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86|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13 11: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7/08/14 06:46pm 第 6 次编辑]


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
作者:李同宪     李月彩
    1  感染——炎症——发热这一最古老的医学联系是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研究的共同研究对象。
    一般认为《伤寒论》及温病学说都是讨论外感热病的。尽管伤寒温病有着历史纷争,但是它们讨论的基本内容都是当时社会上最多见的热性病,许多学者认为应当统一为中医外感热病学。《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温病学说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补充了《伤寒论》的不足,提高了治疗外感热性病的效果。它更多地涉及传染病方面,二者统一结合起来,可以包括所有外感热病的诊断及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发热是机体对感染或(与)炎症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致病微生物的感染是病因,炎症(局部炎性反应与全身炎症反应)是病机、病理,发热是临床表现。除了感染之外,其它如创伤、肿瘤、变态反应等均可引起炎症,炎症可引起发热,也可能不引起发热,但无论是急性发热还是中长期原因不明的发热其最常见的原因都是感染,感染——炎症——发热这一联系是医学中最多见、最古老的联系。在没有抗菌素及外科手术的古代,感染——炎症——发热比现代更多见更严重。所以中医热病学研究的对象是外感发热,就是把感染——炎症——发热这一大类疾病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空间上研究其发生发展终结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在各个不同时空阶段的临床表现、病机及治疗原则和方法。
   <现代感染病学>一书在前言中说:“在医学乃至整个生物学研究中,感染性疾病(简称感染病或感染,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对其应有一个准确定义”。陈灏珠院士为该书所作的序中说:本书还概述了“感染”与“传染染”的关系,阐明“传染病”是“感染病”的一部分。这种认识上的升华对于伤寒与温病之争以及寒温学派的统一有启迪意义。当现代感染病学包括了传染病、寄生虫病之后,它所覆盖的病种以及由感染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病理过程才能与《伤寒论》及温病学的集合相一致。
     2  对感染病(外感热病)发生发展演变的动态变化规律的认识,中西两大理论体系具可相触性。
     2.1 当病原体侵入机体,突破体表防卫机制之后,首先受到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体液成分和吞噬细胞的抵御,在这一阶段患者不出现症状(潜伏期),当病原体充分扰乱了体液成分和吞噬细胞的防卫能力之后,人体产生了另一种非特异性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这个反应增加了体液防御成分的浓度,增加了吞噬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促进体液和细胞成分到达炎症部位,是对抗原特异性应答的开始。这时患者出现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前驱期),发热是急性反应期最明显的标志。当疾病进一步发展,局部炎症灶形成,炎症器官出现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等定位性,特异性症状及体征,随之全身炎症反应加重,除发热外还可出现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感染性休克、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等一系列病理过程,此时病程进入发病期(症状明显期)。随着特异性抗体的出现及全身抗损伤功能的增强,治疗得当等,机体逐渐恢复健康,此为恢复期。至此,典型的急性感染过程结束。另一种情况是急性期过后,病原体清除之后,疾病的动态过程并未停止,因为组织器官损伤之后不一定都能完全恢复其功能或被完全代偿,遗留有器官形态结构损伤,机能及代谢障碍;有些疾病其病原体未能被完全清除而转为慢性过程,并有可能反复急性发作;由于毒素及免疫反应使疾病仍然存在如免疫性疾病等,这些慢性过程使机体的营养代谢严重紊乱,机能障碍逐渐失去代偿,机体乃逐渐衰竭而导致死亡。综合以上临床及病理过程,感染性疾病大致可分为前驱期、发病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或转入慢性期、衰竭期(严重营养代谢机能障碍期)及临终前期。对感染性疾病的这种从启动——高潮——恢复或慢性各期的动态变化过程的认识不是西医独有的,在中医也有同样的认识。
      2.2 对外邪侵入机体后引起发热这一大类疾病,从启动——高潮——恢复或转为慢性的演变规律的认识,中医有伤寒及温病两大学派,《伤寒论》认为是六经相传(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温病学说认为是卫气营血相传及三焦相传。现代许多中医学者认为:伤寒论六经的实质是外感热病发生发展过程全身性病变的六个阶段;温病卫气营血四者浅深轻重的层次一般作为疾病发展过程的传变顺序;目前大多数学者同意温病学派是伤寒学派的继续发展,则三种辨证方法(六经、卫气营血、三焦——作者注)经过讨论与实践检验是可以统一起来的;温病的卫分证、三焦辨证中的上焦证,六经辨证中的太阳经证都为疾病的初起之证,其中卫分证与上焦肺卫证、太阳经证同属八纲辨证中的表证范畴;阳明经证和中焦证的某些证型类同,亦和气分证中某些证一样。六经中的少阳证和气分证的“少阳胆及三焦”相似。可见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以及六经辨证,其名称虽异,却有许多共同之处。中医学还认为伤寒三阳是正盛表热实证的概括,三阴是正气衰减里虚寒证的代称,可见三阳是急性期表现,三阴一般是指外感热病后期的慢性过程,病邪已侵入脏腑。温病学是明清医家从事急性热病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发展衍生形成……的临床学科,说明卫气营血辨证主要指的是外感热病的急性过程,应与三阳一致,由以上论证可知六经与卫气营血有以下关系。
    外感热病的初期:卫分证、太阳经证。
    外感热病的极盛期:气分证、阳明病、少阳病、营分证、血分证。
    外感热病的晚期:慢性期、三阴经病
     2.3 既然外感热病与感染性疾病的范围一致, 中西医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他们的动态变化都符合启动——高潮——恢复或慢性过程的规律,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有如下相关关系:
    前驱期,太阳经证、卫分证;
    发病期(症状明显期)、气分证、阳明病、少阳病、营分证、血分证;
    慢性期、太阴病、衰竭期、少阴病;临终前期、厥阴病。
   中西医除了对以上典型的临床病理过程有共同的认识外,都指出了非典型临床过程的存在,如西医指出的顿挫型、消遥型、轻型、暴发型、重型等。在中医则有不传与特殊传变、逆传、同病、直中、合病、兼挟证、坏病、变证等。这说明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对感染性疾病的典型临床过程及非典型临床过程均有相同的认识。尽管如此,在两大理论体系相结合时仍然不能使之丝丝入扣,对号入座,强求对位,而只能从感染的动态变化规律上认识两大理论体系的可相融性。他们不能相互取代,而只能融合、互补,对于那些暂时还不能融合的部分,须待中西医科学的发展去解决。
      3 前驱期、卫分证、太阳病的可相融性
      3.1 太阳主一身之表,为六经之藩蓠;卫分为人体第一道防线,它具有抵御外邪侵入和驱邪外出的功能。这些概念在逻辑上与非特异性宿主防御功能相一致。非特异性宿主防御功能是宿主抵抗力的一部分,对任何微生物而言,它是抵抗微生物侵入的第一道防线,它包括正常菌群,遗传因素,自然抗体,完整的形态结构,正常分泌物,吞噬作用,NK细胞,非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纤连蛋白,激素及营养等。其中机体完整的表面结构是重要的第一道防线。它包括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与外界相通的管道系统。现代温病学认为:温邪上受,从口鼻而入,实质上指的是呼吸道感邪与消化道感邪。所以太阳、卫分与宿主非特异防御功能,特别是与外界相通连的皮肤、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等都是指机体抵御外邪(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当第一道防线被突破时,其临床表现分别为太阳病,卫分证,前驱期(非特异的急性期反应)。它们都是外感热病的初期阶段。
      3.2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发热或不发热,无汗为伤寒,有汗为中风,这是太阳病提纲。温病卫分证的辨证要点是: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常见的有五种类型。前驱期的特点是:出现少数轻微的非特殊性症状,如乏力、微热、头痛等类似感冒的一组症状。从临床角度来看,三者表现都非常相似。
     前驱期的临床表现是以发热为主,类似于感冒的一组非特异性症候群,许多传染病及某些器官系统感染的早期及轻型都会有类似的表现,因此早期发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成为当代医学临床上的难点之一,此时最易误诊为感冒而使用发汗解热剂,引起严重后果。这与《伤寒论》太阳病篇的思路一致。《伤寒论》太阳篇共178条,占全书内容之半。其主要精神除叙述伤寒本病之辨证,辨脉的治法之外,都是坏病防治辨证方法。种种反逆误治则成坏病,而变证百出矣。故篇中(太阳病篇——作者注)原得之病与正治之法,不过十余条,其余皆斡旋救逆法也。特别是误用汗、吐、下、火等,会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所以太阳病篇用了绝大部分篇幅反复论述鉴别诊断及误诊误治之后引起的严重后果及治疗法则。反复告诫只有在排除所有其它疾患,确诊为伤寒或中风(感冒或流感)之后,才能用麻黄汤、桂枝汤发汗退热,这与现代西医对发热初期的处理原则完全一致。这决不是偶合,而是临床实践的结晶。温病学家在总结了无数误诊误治的经验之后,逐渐在明清时代形成了系统的温病学说,提出了卫分证用辛凉解表及四时卫分证的诊断及治疗,不仅弥补了伤寒的不足,而且对现代医学也具有重大意义。
     3.3 许多传染病及各器官系统感染的早期及轻型病例都有可能出现类似感冒的表现,西医及伤寒学派在确诊之前禁用发汗、解热剂。而且没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温病学派则有卫分证整套治疗原则。如流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肺炎等在早期均可用银翘散加减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早期用三仁汤治疗;秋季感冒、支气管炎及肺炎早期用桑杏汤治疗等,即使西医没有确诊之前用之亦无大碍,对某些轻型病例尚有治愈之效。
流感及普通感冒绝大部分病例停留于太阳经病及卫分证而不再传变,西医认为是一组非特异性症状,没有特效治疗,现代中医可根据发病季节、临床表现及体质等有一系列的辨证方法而应用不同的治疗,大大丰富了现代治疗学的内容。
     前驱期、太阳经病、卫分证都是感染性疾病的初期阶段,其临床表现是一组以发热为主的非特异性类似感冒的一组症候群。它包括了发生于不同季节的各种感冒及流感;各器官系统感染,特别是传染病的早期及轻型病例。治疗上在确诊前禁用发汗退热剂及激素等,但可根据季节、临床表现及体质情况应用温病卫分证的辨证方法给予治疗。对于四季感冒及流感中西医两法可以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治疗方法。
     4 症状明显期(发病期)、阳明病、少阳病、卫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可相融性。
     4.1 症状明显期或发病期,又可分为上升期、极期、缓解期,这是感染性疾病最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以局部炎症反应形成的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等特异性、定位性症状及体征的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加剧,全身感染综合征的各种病理状态相继出现为其特点。
     4.1.1 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临床症候群(Sepsis)
Sepsis定义为宿主对微生物感染的全身炎症性反应,其病原多数为革兰氏阳性或阴性细菌,但病毒、立克次体、真菌等也可引起。微生物分子信号、或毒素的全身播散也可导致。在这些病原中,大肠杆菌内毒素(LPS)是研究最多、最强力的激活剂,它可以引起包括发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及衰竭等多种急性病理过程。这些病理过程没有明显的界限,可单独发生,也可相继发生,也可相互交错同时发生。现代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病毒感染?)也属于全身感染综合征范畴。
发热是一个非特异性症状,它可以引起心率加快,心搏增强,呼吸加快、尿少、恶心、呕吐、大便干燥、烦燥不安、神昏谵语等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
    败血症是病原菌及其毒素侵入血流所引起的临床症候群、病程中常有炎症介质的激活和释放。败血症无特异的临床表现,轻者具有一般感染症状,如寒颤、高热、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皮疹和神志改变等;严重者可发生心、肝、肺、肾等脏器损害。约30%的败血症并发感染性休克,还引起DIC、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
     感染性休克为一严重的动态病理过程,除少数病例外,从微循环障碍的观点看,一般经历缺血缺氧期,瘀血缺氧期及微循环衰竭期三个阶段。不同的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休克亦有不同的表现。
      4.1.2 各器官系统感染的局部炎症反应所产生的特异性、定位性疾病及体征,举例如下,呼吸系统感染:咳、喘、痰伴发热为支气管炎、肺炎。
消化系统感染:恶心、呕吐、腹痛、发热,若伴拒按、板样腹为急性腹膜炎,若伴按之软、压痛不明显为胃肠道内感染,若伴数日不大便、压痛为肠梗阻肠内感染,若伴胸胁痛上腹压痛有包块为胆胰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尿急,尿频等为急性泌尿道感染。
所有器官系统感染都有其特异性,定位性症状及体征。它们的出现对于诊断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人体极其复杂,在分析每一组症状及体征时要区分:(1)是本系统器官局部炎症引起的;(2)是其他器官系统感染由于代谢、机能、结构相联系而继发的;(3)是全身炎症反应的表现。这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极为重要,对于判断局部炎症反应与全身炎症反应的程度具有重大的意义。
    不同类型的病原体侵入不同的器官系统会引起不同的局部炎症反应与全身炎症反应,根据机体机能状态及其他因素,局部炎症反应的程度与全身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有很大的差异。如局部炎症反应强烈而明确,全身炎症反应较轻,仅出现发热,此时临床上会出现典型的特异性,定位性病症伴发热,对诊断具有重大意义。相反,某些感染会表现出强烈的全身炎症反应如败血症、毒血症、DIC,而局部炎症反应较轻,特异性定位性症状相对不重要或不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讲症状明显期各种临床表现是由各器官系统局部炎症所产生的特异性定位性症状及体征与全身炎症反应各种不同病理状态所产生的症状及体征(往往不具特异性)的不同组合。反过来,可以从一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推断出这组临床表现所反映的病理状态组合(局部炎症反应状态与全身炎症反应状态),这就是病机,即中医证的实质。显而易见,由临床表现推论病理反应状态的过程具有很大的误差,这是中医辨“证”时的最大难点,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可以弥补中医的不足。
      4.2 把气分证、阳明病、少阳病、营分证,血分证归于发病期,是因为它们都属于外感热病的急性期,与西医发病期的诸多特点相吻合,如病情严重呈急性过程;持异性定位性症状明确,对疾病诊断具有重大意义;是治疗及抢救的关键时刻。需要指出的是太阳病中的误治变证及太阳腑病也属发病期,因为它们具有以上特点。
      4.2.1 中医认为:邪在经络肌表为表证,邪涉脏腑为里证。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气分阶段为里热亢盛,所以阳明病、少阳病、气分证均为邪涉脏腑的热证里证。由于外邪性质不同侵袭脏腑不同以及体质等因素,出现各脏腑的不同病理变化,出现许多不同的临床表现类型,举例如下:
     邪热壅肺:咳、喘、痰等,治则用麻杏石甘汤

     阳明腑实:数日不大便,腹痛等治用承气类

     热实结胸:腹痛、拒按、板样腹等治用大陷胸汤

     痞症:腹痛,按之腹软等治用泻心汤类

     阳明经证:大热大渴大汗出脉洪大治用白虎汤

     少阳阳明病:胸胁痛,上腹包块压痛,用大柴胡汤

     淋证:小便出少,起数,涩痛等用八正散、三仁汤等

     可以看出气分证、阳明病、少阳病中的各种证与各器官系统感染的典型临床表现有惊人的相似。尽管脏腑与器官在概念上有极大的差别,但是它们都是指内脏器官系统,两者在临床上以一组症状,体征及其所反映的病理学状态(证)为桥梁相互沟通,以治疗效果验证了其相互沟通、融合的正确性。因为近百年来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研究、药物药理研究、动物实验等,反复证明麻杏汤石甘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轻型肺炎;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大承气汤治疗许多外科急腹症;大陷胸汤治疗早期渗出性腹膜炎;八正散、三仁汤等治疗急性泌尿道感染……都是有效的。可以说,各器官系统感染的典型临床表现,都可以在中医系统内很容易地找到相对应的证。
      4.2.2 中医认为:营为血中之气,血为营气所化,邪入血分营分,病位虽有浅深之别,症情虽有轻重之异,但病变机理并无本质不同。营分证的特点除了高热之外,以神志障碍、斑疹隐隐,或见斑疹出现为其特点;血分证除了以上特征外,则以出血(提示DIC)为其特点。这些病症符合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营分证与败血症早期或轻型相吻合而血分证则是败血症合并DIC者。这里的败血症也包括了血培养阴性的Sepsis。
除了临床表现相吻合外,有的学者提出ET(内毒素)是导致卫气营血传变的重要物质基础。用ET复制的该模型与温病气血两燔证有些相似,用清瘟败毒饮治疗后,表明该方有解热、解毒、顿挫病势的作用。在专方治疗中清瘟败毒饮是治疗败血症较为理想的方药。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可制造出温病热灼营阴,温病血分证,温病营血分证的动物模型。前已述及内毒素是引起DIC、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的最强力的激活剂,所以营分证血分证与败血症的机理是一致的。现代医学已证明,治疗营分、血分证的代表方剂如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等都对轻重不同的败血症有治疗作用。有的学者主张除了重用清 瘟败毒饮外,配伍承气激发釜底抽薪,泻火下行而泻毒救阴,这也是中医治疗败血症的重要经验。对于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各种败血症,中医都会有相应的治疗方剂。

      症状明显期综合为下表:
临床表现          证             病                  治疗代表方剂
气分证
发热伴咳、痰、
轻度气喘         痰热阻肺      急性气管炎、肺炎轻度   麻杏石甘汤
发热伴数日不大
便腹痛拒按       阳明腑实      肠梗阻、肠道内感染     承气汤类
发热伴腹痛抿按
板样腹           热实结胸      急性腹膜炎              大陷胸汤
发热、腹痛按之
濡               痞证          普通胃肠道感染          泻心汤类
上腹痛、包块、
压痛、胸胁痛     少阳阳明病    胆胰系统急性炎症        大柴胡汤
发热、黄疸、胸
胁苦满           湿热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茵陈蒿汤
发热、大汗、大
渴神昏谵语       气分热盛      单纯高热伴神经障碍      白虎汤
营血证
寒颤、高热、皮
疹、烦燥不安     营分热盛      轻型败血症              清营汤
营分证加意识障
碍、惊厥昏迷     热入心包      败血症伴神志障碍        清营汤加三宝
高热舌紫绛无苔,
各种出血         血分实热      败血症合伴DIC           犀角地黄汤

     不一列举,构成了千百个临床类型
     感染性休克的中医治疗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报道很多,常用的方剂如参附汤、四逆汤、人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生脉散,复脉汤及其变方都是治疗各种感染性休克的有效方剂,药物药理研究也证实有抗休克的作用。
从以上分析及对照中可以看出,卫气营血相传,六经相传与Sepsis的发生发展相类同;卫分证、太阳经证、前驱期是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的急性反应期、以非特异性临床症候群为特点;气分证、阳明病、少阳病是轻度全身炎症反应(发热)与典型的局部炎症反应的组合;营分证是败血症的早期,血分证是败血症合并DIC。其它如感染性休克,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多脏器功能障碍及衰竭在伤寒及温病中均有论述。这些急性过程中的许多病理状态(证)在慢性期急性发作时,机体逐渐衰竭的过程中(伤寒论中的三阴经病)还会出现,其处理原则也大致相同。
      5 古代没有抗菌素及外科手术,感染性疾病除死亡率高外,其后遗症、继发病、慢性感染及其复发比现代多得多,且病情更为严重,所以在典型急性感染过程之后,慢性病例、营养代谢机能障碍、慢性感染急性发作、变态反应性疾病、衰竭等必然成为医学家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六经辨证中的三阴经病。现代所谓的慢性病毒感染,慢性疲劳综合症就与少阴病提纲“脉微细,但欲寐相一致。在西医这些慢性过程多属内科范畴,在中医则与杂病相伍。许多伤寒学家根据《伤寒论》中的经方与杂病的治法相同,特别是现代经方的应用远远超出了感染性疾病的范畴,且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治疗效果,重新提出“六经钤百病”之说,确实有道理,但是把《伤寒论》及温病的研究范围界定在“感染”这个范围内,有利于实现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的初步有机结合,有利于解决现代感染病学中的某些颖难问题。如在MOF的动态发展过程中,首先出现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是首发器官,中医则认为“肺为娇脏”,“肺与大肠相表里”,据实验研究证明,大承气汤具有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及肠源性感染败血症的双重作用[20],那么通里攻下法对预防及治疗MOF应当具有重大意义。慢性疲劳综合症与少阴病相类同,那么少阴病的治法及方剂应该对其有效,为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开拓了新的思路。
      小结:本文简要论述了《伤寒论》、温病学说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在理论上具有可融性,在临床上具有可操作性。两大理论体系的相互融合不仅解决了学派之争,而且对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具重大意义。从方法学上,找到了中西医有机结合的新思路。
来源:???2002-3-1





2
发表于 2007-8-13 11:29: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

中医诊治外感杂病:均以三焦、营卫气血、六经辨证为主体。但临床确有独特之疗效。西医抗感染也有疗效。若中医临床最讲究阴阳二字及一气耳。两大理论体系相融性将由此展开。
3
 楼主| 发表于 2007-8-13 15:32:03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

<伤寒论>,温病与感染病学的融合是理论体系的融合.外邪是他们的共同病因,病原体是外邪的载体.感染病学中所包括的病理状态诸如:水电解质乱,SIRS,MODS,SEPSIS,DIC,休克,各器官系统功能障碍,营养不良等,几乎包括了内科的所有内容以及大部分外科的内容,所以,其治疗决不是抗菌素能够解决的.同样<伤寒论>可以"黔百病".我们从临床需要来实现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而不在气与阴阳上下工夫,那是哲学问题.所以我们成功了.

-=-=-=-=- 以下内容由 中西医融合观2007年08月13日 03:35pm 时添加 -=-=-=-=-
请参考我以前发表的论文.
4
发表于 2007-8-13 16:48:38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

非也。中医理论体系若离开气本质学说、只能是西化学说。将受到中医界人土热烈批评。也是盲目创新。成了一人之言。
5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08:18: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

"气本质学说"是现在的中医,或者是现在的中国哲学家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解.中国古代哲学从"天园地方"开始,之后的易经,再后的老子,孔子,诸子百家只有到了庄子,对"气"才进行了比较多的论述.在中医的发展过程中,"气"的概念并不是中医的本质所在.解放前中医临床界尊崇的是伤寒论与温病.特别是伤寒论,其方被尊敬为"经方".解放后,上世纪60年代在中医界曾经讨论过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什么?大多数学者的意见认为,藏象学说、经络学说、阴阳学说等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在编写全国统一中医学教材时,确立了藏象学说为中医学的内核,藏象学说占据了中医学的统治地位,显然这受到了西医解剖学的影响。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气本质"的说法才显现,中医理论体系气本质的说法并不是中医界的统一认识,更不是金科玉律.现在的中医界并不是铁板一块,有许多学派,气本质学派只是一家而已,并不能涵盖整个中医界.
6
发表于 2007-8-14 15:28:4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

建议阅渎黄帝内经太素:顺养六气篇。
7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18:39:1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

关于中医理论的内核,中医界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看法.教科书就是证据.上世纪90年代以前出版的教科书把藏象经络作为中医理论的内核,阴阳五行作为铁核;气的概念在气,血,津液中包含着.上世纪90年代哲学界提出"气"与西方古代哲学的原子论进行比较,中医学才把<内经>中的气作为中医理论的基础(内核)提出来.这是历史事实,不容篡改.2000年以后出了许多书籍认为:气学说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核,它与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论治、方药治法、长寿摄生等其它中医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从人体生理、病理、诊治、养生等方面已彰明较著地揭示了生命科学的重点内容;且随着气学说的深入探索,无疑更将为包括现代人体生理解剖学、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数学、时间生物医学、医学气候学、预防医学、长寿医学、医学遗传学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等在内的人类生命科学及临床诊治医学带来新的命题、思路和可预期的巨大发展及重要探索途径。明显看出:气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核,是最近的事.起码,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医界,科学界并没有认识到中医理论的气本质学说.而且到现在为止气本质学说还是不完善的,有争论的.
8
发表于 2007-8-14 18:58:2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7/08/15 07:07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7/08/13 03:32pm 发表的内容:
<伤寒论>,温病与感染病学的融合是理论体系的融合.外邪是他们的共同病因,病原体是外邪的载体.感染病学中所包括的病理状态诸如:水电解质乱,SIRS,MODS,SEPSIS,DIC,休克,各器官系统功能障碍,营养不良等,几乎包括了内科的所有内容以及大部分外科的内容,所以,其治疗决不是抗菌素能够解决的.同样<伤寒论>可以"黔百病".我们从临床需要来实现两大理论体系的融合,而不在气与阴阳上下工夫,那是哲学问题.所以我们成功了.
善。
另,西医的内、外科分科,是从手术治疗与否来分的,如此分科有利于手术治疗的进步与发展。但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需要出发,还是中医的分类更为合理,先根据发热与否分为外感与内伤。在内伤杂病中,再按系统分,身体内部的病变属于内科,身体外部的病变属于外科;
伤寒(狭义)偏重于现代医学中的普通感染性疾病(或系统感染性),而温热病更多的偏重于现代医学中的一些烈性传染病。
9
发表于 2007-8-14 19:00:5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

气本质学说应引起重视。以求统一。
10
发表于 2007-8-14 19:10:12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中医外感热病学与现代感染病学两大理论体系可相融性探讨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2007/08/14 08:18am 发表的内容:
解放前中医临床界尊崇的是伤寒论与温病.特别是伤寒论,其方被尊敬为"经方".解放后,上世纪60年代在中医界曾经讨论过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什么?大多数学者的意见认为,藏象学说、经络学说、阴阳学说等是中医理论的核心。
事实上阴阳五行学说都不应属于中医理论的核心。阴阳五行是辨证法,是哲学,是认识方法论,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的核心。它不仅指导支配着中医(医学),还支配指导着传统的天文、军事、农学……
中医的根本属性,首先是医学,是以“人”和“病”为基本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学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09:34 , Processed in 0.0848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