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感谢曼之赐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16 00:1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watermark]感谢曼之赐序

感谢曼之,为拙作赐序。值此书付梓之际,先行刊出序言原文,深表谢意。
                                    序言


    我与许进京先生虽然未曾谋面却神交久矣。那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赵红军弟来信,向我推荐一本脉学著作,希望我读一遍。我对于脉学素不熟谙,自以为脉学论著古今夥矣,然人云亦云者亦多,而有新意者难求,我辈当以研习医案为中医临床基本功夫,脉学理论知其大意即可,正不必孜孜汲汲于繁琐考证之中。及至红军弟发来许先生《最新实用诊脉法》书稿,阅读之余,方叹其研究方法之精当,正合乾嘉朴学求真务实的精神与方法,且知先生乃涵泳于脉学久矣而得之深者也。及后,我与先生均任职于于全球中医药论坛为版主,朝夕相处,互通声息,先生一贯处事低调,宽容待人,则又知先生正如古人所谓“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中医的脉学理论与经络理论紧密相关,是一棵大树的两个分枝。现在,凝聚着许先生多年心血的、作为《最新实用诊脉法》姊妹篇的《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一书即将出版,许先生在本书中,一如既往的采取求实的科学研究方法,对于《内经》与近代出土的历史文献进行了新的梳理考证,尤其是指出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以及被埋没的原因,因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近一年来,关于脉学的讨论在几个中医论坛里面成为热门话题,争论不断,这种讨论与争论当然是一件有益于学术探讨的好事,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讨论也暴露了大部分参与者都缺乏脉学实践这样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比如,沉洪脉本来是一种常见脉象,凡经常进行评脉实践的人自然知道这一点,但参与讨论的很多同志却不知道现实中可以有这种脉象,对于沉洪脉提出质疑的不仅有刚出校门的青年人,还有行医多年的中老年中医临床工作者。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脉象的知识只是从概念到概念,这是一件令人遗憾的甚至是令人震惊的事情!这也说明,目前的大课堂教学方式,确实不能够让学生掌握四诊技能,这个问题严重的阻碍了中医人才的培养,是中医发展面临的瓶颈。怎样尽快地让更多的人学会指下操作的基本功夫,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而通过这些讨论,我又感到,许先生的《最新实用诊脉法》与这本《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由于其能够紧密结合临床,其实是学习脉学实践与病机诊断以及辨证施治的最好教材。
   我认为,中医的科学属性是一个可以讨论的学术问题,但是研究中医,整理中医古典文献,却必须应用科学的即分析归纳推理的方法,这是毫无疑问的。二百多年以前的乾嘉朴学已经为我们指出了整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方法,而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科学的研究方法,至少是与西方科学方法不谋而合的方法。遗憾的是,近几十年来,这种方法在中医古典文献的研究方面却迟迟不能够有大的进展。长期以来,中医古典文献被蒙上了一层迷蒙的神圣光环,任何企图剥去这一层迷蒙光环的努力都会遭到极大的反抗。现在,我高兴地看到,许先生的这两种著作就是继承了乾嘉朴学的优良传统,以建立在对于中医经典原著基础上的详实的研究方法,在中医脉学与经络学说方面,为当代中医理论研究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
    我相信,这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著作的出版,一定会把中医经络学说的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为中医学术发展与繁荣作出重要的贡献!

                                          孙曼之2008年8月25日
[/watermar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8:38 , Processed in 0.0700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