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系统医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国际研讨会论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19 06:1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不留行在 2006/04/03 10:35am 第 1 次编辑]


“系统医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国际研讨会论坛
李津
本刊记者
06年01期
论坛

  系统医学是在哲学的层面对现代中西医结合的诠释,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教授凌锋对此曾提出“整体自洽理念”(本刊2005年第4期做了详细报道)。为了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现代医学临床中进一步认识应用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性,2005年12月23日下午1:30分,在首都医科大学第二教学楼阶梯教室召开了以“系统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邀请国际、国内知名的系统论及医学专家作专题演讲与研讨。
  参加这次论坛的特邀嘉宾有: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教授凌锋;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观涛;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显微神经外科研究室主任鲍遇海;美国威斯康星医学院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 生物物理系终身教授李士江;美国伊利诺州州长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赵申生;美国国际整体医学研究所所长金观源等。首都医科大学的师生、北京医疗卫生机构约 200人聆听了专家们的专题演讲。

凌锋


金观涛

  论坛是从问题的提出开始的。凌锋教授首先向与会人员简单介绍了“整体自洽理念”,认为“健康状态是人体内稳机制的稳态,疾病状态是某种亚稳态;所谓治疗并非是手段和结果那种直线性的因果关系,而是手段影响内稳机制的调节过程”,以此理念出发,凌锋对现代医学的直线性诊治手段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曾著有《系统的哲学》一书的金观涛教授在其“系统医学的理论表述”的演讲中,尝试用系统科学的语言为“整体自洽理念”找到精确的表达方式。
  对系统医学有着深刻思考的鲍遇海教授则从医疗实践出发对“整体自洽理念”提出一系列质疑:如何定义“亚稳态”?如何把握干预度?人体是不是“内稳定自组织系统”?任何治疗都是通过影响“内稳机制”起作用的吗?问题提得敏锐且富于启发性。

鲍遇海


赵申生


李士江


金观源

李士江教授以“神经交响乐”为题,形象、诙谐地为听众讲述了磁共振成像在系统医学中的应用与展望。
  对于中医理论与世界医学理论接轨遭遇到的阻力和困境等问题,赵申生教授做了“医学与计算机科学中的语言表述”的讲演,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医走向世界的最大困境是表述的模糊性,缺乏国际上能够普遍接受的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

陈越光

  中西医结合的路线和方法历来在业界和理论界争论颇多,金观源教授则在此次论坛上提出,系统医学是中西医结合的新途径和新高度,要大力发展中西结合的系统医学。而“整体自洽理念”实际上是系统医学的另一种表述。
  演讲者的精彩发言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次又一次的掌声。
  这次论坛是由首都医科大学脑血管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教育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育处、科技中国杂志社共同主办的,分上、下午两个会场,上午是专家小范围的研讨。
  作为论坛的主持人、《科技中国》主编陈越光在为论坛做最后的总结时说:“当专业工作者面临本专业最前沿问题的挑战时,最需要的是具备超越专业的勇气和方法,而本次论坛就是为实现这样的目的提供了一个超越的平台。”
  主 办
  首都医科大学脑血管病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教育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教育处
  科技中国杂志社
  演讲教授
  凌锋/金观涛/鲍遇海/李士江/
  赵申生/金观源
  主 持
  《科技中国》主编 陈越光
2
发表于 2006-4-2 13:11:4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系统医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国际研讨会论坛

不知道这次国际研讨会上有没有讨论系统论是如何确认现在系统就是所指系统的全部?谁有机会再参加类似的会议,替我问问这些系统论的权威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7 06:43 , Processed in 0.1324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