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论-29 解读《后现代科学是伪科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29 21:5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散论-29  解读《后现代科学是伪科学》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说明》: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有一个对后现代科学的讨论。其中,有一个观点是:《后现代科学是伪科学》。下面我把这个讨论做一个摘录,并且提出我的看法,主要是想帮助有些看不懂的人,所以,就叫:解读《后现代科学是伪科学》
  
一  机械论只承认自己是科学,
把与自己不同的观点都认为是伪科学
《杨鸿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经典观点是认识过程是两个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我认为应该在这两个阶段中间加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名称为:“分析还原阶段”。
毛泽东说:“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这里没有说感性认识是怎样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可能会给人一种“自然”上升的印象。
毛泽东说:“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这里,说得比较清楚一些,原来这个上升是要对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但是,这个整理和改造不知道是否复杂和困难。
毛泽东说:“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这种改造过的认识,不是更空虚了更不可靠的认识,相反,只要是在认识过程中根据于实践基础而科学地改造过的东西,正如列宁所说乃是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东西。”这里毛泽东明确地说,这个整理和改造就是将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这样就进一步表明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中间有一个对感性认识改造制作的阶段。传统上人们把这个阶段放在理性认识阶段,其实,这个工作只是对感性认识的加工,还没有到对理性认识的制造阶段。所谓理性认识是在这个基础上制造出一个理论,这个理论是对下一个阶段的工作进行指导的。总结前一个阶段的工作和指导下一个阶段的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工作。因此我认为有必要把对感性认识的加工阶段作为认识过程的一个独立阶段提出来。这样一方面符合认识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可以纠正一些人的错误认识,这些人认为对感性认识的加工就是理性认识,如果这些工作不是理性认识,那么什么是理性认识呢?这样就有助于对理性认识的研究。
总之:
一个正确理论的产生有三个阶段。第一是感性阶段,第二是分析还原阶段,第三是理论研究阶段。我们一般所说的正确认识就是指理性认识。这个三段论式的认识过程随时发生在我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现在要问:全人类对整个物质世界认识的宏观过程处于什么阶段?
全人类对整个物质世界的认识这个宏观过程也是上面所说的三个阶段。人类历史表明这个认识过程已经走过了两个阶段,或者说走过了一个阶段,现在正处在第二个阶段。人类的文明史大概有四、五千年,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人类的认识基本是感性认识。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认识水平就进入分析还原的第二个阶段。在感性认识阶段,人类对物质的具体认识和对世界的哲学认识是分不开的,现在我们把这种认识称为:“自然哲学”。主要有中国和希腊的古代哲学。欧洲进入资本主义后,人类的认识也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认识的名称是:“机械论”。机械论是人类以数学为工具对机械运动的认识。机械运动是人们周围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是大多数运动形式中都具有的组成成分,因此也就必然成为人们进行分析研究时首先遇到的运动形式。第三个阶段是理论科学阶段,按照现在已经表现的事实来看,这个理论科学的内容或名称是“系统论”科学。总结如下:
1 感性认识阶段——自然哲学
2 分析还原阶段——机械论现代科学
3 理论研究阶段——系统论后现代科学
机械论现代科学只承认自己是科学,把与自己不同的观点都认为是伪科学,这就包括把感性认识阶段的自然哲学和理论研究阶段的系统论后现代科学也认为是伪科学。现在,在中国发生的就是这个事情。
《姜奇平》:
声称百分之百的科学,和声称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一样,其中一定有假。我认为也应在打假之列。所谓“百分之百的科学”,是指把科学与真理,百分之百地等同起来,百分之百排斥“异端”存在的权利。这种态度,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所以要对它进行打假。科学精神的内涵是追求真理。科学精神不等于科学。这里所说科学,是指以理性为内核,以可证实或证伪为标准的现代科学。这种科学确实符合真理,但真理再往前迈进一步,就是谬误。我认为应防止一种倾向:以科学的名义,党同伐异,排斥其它追求真理的手段。        
我的第一个观点:科学只是追求真理的手段之一,如果说成是唯一手段,我们就要象对“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那样,给予打假。 科学是手段,不是目的。追求真理才是目的。追求真理有多种手段,科学只是其中之一,虽然是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如果把真理比喻成彼岸,科学只是到达彼岸的一条船。即使它是最大的一条船,也不能排除还有其它船可以到达彼岸。例如哲学不同于科学,它不能达到真理吗?直觉方法可能不同于科学方法,它不能把握真理吗?中医无法完全用现代科学解释,它不能把病治好吗?……如果硬要说,只有科学这一条船,能通向真理,就成了“百分之分的科学”,本来对的东西,反而就变假了。
    《杨鸿智》:
姜奇平在这里的论述有不清楚的地方:他也受到机械论的影响只把机械论科学称为“科学”,而把哲学、中医等“多种手段”。正如我前面所说的,科学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内容类别。不能只把机械论自然科学看作科学,其他都不是科学。如现在世界公认的概念认为:哲学是社会科学,中医学是传统经验科学,总之,也是属于科学范畴。
《姜奇平》:
      我认为赵南元如下说法,是武断的:“科学具有纠错机制,能够识别和排除错误,这是科学史和哲学都不具备的,所以对于科学理论可以谈论其‘正确’与‘错误’,而对于哲学或科学史的理论却还不存在该学界内公认的判断其‘正确’与否的标准。所以与非科学相比,科学要正确得多。”即使科学内部,也被他们分出了三六九等,被他们开除出“科学”“学籍”的,就包括整个后现代科学,科学有机论等等。可见,这是一种相当狭隘的科学真理观。以原子论和机械论为基础的证实与证伪,只是多种判断正确与错误的手段中,在现代比较通行的一种,它不能排斥其它方法的价值,如有机论方法,对于一些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现象的认识价值。把科学与真理等同起来,把其它学科说成是“非科学”,暗示其正确性少于科学。这和当年自称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一样,一定有假。有假怎么办,打!
      我的第二个观点:科学精神,不仅包含对真理的正面追求,也包含保护异端的权利。“百分之百的科学”,对异端斩尽杀绝的态度,不符合科学精神。所谓异端,就是那种被大多数人认为不具真理性的非主流观点。科学精神对于异端的宽容,并不是由于对错误抱有同情。而是历史证明,大多数人的主流观点,并不一定绝对能保证其正确。中世纪大多数人受宗教蒙蔽,认为理性的科学是异端,支持迫害天文科学家,就是教训。保护异端的权利,是科学精神与民主精神的有机结合,是把真理摆在更高位置的表现。它包含这样的意思:我虽然坚信我的观点符合真理,认为你确实错了。但是,我认为真理比我更重要,我不否认历史可能证明你对而我错这样一种可能。相反,迫害异端的心理总是:我比真理更重要,我是不可能错误的。即使历史真的证明我错了,我也绝不低头。我赞同对伪科学打假,但我不赞同把异端统统说成伪科学。更不能把赵南元说的一些整学科的“非科学”,说成是伪科学。对伪科学打假,与反对异端的存在权利,是两回事。异端与伪科学,怎么区分呢?有时很难,比如对气功与迷信、宗教与迷信。我觉得,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比较保险的做法,恰好是科学所主张的证实或证伪。比如,发现做弊,发现与事实不符,等等,应明确地打假,没有商量。而对于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事情,采取保守态度,即可以表明自己不赞同以及不赞同的理由,但不宜轻言别人是伪科学,更不宜置人于死地。因为人家说不定,处在“科学之外,真理之内”这个区间。比如,人家学科方法论,超越了你的检验尺度,你用这个学科、这个学派的尺子,去量不同学科、不学派的对象,谁对谁错,就不好说了。比如,哲学研究本体,你非用科学的尺子去量,你量得出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吗。退一步说,百花齐放中的大毒草,说不定有一天可能被证明是鲜花;就算它真是毒草,在整个思想生态链中,也可以是有存在“功能”的,比如可以增加别人的辩别能力等等。当一个环境中,只有百分之百的科学,思想纯而又纯之时,历史证明,那只能说明噩梦将至甚或已至。这话不光是只对争论的一方说的。我个人观点倾向谁,并不重要,那是别的文章要讲的。与我这篇的文章的立意,一点关系也没有。就算我认为其中某一方科学精神有所欠缺,也不等于我不同意他的科学观点,更不等于我反对科学。
      我为什么这样主张?有些读者埋怨我老讲抽象道理,那我们来看具体的。同是争论一个类似生物学问题,有一个很好的历史教训:1935~1936年期间,原苏联的李森科利用自己的媒体,对遗传学上一位同行瓦维洛夫的不同学术观点发动了猛烈攻击。而瓦维洛夫作为一名严肃的、真正的科学家,坚持摩尔根的遗传学说,执拗地不承认李森科的“发现”。结果瓦维洛夫被苏联最高军事法庭判处死刑,没收了财产。但历史证明,李森科不仅学术上错了,更严重的是,以科学名义破坏学术民主,败坏了科学的声誉,阻滞了科学的发展。在苏联,先后受到批判或者迫害致死的著名科学家包括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物理学家约飞、火箭设计师科洛廖夫、物理学家朗道等等。原苏联最后亡国了事。
      我想引维纳《人有人的用处》中的一段话,与争论双方共勉:“科学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只在人们具有信仰自由的时候才能繁荣起来。基于外界的命令而被迫去遵从的信仰并不是什么信仰,基于这种假信仰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必然会由于瘫痪而导致灭亡,因为在这样的社会里,科学没有健康生长的基础。” ]


《赵南元》:
      姜奇平对于现代物理学发表了一番高论:“从18世纪后期已经有人开始在反思牛顿力学的弊端了,发展到普力斯京就明确地指出了区别,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在时间概念上,不一样,时间按照从牛顿到爱因斯坦这一段时间的科学,都认为T等于非T,就是我们所说的可重复实验,就是不考虑时间,同样的现象在此时和彼时,都会有同样的结果,这样才认为是科学。如果这个东西,这一次测是这样,下一次是那个样子,不能证实,这就不是科学。按照普力斯京的说法,他提出时间先于存在,时间是个矢量,是往前走的,就像同一脚不能跨入同一条河流,要注重这种时间的差别,由于这种时间观的本质变化以后,就导致,如果认为时间不存在的,或者T等于非T,把握的就是这样的时间,一个是说要用分析的方法把实践割成一块一块的来做,另一块还原成一个整体,这是他们最大和最根本的区别。如果后现代科学怎么看待科学呢,他认为如果撇开事物的细节,仍然认为实证科学是有效的,但是他如何解释具体的现象,解释活的现象,解释人文地现象呢,就有逾越不了的障碍。”
      这段话是典型的后现代胡说,相信这种胡说的人会让人怀疑他是否上过高中,是否学过牛顿力学。有没有“T等于非T”的物理学呢?当然有,但那不是“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动力学,而是阿基米德的静力学。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杠杆定律里都没有时间变量,确实是“T等于非T”的。但这不是现代科学,而是古代科学。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创立了运动学,牛顿则研究了速度变化与力的关系,发明了微积分这一处理经时变化的数学工具,创立了动力学。牛顿力学的时间观不是“T等于非T”,而是“T等于负T”,即时间可逆。如果我们把牛顿的太阳系运行拍成电影,再按相反的时间顺序放映出来,电影中逆时序的太阳系运行也完全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热力学的时间是不可逆的,即“T不等于负T”。我们把一块冰放在一杯热水里,冰会渐渐融化,热水变成温水。但是这个电影不能反过来放,一杯温水里渐渐结出一块冰而同时温水变成热水,不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但是这热力学可不是普里高津发明的,早在爱因斯坦之前就有了,后现代神学对于热力学的建立没有任何贡献。就连普里高津搞的也是现代科学,只是常被后现代神学拿来挥舞而已。这种时间观的变化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不是什么“本质变化”,热力学并不违反牛顿定律:在一个中间有隔板的盒子里一边装着冷气,一边装着热气,此时抽掉隔板,作为状态A,过一段时间后盒子温度均匀,作为状态B,如果此时我们能够做出状态-B,让状态B里的每个分子的动量取负值,掉头往回跑,那么相同的时间后盒子会回到状态A,变成一变冷一边热的。只不过在自然状态下状态-B的出现概率极小而已。现代学不只有牛顿力学,还有热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等,牛顿定律当然能“解释具体的现象”,生物学当然能“解释活的现象”,认知科学也可以解释人文的现象。后现代胡说自称可以解释任何现象,但是解释得对不对,由于没有实证,只有天晓得了。
      按照姜奇平反对“T等于非T”的立场,科学不必考虑可重复实验,可以宣布一些今天有效明天作废的“真理”。这样的“后现代科学”毫无用处,谁会费劲去学习明天就作废的理论呢?

《杨鸿智》:
1 后现代科学的观点是说复杂系统的运动状态与时间“有关”,所以“不可重复”。而现代机械论科学所说的是运动与时间“无关”,赵南元自己所提出的“时间可逆”的例子正好说明了后现代科学与现代机械论科学的这个区别。
2 把热力学第二定律说成是“现代科学”的内容,是因为现代机械论科学把“后现代科学”看作是“现代科学”的“新阶段”、“新发展”、“新内容”。所以机械论者说“后现代伪科学的基本观点,就是歪曲现代科学,给现代科学扣上莫名其妙的哲学帽子;贪天之功以为己有,把现代科学的成果说成是后现代的功劳或证据。”机械论者反对后现代科学时出现的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其实他们分不清这两种科学的界限。由于理论的局限,使他们不能认识客观事实的存在。
二  不确定和个性的科学?
《姜奇平》:
我认为有几个方向,第一,是不可原子化的,不是结点型的,而是结点之中链接型的,比如中医,正是链接的部分,结点被研究透了,但是链接怎么把握,因为实证科学没有对付它的办法,容易把它放到伪科学里面,但是事物发展的联系成为网络发展的第一位的特征,比结点还重要,我认为这种波的特征更明显,这个地带容易被误判。第二,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就是无规律,不可重复的事情。一个是不确定性的问题,一个是涉及到事物联系的问题,再有一个就是涉及到个别真理,在工业时代,人们容易形成一种观点,个别是没有价格的,你看到的事,在此时此刻是没有价值的,我认为正好相反,在工业社会,普遍的东西都研究完了以后,个性的东西价值越来越高。不排除个人的东西,个人的奇思妙想,个人的观点的价值。我认为,在这些地方都会逆着潮流变成科学,但是不是伪科学,伪科学是想证明自己是真理,和后现代科学是对立的思路。”
像普力高京,他明确提出,探索复杂性事务,探索自组织,这种耗
散结构追究的是有上的世界,和过去牛顿所说的确定性的世界有很大的差别,在
科学方法论上说,后现代科学提出语境式的探索方法,意思是任何一个词,是什
么意思,不能鼓励地看,好比说你举一个英文词,你不能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可能有十几种意思,要放在上下文里面看,他的意思是说,任何一个结论,要放
在具体的条件系去分析,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当普遍真理要和具体事情相
合的时候,产生了什么样的变种,也就是科学的个性化的问题,不是说一个规律
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下都一样,我知道可以抽象成这样,但是还要放在具体条
件下看去产生什么变异,用变异点去抓住观众。
《赵南元》:
姜奇平不知道“链接怎么把握”,就以为“实证科学没有对付它的办法”,这才是真正的“武断”。从一个人的无知不能推导出全人类的愚昧。数学有一个分支,叫做“图论”(graph theory),专门研究节点的链接。就是在被姜奇平所不齿的牛顿力学中,万有引力也是节点之间的一种链接。建议姜奇平在批评“实证科学”之前,先去学习一下实证科学。
      科学是在追求确定性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古人知道太阳、月亮、恒星的运行规律,而行星的运行却是“不确定”的,这个神秘的“不确定性”着实为装神弄鬼大开方便之门,巫师“夜观天象”,看的就是行星。托勒密的大轮子套小轮子,让行星的确定性提高了很多,后来哥白尼革命、开普勒定律、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都使得确定性逐步提高,现在只要用一个软件,就可以在计算机上算出前后五千年的“天象”。
      假如从一开始人们就追求“不确定性”,追求“个别真理”,那就不会有科学,甚至连占卜也没有。如果在街上算命,张半仙告诉你说:“你今后的命运是不确定的”,虽然他说的也许是“真理”,但你会给他钱吗?姜奇平认为有一种吃病毒的生物,这是他“个人的奇思妙想”,如果他拿不出证据,对他自己或许有享受思想的价值;对别人而言,有少许充当笑料的价值,却没有科学的价值。
《杨鸿智》:
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现代科学和后现代科学的又一个区别。我国的科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争论,说明我们争论的水平有点低。这不是什么理论问题,这是一个事实, 连事实都不知道还争论什么呢?中国现在需要的是后现代科学的启蒙。


《姜奇平》:
在早些时候我们发现测不准现象,意思是说心物出现二元的时候,
心会对观测现象产生干扰,显然这不是偶然的现象,人们会发现,背后是一种不
确定性。世界有确定性的本质,也有不确定性的本质,这个时候人们会用统计的
方法来替代逻辑的方法,比如统计方法在自然社会中的大量运用。另外就是复杂
性理论,比如美国的一个研究所,它强调自组织现象,包括现在的系统论,协调
论等这些新的学科的出现,总的会出,不是回到牛顿的路子里去,而是越来越背
离他。
《赵南元》:
至于说“后现代科学”和“科学有机论”被我们开除出“科学”“学籍”,更是无稽之谈。这些货色从来没有进入到“科学内部”,也就谈不上什么“开除”,正如没有一所学校可以开除不是本校的学生。
      所谓“后现代”是一个宗教、哲学思潮。“后现代科学”的提倡者大卫•格里芬是克莱蒙特神学学校的宗教哲学教授。他对现代科学的不满在于现代科学的“祛魅”,这个生僻词汇翻译成日常语言就是“不许装神弄鬼”,他的目的就是让科学“返魅”,变成允许装神弄鬼的地方。所以这东西被介绍到中国,就很受装神弄鬼爱好者的欢迎。从内容看,“后现代科学”不是科学,只是对科学的众多看法之一,这些神学或哲学看法层出不穷,但并不会对科学本身产生什么影响,毕竟科学家不是在某种神学或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工作的,更不会见到“后现代科学家”做出什么科学成果。“后现代科学”这种基于神学的科学观却使用了貌似某一种科学的名称,构成了伪科学的必要条件。姜奇平认为“后现代科学”或“科学有机论”是在科学内部,就使得“后现代科学”和“科学有机论”这些本来不是科学的东西被称为科学,成了不折不扣的伪科学。“后现代科学”的主要作用还不是作为伪科学而存在,而是破坏科学要求证据的规则,设立“灰色地带”,为形形色色的“既没有证实也没有证伪”的伪科学大开方便之门。
《姜奇平》:
我同意你的说法,普利高京说,他的观点在西方找不到共同语言,
反而在东方能找到,因为后现代和原始的否定之否定正是一致的,但是我认为,
中国有落后一面的东西,中国人现在面临着两难的境地,首先现在的思维还在农
业社会,它首先要经过工业社会的洗礼,要经过实证科学的洗脑,祛昧,扫除鬼
神的这种东西。等到更高的境界,就会发现,科学本身也是有局限性,在祛昧的
同时,也给人带来了生命的异化,否定了人们的生命的意义,到了更高的阶段,
又有一个反昧的阶段,要回到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生命本身的东西。所以我认为,
中国现在面临着这么一个问题,这个东西是回去好还是不回去好,这就看一个道
行了,弄不好会有走火入魔的人。实际上一些后现代的人很看重中医,但是不是
在迷信的角度看。
三  怎样对待反伪科学的斗争?
《姜奇平》:
我首先高度评价这个观点,包括他们的行动,也是非常支持他们的
行动,揭穿伪科学,我觉得我对伪科学没有什么好感,这些伪科学就是骗子,包
括学术骗子。但是有一定,我认为,我建议他们应该有一个边界,我不排除这里
面有过头的,表现在哪儿?就是把我们所说的灰色地带归入伪科学,我认为不要
把伪科学界限扩大化,应该以实证为界限,不要去说实证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
的事情,我赞成只要确实用科学的方法证伪了,我一定是和他站在一边。
桔梗
“后现代科学,科学有机论”确实不是科学。什么,你不同意?那你不
妨去科学界推销看看?在我的一个“相当宽阔”的“科学真理观”中,李森科、
“顺势疗法”、“胡万林”也都包括在内,不分三六九等,你觉得这个大垃圾堆
有什么好处?
《杨鸿智》:怎样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几乎每一门新科学出现的时候都会受到旧科学的阻挠和反抗,这已经是科学史上的一个常识。用“推销不出去”作为是否科学的标准是站不住脚的。这里也表现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局限性。麦克林托克的转座子基因理论经过科学界40年的检验,终于承认是正确的,并给予诺贝尔奖。你可以说这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最好证明。但是,在这以前的39年中你会怎样说呢?你只能说:“实践证明麦克林托克的转座子基因理论是错误的”。同样是实践,既是“错误”的证明,又是“正确”的证明。这说明单纯一个实践因素是不能证明一个科学理论是否是正确的。还必须有另外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判断者的理论水平。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讲,他的任何一次实践都不可能是盲目的实践,而是在自己现有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的实践。人类的第一次实践肯定是没有理论指导的纯实践,可是,第二次实践的时候,人类就有了由第一次实践所产生的简单理论做指导了。从此人类不再会有“没有理论指导的纯粹的”实践。我们现在不可能知道人类第一次实践的时间了,但是,总是几十万年的时间了吧。几十万年来我们人类已经积累了多少理论来影响和指导自己的实践?即使有些人不承认这是理论,但是,起码承认是“习惯势力”吧。难道可以认为在“习惯势力”限制下的实践是科学和公正的吗?
四  对立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是“假科学”
《杨鸿智》:
为什么会对立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是“假科学”?因为他们双方都不懂得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是上层建筑,是受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是历史性的,是有时间性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会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也就是说,他们两方面都是科学,只不过是不同时期的科学而已。他们双方的互相争论一方面是对新产生的后现代科学不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对科学的历史性不理解。
五  对后现代科学所用的恶劣语言
《桔梗》:
姜奇平充分发挥了“后现代科学”的特征,用混乱的语言、生吞活剥的科学术语,以及强加给别人的观点,发了一通关于“实证科学局限性”的谬论。这类文章最多出现在发愣功的网站上,那些发愣功信徒经常用“实证科学的局限性”来“弘 法 ”。我担心姜的文章也会成为其火力之一,所以来打个预防针,以免谬种流传。后现代主义一旦要跨入科学领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垃圾。捡了洋人的垃圾,然后到国内卖弄名词吓人,我倒不是第一次见到。如果说第一次看到还算有趣,第二、第三和第四次见到就只有恶心了。作为文章的结尾,我郑重的向姜奇平以及各位“返魅”者推荐一个好去处:后现代发生器
(http://www.elsewhere.org/cgi-bin/postmodern/)。只要访问这个地址,就可以生成一个数千字的、毫无语法错误的后现代论文,而且看上去——正如姜奇平的文章——真的像那么一回事。作为一个计算机程序,后现代发生器是对后现代主义的最大讽刺之一:好好看看吧,喜爱“时髦的胡说”的后现代皇帝没穿衣服!一般而言,对于这种文章,不需要逐句驳斥,正如有人在发烧说胡话,只要让大家知道他在说胡话即可,不必逐句证明。这段话是典型的后现代胡说,相信这种胡说的人会让人怀疑他是否上过高中,是否学过牛顿力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8 10:15 , Processed in 0.10046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