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4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从蒙古战例看东方武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7-8 19:2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论坛上看到下面这篇军事史文章,文章中有一些观点可以在习武方面给我们启发:
    历史上蒙古大军在十三世纪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西征,凭借较少的军队和漫长的后勤供应战胜了所有的敌人(1260年对穆斯林的爱因加鲁特战役失利未计算在内),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也促进了欧洲和近东的军事革命。在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的数量通常很少,总数不过最多20万人左右(欧洲战场从未超过15万),单次战役的人数则更少,没有出现在中原对金的钧州一战中列阵“层层叠叠,厚20里”的情形。这有哪些原因呢?……其实,东西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很早就在双方作战时的战术体现出来了。在东方(以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为代表的范围内)的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方那种队形极其严密、排成密集方阵,步、骑、弓箭、投枪诸兵种密切协同的军队。这是西方人思维严谨、讲究科学分工、善于组织大的系统工程的表现。……东方军队作战时,队形不严整,讲究部队作战的机动性和战术的灵活性,受《孙子兵法》的影响,讲究“诡道”而不讲究堂堂正正的正战。这种战术意识的支配下,军队的单位攻击力和防护力并不强,如果对付罗马帝国和马其顿帝国的密集步兵方阵,采用正面作战的方式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与东方军队不同的是,西方军队一开始就采用严密的队形,特别强调突出正战的攻击力和防护力,很明显,这种战术的冲击力是远非东方军队可比的,但它的弱点也非常突出:队伍转动不便,必须时刻注意保持队形的严整。 ……即使在进入铁器时代,马的鞍具的发展,使得骑兵越来越重要了,双方在骑兵的战术运用上也有巨大的差别。东方的骑兵很少有重装甲,骑兵即能用马刀、长枪也可以使用弓箭。骑兵主要目的是为了军队的机动能力和正面的冲击力,可以在很大范围内作战。而西方的骑兵部队发展出了威力强大的重装甲骑兵,士兵穿着厚厚的锁子甲,可以有效抵挡刀枪和弓箭的杀伤,骑兵使用长枪和长剑,杀伤力较大。但是与东方不同的是,骑兵战术的使用仍和古罗马时代的步兵方阵相同,讲究队形和正面的杀伤力和防护力,几乎没有太多的战术机动能力,作战范围仍然是在很小的区域内进行。……在战术的运用上,蒙古人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蒙古人的远距离机动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们常常可以上百里地大规模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到他们的攻击。他们在战斗中亦很少依赖单纯的正面冲击,通常使用的方法是,一小部分骑兵不停地骚扰敌军,受攻击后后撤,待追击的敌军队形散乱疲惫时,早已四面包抄的骑兵则在一阵密集的弓箭射击后蜂拥而来。这种战术在过去的匈奴、汉族、契丹、女真人都用过。但象蒙古人一样利用四处游骑做间谍,大规模的骑兵可以随时远距离攻击的情形则没有出现过。加之,蒙古人大量地编入汉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使用汉族先进的攻坚器材担 任攻城的任务,使他们在东方无论是野地浪战还是摧城拔寨,几乎所向必克。……    
    事实上,蒙古军队的骑兵在任何时候都无法一对一地战胜欧洲的重装甲骑兵,欧洲重装甲骑兵的长矛和重剑杀伤力远大于蒙古骑兵手中的马刀、长矛或狼牙棒。欧洲骑兵的马也远比蒙古马高大。但蒙古骑兵的战略战术则是欧洲骑兵远远不及的。欧洲军队的战斗无论多大规模的军队都是在很小战场内进行的。而且,欧洲军队有惯常的骑士之风,崇信正面一对一的堂堂正正的战斗,当他们遇见可以把百里方圆的地方做战场,且习惯迂回的蒙古军队时,他们的确是碰上了无法想象的战争场面。
   
  由此可见,东西方思想上的差异从一开始就带来了实打实的战斗上的效果,这种效果可以弥补甚至超越某方面物质基础的限制。其实武术上又何尝不是。西方更多强调的是出拳速度、肌肉力量、体重身高等“面对面”的因素,而东方武术中被现代许多爱好者斥为妄想玄理、胡思乱想乃至吹牛的很多“没用”的东西,其实质就是开拓对手“无法想象的战争场面”的因素。就象东方的兵法一样,东方的武学注重创意和变化,并不局限于在特定因素上一定强过对手,而是力求在意外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超越和打击敌人。
    举例来说,武术中几乎无时不强调的“整”,并不是单纯的发“整劲”大于局部力那么简单,而是在追求一种整体有机的运动模式。所以心意或形意拳的出拳劈掌,总是与步法移动(也就是人体整体移动)同步的,步到重心到、拳也到,表面上看没有拳击出拳频率快,但在同等步伐速率的情况下是会比拳击手出拳早半拍的(因为拳击出拳本质上没有与重心移动合为一体,单纯的出拳频率会受到移动的影响);同时还会在接触过程中把出拳打击和干扰对方发力相结合,使“散”的对手失去对抗的能力。在这种原理下,谁“整”的好,谁就更能超越身体条件限制打击对手。日本的“居合剑法”也是同一个道理,追求在双方拔刀的一瞬就杀死对手,这样使不喑此道的对手,在体力、经验、技巧优势都化为乌有,从而确立胜局。
    可见,东方传统武术(当然以中国武术为主)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闪烁着“上兵伐谋”(孙子兵法)的狡诈光辉,确实是蕴藏者我们民族灵魂的文明瑰宝。如果我们完全舍去这些大谈什么肌肉力量、竞技训练,则无易于让蒙古矮种马批上欧洲骑士的铁甲去走马其顿方阵,放弃奔袭包抄去正面硬拼。看上去很“实在”、很“科学”,但其结果不问可知。
特殊的战略思想就会配备特殊的战争武器,所以蒙古矮种马和轻便皮甲才大行其道。就象今天武术中仿佛“女人跳舞”(一论坛网友评价)一般的训练手段,其实蕴藏着独具一格的锋利武器,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发挥出无穷的威力。如果因为不知其内涵就简单的与以否定,就象是一律要求蒙古骑兵换上貌似威武的高头大马和锁子甲一样,不在辽阔的平原上冻累而死才怪。
    总之,希望大家能以更冷静、深入的眼光看待武术“玄虚”的“吹牛”,我们的兵法智慧使得“欧洲军队……在战场上逃回来的人极少”,那么我们的格斗智慧也未必象有些人贬低的那么一无是处
转自拳行天下论坛
2
 楼主| 发表于 2003-7-8 19:33:3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从蒙古战例看东方武技

上面讲的是关于中西方战术与技击的。可以从里面找到些关于中西医的灵感。
3
发表于 2003-7-8 19:49:1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从蒙古战例看东方武技

[这个贴子最后由秦越人在 2003/07/08 08:22pm 第 1 次编辑]

王巍君,真乃非寻常等闲之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当前众医皆沉湎于分辨真伪中医理论之际,独王巍君将我们的思路帶到十三世纪成吉思汗東征的战场。
既可回味惊心动魄的战争历史,又不违背文章三个贴近的原则。痛快!痛快!
东、西方民族的思维形式,由此而產生的民族文化背景,才是产生思想认识冲突的真正根源。
4
发表于 2003-7-9 06:45:4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从蒙古战例看东方武技

王巍(九三)在这里,尽管发表的是转贴,但他的转贴,是有他的风格。
这种风格,看起来,好象与中医学说无关。其实,是从另一个角度,从中医学说之外,映证了中医学说(东方文化)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不象有的转贴,分不清谁是谁非,乱转一气。
哪怕是转贴,还是反映了一个人的主体精神。
王巍君,还是一位入学不久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比起那些已经拿着歧黄的饭碗,中医学说在养育着他们的那些胡涂虫们,要清醒得多,要明白得多。
奉劝那些“诅咒”中医学说的先生们,不要忘记这个论坛发贴的规距:
“三个代表:1/代表中国;2/代表中医药;3/代表全球中医药论坛。
三个贴近:1/贴近整体观念;2/贴近辨证论治;3/贴近临床。
5
发表于 2003-7-11 11:04:4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从蒙古战例看东方武技

我提一点自己的看法,也许不成熟.
这篇文章后面讨论拳法部分说的很好,但是前面说蒙古大军打败欧洲军队的分析不是很准确,有些是为了自己后面的论述牵强附会的.
军阵为主的战斗方式在春秋时期就是主要的军团作战方式,当时的军队组成形式也和欧洲的差不多.
"从来没有出现过西方那种队形极其严密、排成密集方阵,步、骑、弓箭、投枪诸兵种密切协同的军队。"
这个论断是不正确的,蒙古军队中即分得很清楚!正规军作战也主要是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的,蒙古军队能够扫荡整个欧亚靠得不是诡道,是多种综合因素造成的.
当然我也认为战法是很重要的一项,但是东方军队做战的时候,队形一样是很严整的,所谓的灵活更多的是通过战略来体现的.
至于说对中医药的启发,我认为见仁见智,希望  王巍 同学能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以供大家讨论为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03-7-14 17:32:1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从蒙古战例看东方武技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巍(九三)在 2003/07/14 05:33pm 第 1 次编辑]

    蒙古人“以把百里方圆的地方做战场”;而欧洲人却骑着裹满铠甲的马继续站着方阵,不由让人想起两伊战争中双方坦克隔河对射,置坦克之迂回突击不用,只当它做火炮使用。
   “以把百里方圆的地方做战场”多么广博的胸襟。同样在治疗疾病时,西医调节的是人体各项物质的含量(血糖、白血球、转氨酶);中医调的是阴阳。只一个“阴阳”,把万物都囊括了。
让蒙古矮种马批上欧洲骑士的铁甲去走马其顿方阵,放弃奔袭包抄去正面硬拼。看上去很“实在”、很“科学”,但其结果不问可知。
这句足以联想到关于中医现代化应该避免什么。
7
发表于 2003-7-14 23:01:4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从蒙古战例看东方武技

战术只讲战术,和医学有什么关系?
8
 楼主| 发表于 2003-7-16 10:46:4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从蒙古战例看东方武技

下面引用由医法圆通2003/07/16 00:46am 发表的内容:
拿来与美国对伊拉克做对比更是显得有些无知。
"两伊战争中双方坦克隔河对射"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战斗中的。与美国何干?
“虚构”“牵强”“无知”云云我不愿再做解释,我们来这里是学习的,无意义的争辩就不怕贻笑大方吗?
只在医道中求进步,不在口头上讨便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20:12 , Processed in 0.0824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