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5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名中医孙曼之老师病案讨论系列之三:胃病 茯苓饮用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4 20:3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刘某 女   21岁 
     2006年2月25日诊: 胃疼,恶心数日,大便数日未行。发病后在校医院治疗数日无效,特返家来诊。脉右沉洪,左沉滑洪,两手均有力。舌瘦微红,苔薄白腻.
  处方: 半夏12克   黄连3克  枳实12克   杏仁10克
                陈皮10克   茯苓10克   紫苏10克   炒麦芽15克
                                                                                                                 水煎服  一剂   
  
两月后来诊他病时告:前诊服药后次日痛止,纳增,原大便干燥亦转为正常.  
  
  
按:上方前六味,余称之为叶氏茯苓饮.该方由古方<外台>茯苓饮化裁而来.<外台>原方由茯苓,人参,白术,陈皮,枳实,生姜六味组成,治吐后胃虚停饮,心下胀满.经叶天士化裁后为半夏,黄连,枳实,茯苓,杏仁,陈皮六味.其半夏,陈皮,茯苓,枳实宽胸降气化痰;黄连苦味以降胃气;杏仁宣肺降气.盖肺主一身之气,胃气下降实赖于肺气之肃降.故宣肺即所以降胃也.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运化必以升清为要,受纳必以通降为先。故叶氏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盖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始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仲景急下存津,治在胃也;东垣大升阳气,治在脾也。”区别脾胃之不同功能并分别予以治疗,为叶氏在中医临床实践方面最重要的贡献,而叶氏茯苓饮即为通降阳明之主要方剂,习医者不可不知也。该方为叶案应用甚广的基本方剂之一并有多种加减法,学者当于叶案中仔细推求,对比,总结其用法。以笔者经验,大凡胃脘疼痛,胀痞,或剑下按痛,或心下有滞留感,均可加减使用,常有得心应手之效。
      
2
发表于 2006-5-6 15:55:2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名中医孙曼之老师病案讨论系列之三:胃病 茯苓饮用法

      阳明病,汗出,(言严)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实也,须过经乃可下之
      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
3
 楼主| 发表于 2006-5-14 17:59:21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名中医孙曼之老师病案讨论系列之三:胃病 茯苓饮用法

此病案有续文,请参看
4
发表于 2006-5-14 20:15:54 | 只看该作者

[原创]名中医孙曼之老师病案讨论系列之三:胃病 茯苓饮用法

杏仁宣肺降气.盖肺主一身之气,胃气下降实赖于肺气之肃降.故宣肺即所以降胃也.胃病治肺.妙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8 10:21 , Processed in 0.0500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