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9-7-4 07:36:1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低热半月速效案
[这个贴子最后由胡不群在 2009/07/04 07:39am 第 1 次编辑]
关于泽泻临床用量,再转一文以答先生转自<首席医学网>
加味泽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 【关键词】 颈椎病
我们自2002年6月~2005年8月,用加味泽泻汤加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并与口服西药治疗的78例作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载1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均为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78例。治疗组80例中男36例,女44例,平均年龄53.3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个月;对照组78例,男35例,女43例,平均年龄52.6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7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1993年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制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并结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2]:(1)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2)有典型眩晕症状,可伴有恶心、耳鸣、视觉症状等;(3)反复发作史或颈活动诱发史;(4)体征:叩顶试验阳性或颈旋转试验阳性。
1.3 排除标准 (1)眼源性眩晕、耳源性眩晕、脑源性眩晕、眩晕伴严重高血压者;(2)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断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泽泻汤为基本方:泽泻60g,白术60g,骨碎补50g,川芎20g,丹参30g,水煎服,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尼莫地平30mg,每日3次;眩晕停50mg,每日3次,10天为1个疗程,可连用2~3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2]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眩晕症状消失,体征消失;显效:眩晕症状明显减 轻,体征存在;有效:眩晕症状减轻,体征存在,伴轻微晃动感;无效:眩晕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见表1、表2。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治疗组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同对照组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泽泻汤加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肯定。表2 两组疗程比较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痊愈病例平均治疗天数为23天,明显优于对照组29天,前者较后者疗程明显缩短(P<0.05)。
4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因颈椎骨质退行性改变后,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及交感神经,颈椎-基底动脉痉挛而产生的眩晕综合征,属中医学“眩晕”范畴。《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篇》25条云:“心下有支饮,有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我们以泽泻汤为基本方治疗本病,正是根据患者表现出之突发性眩晕,伴恶心、耳鸣、视觉症状及反复发作之“支饮”冒眩证而设。头为诸阳之首,由于心阳被水饮所遏,阻碍了脾胃阳气的升降,清阳不能上走于头目,浊阴不能下行为小便,浊阴水饮上干清阳之位,因此出现“苦冒眩”,本文所述椎动脉型颈椎病所致眩晕,多属此类患者。方中泽泻利水除饮,白术补脾制水,川芎、丹参活血化瘀,通络,能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至于加用骨碎补,早在《雷公炮炙论》中就有其治疗“耳鸣”、“肾虚耳鸣耳聋”的记载,我们借鉴前人经验及后世用骨碎补治疗药物中毒性眩晕的启发,伍用于泽泻汤中共同发挥疗效,收到止眩镇静、活血通络之效,故将泽泻汤加味用于治疗清阳不升,浊阴上犯之椎动脉型颈椎病,起到了升清降浊、活血通络、促进头部血流的作用,进而从本质上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
颈椎病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其中包括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等。本病系因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韧带增厚,压揎神经根和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其病理变化不易复原,但服用本方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缓解由于椎体增生及钩椎关节增生引起的神经压迫症状。从本文疗效等分析可见,加味泽泻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见效快、疗效肯定和无明显毒副作用的特点,诸药共用,标本同治,降中有升,通中有补,方证相符故收桴鼓之效。
【参考文献】
1 孙宇,陈琪.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经要.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1993,24-26.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管理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作者单位: 622650 四川安县,安县人民医院
(编辑:宋 冰)(首发于<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文字[color=#DC143C]文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