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1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23 07:0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笔者按:应陈斌版主之嘱,以及近来否定经络实体的意见较多,本人不能不再文说明经络实体客观存在的,而且就在人们的视界之内,并且明显区别于国家攻关队伍占据主流地位的躯体性神经观点。本人只转载自己原创的论文,此文曾发表在《中国针灸》杂志网络版上。文中有一表格,但此处无法出表格,故只可意会,感兴趣者可参见原文。
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与韩秀珍和朱兵二位商讨“脉·经脉·经络”
袁其伦(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摘  要]  古代经络概念在起源上是“脉”的同类,时间上是“脉”的后续,文献上是“脉”的代名词。因此研究经络的重点应放在“脉”,及与“脉”密切相关的“血”“气”“营”“卫”等方面。尽管我国古代早有“细筋”“系”等类似于神经组织的解剖学记载,但文献进一步表明经络概念不仅包含了血管系统的解剖生理学内容,而且也包含了神经组织,特别是还包含了与血管密切相关的交感性神经(传入和传出)的解剖生理学内容。多方面的现代研究已表明,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完全可以充任经络的主要物质基础。如是,对于认识中国医学的精华和特色,以及阐明经络本质都有重大意义。
[主题词]  脉,经脉,经络;经络本质;血管,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
拜读了近期韩秀珍和朱兵二位发表在《中国针灸》2002年第11期上的“脉·经脉·经络——细筋·系·神经 经络概念的内涵演化与神经的联系”一文,很受启发。该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经络概念从脉到经络方面,以及从筋、系到神经方面的演化过程,使人们对经络的物质基础从一个角度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揭示经络本质,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另一个角度也谈谈“脉·经脉·经络”的内涵演化,以达百家争鸣之效。
近代以来,经络被许多人称为“千古之谜”。但奇怪的是,在人们利用现代科技苦苦探索经络本质的同时,却也很容易应用经络知识富有疗效地治疗各种疾病。这种矛盾的局面还要延续多久?提出脱离生物医学思路的更多假说是不够现实的。笔者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经络本质研究完全可以从古人关于经络的早期记载中受到启迪。其中,特别是关于脉、经脉、经络概念的演化,及与现代内脏性(交感性)神经的关系等问题的剖析,将有助于若干疑团的揭示。为此,本文就经络的古代含义和现代研究阐释如下。
1        经络之概念剖析
1.1  第1层意思:经是脉
(1)帛书之脉  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大批帛书,展示了春秋战国前后我国文化真实而古朴的面貌。其中记载最早的医学帛书的一些特点引起了人们的重视:①只称脉(温),不称经。“脉”的最早出现表明它更为古老和权威,因而更为本质。可以说,“经”在晚于帛书的医籍中出现,大多数情况下是“脉”的代名词,如“太阴脉”可称“太阴经”等。即使在经络合称的情况下,亦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其重点仍是一个“脉”字。②脉的循行在《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出现了肩脉和太阴脉的远心性循行。古代医家通过当时初步的解剖生理学观察,面对复杂的人体结构,得到这样的结论已是难能可贵的了。学者们认为,上述帛书文献是经络学说的萌芽状态,并表明经脉系统是以脉管系统为雏型的,其中大致包括了相继发现的比较表浅的和深部的干线静、动脉。这就可以说,离开“脉”字意义的“经”是不应该存在的。③帛书中循行之“脉”,灸法刺激之“脉”,与脉法之“脉”通用,并且表明是同一事物。实际上从古至今对此种提法都是认同的。这就更提示了探求经脉的本质,应当在“脉”字上下功夫。
(2)经是脉  应该指出,马王堆帛书之后针灸医学有了系统的发展,特别是《黄帝内经》使经络学说定型至今。据有人统计,该书中有关“脉”字的占128篇,共1064个“脉”字。其中确指脉管者516字,泛指脉管与经络者274字,确指经脉者274字。在《灵枢》中有“脉”字占62篇,共462个“脉”字。其中确指脉管者180字,泛指脉管与经脉、络脉者136字,指经脉、络脉者146字。从中可以看出,“脉”字仍是众多概念中的关键词。古代的大量论述也是如此。如“十二经皆有动脉”(《难经》),“径直者为经,经之支派旁出者为络,界出十二,实出一脉。”(《医学入门》)。“治足热厥逆满,取其经血立愈,穴委中。”(《普济方》)。在这些意义上,应该说经就是脉,两者在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近代的《辞源》这样总结道:经脉是“人体内的纵行脉管”,经络是“纵行的主血管为经,由经脉派分网络全身的支脉为络脉”。
1.2  第2层意思:经的脉
客观地说,在许多古代论述中“经”字常用作名词,意指书籍、典籍等,例如《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等之经字。另外“经”字还当作形容词,并以经典的、正式的、常规的等词义常用,例如经籍、经学、经费等。即使“十二经脉”之“经”,也可作为经典之脉或正式之脉解释;“经脉者,受血而营之”(《灵枢》)的“经”也应是这个意思。《圣济总录》说得明白:“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这里,脉是更为实质的,经是脉之常并区别于八脉。
进一步说,《难经本义》这样区分:“谓之经者,以荣卫之流行,经常不息者而言;谓之脉者,以血气之分袤行体者而言也。”以此,我们不妨认为经多与营(气)和卫(气)相关,脉则多与血气相关,但二者应该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其中的非血管成分在下一个问题再述)。尽管古代医家还深入发现了“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之脉,并进而称为经脉。但这种属于经的脉,还是受到当时盛行的阴阳学说和脏象学说规范化的影响,是对循行足臂和躯干的诸多常脉的概括性总结。因此,综合理解十二经脉的实质结构和属性,是研究经络本质的必需思路。
1.3  第3层意思:“经”等概念与神经系统的相似之处
在古代医籍的大量记述中,可以使我们看到现代神经概念的许多方面。尽管古代已有“神经”一词,其意义却是“神秘之书”。因此解剖生理意义上的神经概念,除了古代所提出的“系”“细筋”外,还可在医籍中的“经”“络”,以及与此相关的“气”“卫”“髓”“脑”等的诸多含义中去寻找。
例如《针灸甲乙经》中说,“经病者,治其经;络病者,治其络;身有痛者,治其经络。”这里把经与络明确分开,并且又都与治疗身痛相关。按照现代的理解,感受痛觉应与神经系统相关,因此经与络也与神经有关。在与现代神经功能相关的古代概念中还有“气”。例如穴位是“脉气所发”之处,经络为“血气之道路”,“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等等。
再有,古代关于营气和卫气的论述更为中肯和精彩。《灵枢》指出:“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素问》还指出:卫气“不能入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这些论述特别是关于“卫”这种物质的论述,使我们更能分析到分布在血管壁上和壁外的,甚至还分布到胸腹内脏的交感性神经在结构、分布和功能等方面的许多特点。可以说这是比“细筋”“系”等概念更类似于神经结构的古代论述了。如是,则不难理解古籍中的深入论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灵枢》),荣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难经》)。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医家还认识到了现代神经中枢的许多作用。督脉的总结就与脊髓和脑相关(也不排除与胸腹腔大血管相关)。又如《灵枢》记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气在头者,止之于脑”。《素问》明示:“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这些在两千多年前的论述,能如此实际、准确和系统,在世界医学史上都是难能可贵的了。
1.4  第4层意思:经络与经脉是复合结构
鉴于古代的科技条件,许多医家对许多事物和结构进行多年的观察及所形成的概念产生一些混淆是可能的。但是根据以上分析,经是脉,经又是经,经络包括了经、脉、络3种概念,因此经络和经脉应该是复合结构。
关于经络和经脉是复合结构的现代探讨,我国学者早有见解并以实验研究加以证实。例如潘朝宠综合指出:“以神经和脉管(包括管壁的神经装置)的综合性结构,作为穴位的形态学基础,似乎属于多数作者的倾向,也是比较合乎客观实际的[1]。”龚启华等强调了“经络相当于现代的脉管系统……脉管壁上具有或伴行着丰富的神经;脉管内流动着大量的免疫细胞和生物介质……经络似还应包含脉管内、外的这些成分[2]”。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形态研究室的文章表明:“我们认为《灵枢》和《难经》所描述的经络很大部分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些都是已知的结构。与这些小血管并行的‘卫’(气)是围绕它们的肾上腺素能和胆硷能神经……因此,交感神经系统是经络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3]。”
在上述基础之上,笔者通过理论和临床对这些复合结构的长期研究,也就得到了本文的体会和观点。综合起来表述就是:经络和经脉确实是复合结构!其中络是小血管在学术界已无异议;脉则可以包括较大血管及淋巴管,这与现代的脉管系统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但值得说明的是,解剖研究表明脉和络与在血管壁和淋巴管壁上及壁周围都分布着交感性神经(包括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都密不可分;经的概念可能要复杂些,也就是说它既包括了血管、淋巴管,也包括了血管壁和淋巴管壁上及壁周围都分布着的交感性神经,还可能包括了那些“伏行分肉之间”的许多混合神经干(如坐骨神经干、正中神经干及其分支等);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都与脊髓和脑有密切的关系。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论证和具体说明请参见本人专著《现代针灸学概论》一书[4]。
2        经络本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
经络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大发现,针灸术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杰出创造。约在战国至秦汉时期逐渐成书的医籍如《黄帝内经》、《难经》等都明确记载了经络的存在及属性。在古代医家心目中,经络是看得见(如“以竹廷导其脉,知所始终”),摸得着(如“十二经皆有动脉”),有一定分布规律(如“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还可以用于指导针灸治病(如“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等等。所以许多专家都不赞成把经络研究复杂化的思路。
笔者通过多年潜心钻研,在1986年9月北京召开的“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上,正式宣读了经络本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此学说坚持了古代医家的一贯思路,合理地阐释了作为经络主要物质基础的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在经络学说的方方面面,独到地揭示了交感性传入神经纤维在循经感传、经穴-脏腑相关、经穴感知和平衡调节等方面鲜为人知的作用,从而使经络本质基本显示在了人们的面前。现将经络系统的本质性认识列如表1[5],以供参考。

  表1  经络系统与神经血管的分布关系
组成 内容“血管及其神经学说”的认识 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的意义 经络基本功能归纳
经络系统十二经脉气血运动的主要通道,分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主要是四肢、躯干、头面等处的干线血管及其壁上,壁周围的交感性神经,也与相应部位的淋巴管及其交感性神经有关,还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如脊髓、脑中枢等结构的联系与功能的统一①是全身性血液循环的主要通道,由此提供血液和各种生命物质②提供各脏器和肌肉、皮肤的营养代谢及功能活动的物质③调整和制约血液供应,实现血液和淋巴液的再分配④交感性传入神经有广泛而原始的感受功能,独特的向中性传导规律,和与其它系统联系密切等特点⑤由于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性,所以能够将体表的病变或刺激(如针灸)信息特异地反映到内部脏器并调节,反之亦然⑥交感神经系统和脉管系统的复合性如下丘脑,能够最有效实现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平衡或再平衡各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以维持生命机制①运行血气(“行血气”“传注周流”)②濡养身体(“内溉脏腑,外濡腠理”)③联系和协调体表与脏器(“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④传导感应(“审于调气,明于经隧”)⑤反映病症(“邪在五藏,则阴脉不和”)⑥抵制病邪(“处百病,调虚实”)⑦在针灸刺激下起调节作用(“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奇经八脉十二经脉以外的重要经脉,如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分出支脉,通向“表”“里”,加强了经脉与脏腑和头面的联系,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经脉系统主要是与肢体和头面相联系的胸、腹、盆腔的某些大血管和干线血管,及其壁上,壁周围的交感性神经,还涉及到体腔内的内脏性神经干(如交感干)和神经丛
十五络脉从十二经脉各分出一络脉,再加上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主要分布在四肢及躯干的前后、侧面,起沟通表里经脉和渗灌气血的作用主要是各相应部位的较小血管,又主要是体表内部的较小血管,还包括血管壁上的交感性神经
细小络脉经脉的细小分支,一般可称“孙络”,浮现于体表的叫“浮络”,充血的叫“血络”主要是各处的小血管和细小血管网,其中的“浮络”当指体表的小静脉,也与其壁上的交感性神经有关
内属五脏心(心包络)、肝、脾、肺、肾表达了内脏系统各器官在形态和功能方面的古代认识。反映了脉管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对内与内脏器官的联系作用,包括营养、新陈代谢、感觉和支配、病症反应与治疗等方面经络学说强调了整体认识,注意到内外的横向联系,使“经穴-脏腑相关”成为经络学说的核心,也成为中医解剖生理学的特色,由此促进了我国中医学的发展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外联十二经筋受经络气血滋养的筋肉,按十二经的分布为十二个系统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表达了躯体各相应部位肌肉、肌腱、韧带的古代认识,并与现代观点的肌肉、关节和肢体运动有直接关系,由此涉及到了躯肢神经反映了血液循环和交感神经系统对躯肢肌肉等的营养性和功能性作用,依此建立了经络与躯体性神经及肌肉等的联系
十二皮部是经脉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并按十二经脉的分布分为十二个皮肤分部表达了体表各相应部位的皮肤作用的古代认识,并与现代皮神经(应包含有交感性神经)的感觉作用和效应作用有直接关系反映了体表脉管、交感性传入神经和交感神经(传出)的营养性和功能性作用,及与皮肤的密切关系,由此使经络对疾病的反映和治疗有积极意义
  
备注①详细的阐释请参见《现代针灸学概论》一书。②交感性神经的特殊感受功能与经脉经线的关系将另文阐述。
2
发表于 2006-5-23 21:13:28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袁其伦老师你好:
   看了你的贴子,非常高兴,受益很深。尤其是你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哲医非常敬佩,很值得学习。还应该感激陈版主,我知道版主的良苦用心。谢谢!谢谢!
   袁老师对经络的研究,有史有据,很充分,很客观,因此,很多多结论都是正确的。比如,“经络之概念剖析”和“经络系统与血管神经关系”等。尤其是“经的脉”之说,提倡“综合理解十二经脉的实质结构和属性,是研究经络本质的必需思路”。非常好。确是研究经络学说的必需思路。
   但是,你说:“经”等概念与神经系统的相似之处”,。。。。。并说:“在这些意义上,应该说经就是脉”。。。。。。你又说:“经络与经脉是复合结构”。你还说:“经络和经脉确实是复合结构!其中络是小血管在学术界已无异议;脉则可以包括较大血管及淋巴管,这与现代的脉管系统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但值得说明的是,解剖研究表明脉和络与在血管壁和淋巴管壁上及壁周围都分布着交感性神经(包括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都密不可分;经的概念可能要复杂些,也就是说它既包括了血管、淋巴管,也包括了血管壁和淋巴管壁上及壁周围都分布着的交感性神经,还可能包括了那些“伏行分肉之间”的许多混合神经干(如坐骨神经干、正中神经干及其分支等);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都与脊髓和脑有密切的关系。”但是。若把这些说法综合起来,实质性的问题说清了吗?经络究竟是什么呀,还是没说清。等于说清了一部分血管、淋巴、神经等与经络的关系。因此,根据〈内经〉对经络的解释,我有几个问题要提出来共同讨论。
1,你既说:“经”等概念与神经系统的相似之处”,而又说:“经就是脉”。是把三个概念混在一起了。
2,你说:经络和经脉是复合体。是把两个概念当成了一个概念。
3,你说:“鉴于古代的科技条件,许多医家对许多事物和结构进行多年的观察及所形成的概念产生一些混淆是可能的。但是根据以上分析,经是脉,经又是经,经络包括了经、脉、络3种概念,因此经络和经脉应该是复合结构。”这种分析结果,没有历史依据,也没有文献依据。并且,仍是混淆了概念。在医学上,这种分析结果,是最不可取的。必须把基本概念说清,才是科学态度。
   更何况,并不是不能说清。以〈内经〉为依据,是完全可以说清的。只要说清了基本概念,一切都可以解决了。
3,“经“和”络”本身都不是血管,也不是神经,而是古代医家在人体上创建的论理工具,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纬线。以“三阴三阳”的理论形式为理论基础。因此,脏腑和人体的各种结构都可以归经。甚至,同一种结构可以归属于不同的经。比如:舌尖归心肺二经,舌两边归肝胆二经,舌中归脾胃二经,舌根归肾经。经脉的含义:一是指“经”,即论理工具。二是指“大而在里的”血管,即袁老师所说的血管,但不包括神经,也不包括淋巴。三是指“经”和“络”,泛指整个经络系统。比如〈内经〉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此处所说经脉,并不单指“经”,而是指整个经络系统。络脉的含义:一是指“络”,既不是血管,也不是神经。二是指比较浅表的血管。袁老师所说的血管,也包括在内。至于浮络、孙络、孙脉、毛脉等,既不是经,也不是络,而是浅表的细小静脉。这些概念,以〈内经〉为依据,是可以解释清楚的。不过,以前确实没弄清。现在弄清了。
4,如果把经和经脉相混,或与血管神经相混,按各经的循行路线,再与血管和神经的分布相比较,那是截然不同的。比如,任脉行于腹正中线,但腹正中线并没大血管。再如,带脉绕腰一周,人的身体上既没这种血管。也没这种神经。
5,如果把经络和经脉说成复本体,或经络都说成血管,或都说成神经。或说成血管和神经、淋巴等,甚至说成结缔组织。那么,“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证,能解释通吗?再有,假如以上所说成立,那么,手厥阴经和心脏的外膜(即心包),是怎么联系的?手少阳经与三焦又是怎么联系的。还有,瞳孔属肾经、白睛属肺经、黑睛属肝经
,这能解释通吗?
以上这些问题,答案不是没有,其实,就在〈内经〉中。不过,应该和袁老师说实话,我也是刚发现的。用了近两年时间,基本上解决了。正在整理中。
3
发表于 2006-5-24 01:31:03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下面引用由yuanqilun2006/05/22 11:01pm 发表的内容:
5,如果把经络和经脉说成复本体,或经络都说成血管,或都说成神经。或说成血管和神经、淋巴等,甚至说成结缔组织。那么,“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证,能解释通吗?
“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证,似可作六经病解,这里的六经病,不是指经络发生病变,而是用经络名称命名、指代六种病候。可参见:刘绍武、胡连玺《论“六经”当为“六病”》
http://cntcmorg.w37.leoboard.com/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920&show=0
4
发表于 2006-5-24 01:33:40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下面引用由哲医 2006/05/22 11:01pm 发表的内容:
4,如果把经和经脉相混,或与血管神经相混,按各经的循行路线,再与血管和神经的分布相比较,那是截然不同的。比如,任脉行于腹正中线,但腹正中线并没大血管。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6/05/20 00:52pm 发表的内容:
个人认为,经络的主体结构是血管——植物神经复合体结构,是从经络的整体言;而在部分经络上,如任督二脉,它们的物质载体与结构,则未必是血管,而可能是固有结缔组织为主,如腹白线、竖脊肌组织等。
5
 楼主| 发表于 2006-5-24 06:55:48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回哲医、陈斌等网友:1 请注意本人文中关于“脉、经、络”等概念的前提!直言之,三者均为现代概念的脉管及其交感性神经神经复合结构。(现代脉管包括血管和淋巴管,因血管占据主导地位且功能显著,故以血管及其神经复合结构代称之)。这种复合结构的功能,就可以解释经络的功能。关于此点可考见本人近日在本坛发表的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并以此捍卫经络本质的可认知论。
       2 本人并不否定古代医家在许多场合将经络学说做为说理工具,但不能以此断定经络就不存在了!除你们辛苦引证的资料之外,大部分的资料都可说明经络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你们在这方面下功夫,收获是会全面的。
       3 研究古籍最忌一对一的方法,即对古代的每一种说法都要求用现代观点去说清楚。笔者等一批学者认为即使十四条经脉径路,也是古代医家规范化、典型化的结果,这从经络径路变异性的研究中可知。何况古代医家因限于科技条件,也不可能百分百正确。全盘继承和全盘否定都是非常有害的。
       4 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是密不可分的。人体内有结构必有功能,有功能者必有结构!脉、经、络亦然。在未能揭示经络本质之前,假说丛生是值得理解的,但不能违背了最基本的法则!
5 关于本人的观点,现重点引证如下片段以供商讨:
在古代医家心目中,经络是看得见(如“以竹廷导其脉,知所始终”),摸得着(如“十二经皆有动脉”),有一定分布规律(如“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支节”),还可以用于指导针灸治病(如“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等等。所以许多专家都不赞成把经络研究复杂化的思路。
在古代医籍的大量记述中,除了脉被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血管之外,还可以使我们看到现代神经概念的许多方面。这也可能是古人先认识脉再到经脉和络脉的内在深化原因。笔者认为解剖生理学意义上的神经概念,特别是交感性神经的概念,除了古代所提出的“系”“细筋”外,还应在医籍中的“经”“络”,以及与此相关的“气”“卫”“髓”“脑”等的诸多含义中去寻找。
例如《针灸甲乙经》中说,“经病者,治其经;络病者,治其络;身有痛者,治其经络。”这里把经与络明确分开,并且又都与治疗身痛相关。按照现代的理解,感受痛觉应与神经系统相关,因此经与络也与神经有关。在与现代神经功能相关的古代概念中还有“气”。例如穴位是“脉气所发”之处,经络为“血气之道路”,“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等等。
再有,古代关于营气和卫气的论述更为中肯和精彩。《灵枢》指出:“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素问》还指出:卫气“不能入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这些论述特别是关于“卫”这种物质的论述,使我们更可能联系到分布在血管壁上和壁外的,甚至还分布到胸腹内脏的交感性神经在结构、分布和功能等方面的许多特点。如是,则不难理解古籍中其他的深入论述,如:“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灵枢》),荣卫“通行经络,营周于外”(《难经》)等等,则是交感性神经独到的功能,绝不是用躯体性神经能阐释的。这些深刻含义不知经络学术界注意到了没有?
另外,我国古代医家还认识到了经络系统还与头和脑有密切联系,这是我国古代医家发现经络有神经作用,或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联系的明证。例如《针灸大成》总结说:“首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百脉之皆归于头。”《素问》指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灵枢》有描述:“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等等。可见头和脑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与五官及全身有了沟通,并且直接影响到了机体的诸多属于神经系统,其中显然也包括了交感神经系统及其脑中枢--具有血管-神经复合结构的下丘脑的功能。古代还有“头者精神之府”(《周礼》),“气出于脑,即事先心如回”(《素问》),“或以脑为脏”(《素问》)等说法,也反映了头或脑的基本功能是被认识到了的。这些早期论述能如此实际、准确和系统,在世界医学史上都是难能可贵的了。
6
发表于 2006-5-24 14:41:41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袁其伦先生.拜读的先生之文,我认为是我见的最有说服力的好文.但您关于经络包括神经.我认为缺少证据,.因为经络来自内经.只有内经的我认为才成立.所以.您能就内经的描述见连系您指的神经吗谢谢
7
发表于 2006-5-24 16:28:59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下面引用由张济风2006/05/24 02:41pm 发表的内容:
袁其伦先生.拜读的先生之文,我认为是我见的最有说服力的好文.但您关于经络包括神经.我认为缺少证据,.因为经络来自内经.只有内经的我认为才成立.所以.您能就内经的描述见连系您指的神经吗谢谢
張先生您的專業顯然不足
8
发表于 2006-5-24 19:54:40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2006/05/24 01:31am 发表的内容:
“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证,似可作六经病解,这里的六经病,不是指经络发生病变,而是用经络名称命名、指代六种病候。可参见:刘绍武、胡连玺《论“六经”当为“六病”》
http://cntcmorg.w37.leoboard.com/cgi-bi ...
回陈版主:
如你所说,六经在〈伤寒杂病论〉不是指经络发生病变,而是用经络名称命名、指代六种病候。这正说明,六经在〈伤寒杂病论》发挥的作用,恰是发挥了论理工具的作用。在〈难经〉也是如此。比如,〈难经〉开创独取寸口脉法,是诊寸口脉,实质是桡动脉,而不是“经”。但是,根据寸口脉诊断全身的疾病,其理论,是以经络为论理工具。
回袁其伦老师:
如你所说:“本人并不否定古代医家在许多场合将经络学说做为说理工具,但不能以此断定经络就不存在了!除你们辛苦引证的资料之外,大部分的资料都可说明经络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你们在这方面下功夫,收获是会全面的。”
所谓“说理工具”,与论理工具没区别。这不用讨论。根据《内经》对经络的记载和解释,经络确实是“说理工具”或是“论理工具”。因此,经络与脏腑、血脉、病证、腧穴的关系,是论理工具与人体内各种脏腑和组织结构的关系,这才是〈内经〉的本意。简言之就是说,经络是论理工具,脏腑、血脉、病证、腧穴、以及现代医学所说的神经、淋巴、结缔组织等,都是被研究的对象。如果把每个基本概念,都弄清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至于经脉是“大而在里”的血脉,肯定对。但这里所说的经脉,不是“经”,而是古代医家把血脉分类以后的称谓。至于各“经”都有比较浅表的血脉和皮部,是把人的体表分别归属各“经”。如〈内经〉说:“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对各“经”都是这样说的)所谓“浮络”,即浅表血脉,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在归属太阳经的体表,观察到浅表血脉,都属太阳经的血脉,这也是以“经”为论理工具。
由于古代医家把人的脏腑和主要结构都分别归属了各经,所以,每一经都有脏腑和相关的组织结构。不仅包括脏腑,也包括血管、腧穴、筋、骨、肌肉、以及神经和淋巴等。这是很清楚的。
至于经和络、经脉和络脉的基本概念,只要弄清在古文献中有不同的含义就可以了。并且,〈内经〉对此有解释,是完全可以说清的。
。。。。。。。。。。。。。。。。。。。。。。。。。。。。
最后再说一句,也是最关键的一句:在中医学的经典文献中,经和经脉,络和络脉,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按〈内经〉的解释,把这四个基本概念的含义都弄清了,一切问题就都可以解决。明白了吧,不信试试!!!!
      


-=-=-=-=- 以下内容由 哲医2006年05月24日 08:11pm 时添加 -=-=-=-=-
再补充一点:
袁其伦老师说:“除你们辛苦引证的资料之外,大部分的资料都可说明经络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你们在这方面下功夫,收获是会全面的。”确实如此,在古文献资料中,凡是可以证明经络客观存在的,都是血脉。有时称经脉,有时称络脉,最细的血脉,称孙脉或毛脉,也称孙络或浮络。除此之外,没别的。但是,这并不是经络。仍如以上所言,把以上所说的四个基本概念弄清,再区别开就行了。
。。。。。。。。。。
警句:对经络的研究所走的弯路,都是因为没把基本概念弄清。混淆了基本概念,能不争吗?能一致吗?能有结果吗?
冷静下来,对照〈内经〉,还可以对照〈难经〉和〈伤寒杂病论〉,把概念弄清,大家会统一的。历史可以说明一切。研究经络,离开〈内经〉,是绝对不行的。
9
 楼主| 发表于 2006-5-28 06:44:28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回本版所有网友:大家心平气和地商讨经络学术,应该是一个好现象。关于“脉、经、络”概念,本文已有明确说明。值得注意:络已被整个针灸界视同了小血管,如剌络疗法和剌血疗法,都是以肉眼可见之小血管为对象。血管上不可见的还有交感性神经(解剖生理学已证明机体绝大多数血管只有交感性神经支配,故称血管及其植物性神经不够准确。),这在剌激血管有痛感并收缩时正体现了后者的功能。聪明的古代医家已经体会到了这种结构,并被称作卫或卫气。可是,现今许多学者如朱兵(任国家经络研究委员会主任)等并未认识到此点,而且在他们的许多实验中也提示了经络与血管的密切关系,竟然还是未引起关注!?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因循守旧思想作怪,二是西医对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缺乏深入的认识,所以使我国的经络研究走了多年弯路。现今许多网友已经重视了脉、经、络与血管的关系,如寸口脉法是既以桡动脉为脉、为经、为经脉,又以其变化反映心血管系统和支配它的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后者就可被“论理”一番(脉法),但其中工具实体乃经脉结构也。因此如果再深入一步,就会使经络实质水落石出的。相关问题除参阅本文外,还可参见本人“千古一脉”一文。谢谢大家!
10
发表于 2006-5-28 08:23:19 | 只看该作者

现代针灸学系列之六:经络概念剖析及其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上)

下面引用由yuanqilun2006/05/27 10:44pm 发表的内容:

  回本版所有网友:大家心平气和地商讨经络学术,应该是一个好现象。关于“脉、经、络”概念,本文已有明确说明。值得注意:络已被整个针灸界视同了小血管,如剌络疗法和剌血疗法,都是以肉眼可见之小血管为对象。血管上不可见的还有交感性神经(解剖生理学已证明机体绝大多数血管只有交感性神经支配,故称血管及其植物性神经不够准确。),这在剌激血管有痛感并收缩时正体现了后者的功能。聪明的古代医家已经体会到了这种结构,并被称作卫或卫气。可是,现今许多学者如朱兵(任国家经络研究委员会主任)等并未认识到此点,而且在他们的许多实验中也提示了经络与血管的密切关系,竟然还是未引起关注!?其中主要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因循守旧思想作怪,二是西医对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缺乏深入的认识,所以使我国的经络研究走了多年弯路。现今许多网友已经重视了脉、经、络与血管的关系,如寸口脉法是既以桡动脉为脉、为经、为经脉,又以其变化反映心血管系统和支配它的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后者就可被“论理”一番(脉法),但其中工具实体乃经脉结构也。因此如果再深入一步,就会使经络实质水落石出的。相关问题除参阅本文外,还可参见本人“千古一脉”一文。谢谢大家!
从本帖内容可看出:先生在经络实质的研究上,也是把《现代解剖学、生理学》作为方法进行探讨的。
既然我们的研究方法一致,则我们相互之间就只能存在着《各自所达境界之间的不同》而不会有《目标方向上的不同》!《使经络实质水落石出》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千古一脉”和‘经络实质及其生理学’是我们的《各自所达境界之间的不同》。
当初,我反对先生《将与你不同观点的理论,定义为“离经叛道”》的做法!后来,我多次反省,我的‘经络实质及其生理学’是否属于先生《背弃了“脉”》的范畴呢?------一直未得要领。
为了《使经络实质水落石出》这个我们的共同目标,我能否请问先生:不学《把脉》的‘经络实质及其生理学’,是否属于先生《背弃了“脉”》的范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22:38 , Processed in 0.0598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