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贴子最后由赵红军在 2006/05/28 09:50pm 第 2 次编辑]
贺~ 女 42
初诊 2006年4月2日
外感咳嗽反复难愈,傍晚及晨起为频。痰白如沫而多,伴口酸口干,鼻塞涕浊。大便形正日三、四行。小便频,夜尿三次以上。脉右关短,左沈洪小,两手均稍数。舌微红,苔薄白。 处方:
麻黄10克 黄芩10克 杏仁10克 陈皮10克
半夏12克 枳壳10克 茯苓10克 荆芥10克 防风5克
独活5克 羌活5克 白术12克 水煎服,五剂
二诊 06年月4月9日
咳止,痰消。仍鼻塞,口酸。大便转干燥。处方:
党参12克 白术12克 半夏12克 黄连3克
枳壳10克 陈皮10克 茯苓10克 羌活5克
独活5克 防风5克 水煎服,五剂
赵:请孙老师阐释此案诊断及组方思路?
孙:风能胜湿,故凡风邪侵肺致痰盛者,均应以风药消痰。若不明此理,徒以半夏、南星、橘红等燥湿祛痰,必效缓而淹缠难愈也。此案痰白如沫者,为风痰确证;傍晚咳频为肺火上扰;晨咳为痰湿蕴肺。故以荆、防、羌、独疏风;半、陈、枳、苓化痰;肺火本宜麻杏石甘汤宣泄清肺,以其脾虚便溏,故以黄芩代石膏;白术健脾升清。二诊咳止痰消,改茯苓饮加参、术以和胃健脾,又以伤风未尽愈,续用风药三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