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2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说中医之西化——析《不是中医之西化 而是中医之必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2 22:0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也说中医之西化
              ——析《不是中医之西化 而是中医之必须》
   
   致马垂宪先生:君只“叹 东渐西风,微观理念。鳌头独占,到处流觞。”
                 全不看, 西僧东来,顶礼膜拜。《伤寒》真经,流觞天外。
   什么是中医之西化?中医西化是用西医药学改变中医理法方药于临床的模式。不同于中西医互助。前者化中为西,后者平等互补。马垂宪先生身先中医之西化,且以《不是中医之西化,而是中医之必须》为文,鼓吹中医西化是“临床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医之补充、是中医之必须、是中医前进的必然。”因此,探究中医西化之实质,乃全体热爱中医事业之士,义不容辞的责任。
   马先生是中医西化的模式。且以川崎病为例:中医以清散之法治好川崎病,马先生硬是不认帐。说是激素、维生素、糖皮激素之功,根据是一本西医书。“伤寒”、“温病”治病千古,不依为据,而西医之书竟使他顶礼膜拜。这就不能以医学来评究了,只能用信仰来解答。马先生对川崎病的诊断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高烧咳嗽”。“绝非一清一散”能愈之病。
   既言“呼吸道病毒感染”,而热、而咳。定有头疼、身痛之证。必是客邪自外而入,闭其太阳外出之气机,气机不畅,逆于胸膈。胸中乃肺之地面,气欲出而不出,咳嗽斯作矣。客邪若为:风邪干者,兼自汗恶风。主以桂枝汤、祛风散,以去其风;寒邪干者,兼无汗恶寒。主以麻黄汤、小青龙以散其寒;暑邪干者,兼口渴饮冷、人困无力。主以益元散、清暑汤,以清其暑;湿邪干者,兼四肢沉重,周身觉冷而酸疼,不甚发热。主以二陈汤、苓桂术甘汤,以渗其湿;燥邪干者,兼吐痰胶粘,喜饮清凉。主以甘桔汤、麦冬飮,以润其燥;火邪干之,心烦脉洪,小便短赤飮冷。主以导赤散,以散其火;葛根芩连汤以清其火。无论什么样的热,无论什么样的邪,全在六经辨证之中。三阴证以温补为要,三阳证以清凉解散为主。然阳中有阴证、阴中有阳证,须明三阴三阳互为表里之气机。以实据辩清阴阳,方为治病之道。先生既言不宜清散,有违中医之理。又言只宜排除,不知何意?若排除指体内祛邪,又与清散何疑?先生处处依西医之理,先把自己搞糊涂了。倒的却是西化了。
   再如发热性疾病:马先生说:“对一个发热病人来说,既可以是感染性疾病,也可以是风湿性疾病、血液性疾病,肿瘤性疾病”。“体温虽高,但危险性不大的疾病,如病毒性感冒。也可以是体温不特别高,但病情危重的疾病。如流脑传染病。”反观中医发热疾病的理论,其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西医。《素问·热论》为热病定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圣人之伤寒,分论六经之热:太阳之表热、阳明之里热、少阳之往来寒热、太阴之湿热、少阴之热化、厥阴之下寒上热。据证又可分为:发热身痛者;发热身不痛,饱闷吞酸者;发热身疼,不恶寒,舌黄而饮冷者;发热身疼、恶寒、口不渴者;无故身大热,舌青欲饮极热者;小儿发热,气粗口热者;发热出气微温,口不热,小便清长,大便不实者。此外,或手心独发热、或上半日发热、或下半日发热、或夜间发热。种种发热,俱有理法方药之应对之策。因此,中医不是不能处理发热急证,关键在于辩证准确、用药正确。马先生站在西医药的本位上,怎能识得中医药的精髓?
   还有一则早为网友提出质疑的糖尿病合并胃病、心脏病的医案。此类病案本属中医之特区,西医无能过问。治有不顺之处,应在中医框架内探究:或后天脾土?或气不生血?或当温?当潜?辩证查据以解疑难。先生则遇有疑难拜西天,拜出个锌离子。既言锌离子之阻,来龙去脉当说个明白。本体原有?食物含有?药物代有?哪种药?闪烁其词,令人难以相信。
   以上三例说明:从医学的角度看,处理临床救急,中医学不比西医学差。辩证准确,攻无不克。具体到临床应用,象马先生那样的中医之“散兵游勇”,只能“打游击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岂能代表中医学之水平?
   又说明按照马先生中医西化的模式,中医的宏观辨治理念全部或逐步被西医理念所改变。这同“中医取消论”又有何区别?
   还说明中医辩证论治是生命力极其旺盛的学科,其深度和广度是任何学科和仪器也无法取代的。因此,中医的前途只能是振兴、提高。而不是搞什么西化。
   或曰:诊断之五项“要求”和治疗之四条,说明中医“必须”西化。五项“要求”属管理体制范畴,虽不适宜中医发展,但也并非逼良为娼。眼观今日之中医哪个不抵半个西医,哪个不能对付五项“要求”?如果以此试图说明中医必须西化,乃有强词夺理之嫌。
   治疗四条又说明什么呢?有些属于中西医互助问题,不必细说。有些问题呢?比如:病人“要求使用西药治疗”,“求个明白”,“给个说法”。说明病人对马先生的中医药疗效不认可。病人用中药治疗时,“要求配用西药抗生素”,说明病人对马先生的中医药治疗不相信 。“西药疗效比中药更好”,或用西药是为了“满足病人心理需要”,则说明马先生连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这个中医了,何况患者呢?
   对中医药的前途,马先生是悲观的。认为“中医已无能力包打天下”,“阵地愈来愈萎缩”,“中医学也会愈来愈边缘化,最后必将走向自然淘汰”。这样的认识符合事实吗?
   当今医界,西医拥有天时之利,以现代医学之称,携简便宜行之器,的确据有绝对优势。这是表面上的事实。中医则拥有地利、人和之优,与西医成为互补、互助,不可缺少的力量。西医微观治病,中医宏观治人。微观治病,李代桃僵,刀攻斧伐,症去为治;宏观治人,药助人力,调和气血,复其本能。中西医学由其特性而定:西医快,中医稳。西医适于治标,中医适于治本。但是,中医适于治本并非无有治标之策。若说“中医无能力包打天下”,为何李可老中医能够用中医药“包打天下”?问题在于你是否掌握了中医“包打天下”的本领。
   既有“打天下”之论,必有“治天下”之说。如果说“打天下”是指解救生命之危难而论,阵地主要在病房;那么,“治天下”则指营造生命之质量而说,阵地主要在门诊。“打天下”不易,“治天下”更难。病房是阵地,门诊也是阵地。病房出事故,尚能依病人签字为由推托。门诊出事故,必负法律责任。故:中医有中医的阵地,中医有中医的责任。“中医只能充当西医配角”之话,可以休矣。
   中医作为“治天下”的主力军,阵地极为广阔。试看:多少中老年人生活在慢性病痛的折磨之中,多少手术患者需帮助减少医治之苦。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高血压、身体各部位的疼痛证,都是中医大显身手的领域。君只“叹东渐西风,微观理念。鳌头独占,到处流觞。”全不看西僧东来,顶礼膜拜。《伤寒》真经,流觞天外。为什么西医诞生之地的人们对中医的兴趣越来越浓?为什么会出现怀抱金娃娃,却不识宝的倾向呢?难道不值得中医人士认真思考吗?所以说,中医学不存在阵地萎缩问题,也不存在边缘化问题,更不会走向自然淘汰。唯一存在的问题是提高整体中医的临床疗效。
   提高疗效不是空话,因为中医前辈有此创造,中医同辈有此突破。为什么有的中医门庭若市,为什么有的中医门可罗雀?提高就要学习,学经典、学医案、学经验,包括向西医学习。但必须以中为本,以提高中医学术和疗效为目的。中医前辈张锡纯面对东渐西风尚明“衷中参西”原则,而今西化之士怎能与其相提并论。
   中医西医皆救命天使,从中从西人各有志。马先生情系西医,无可厚非,只要有贡献于患者,就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但是,绝不能混淆黑白,颠倒是非。极尽污篾、贬低中医之能事,极力要把中医拉上西化之路。且自封什么“中医脊梁”,“真正的中医发展的领军人物”。若真的如此,只怕中医只能“走向自然淘汰”,只能充当“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游击队了。
   
      
                                
                          
2
发表于 2009-8-13 06:48:42 | 只看该作者

也说中医之西化——析《不是中医之西化 而是中医之必须》

      在笔者看来,中医西化是指用西医思维运用中医方药、针灸。其结果是1)中医理论一无是处,2)中医方药根本不能算药,3)中医疗效只能是〝安慰剂(文化中医论者邓铁涛等自打嘴巴)〞。
     状态应对医学论者指出,中医学是人类临床整体和个体医学的最佳、唯一模式,在使用中医理法方药的基础上,恰当使用西医方法是最好的医学实践。
3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09:47:24 | 只看该作者

也说中医之西化——析《不是中医之西化 而是中医之必须》


   1,赞同先生的观点。我将学一学状态应对医学。
   2,不同意对邓铁涛先生的评价。他是一面旗帜,中医的旗帜。梁山的宋江。
  
4
发表于 2009-8-13 16:32:13 | 只看该作者

也说中医之西化——析《不是中医之西化 而是中医之必须》

      邓铁涛做中医没有错。但他把中医学的传承、光大往文化上宣扬,而不是往治病救人为第一宗旨的科学技术上去用功,误导了中医界、科学界和全世界,其罪责难逃!他是一面黑旗手!把中医搞得更乱!
5
发表于 2009-8-13 17:08:29 | 只看该作者

也说中医之西化——析《不是中医之西化 而是中医之必须》

二楼言之有理!在何种理论指导下行医就是何医。
6
 楼主| 发表于 2009-8-14 17:11:18 | 只看该作者

也说中医之西化——析《不是中医之西化 而是中医之必须》


悉尼张先生:拜读“状态应对医学”中医部分。尚有不明,请指教。
1,“状态应对”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何区别?
2,证是病的表现,不知病位如何治证?比如:咳嗽。六经皆可咳,六气皆可咳,怎样立方下药?
3,寒热虚实能区分所有疾病吗?比如:忽热忽冷,是冷是热?是虚是实?既言“临床实践中整体状态的复杂”,如何复杂?没有规律吗?
7
发表于 2009-8-14 18:35:40 | 只看该作者

也说中医之西化——析《不是中医之西化 而是中医之必须》

      答楼主之问:1)头痛医头是只顾局部,没有整体人的诊治。『状态应对』首先把人的整体状态放在第一位,同时兼顾局部的头痛/脚痛,其疗效更久,停药后较长时间不复发或少复发。
      2)证候是临床疾病客观存在的一种形式,为了与西医的器官病区分,我们把证候称之为状态病。状态病-证候巳包括整体和局部病痛的定位。
     3)寒热虚实是证候-状态分析的基点,请注意是「基点」,临床上可以寒热虚实同见于一个病人。笔者在《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与临床实践价值》一文中,一妇科病就是此类。
8
 楼主| 发表于 2009-8-15 09:35:04 | 只看该作者

也说中医之西化——析《不是中医之西化 而是中医之必须》


   感谢张先生指教:又:
   1,什么是人的“整体状况”?其表现形式是什么?
   2,“ 状态”病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人体只能感觉“局部病痛”,怎样才能与“整体病痛”联系?比如:咳嗽是“局部病痛”。与咳嗽相对应的“整体病痛”是什么?二者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3,寒热虚实是【基点】。为什么会出现这四种整体状态?寒热与虚实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四态能同处一病?
   先生欲立学说,应该欢迎疑问。这也是对学术的阐释。  
9
发表于 2009-8-15 10:23:08 | 只看该作者

也说中医之西化——析《不是中医之西化 而是中医之必须》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8/14 08:35pm 发表的内容:
答楼主之问:1)头痛医头是只顾局部,没有整体人的诊治。『状态应对』首先把人的整体状态放在第一位,同时兼顾局部的头痛/脚痛,其疗效更久,停药后较长时间不复发或少复发。
      2)证候是临床疾病客观存在的一 ...
     1   先生所说【整体状态】是指西医的整体状态,还是中医的整体状态?
     2   【同时兼顾局部的头痛/脚痛】,这个局部症状是中医的局部(脏腑、经络、卫气营血),还是西医的局部(器官、系统、组织、细胞)?
  
      例如:湿热弥漫三焦,其整体状态是什么?其局部在哪里?败血症的整体状态是什么?病变的局部在哪里?
10
发表于 2009-8-15 16:31:58 | 只看该作者

也说中医之西化——析《不是中医之西化 而是中医之必须》

     答楼主又问:所谓整体状态是相对于局部病痛而言,例如身热(体温可能正常)、咳嗽痰多色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数,是痰热壅肺。此例整体状态为热,局部病位为肺。
    寒热虚实的分辨和治疗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斗争的总结,中医方剂学几百首代表方是状态进一步的具体划分。它是一种模糊划分,是临床病痛复杂多变的客观反映。
    同一状态-证候可见于不同的病因、不同的器官病理和不同的个体,所以用西医的病因、病理去解释(科学化?)中医证候-状态,是徒劳无功的。状态-证候是一种随机全身综合反应,随时间推移而变化,是一个独立的临床医学领域,必须用独特的体系来操作。它正是人类临床整体和个体医学的最佳、唯一的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2 01:27 , Processed in 0.0597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