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42|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关于脉像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0-23 11:3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合格的中医在日常工作中是用不着辅助脉诊设备的,但如果要发展远程诊断的话,这种设备是四诊的最后一个难题。
不知道哪位大医接触过这方面的东西。我在网上搜寻的结果是技术上还不成熟,如果您知道这方面的信息,可否谈一谈。我只是对中医感兴趣的工程师,打扰了。
2
发表于 2003-10-23 17:11:29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脉像仪

先生:中医的脉象是困扰中医前进的主要障碍之一。
如果先生有兴趣,并具有工程师的能力,可以自己在这方面搞出一个独创来。预祝先生成功。
3
发表于 2003-10-23 22:42:00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脉像仪

若大脚丫先生试验成功,记得告诉我(不过不要张贴广告,会被删除的,用短讯息告诉我),一定会登记购买,不过不能成本太高,太昂贵的很多中医生都会买不起的。
真实地感谢先生对中医学的热枕支持!
4
发表于 2003-10-24 08:39:11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脉像仪

下面引用由大脚丫2003/10/23 11:38am 发表的内容:
对于合格的中医在日常工作中是用不着辅助脉诊设备的,但如果要发展远程诊断的话,这种设备是四诊的最后一个难题。
不知道哪位大医接触过这方面的东西。我在网上搜寻的结果是技术上还不成熟,如果您知道这方面的 ...
我认为您研究这个脉象仪没有实际的使用价值。
中医脉象千变万化,虽有规律可寻,但全凭医者的领悟才能真正运用的好,
好比是围棋,自从“深蓝”计算机战胜了象棋大师,台湾“应氏杯”的老总应先生悬赏2亿美元研究能够战胜人脑的“围棋计算机”,结果无人感应。
5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4 11:31:44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脉像仪

[这个贴子最后由大脚丫在 2003/10/24 11:37am 第 1 次编辑]

五先生说得好啊!您所言正是目前所有脉象仪的问题。他们的思路就是要用电脑代替人脑!这显然太过复杂,可能与“围棋计算机”相若。
我只是想采集脉象或曰脉搏信息并传送的远方的医生那里,对脉的判断和把握还是由医生来执行。就像您在网上下围棋一样,网络提供场地,下棋的还是您
按我在网上的搜索,这方面的研究可能超过二十年了,为什么就没有人从这里入手呐?
因为这些项目多和医学院有关,这里科班出生的医生多,大家就没听说过这个东西吗?
To 桂枝汤先生:可不敢这样想,原因五先生以说了。
To 小乔:这个东西据说999有买了,但是否可用就不知道了,你用脉象仪做关键词在google上搜一下就知道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4 13:06:12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脉像仪

转贴:http://www.cintcm.com/lanmu/zhongyi_lishi/xiandaijuan/mulu/diliuzhang1.htm
(节选)
要客观检查患者的脉象,就要有检查的器械,脉象检测仪就是这种器械。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有人设计简单的脉象仪,对客观检查做了尝试,由于影响脉象的因素很多,而且对脉象形成和构成脉象的各种条件也还没有深入的了解,因而初期的脉象检测仪器还不够理想,但这毕竟为脉象的客观化做出了初步的探索。
  十年“文革”期间,检测仪的制作基本上处在停顿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脉象检测工作又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且有迅猛发展之势。随着电子工业技术水平的发展,检测仪的设计与制作水平日益提高。早期的检测仪是北京医疗仪器厂生产的BYS-14心脉仪,随后有南昌八一无线电厂生产的MX-811液态换能器,上海医疗器械研究所曾制造出HMX-3C脉象换能器和MX-3脉象仪,它较以前的同类器械有较大进步,它能取得脉象、脉速、时差、取脉压力等多种信号,它对脉象的采集、建立定型图谱、有较好的作用。
  在“六五”期间,中医的脉象检测仪的研制被列入攻关课题,此期间研制出来的MX-4C和MX-5多功能脉象仪,它们不仅能检测脉象的波形、脉压力、还可以检测、贮存、打印脉道形态的示意图,脉波--脉位趋势图及脉率趋势图,这些脉象图可显示脉位、脉幅、脉形、脉势、脉宽和脉率等。
  用脉象检测仪所取得的脉象图的判读和分析,在八十年代取得一些成果,尽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判读标准,而只能用目测法读出其拐点、幅值和时值,以了解脉动的频率和节律,脉力的强弱,脉势的虚实及脉象形态,并通过它来了解和测算或估计血管的弹性、外周阻力,脉象的劲弛、软硬、滑涩等,但这些已为将来做出分析脉图的统一方法打下了基础。还有人做出“脉象信息计算机处理系统”,以自动采样分析,并输出包括脉率、面积及判别脉图所必需的十多项通用的特征值和扩充特征值,以此确定脉象的类型,并以此绘出脉波图、速率图、从而使计算机在脉诊中达到了实用的水平。此项成果也获卫生部1985年科技成果二等奖。
  研究工作者还对若干临床上常见的脉象进行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基础研究。其中包括浮脉、沉脉、弦脉、滑脉、涩脉、芤脉、迟脉、数脉、结脉、代脉、促脉等。如对浮、沉脉的初步研究表明,动脉管壁的搏动幅度的加大,是出现浮脉的主要因素。如当管壁振幅较大时,取法压力比较小,此时指感搏动明显,脉位就显得表浅但脉象的浮沉和此压力大小并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7
发表于 2003-10-24 13:25:02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脉像仪

脉象仪,最好有以下几点:
不能用电子的;
汞柱血压计是个很不错的借鉴;
要能进行腕部的寸、关、尺的取象;
能够记录、传输。
8
发表于 2003-10-25 08:50:11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脉像仪

下面引用由大脚丫2003/10/24 11:31am 发表的内容:
我只是想采集脉象或曰脉搏信息并传送的远方的医生那里,对脉的判断和把握还是由医生来执行。就像您在网上下围棋一样,网络提供场地,下棋的还是您
这个主意不错,只要能客观的反映病人脉象的实际情况,你这个仪器的研究就是成功的,再结合网络视频,中医看病基本搞定,助你早日成功!
9
发表于 2003-10-26 13:57:57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关于脉像仪

脉象模型(脉诊手)价格不菲,并不象大先生所说999元可买到,美金999元都买不到。
01-022 名称:MM-3脉象模型(简称:脉诊手)   台 国内价格58,000元 备注:详细说明见表后注①
注①:MM-3脉象模型(脉诊手)
本模型应用仿生模拟及波形合成方法,用高分子材料配方研制仿生手及桡动脉血管;用新型调速电机及特制油泵来模拟人体心脏的舒张与收缩;用单片计算机及软件控制的电磁阀来模拟人体心脏瓣膜的开启状态;用不同粘度的硅油来模拟代替人体血液;从而在仿生手的桡动脉处模拟出十多种人体常见典型的脉搏特征。这些脉象是中医八纲脉的典型,是临床辨证的基础。熟悉这些基本脉象可以在实践中举一反三,逐步掌握诊脉方法。本模型作为中医脉象再现的信号源,可用于脉诊的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反复训练的实践机会,是理想的教学工具,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就能强化"脉诊"指感的训练,很快掌握中医常见典型脉的诊脉技术。亦可用于脉象形成机理的体外实验研究。模型整机经国家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全性能检验。
系统的组成及框图
全套脉象模型由四台(A、B、C、D)分体模型组成。
A组模型:输出平、滑、迟、濡脉。
B组模型:输出洪、革、浮、数脉。
C组模型:输出弦、结、代、促脉。
D组模型:输出沉、细、涩、弱脉。
01-023 名称:FZ-1型中医推拿手法测力分析仪     台 18,000元 备注:详细说明见表后注②
注②:FZ-1型中医推拿手法测力分析仪
中医推拿作用有三个因素:其中手法刺激是推拿作用的前提。而正确的手法则是产生必要恰当刺激性的保证,只有对手法的力学正确测定和分析,才能对手法的三因素作全面、正确和深入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搞清推拿作用机理。
中医推拿手法测力分析仪,实现了计算机化实时显示,定量化和作用力三维分析处理等功能。并具有合力的空间三维显示,合力作用点几何轨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时域分析中还包括微分曲线分析。通过分析给出了若干定量判别指标,成为推拿教学和科研的有益设备。
01-024 名称:ZM-IIIC型智能脉象仪     台 30,000元20,500元 备注:详细说明见表后注③
注③:ZM-IIIC型智能脉象仪
ZM-IIIC型智能脉象仪由单头脉象换能器、脉象放大器、A/D转换卡、计算机和脉象辩证分析软件等部分组成。能自动采集脉象信号,并将中医脉象的位、数、形、势和脉图的各项特征参数作自动分析处理,同时结合中医望诊、问诊(以人机对话形式),根据中医八纲辩证的思路,提示受试者的健康状况等内容。
一、功能用途:
1.ZM-IIIC型智能脉象仪主要用于无创性脉象检测。换能器可根据需要安放在桡动脉寸、关、尺任何一部检测脉象信息。
2.ZM-IIIC型智能脉象仪有系列脉图检测、10秒脉图检测、40秒脉图检测功能,能实时显示、存储、重读数字化脉波信号,自动判读脉象的位、数、形、势,识别脉图特征参数,并以多逻辑判断模式确定脉名;能以脉诊检测为线索,经人机对话询问病人的症状,作出初步的中医八纲和脏腑辨证结论;能显示和打印系列脉图、最佳脉图及其特征参数、取脉压力-脉幅趋势图、40秒脉波趋势图等组成的脉图检测报告;以及根据脉象提示的动脉系统张力、阻力、生理年龄、自律神经平衡状态和辨证结论等组成的临床辅助诊断报告。
3.计算机软件系统采用菜单、互交式处理的方式,设计了方便用户的友好界面,令复杂的操作一目了然。
4.脉象的辅助诊断软件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本,临床实测脉象的知识库为支持体系,确保诊断的科学合理。
5.本仪器可广泛用于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病情监护;中药、针灸、气功康复保健措施的疗效评估等,为中医教学、临床、科研提供可靠的客观指标。本仪器在计算机网络远程诊断和远程教学方面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1-025 名称:ZM-IB型中医脉象仪     台 10,500元 备注:详细说明见表后注④
注④:ZM-1B型中医脉象仪
ZM-IB型中医脉象仪由单头脉象换能器和脉象仪两部分组成。用户可在输出端再配以记录仪或显示器,即可构成完整简单的检测系统。
一、用途与特点:
1.ZM-IB型中医脉象仪主要用于无创性脉象检测。换能器可根据需要安放在桡动脉寸、关、尺任何一部检测脉象信息。
2.脉象仪可同步输出脉象图、微分图(速率图)及取法压力的模似量。
3.ZM-IB型中医脉象仪输出端设有多种输出电平插口,可直接配接记录仪(可用心电图仪代用)、示波器、磁带记录仪等,以便同步显示、描记或记录。并设有计算机模拟量接口,可有计算?quot;A/D"接口相连,进行数据处理。
4.本仪器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外型美观、携带方便。
5.仪器配置:
脉象传感器壹个;脉象仪(脉象信号放大器)壹台;电源线、输出线一组。
注:用户根据需要自行配备记录仪(一般可用心电图机代用)或显示仪。如需我方配置则另加费用。
10
匿名  发表于 2005-1-13 09:45:41

请教关于脉像仪

其实我觉得并不是人类没有能力去制造那样的围棋计算机,而是目前人类对于计算机类神经系统的研究还不是很到位,我相信在不远的时间内,一定会有这样的计算机出现。
对于脉象仪,我想说两句,我认为虽然目前的脉诊只能靠医生的手去主观认证,我相信也是因为我们现在所生产的脉象仪没有达到能够完全正确诊断所有脉象的程度,不可否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人在脉诊中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不要忽略,人始终都有主观的因素存在, 并不是说某一个医生的医术高,他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他也会有自身状态不好的时候,这种时候,他判断的正确率就会下降。而脉象仪的诊断是客观的,不会由于仪器自身的主观变化,引起同样脉象不同诊断的情况,只不过是我们现今对于脉象的研究还不是那么透彻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7-16 10:36 , Processed in 0.05691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