师们仍然倾向于就中医本身来传承中医。尽管西方医学与中国医学之间的对话仍在继续,其间亦不免对峙,但中国民众对这两者都有需要,哪一种是最佳选择,则视具体问题而定。”
      这一章是一个叫Paul U. Unschuld的作者写的。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15:07:12 | 只看该作者

转载 中医中药在海外——日本的汉方药

                  中国与欧洲社会的时代差

      东西方时代差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奴隶社会:地中海沿岸奴隶社会最早出现在埃及,大约6000年前非洲尼罗河流域出现了许多小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500年前后,形成了两个大国,即南部的上埃及王国和北部的下埃及王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逐渐强大,国王美尼斯率军征服下埃及,建立了埃及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强国,第一个奴隶制大帝国。奴隶社会沿地中海依次向巴比伦、希腊、罗马扩展,欧洲相继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成功地使他们达到了奴隶社会的高峰。到公元5世纪(476年)古罗马帝国崩溃,欧洲奴隶社会结束进入封建社会。地中海沿岸奴隶社会是奴隶社会的典范。而中国在公元前6000年~4000年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仰韶文化阶段,之后是龙山文化——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后的夏商时代才进入奴隶社会,此时,埃及、巴比伦已经建立了专制的、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2)封建社会:一般认为,中国在战国时期就进入了封建社会,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了专制的封建帝国,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为汉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此时欧洲处于罗马帝国鼎盛时期走向衰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奴隶社会终结进入封建社会。欧洲封建社会仅有1000年的历史,而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2000年以上,是封建社会的典范。
     (3)资本主义社会:16世纪北大西洋沿岸的欧洲与美洲,诸如英国、法国、美国、西班牙、葡萄牙等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此时的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的明、清时代。中国的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民主革命,几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于1949年进入现代社会主义社会。
     异就是矛盾,就是斗争,就是不平衡,就要向着平衡发展。社会时代的差异就意味着先进的社会形态向落后的社会形态直接或者间接的渗透和侵入,这种现象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通过经商、文化艺术交流、宗教传播、婚姻、人口迁徙、战争等形式实现相互交融。东西方有几次大范围的交融过程:
   1)公元前3000年,居住在里海北部靠近伏尔加河的草原地区最原始的印欧人是库尔干人。他们饲养的家畜有马、牛、羊、狗,他们知道的野生动物有狼和熊,他们知道的金属可能只有铜。许多人认为马和战车使他们在征战中能取得很大优势从而扩展到后来的辽阔地域。不知道什么原因,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它分裂了,人们离开故乡分好几路向四面八方迁移。其中一路到了希腊,另一路到了意大利(这两路分别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起源)。另一路穿过中欧一直到达不列颠诸岛(他们是高卢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爱尔兰人的祖先)。还有一路北上到了俄国,同时又有一路跨过伊朗、阿富汗最终到了印度。他们每到一处,就征服或同化当地的土著,把自己的语言传播到那里。可以认为是欧洲奴隶社会向亚洲的扩张。
    其中一支吐火罗人离开东欧故里(里海北岸),到达塔里木盆地南北部、河西走廊。此后吐火罗人除少数进入祁连山中之外,大部分又经过天山北麓西迁伊犁河、楚河流域,最后越过阿姆河,进占巴克特里亚。在此期间,各地吐火罗人之间相继失去联系,并进而分道扬镳,独立发展,逐渐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尼雅至楼兰一线,北缘的焉耆、龟兹地区,河西走廊西部山谷地带发展。并将驯养牛马,车轮,两轮战车,青铜冶炼术逐渐传入中国地区。其中驯养马的技术,以前有人认为是起源于中东,也有认为是起源于阿尔泰语系民族,不过近年来通过对世界上所有人工驯养马种的基因检测结果表明:世界上所有的人工驯养马种都是同源的,都来源于南俄罗斯草原上雅利安人最早驯养的马种,中国地区也是如此,甲骨文中也有关于马的进口的记载,证实了这一点。
     公元2003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60年前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的“小河墓葬”里挖掘出29具用生牛皮紧紧包裹的船形棺匣。打开其中一个棺匣,一位4000年前欧罗巴少女的面容依旧生动。少女身披精致的羊毛斗篷,足蹬牛皮靴,随身携带的草编小篓里发现了麦粒。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位考古与人类学家宣布,通过DNA检测,证实在我国新疆出土的“楼兰美女”是高加索人种,也是塔里木盆地最早的定居者,而这一观点与此前刚刚完成“楼兰美女”复原图的中国刑警学院赵成文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
    在中原,与此同时代的龙山文化的人类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由于木耒、骨铲、石镰和蚌镰的出现,间接证明在农业生产上又比仰韶文化提高了一步。家畜的数量还比仰韶文化丰富,种类也加多了,有猪、狗、牛、羊等。从龙山文化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充分说明了由母系向父系氏族的过渡,大约是以这个时期为转折点的,嗣后逐渐向高度发展,终于加速了原始公社的解体。估计其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900—1700年,甚至于认为它的早期应早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分布是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并及于渤海湾的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的一些新石器文化遗存也表现了密切的联系。以河南、山东为中心,西限至于陕西,也可能到达甘肃境内与齐家文化相交错,东北达到河北、辽东半岛,陕北、晋北和内蒙古南部的许多灰陶遗址都和龙山文化有着某些联系。大体上可以这样假设,古代史上的夏、商、周的产生与发展都与龙山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吐火罗人文化与龙山文化的融合对于中国原始社会的解体,夏朝奴隶社会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吐火罗文化与龙山文化的交融地就是在大关中地域,这就是周秦汉唐文化的起源。
     (2)匈奴人是最初在蒙古高原活动的一个游牧民族,有人认为是高加索吐火罗人的后裔。我国从有记载的编年史开始就一直有他们的踪迹,殷商时期,他们被称为鬼方、犬戎等等。从春秋时期开始,匈奴人不断南下骚扰。西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了强有力的打击,匈奴元气大伤。西汉晚期,匈奴发生分裂,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顺汉朝,流窜到中亚与汉朝为敌的郅支单于也被汉朝消灭,汉匈关系从此走向和解。东汉初年,匈奴贵族中的反汉势力重新抬头,导致匈奴再次分裂,南匈奴归顺汉朝,北匈奴则坚持与汉为敌,经常发动对南匈奴和汉人的掠夺。东汉明帝、和帝时期,汉军数次攻打北匈奴,直至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北匈奴大败,只得向西逃窜。
匈奴人西迁进入欧洲,将日耳曼蛮族赶出丛林,匈奴的铁骑和日耳曼强悍的入侵引发了欧洲的巨大动荡,并使煊赫一时的罗马帝国走向分裂、衰弱,直至灭亡,欧洲从落后的奴隶时代进入了封建时代,结束了地中海沿岸延续了大约4000多年的奴隶社会,这极大地改变了欧洲和世界历史的进程,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极其浓重的一笔。700年前成吉思汗率蒙古部族西征,扫破了几个世纪以来欧洲中世纪的迷信,打通了东西方的交通,中国先进的封建文化传播到欧洲,间接地推动了西方的文艺复兴。匈奴与蒙古向欧洲的扩张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扩张。
     (3)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是大家都清楚的,英国征服了印度,而后向东侵略中国,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加速了清王朝灭亡。最后一个封建大帝国灭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战胜了封建主义。
     东西方时代的差异并没有阻断各地人民的交往、融合,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的灭亡与匈奴的入侵密切相关,匈奴游牧奴隶社会是被汉朝先进的封建社会打败的,汉朝没有能力直接打击罗马帝国,但是,欧洲进入封建社会的确与汉朝先进的封建社会有关。中国由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与高加索吐火罗人向东方迁徙有关,他们带来了驯养牛马,车轮,两轮战车,青铜冶炼术,冶铁术等等技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尽管欧洲、印度、中国有帕米尔高原及喜马拉雅山的阻隔,但是,世界人民的交往与融合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从公元前4000~前3000年古埃及文明肇始,一直延续到公元2至8世纪东方诸国先后进入封建社会这个时段,即东方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其辽阔的地域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到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以及东亚的黄河与长江流域;既有适应于灌溉耕作的农业文明,又有在地理环境恶劣、气候干旱条件下产生的游牧文明,这两种类型的文明相互传播、冲突与融合,逐渐催化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上古东、西方文明。譬如,古埃及文明就是由生活于南方沙漠地带的上埃及游牧民族与生活于北方肥沃地区的下埃及农耕民族共同创造的;古巴比伦文明则是对苏美尔人的农耕文化和阿卡德人的游牧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的结果;希伯来文明是在生活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过游牧生活的希伯来人,与定居迦南的农耕民族两者相互碰撞融合的基础上生成的;从中亚移居恒河流域的雅利安人带来的游牧文化,与印度河流域土著民族达罗毗荼人固有的农业文明的有机融合,开创了丰富深厚的古代印度文明;而东亚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及南方的农耕文明,一起共同整合塑造成为儒释道互补的中华传统文化。三大中心,四大文明并非是独立存在的,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15:15:55 | 只看该作者

转载 中医中药在海外——日本的汉方药

    认识了这个时代差,就能够正确认识文化巅峰的世界性转移,就能够正确认识为什么在奴隶社会地中海沿岸的医学发达,如公元前600年左右,Hippocrates;为什么中医的理论发生在秦汉时期;近代西医发源于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现代医学将发源于环太平洋沿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3:16 , Processed in 0.0519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