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80|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麻 黄 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16 20:1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麻 黄 汤    

 〖方源〗《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疼,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组成〗 麻黄去节,三两[9g] 桂枝二两[6g] 甘草炙,一两[3g]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6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
  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方歌〗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病机分析]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发汗解表,以散风寒。
  ┌ 君──麻黄──│
  │        └宣肺利气,以平喘咳。
  │
  │                   ┌既助麻黄发汗解表。
  │ 臣──桂枝──发汗解肌,温经散寒──│         
  │                   │ 
  │                   └又除肢烦疼。
  │
  │         ┌宣畅肺气,助麻黄平喘。
  │ 佐──杏仁 ──│
  │         └入肺与大肠经,引肺气下行。
  │
  │                 ┌制约麻桂配合后发汗解表的峻烈之性。
  └ 使──炙甘草──甘温,调和诸药。│
                    └微有益气之用,以扶正祛邪。
[主要配伍特点]

  1.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剂。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证治要点。因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 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
  2.感冒、流行性感冒、以及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属风寒表实证者,可用本方治疗。

  本方为发汗逐邪之峻剂,是为风寒表实证而设。历代医家对此方开列禁忌甚多,综合归纳大体有以下几点:
①阳虚禁汗        
②平素有寒,脾胃阳虚禁汗       
③汗家禁汗
④疮家禁汗       
⑤亡血家禁汗             
⑥衄家禁汗
⑦淋家禁汗      
⑧阴虚禁汗              
⑨营血虚禁汗


   《本草纲目》:“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张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津液为汗,汗即血也。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夫寒伤营,营血内涩,不能外通于卫,卫气闭固,津液不行,故无汗发热而憎
寒。夫风伤卫,卫气外泄,不能内护于营,营气虚弱,津液不固,故有汗发热而恶风。然风寒之邪,皆由皮毛而入, 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卫气,包罗一身,天之象也。是证虽属乎太阳,而肺实受邪气。其证时兼面赤怫郁,咳嗽有痰,喘而胸满诸证者,非肺病乎?盖皮毛外闭,则邪热内攻,而肺气 郁。故用麻黄、甘草同桂枝,引出营分之邪,达之肌表,佐以杏仁泄肺而利气。”
   实验研究:麻黄汤与桂枝汤药理作用比较结果证明:麻黄汤降低发热家兔肛温的作用较桂枝汤缓慢而弱。对小鼠正常皮温的降温作用以麻黄汤为速。促进小白鼠唾液分泌的强度大于桂枝汤。两方增加小鼠泪腺分泌,对氨水致咳小鼠的镇咳,促使小鼠支气管分泌酚红及抑制蟾蜍口腔粘膜纤毛运动的作用无明显差异。麻黄汤能使小鼠肺支气管灌流时间缩短20.39%,而桂枝汤则无此作用(中医杂志,1984;8∶63)。

〖附方一〗麻黄加术汤
 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 麻黄汤原方加白术四两[12g]。
 用法: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功用: 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主治: 风寒湿痹,身体烦疼,无汗等。
〖附方二〗麻杏苡甘汤
 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6g]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6g] 甘草一两,炙[3g] 薏苡仁半两[12g]    
 用法: 锉麻豆大,每服四钱[12g]。水一盏,煮八分,去滓温服,取微汗避风。
 功用: 解表祛湿。
 主治: 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附方三〗大青龙汤
 方源:《伤寒论》
 组成: 麻黄去节,六两[12g] 桂枝二两[6g] 甘草炙,二两[6g] 杏仁去皮尖,四十粒[6g] 石膏如鸡子大,碎[18g]
     生姜三两[9g]  大枣十二枚,擘[3g]
 用法: 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
     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功用: 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治: 外感风寒,不汗出而烦躁,身疼痛,脉浮紧。
大青龙汤(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生石膏)
大青龙汤(《伤寒论》):麻黄18g,桂枝6g,炙甘草6g,杏仁6g,生姜9g,大枣10枚,生石膏30g(碎,先煎),水煎温服。余遵“解表剂通则”。本方实际是由麻黄汤倍麻黄合越婢汤而成,核心配伍是麻桂配石膏,主要功用是发汗解表,清热除烦。又因伍杏仁、生姜,尚能宣肺平喘,发汗散饮。主治表寒重证,内有郁热,发热恶寒俱重,头痛身疼,无汗烦躁,脉浮紧,或伴咳嗽气喘,或溢饮邪盛于表兼有郁热者。现代用治高热、感冒、流行性感冒、过敏性鼻炎、急性肾炎、隐疹、皮肤瘙痒症、荨麻疹、汗腺闭塞症,以及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过敏性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属上述病机者。
〖附方四〗三拗汤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麻黄不去节 杏仁不去皮尖 甘草不炙,各等分。
 用法: 为粗末,每服五钱[15g],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煮至一盏,去滓,口服,以衣被覆取微汗。
 功用: 宣肺解表。
 主治: 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
〖附方五〗华盖散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麻黄去根节 桑白皮蜜炙 紫苏子隔纸炒 杏仁去皮尖,炒 赤茯苓去皮 陈皮去白各一两[各9g] 甘草炙,半两[6g]
 用法: 上药为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渣,食后温服。
 功用: 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 肺感风寒,咳嗽上气,痰气不利,呀呷有声,脉浮数者。


2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20:11:58 | 只看该作者

 麻 黄 汤 

麻黄汤证(《伤寒论》方药解析聂惠民)
  [原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提要]
  太阳伤寒的证治。
  [阐论]
  第1条太阳病提纲证,是中风、伤寒的共有脉证。第3条为太阳伤寒脉证。本条又讲述了太阳伤寒的证治。因此,必须前后合参,才能认识太阳伤寒证的证治全貌。
  本条提出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气喘等八个症状,是太阳伤寒的主要临床表现,治以麻黄汤为主方,故前贤称为“伤寒八证”或“麻黄八证”。太阳伤寒证,因为感受寒邪,卫阳外闭,营阴郁滞而成。因寒性凝滞收引,主痛。寒邪袭表,使营血运行涩滞不畅,经脉筋肉拘紧,故见头、身、关节诸痛。疼痛是寒邪为病的特点,营阴郁滞的表现,其疼痛的部位,又与经脉循行部位相关。“恶风”是恶寒的互词,与第3条合参,为伤寒证必见症状。因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卫阳被伤,因此必恶寒。寒主收引闭敛,全身毛窍腠理为寒邪所闭塞,所以无汗;风寒外束,表闭阳郁,而不得宣泄,所以发热;肺合皮毛而主表,表闭无汗,影响肺气的宣降不利,故作喘。其喘源于无汗,故曰“无汗而喘”。所以辨证的关键在于无汗,以此与太阳中风作出鉴别。本条论述详于证而略于脉,从第3条可知,太阳伤寒应见浮紧之脉,且寸关尺三部均应浮紧,方属太阳伤寒正证。开腠发汗为本证的治疗原则,唯麻黄汤可胜此任。
  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旨意,当选用辛温发汗之峻剂。麻黄汤正是具备了这样的作用。方中麻黄味辛性温,人肺与膀胱经,《本经》谓其“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故本方用以发汗解表,驱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以通肺气之郁闭,为主药;桂枝解肌发汗,温经通脉,与麻黄相伍则发汗解表之力大增,盖因麻黄发汗,能开肌腠毛窍,以开却邪之路;桂枝解肌,能温经通阳,相得相须,汗彻则邪除,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可解。杏仁宣肺利气,止咳平喘,与麻黄相伍,则肺气可宣可降而喘止。炙甘草调和诸药,以缓麻、桂剽悍之性,使无过汗伤正之弊。四药合用,为发汗散寒,解表逐邪第一峻剂。
  麻黄汤证的辨证以身疼、脉浮紧、无汗而喘作为审证要点为宜。尤其无汗一症更为关键,因无汗是“寒则腠理闭”的结果。鉴于临床易于掌握,归纳太阳伤寒证有四大主症的特点:一是恶寒发热,二是无汗而喘,三是头身诸痛,四是脉阴阳俱紧。
  辨证之中当须鉴别证候的不同性质,如恶寒一症,有阴阳之分。据“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麻黄汤证的恶寒必与发热相兼。无汗一症,亦有多种病情:阳虚无汗,必伴以四肢厥逆、小便清长,一般头不痛;津伤无汗,多伴以口渴、尿少,舌少津液;水饮内蓄无汗,多伴有心下满、浮肿、小便不利;麻黄汤证无汗,是寒邪外束腠理郁闭所致,常伴发热恶寒、脉浮紧。
  麻黄汤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方剂,但有人往往以其为峻汗之剂,不敢取用。事实则不然,只要有是证,即可用其方。
  本方的古今应用
  1.古人应用
  (1)《肘后备急方》:治卒上气,鸣息便欲绝方,即用本方捣为末,温服方寸匕,日三。
  (2)《外台秘要》:深师麻黄汤,疗新久咳嗽,唾脓血,连年不差,昼夜肩息,于本方去杏仁加大枣。
  (3)《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拗汤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声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蜷、咳嗽多痰、胸满气短,于本方去桂,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尖,且麻黄、杏仁、甘草三味均生用,加生姜。
  (4)《伤寒来苏集》:治冷风哮,与风寒湿三气成痹等证,用此辄效,非伤寒一证所拘也。
  (5)《眼科锦囊》:治风寒所侵而眼目赤肿,生障翳者。
  (6)《伤寒大白》:仲景治北方冬令,太阳经恶寒发热,头痛脉浮,无汗之症,以麻黄、桂枝,发营卫之邪,从皮毛外出,又恐肺得风寒而闭郁,故用杏仁润肺,以开泄皮毛。然未可概治江浙温热之地,三时温热之时,故陶氏有加减法:里有热加石膏、黄芩;少阳见症,加柴胡;阳明见症,加干葛;小便不利,加木通、车前子。夏秋用羌活、独活,易去麻黄、桂枝。
  2.现代临床应用
  (1)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属风寒表实证,证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症。尤其是西北、东北高寒地区,用以治疗风寒外感,伤寒表实证,每每取效。如李风林报告用麻黄汤治疗小儿流感发热167例疗效观察,治愈率94%。
  (2)肾炎水肿:属于阳水兼风寒表实证者,如南京中医学院肾炎研究组用本方治疗肾炎,服药后大都表现为小便增多。
  (3)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病:属于风寒表实证者。
  (4)小儿麻疹内陷:如叶橘泉用本方和二仙汤(黄芩、白芍)治小儿麻疹内陷,见点后忽退隐,高热无汗而喘,有并发肺炎倾向者,往往麻疹复显喘息自平。
  (5)治疗银屑病:夏少农报告,用麻黄汤合四物汤加减治疗儿童银屑病10例疗效满意。一般服药4~49剂,平均服19剂。其中2例痊愈,5例基本痊愈,2例显著进步,1例进步。
  此外,本方还用以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麻痹、急慢性鼻炎等。
  3.笔者临床应用
  (1)使用本方需注意如下事宜:
  ①先煎麻黄去上沫,以免令人发烦;②分三次温服;③药后覆取微微汗出为宜,不须啜粥。④恰当掌握药量的比例,一般麻黄、桂枝、甘草的比例为3:2:1。若比例不当,可影响发汗解表的效果。⑤本方发汗力较强,只宜于外感风寒无汗表实证。对于表虚自汗、外感风热、体虚外感、产后、失血病人等均不宜用。⑥本方只宜暂用,不可久服。一服汗出,就不须再服。如汗后不解,则当以桂枝汤代之。
  (2)原方“麻黄去上沫”的见解,麻黄汤方后注云:“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陶弘景云:“去上沫,沫令人烦。”然而,对麻黄上沫为何令人心烦,其理历代医家一直没有阐明。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麻黄上沫含麻黄碱。麻黄碱具有兴奋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心烦、血压升高等作用,故其“上沫令人烦”。
  (3)风寒外感:用于普通感冒、流感,属于风寒表实证,症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尤其是西北、东北高寒地区,用以治风寒外感,伤寒表实证,每每取效。
  (4)四时外感的用方:根据季节不同,“因时”制宜,对四时外感采取春用银翘(散),夏用香薷(饮),秋用杏苏(散),冬用麻黄(汤)。以此用方大有裨益。
医案选录
  医案一:太阳伤寒证
  陈××,年六旬。
  小贸营生,日在风雪中行走,冬月感寒。病人蒙头而卧,自云头痛甚不能转侧,足筋抽痛,不能履地,稍移动,则痛欲死,发热无汗,脉紧有力,乃太阳伤寒证也。即以麻黄汤取汗,果微汗出而头足痛减,稍能进食。以其元气素亏,继进桂枝新加汤四剂,痛减,食更增,调理月余,始能外贸。(《古方医案选编》)
  医案二:太阳伤寒证
  闫××,男,12岁。
  面目浮肿,气促,伴有恶寒发热,已有一周余。自诉寒热,时头痛甚剧,午后寒热稍减,始病未见汗出。胃纳略差,大便如常,小便量少,舌色正常,苔薄白,脉略浮紧。此乃风寒外束,肺气不宣,而致水道通调失职。方用麻黄汤加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服一剂得微汗出,浮肿、气促等外感症状减轻,继用前方去桂枝,加苏叶,继服两剂,余症基本消除;后取五苓散加减调理而愈。 (聂惠民医案)B23
[原文]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1)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52)
  [提要]
  上两条论太阳表实证脉浮及脉浮而数者,可发汗。
  [阐论]
  《伤寒论》条文写作特点,有时脉、证、治三者一一言之;有时但言证治而略于脉,意在强调证;有时又但言脉治,意在强调脉。这二条就是从辨脉的角度讨论对麻黄汤的运用。如51条是承接50条继论“若尺脉不迟而浮者,则主病在表,而又不挟虚,故可宜麻黄汤发汗”;52条“脉浮而数”的数脉是紧数之意,紧以形象言,数以至数言。数为表热,指发热。柯韵伯曰:“数者,急也,即紧也”。黄坤载曰:“脉数即浮紧之变文”,亦承50条而论尺脉不迟而浮紧者,为伤寒表实之脉,故可发汗宜麻黄汤。
  51条、52条分别以“脉浮”或“浮而数”的脉证论述运用麻黄汤。临床上单凭脉象是不能贸然使用麻黄汤的,必须具有头痛、发热、恶寒无汗等症才可。因为“脉浮”、“浮而数”除可出现于太阳病和阳明病表里俱热外,尚见于少阴病阴盛格阳证。
  [原文]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46)
  [提要]
  太阳伤寒日久,服麻黄汤后可能出现的两种反映。
  [原文]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47)
  [提要]
  太阳伤寒表实证,可自衄作解。
  [原文]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55)
  [提要]
  伤寒表实证失汗致衄,表不解的治法。
  [阐论]
  46条,太阳病,见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为典型的太阳伤寒表实证。虽经过八、九日之后,但表证未解,仍宜麻黄汤。然而服过麻黄汤后,临床出现不同的表现,即药后不同反映和机转:①药后表解;②药后病变:见不汗出而烦躁,则为表邪闭郁过甚,阳郁化热,属大青龙汤证;③药后病减:服药已微除,说明方药对证,药后病减。“微除者”为稍微减轻,那么表证为何不愈?此因外邪多日未解,“卫闭营实”迨误治机,以致阳气受寒邪郁遏太重,故病重药轻,表邪不解;即仲景自注曰“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阳郁闭表为重,既使服用麻黄汤,也仅能小汗,分解卫分之邪,而营中之邪不能尽去。  
  条文提出服用麻黄汤的反应。药后病虽减,但有不同的病理反映和临床表现:一为轻者:“其人发烦目瞑”,此乃阳气振奋,欲驱邪外出之象。二为重者:“剧者必衄,衄乃解”。47条,为伤寒表实证而伴见衄血,此乃表闭邪郁,势必迫血外溢。55条,为太阳表实证,因失汗致衄。试问已见衄后,是否能用麻黄汤?对此应持分析的态度,如风寒表实证仍在,又无其它热象,麻黄汤尚可暂用,否则当禁用。有注家主张,麻黄汤内佐入凉营益阴之品,如李东垣用麻黄芍药人参汤治伤寒吐血案;张路玉用越婢汤治疗伤寒衄血案均可作为本条的补充。   
  以上三条皆论述太阳伤寒表实证,均属麻黄汤主治范畴,又都表现了鼻衄的变化,但发病情况,临床表现有所不同,现综合分析如下。   
  1.衄血的原因:(1)太阳伤寒表实证不向内传,即从外解。外解的出路:一为汗,一为衄。病情日久,仍不从汗解,导致表邪郁遏,邪无外出之路,热必内逼营阴,迫血妄行,因而作衄。(2)病人素体壮实,内热阳旺,在表之邪不得汗解,势必内迫营分。邪郁过甚,迫血上行,因而作衄。正如程郊倩说:“大抵伤寒见衄者,由其人营分素热,一被寒闭,荣不堪遏,从而上升矣。”
  2.衄血的不同情况:(1)服药后之衄:46条太阳伤寒表实证,经过八九天之后,表证未解,其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等表证仍然存在。脉证未变,说明病邪尚未传变,所以治疗上仍当采用汗法,以驱外邪,用麻黄汤主治。但服麻黄汤后诸症稍减,而不能彻底痊愈,同时出现心烦、目瞑、鼻衄等反映。轻者可见烦热,合目畏光之象。这是由于药后阳气振奋,欲驱邪外出之故,亦可视为欲要衄血的先兆。重者可见鼻衄作解。(2)服药前之衄:①47条太阳伤寒表实证,见发热、身无汗、脉浮紧,未经服麻黄汤之前,即见鼻衄。②55条太阳伤寒表实证,脉浮紧、发热、恶寒无汗,治疗本应发汗,而未用汗法,以致表邪抑郁,邪无外出之路,迫血作衄。总之,太阳伤寒表实证虽见衄血,但有不同的情况。
  3.衄血后的转归:大体有三种情况
  (1)衄后表解:太阳表证致衄,有未服药自衄,亦有服药后而衄,然表证衄后有向愈之机。这是由于服药发汗后随之而衄,衄后营分之热得除,表邪也因衄而解。至于未经解表而衄者,为表闭邪气被遏,借衄血而开泄邪之路,故衄后热随血散。正如徐灵胎说:“热甚动血,血由肺之清道而出,与汗从皮毛而泄同,故热亦解。”衄可代汗,载邪外出,故前贤称为“红汗”。即血汗同源之意。“红汗”除邪的道理,前人已有论述,如日本山田正珍说:“凡伤寒热甚者,刺络取血,其热乃解,若自衄者,谓之天然刺络也。”说明衄血寓有泻热之理。以此类推,凡针刺少商、商阳、十宣等穴,而出血泻热,可谓与此有同样的道理。余治一青年,体魄健壮,每患外感之际,发热头痛,多发鼻衄,或在药前,或在药后,血量时少时多,衄后方舒,头痛亦减,热亦渐退。此与仲景所论的衄血之意,甚为吻合。所谓衄后表解,即在“红汗”之后,而见脉静热退身和,方可视为向愈之兆。
  (2)衄后表证仍在:太阳表证,虽见鼻衄,但衄后邪未得解,伤寒表实证仍在,故仍用麻黄汤解表。衄后表证未解,多因衄而不畅,尚未达到“衄以代汗”的目的。正如陈修园提出:“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其衄点滴不成流,虽衄而表邪未解,仍以麻黄汤主之。”至于衄后,是否仍用麻黄剂,有的医家提出疑义,大有商榷之必要。临床上确定解表原则时,须要掌握以下几点:①衄后表证仍在,其脉证没有改变。若属表实者,宜麻黄汤;表虚者,宜桂枝汤。②确无热入营血之征兆,亦无亡血之迹象者,方可议解表。③小便清白,确无里热证。④若为风热表证之衄,则当别论,不属此范围。审清以上四点,方可取发汗之法,使热越表解,病愈衄止。倘若必须发汗解表时,亦当慎之。正如《医宗金鉴》指出:“衄后身凉知作解,不解升麻犀角清。”这说明衄后身热不解,无汗者,可用升麻葛根汤合犀角地黄汤,透邪以清血分之热。而徐灵胎更有卓见,指出衄后“再用辛温汗剂,何异抱薪救焚,合变化黑膏汤主之(黑膏汤:生地、荆芥穗、连翘、茯神、川贝、生楂肉、蝉衣、丹参、生甘草、西河柳)。”此为疏解存阴之剂,用于衄后,值得重视。
  (3)衄后病变:衄血之后,常有病邪传变之虞。若出现身灼热、脉数急、舌绛红、苔燥黄等,标明脉证已变,疾病性质与衄前不同。热已入里,则速应其变。若热入营血,则当清热凉血,切不可妄投辛温,可用犀角地黄汤,清营凉血。
  [原文]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37)
  [提要]
  太阳病多日后的三种转归。
  [阐论]
  “太阳病,十日已去”,说明病程较长,病情可能有变化。其变化又不拘一途,常有以下三种情况:(1)若脉象由浮紧而变为浮细(即脉象呈现浮而兼缓弱之象),表邪已解,且病人身疲嗜卧而安静,说明病邪衰减,正气未复,已有趋于痊愈之佳象,故曰“外已解也”。(2)若十日已去,病人出现胸满胁痛,是邪传少阳之兆。因胸为太阳经气出入之所,胸胁是少阳经脉所过之处,此时病邪已由太阳转入少阳,故当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3)太阳病虽经十日以上,但脉仍浮或浮紧,说明病邪还在表,表实证仍在者,治以麻黄汤发汗解表。
  本条指出太阳病经过一个阶段,可能有几种转归,同时提出各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从而提示医者治病必以客观脉证为依据,严格掌握辨证论治的法则,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病变日数只具参考意义,它不能作为疾病传变的依据。“设胸满胁痛者”,“脉但浮”,只是列举主要脉证,借以说明病传入少阳,或仍留太阳,临证时还要掌握各方面证情,才能做到诊断与治疗的准确无误。
  对本条嗜卧一症,应与少阴病之但欲寐,阳明病之嗜睡加以区别。少阴病之但欲寐,见精神疲惫,似睡非睡的状态,脉微细,属虚寒;阳明病之嗜睡,见神昏气粗、大热大渴、脉洪大,属里热;本证之嗜卧,乃病向愈之兆,见熟睡状态、脉浮细,属邪去神情恬淡。
3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20:12:35 | 只看该作者

 麻 黄 汤 

麻黄汤禁例
  [原文]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83)
  [提要]
  指出阴虚咽燥者,不可发汗。
  [阐论]
  咽通于胃,喉通于肺,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咽喉是三阴经所循之处,为“诸阴之所聚”,尤其手太阴肺和足少阴肾经,均贯于喉。《伤寒论直解》曰:“脾足太阴之脉挟咽,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肝足厥阴之脉循喉咙之后,皆三阴经脉所循之处也。”生理情况下,它必依赖于肺、肾之阴液的滋养和润泽。故阴精充足,滋润于上下,灌溉于内外,并无咽喉干燥之感。今咽喉干燥,说明人体阴液不足,特别是肺肾之阴已亏。此时即使患有太阳表证,亦不可辛温发汗,发汗必更伤阴精且阴虚者多生内热,辛温发汗,不仅耗阴而且更助阳热,从而可能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咽喉干燥者,虽有表证亦不能用辛温发汗。此条之“咽喉干燥”,临床应将咽喉红肿,咽喉疼痛包含在内,此二者往往重于前者。治疗太阳表证(感冒)当依据咽喉干燥,或红肿、疼痛来辨别太阳伤寒、中风与温病,或是风寒之邪已化热,这是鉴别寒温的关键。外感病中观察咽喉状况是必不可少的望诊。儿科尤为重要,咽喉有无热象是治疗外感用药的关键。依笔者之验,太阳表证兼有“咽喉干燥者”,于解表剂中酌加清热利咽之品为佳。
  本条未提出治法,可宗滋阴发汗的原则,采用千金葳蕤汤,即葳蕤(玉竹)、白薇、麻黄、独活、杏仁、川芎、青木香各6克、石膏15克或宗《医垒元戎》提出宜小柴胡汤治之。
  本条提出了临床治疗外感时,要注意询问病人咽喉是否干燥。若咽干切忌用辛温发汗之剂,而宜用辛凉、甘寒之药透达外表。后世温病家据此引伸出温病初期咽痛者,皆不可辛温发汗的禁忌。
  [原文]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必便血。(84)
  [提要]
  淋家不可发汗及误汗后的变证。
  [阐论]
  久患淋病之人,尿频而量少,尿道疼痛,小腹急迫不舒。病因多由肾阴虚而膀胱有热所致。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腑热日久不解,必伤少阴之肾。凡膀胱热盛,致少阴阴亏的病人,即使有太阳表证亦不可发汗。因为以辛温发汗,不仅会助膀胱之热,而且更伤少阴之阴,以致发生阴虚火旺,邪热侵犯阴络而产生尿血的坏证。
  淋家为临床常见之候,病机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膀胱有热,肾阴不足而致,证见小便频数、尿色黄赤、口渴、烦热、脉细数、舌红少苔,可用猪苓汤。
  2.膀胱有热,并无肾阴虚象者,可用八正散或导赤散。
  3.肾阴不足,小便不利、腰膝酸软、脉沉细数、舌尖红,可用六味地黄丸。以上几种情况,新感外邪,证见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者,皆不可用辛温发汗法。若淋家外感,可采用辛凉解表之剂,亦可据《南阳活人书》所载,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误施汗法,而致尿血者,可用养阴清热凉血法治疗,方用猪苓汤或小蓟饮子。
  本文之“淋家”,临床实指中医之淋证,包括热、石、气、血、膏、劳等诸淋,现代医学则称“泌尿系感染”包括膀胱炎、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以及泌尿系结石症等。淋家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可有二种情况:一者淋家复感外邪,而现太阳表证;二者淋病本证在疾病过程中亦常出现类似太阳表证之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症。前者治疗太阳之表证禁用辛温发汗,后者淋病本证之发热恶寒之象,并非外感,故当以治淋为首任,决不可误施汗法。
  [原文]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发汗则疒。(85)
  [提要]
  营血不足之疮家不可发汗。
  [原文]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目旬,不得眠。(86)
  [提要]
  阴血不足的衄家不可发汗。
  [原文]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87)
  [提要]
  失血之人,禁用汗法。
  [阐论]
  疮家、衄家、亡血家均属营血不足,禁用辛温发汗。
  1.疮家复感外邪,致卫闭营郁而引起身疼痛,不可用汗法解之,因为汗血同源。疮家营血已伤,发汗必然更伤营血,故不可发汗。误用辛温发汗,则可致痉。证见筋脉拘急、口噤不开、角弓反张等。这些症状是疮家发汗后,血虚不能润养筋脉之故。本条所论的痉,是症状表现,与《金匮要略》中的痉病不同。痉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汗伤津致痉是原因之一。正如《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所说:“痉病项强背反张,有汗为柔无汗刚,生产血多过汗后,溃疮犬咬破风伤。”
  所谓“疮家”即指久患疮病之人,亦可包括急性疔毒恶疮突发者。关于疮家身疼痛的机理,一为久患疮疡,营血受伤,筋脉失养,故疮家本有身疼痛;二为疮家复感寒邪,卫闭营郁而致身痛,临证当从两方面考虑为宜。对疮家外感的治疗,有主张用养血发汗法;有主张用小建中汤加参芪治疗;有主张在扶正解毒的基础上配以荆芥、防风之类,可资辨证论治。据临床之见,一般可以采用荆防败毒散为主方,药用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人参、桔梗、川芎、荆芥、防风、甘草,亦可用小柴胡汤加山栀子、豆豉、金银花等。
  对疮家本有之身疼痛,发热恶寒等类似外感之证,切不可误用发汗之法。此当清热解毒治其疮疡,而收热退身和之效。临床实践中疔毒,多发性节肿,丹毒、蜂窝组织炎,毛囊炎等症。因感染引起的发热,若误用辛温解表发汗,尤如抱薪救火,以致热毒伤血则痉,此类似现代西医所见因疮疡感染而致菌血症、败血症。
  2.经常鼻衄之人,多因阳经有热动血而致,久衄必致阴血亏虚,故衄家虽有表邪,也不可辛温发汗。若强发汗,势必更加损伤阴血而助阳热,产生“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目旬,不得眠”的变证。“额上陷、脉急紧”,是阴液耗伤,血脉失养所致,表现为额上肌肉陷下、血脉拘急。误汗之后,出现此现象,一因汗后津伤,无阴血充养和滋润;二因辛温发汗更助阳热,邪热更炽,灼津耗液,以致血脉拘急而紧。这一部位在诊断上尚有其他意义,凡人体气血津液的盛衰,在额部往往反映最明显。如临床所见亡阴失水患者,额部肌肉多呈干瘪塌陷之象。衄家外感,可取小柴胡汤加生地、白茅根、丹皮、白芍等清热凉血之品。
  3.亡血家,亡,乃丢失之意。指平素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患者。气帅血行,血为气府,气血相互依存,所以亡血之人,不仅伤血,而且耗气。因此,亡血家虽患伤寒表证,也不可辛温发汗。此乃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之理。若强发汗,不但更伤阴血,而且重损阳气,以致发生“寒栗而振”的变证,表现为畏寒怕冷,周身振栗。亡血家临床较为多见,如月经过多,痔疮出血、咯血、呕血、便血、贫血以及外伤出血等。这些病人若患外感风寒,治疗原则应当在益气养血的基础上,微发其汗,可酌选葱白七味饮(葱白、葛根、豆豉、生姜、麦冬、地黄、劳水),或小柴胡汤加生地、葛根等。
  [原文]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88)
  [提要]
  平素多汗者不可发汗。
  [阐论]
  汗乃心之液,靠阳气蒸化津液而生成。汗家多汗,卫阳不固,阳气已虚,阴液亦伤。故心之阴阳气血早已先伤,若重发汗,势必更伤心之气血,而产生变证。心失所养,则神虚不能任物,致神识恍惚,心乱不能自主。“恍惚”为不明之貌,指神识若明若暗,不甚清楚。心与小肠相表里,心之阴血虚,影响小肠之液不足,致“小便已,阴疼”,言其便后,尿道中痛疼。治用禹余粮丸。
  “汗家”不可重发汗,临证引深认识,肌表不固,汗多之时,应用汗法,皆当慎重,如夏季多汗之时;南方湿热地区,如需发汗,当“因人”、“因时”而异。
  禹余粮丸原方阙,现据后世医家补注,选录如下:常器之主张“只禹余粮一味,火煅亦可服”;王日休补方“用禹余粮、赤石脂、生梓皮各三两,赤小豆半升,共为末,蜜丸弹子大,以水六升,早暮各一服”;《古本伤寒杂病论》补方,药物组成有“禹余粮四两、人参三两、附子二枚、五味子三合、茯苓三两、干姜三两,上六味,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20丸”。近代亦有主张用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治疗。皆供参考。
  以上83—88条为咽干、淋家、疮家、衄家、亡血、汗家,皆为阴虚营血不足禁汗者,咽干为病在上焦,淋家为病在下焦,疮家为病在体表。三者对照,相互发明,有对比启迪之义。衄家亡血,汗家为伤津耗血,皆阴虚之例。故后世创滋阴发汗法,如千金葳蕤汤;《通俗伤寒论》之加减葳蕤汤(生葳蕤、生葱白、桔梗、白薇、豆豉、薄荷、甘草、红枣)养血发汗法如葱白七味饮。B23   
  [原文]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89)
  [提要]
  中焦虚寒者不可发汗。
  [阐论]
  “病人有寒”是指脏腑虚寒,本条所指为脾胃虚寒。本为脏寒,复感外邪,法当温中为主,兼解表邪,切不可强发其汗。若复发汗,必损伤脾胃之阳,阳虚阴盛,必然导致“胃中冷”加甚。若胃寒气逆,则见呕吐。如果病人素有蛔虫寄生,因脏寒而扰动,可能导致吐蛔。
  病家吐蛔者,临床中确有所见,一般为病势危重之候,当予以重视。吐蛔不止者,预后多不良;吐蛔不食者,有胃气衰败之虞;吐死蛔虫者,病多危重。此外,吐蛔者,亦可见于温病胃热之证,非胃寒所独有,此不可不知。胃中冷而吐蛔者的治疗,《医宗金鉴》提出“宜理中汤送乌梅丸”。笔者临床有见外感高热之小儿吐蛔者。吐蛔之前表现烦而不安,继之呕逆二次吐出活蛔虫一条,吐后方安。治以辛凉解表速退高热为宜,热退愈后,胃中并无不适。
  [原文]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常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49)
  [提要]
  论尺中脉微虽有表证不可发汗。
  [阐论]
  脉浮数者,病为在表。一般看来,伤寒初起未发热之时,脉多浮紧,一但发热,脉多浮数,均宜解表发汗则愈。误用下法,必伤里气。里气受伤,气虚乏力,故见身重;气虚心无所主,因而心悸心慌。此时已见气血两虚之象,即使有表邪存在,亦属夹虚伤寒之证,不能再发汗,这是从证而论。“不可发汗”,言不可用麻黄汤强发其汗。再观其脉,见“尺中脉微”,尺以候里、候肾,微为阳虚。尺脉微是里虚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若误发虚人之汗,将会导致邪气不去,而正气被伤,病情恶化。如何处理呢?仲景提出“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的办法,其意说明应等待正气恢复,内外津液自和,便可自然汗出而病解。所谓等待,是指禁汗,并非坐待其愈。临证时可根据病情,酌用以下方法:(1)不用药物,借助饮食调养,护理周全,待正气恢复,阴阳自和,表里正气充实,祛邪外出,自汗出而愈。(2)可借助药物,扶正祛邪。若正气难以自复,无力抗邪外出,可酌情进药,以助正祛邪。可选用小建中汤扶正补虚,调和营卫,此即“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之意。或酌进益气养血之剂,以助正气,使正胜邪祛,疾病得愈。
  医案选录
  挟虚伤寒
  刘×,女,50岁,1974年11月初诊。
  患病五六日,初起发热,体温37.5℃,伴有恶寒,头痛鼻塞,周身疼痛。此属外感,前医投以解表发汗剂,汗后发热稍减,唯恶寒身痛不除,反增心悸乏力,倍感虚弱。查体:诊其脉沉微细略数,舌苔薄白,面色白光白。素体消瘦,患风心病多年,风寒侵袭而病,证属挟虚伤寒,不宜强行发汗。宗本条“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之意,扶正祛邪,采用人参10克。分三次煎汤。每日服三次,药后啜粥自养,三日之后,微汗表解,津液自和,诸证皆除。(聂惠民医案)
  [原文]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50)
  [提要]
  论尺中脉迟虽有表证,但不可发汗。
  [阐论]
  浮紧之脉,若是阴阳俱紧者,则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脉象。伤寒表实,寒邪凝滞,营卫不和,必见身疼痛之证,治疗则以麻黄汤发汗。但若其人脉象并非阴阳俱紧,而是尺中脉迟,尺以候里,迟为营血不足之象,故为里虚之证。此属虚人外感,虽有表邪,亦当忌用汗法。否则,强发虚人之汗,犯了“夺血者无汗”的禁忌,将更伤营血而有劫阴之变。
  49条的“尺中脉微,此里虚”和本条的“尺中脉迟……血少”,都突出里虚之候。在里虚的情况下虽有麻黄汤证,亦不能使用麻黄汤发汗。临床上如不注意这一点,药后反而变证百出。
  本条的“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此是伤寒的脉证,常见的症状尚有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疼等同时存在。
  伤寒之脉,本当阴阳俱紧,寸关尺三部皆同,今见寸关浮紧,尺部独迟,则知非为单纯的表证,而有阴血不足的病机在内。对此处的迟脉,要视为与紧脉相对而言,不可完全等同于一息三至之迟脉对待。同时临床上不能只凭尺中脉迟这一个条件,作为判断营血不足的依据,还要结合其他证候来分析。如病人的体质素弱、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无华或萎黄等。
  以上两条皆从脉象而论禁汗,但一在阳虚,里气不足;一在阴弱,营血亏损,然同为伤寒夹虚证,故皆禁用麻黄汤,强发其汗。
  医案选录
  伤寒里虚证
  昔有乡人丘生者病伤寒,予为诊视,发热头疼烦渴,脉虽浮数无力,尺以下迟而弱。予曰,虽属麻黄证,而尺迟弱,仲景云:尺中迟者,荣气不足,血气微少,未可发汗。予与建中汤加当归黄芪令饮。翌日脉尚尔,其家煎迫,日夜督发汗药,言几不逊矣。予忍之,但只用建中调营而已。至五日尺部方应,遂投麻黄汤,啜第二服,发狂,须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信知此事是难。仲景虽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医者亦须顾其表里虚实,待其时日,若不循次第,暂时得安,亏损五脏,以促寿限,何足贵也!(《普济本事方》
4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20:13:04 | 只看该作者

 麻 黄 汤 

伤寒名案选新注
曹颖甫医案:治范左。伤寒六七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
麻黄3克、桂枝3克、甘草3克、杏仁9克。
寥笙注:本案为太阳伤寒正局。桂枝汤为太阳中风表虚症,麻黄汤为太阳伤寒表实症。患者伤寒六七日,仍形寒(热伤气,寒伤形,形寒即概括头项腰脊强痛等症)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虽六七日,伤寒表症仍在,所以为不传也。伤寒六经传变,有循序的,有不循序的,不要为时间所拘,贵在辨证施治,故仍以麻黄汤主之,方症相符,不用加减。太阳为开,主表,寒邪束表,阳气向上向外,故头痛发热;寒邪闭表,经气佛郁不舒,故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表闭则卫气不伸,不能御寒,故恶风;营气不能通达于表,玄府(汗腺也)闭塞,则无汗,寒邪郁闭皮毛,邪气不得外泄,肺气不能宣通,故无汗而喘。麻黄证与桂枝证之鉴别。桂枝证脉缓自汗,为卫阳浮盛,营阴内弱;麻黄证为脉紧无汗,为卫阳外闭,营阴内郁。一虚一实,判若天渊。《内经》说:发表不远热,故麻黄汤为辛温发汗峻剂。伤寒初起,寒未化热,方用麻黄为君,辛温走表,开毛窍,逐风寒,入肺经,宣肺定喘,桂枝为臣,昧辛温,色赤入心,入于营分,升腾阳气;佐以杏仁辛温,利肺降气;甘草甘平,调和诸药,共奏安内攘外之功。伤寒为大病,每多传变。《内经》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伤寒论》原文第5条说:“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病之传与不传,主要以人身正气的盛衰为转移,正能胜邪则少传或不传,正不胜邪则多传变,故传者言其常也,不传者言其变也,知常而不知变,何以为医?本案伤寒六七日,病仍在太阳,若计日治病而不明辨症,妄以三阴方投之,岂不愤事!故仲景传经之说,并非刻板之论,要在医者之灵活对待。

曹颖甫医案:治黄汉栋,夜行风雪中,冒寒,因而恶寒,时欲呕,脉浮紧,宜麻黄汤。
生麻黄9克、桂枝9克、杏仁9克、甘草6克。
寥笙注:本案症状与前案对比,骤视之,伤寒症状不甚典型。但结合《伤寒论》原文第3条观之,“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其症状基本相符,故仍为太阳伤寒症。患者恶寒欲呕,而脉浮紧,无汗,为麻黄汤证眼目。至于喘与呕,有时不一定同时并见,大致寒邪郁肺则多喘,寒邪犯胃则多呕,其致喘致呕的原因,都不外寒邪束表所致,治病求本,宜麻黄汤开表发汗,则病自愈。

曹颖甫医案:治俞右。伤寒,头项强痛,恶寒,时欲呕,脉紧,宜麻黄汤。
麻黄15克、桂枝15克、杏仁9克、甘草9克。
寥笙注:本案太阳伤寒证极为典型,方剂用量也较大,药随病变,或轻或重,灵活掌握,总以中病为度,不要执一而不知变。大抵高寒地带用量较重,燥热地带用量较轻。清代名医徐灵胎,根据汉时度量衡,对麻黄汤定了一个剂量:麻黄3克,桂枝3克,杏仁6克,甘草1,5克。可供初学用伤寒方之参考。伤寒病,极变迁,辨证不清,处方不当,轻描淡写,敷衍塞责,必致延误病程。患者头项强痛,恶寒,时欲呕逆,脉紧,伤寒脉症悉具,未言无汗者,省文也。医者临症,贵在抓着主要矛盾,掌握主症,其他有关症状,就不一定要完全具备,所以有但见一症即是,不必悉具之说。本案病大方高,单刀直入,不愧为伤寒大家。

陶节庵医案:治一人。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医以犀角地黄汤、茅花汤治而反剧。陶切其脉,浮数而紧,曰:若不汗出,邪何由解?进麻黄汤一服,汗出而愈。或曰:仲景言血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而此用麻黄,何也?曰:久衄之家,亡血.已多,故不可汗。今缘当汗不汗,热毒蕴结而成吐血,当分其津液乃愈。故仲景又曰: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盖发其汗,则热越而出,血自止也。
寥笙注:本案吐血而用麻黄汤,为失用麻黄汤及时治疗之变局。患者伤寒四五日,吐血不止,为太阳伤寒失表,因阳气重,虽吐血亦不解,陶氏诊其脉浮而数,无汗,热不得出,发其汗,汗出血自止,故以麻黄汤主之。血之与汗,同属营气所化,名异而源同,心主血,汗为心之液。《内经》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在某种情况下,太阳表症,有时可从衄而解,名日红汗。衄,一般作鼻衄解,不知吐血为内衄,仲景并未凿定为鼻衄。衄后病不解,须再发汗,辨证非易。本案辨症眼目有二:一则进犀角地黄汤而病反加剧,可知里无实热,吐血不止,不是血热妄行。二则切脉浮数而紧,病机向外,并未入里,若不汗出,邪何由解,故进麻黄汤一服,汗出而愈。陶氏辨证精确,投方中的,一自当效如桴鼓。为了掌握好衄后病不解,须再发汗,下列三点,为辨证关键:一、表实症仍在,二、确无里热,三、阴气未伤,无口干舌燥,尿短尿赤等症。具有以上条件,才能确断其衄血为寒邪外闭,阳气重,郁热上盛所致。若此后出现里热症,此为阳热亢盛,迫血妄行,大忌辛温发散,治宜清降里热。若衄后阴气已伤,再汗则津液更耗,水不制火,有造成阳亢阴竭之危险,治宜滋阴凉血。麻黄汤为表证发汗之第一方,伤寒初起,风寒在表,邪未化热,元气未衰之发表峻剂,用之得当,一剂而愈,用之不当,祸不旋踵。近世此症较为少见,但医者不可不知有此治法,故详论之,聊供参考。兹附三案,为妄用麻黄汤致误的痛苦教训。
怀抱奇述一医者,素自矜负,秋月感寒,自以麻黄汤二剂饮之,目赤唇焦,裸体不顾,遂成坏症。
又一药客,感冒风寒,用麻黄五钱服之,吐血不止而死。此二症亦进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救之,终难挽回,大可骇也。
怀抱奇又治一友人,积劳后感寒发热,医者好用古方,竟以麻黄汤进,目赤鼻衄痰中带血。继以小柴胡汤,舌干乏津。怀诊之,脉来虚数无力,乃劳倦而兼阴虚候也。误投热药,能不动血而竭其液耶?连进六味地黄汤三剂,血止,神尚未清,用生脉散加当归、枣仁、获神、远志,神虽安,舌仍不生津。乃曰:肾主五液,而肺为生化之源,滋阴益气,两不见效,何也?细思之,因悟麻黄性不内守,服之而竟无汗,徒伤其阴,口鼻虽见血,药性终未发泄,故津液不行,仍以生脉散加葛根、陈皮引之,遂得微汗,舌果津生,后以归脾汤、六味地黄丸而痊。凡事都要一分为二,有其利,必有其弊,关键问题在于掌握麻黄汤的适应症,药与症对,确能起到起死回生的作用,如果不加辨证,盲目乱投,诚如怀氏所述,麻黄汤就成为致人于死的毒剂了。麻黄汤是如此,其他方剂掌握不好也是如此。

李东垣医案:治一人。病脾胃弱,与补剂愈。继而居暖室,卧热炕,咳而吐血。余谓此久虚弱,外有寒形,邪不得舒伸,故血出于口。因思仲景治伤寒脉浮紧,当以麻黄汤发汗,而不与之,遂成衄血,却与麻黄汤立愈,与此甚同。因此处方,麻黄芍药人参汤:
麻黄(去外寒)3克、白芍(安太阴)3克、甘草(补元气)3克、
黄芪(实表益卫)3克、桂枝(和表)1.5克、当归(和血养血) 1.5克、
人参(益元气而实表)1克、麦冬(保肺清心)1克、五味子(收肺气,安五脏)1克。
水二杯半,先煎麻黄去沫,再入群药同煎一杯,去渣,乘热临卧一服愈。
寥笙注:本案亦麻黄汤之变证。患者致病因素为久病体弱,感受外寒,邪不得舒伸,故血出于口,病理机制,与前案无异,故仍仿麻黄汤意用药,虚实互参,补泻并用,创立麻黄芍药人参汤治之。方系麻黄汤与桂枝汤加减,并以生脉散与当归补血汤合进,虚人外感吐血,治无余蕴矣。东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平生善用补药,对脾胃病尤为擅长,世传补中益气汤,即为其所创制,学古而不泥古,一般少用成方,本案即是一个例证。

张石顽医案:治黄姓者,正月间,患伤寒,衄血甚多,必发于卯刻,数日不止,面上拂郁,脉浮大而数,按之则乳。意谓衄血既多,则热当自解,此独不能者,先必邪气在经,点滴之衄,误服凉血止截药所致,遂与越蟀汤一剂,热服得汗而解。但至夜身有微热,更与当归补血汤四剂而愈。
麻黄4克、炙甘草3克、生姜9克、大枣3克、生石膏12克。
寥笙注:本案越婶汤证,亦麻黄汤症之变症。伤寒病应表失表,邪无出路,阳气重,往往引起吐血或衄血。患者衄甚多,数日不止,仍头痛身热,面上拂郁,脉浮大而数,表症未解,巳极显然,此为辨证关键,投剂标准。加以误服凉血止截之药,则表邪更加锢闭,若不行疏表寒清里热之法,病从何而解,故投以越婶汤热服得汗而愈。因衄血过多,数日不止,六脉虽浮数,按之则乳,血亏明显,更与当归补血汤以调理善后,此治疗之有先后缓急也。
5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20:13:39 | 只看该作者

 麻 黄 汤 

麻黄汤(《伤寒论》):麻黄9g,桂枝6g,炙甘草 3g,杏仁9g,水煎分2次温服。方中麻桂量比为3:2,余遵“解表剂通则”。麻黄汤原治太阳病、伤寒、太阳与阳明合病、阳明病等证属外感风寒而偏于寒邪致病。根据本方作用机理,可以辨治多种病症。
  发汗解表: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等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脉浮紧而体质较强、病程较短者。如外感风寒、表闭无汗、多日不解,或正气略虚者,可合用桂枝汤(即《伤寒论》桂枝麻黄各半汤),剂量仅为二方总量的1/3,属辛温轻剂,小发其汗。
  宣肺平喘:用治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等见无汗而喘,脉浮而体质较强者。表证不显,突出表现为风寒犯肺之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头痛,或鼻塞声重,音哑等,可去桂枝加生姜(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三拗汤)。如素体痰多,又感风寒,痰阻气逆,恶寒发热,无汗,咳嗽上气,痰多脉浮,舌苔白腻者,可去桂枝,加紫苏子、桑白皮、陈皮、赤茯苓(即《博济方》之华盖散),以宣肺解表,降气化痰。原方为煮散,现代多作汤剂,参考用量为:麻黄、杏仁、陈皮各6g,炒紫苏子、桑白皮、赤茯苓各9g,炙甘草3g,水煎温服。
  通痹止痛:可用于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属风寒湿痹。如素体湿盛,感受风寒,或风寒挟湿,身疼烦重,恶寒发热,无汗,或小便不利,或身肿,舌苔白微腻,脉浮紧者,可加苍术12g(《金匮要略》麻黄加术汤为白术),以发汗解表,散寒祛湿。喻昌曰:“麻黄加术,则虽发汗不至多汗,而术得麻黄,并可行表里之湿。”可见麻黄配术是方中主要配伍关系。
  宣肺通窍:可用治过敏性鼻炎等见鼻塞喷嚏,流清涕,无汗,脉浮者。
  宣肺利水:急性肾炎属风水风寒(或风湿)型者,可用本方合五皮散加减。
  宣肺走表:用治荨麻疹、银屑病、皮肤瘙痒症、隐疹等属表寒无汗者,常用桂枝麻黄各半汤。
6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20:18:26 | 只看该作者

 麻 黄 汤 

【方论】
   陈无择:麻黄汤治太阳伤寒,脉浮紧而数,头痛,身疼,恶寒,无汗,胸满而喘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内科》)
   吴昆:太阳伤寒,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不利,恶寒无汗而喘,脉来尺寸俱紧者,麻黄汤主之。……麻黄之形,中空而虚;麻黄之味,辛温而薄。空则能通腠理,辛则能散寒邪,故令为君。佐以桂枝取其解肌。佐以杏仁,取其利气。入甘草者亦辛甘发散之谓。抑太阳无汗,麻黄之用固矣。若不斟酌人品之虚实,时令之寒暄,则又有汗多亡阳之戒。汗多者宜扑粉;亡阳者,宜附子汤。(《医方考•卷一》)
   方有执:麻黄味苦而性温,力能发汁以散寒,然桂枝汤中忌麻黄,而麻黄汤中用桂枝,何也?曰:麻黄者,突阵擒敌之大将也;桂枝者,运筹帷幄之参军也。故委之以麻黄,必胜之算也;监之以桂枝,节制之妙也。甘草和中而除热,杏仁下气而定喘,惟麻黄有专功之能,故不须啜粥之助。(《伤寒论条辨•卷之二》)
   王子接:麻黄汤,破营方也。试观立方大义,麻黄轻清入肺,杏仁重浊入心,仲景治太阳初病,必从心营肺卫入意也。分言其功能,麻黄开窍发汗,桂枝和阳解肌,杏仁下气定喘,甘草安内攘外,四者各擅其长,有非诸药之所能及。兼论其相制七法,桂枝外监麻黄之发表,不使其大汗亡阳;甘草内守麻黄之出汗,不使其劫阴脱营;去姜枣者,姜性上升,又恐碍麻黄发表;枣味缓中,又恐阻杏仁下气。辗转四顾,无非欲其神速,一剂奏绩,若喜功屡用,必不戢而召亡阳之祸矣。故服已又叮咛不须啜粥,亦恐有留恋麻黄之性也。(《绛雪园古方选注•伤寒科》)
   吴坤安:凡风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外症便有头痛,项强,身痛,腰痛,骨节烦疼,发热,恶寒。此皆太阳经之见症。如无汗而脉浮紧,此营卫俱强而表实也,用麻黄汤以发表,使营卫之邪从皮毛而出,则诸症自除矣。(《伤寒指掌•卷一》)
  张秉成:治寒伤太阳之表,过卫入营,血脉凝敛,无汗恶寒,发热身疼,头项强痛,脉浮而紧等证。麻黄辛温,中空外达,善行肌表卫分,为发汗之主药;桂枝辛温发散,色赤入营,协同麻黄入营分,解散寒邪,随麻黄而出卫,汗之即已。然寒主凝敛,表既壅遏,则里气不舒,故太阳伤寒表不解者,每见喘促上气等证。肺主一身之气,下行为顺,上行为逆。杏仁入肺,苦温能降,辛温能散,用之为佐,以助麻黄之不逮。又恐麻桂之性猛,以致汗多亡阳,故必监以甘草之甘缓,济其直往无前之势,庶可邪解而正不伤,乃为立方之善耳。(《成方便读•卷一》)
   张锡纯:麻黄发汗,力甚猛烈,先煮之去其浮沫,因其沫中含有发表之猛力,去之所以缓麻黄发表之性也。(《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
   田安民等:具解热、促腺体分泌、镇咳祛痰、抑制粘膜上皮纤毛运动及扩张支气管作用,可致静脉淤血和出血、眼窝内出血。可致兴奋,导致惊厥而死亡。能迅速降低小鼠皮肤温度。(中医杂志,1984,8:63)
   张恺彬:麻黄汤治疗衄血,其病机则是由外感风寒、寒邪郁闭,太阳经气不得通达,寒邪不能从汗而解,因而迫血妄行,上行致衄者,才可运用此方,并非一切衄血者皆可使用。如《伤寒论》第55条指出:“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一书中,也曾指出:“伤寒失汗邪无出路,因由血分泄而为衄。”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一书中说的更为明确:“桂枝汤、麻黄汤治衄者,非治衄也,即是发散汗中邪气耳,若邪气不得发散,壅盛于经,逼迫于血,则因致衄也,即非桂枝汤麻黄汤专治衄也。”由此可见,运用麻黄汤一方治疗衄血一证,是有其一定道理的。根据笔者临床体会,有的衄血病人,有外感壅热于肺,虽经治疗外感已愈,而余邪尚未尽除而致衄血者,亦可运用此方,同样也有明显效果,正如《医宗金鉴》对本病所说的那样“表实者以麻黄汤汗之”,不一定完全拘泥于兼有“发热恶寒脉浮紧,汗不出者”才可用之。
   至于《伤寒论》第86条指出“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驹,不得眠”,是指那些劳动过甚,正气亏耗、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衄者,当然为本方所禁忌。正如尤在泾所说:“血与汗皆阴也,衄家复汗则阴重伤矣。”当然不可发汁,《内经》中所说的“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血汗同源”也正是这个道理。(黑龙江中医药,1985,3:18)
   何伦等:麻黄汤类方的源流关系是:麻黄汤、大青龙汤(汉《伤寒论》)、麻黄加术汤(汉《金匮要略》)→麻黄汤(唐《备急千金要方》)→三拗汤、华盖散(宋《和剂局方》)、麻黄桂枝汤、麻黄左经汤(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麻黄人参芍药汤(金
《脾胃论》)→麻黄升麻汤(明《证治准绳》)、麻桂术甘汤(明《症因脉治》)→麻黄定喘汤(清《张氏医通》)、麻桂温经汤(清《伤科补要》)、麻黄加知母汤(清《医学衷中参西录》)。
   从组成来谈,上述类方均以麻黄汤加减而成,但加减药味各有不同,归纳起来,可分六类:第一类是加配清热之石膏、知母、黄芩、黄连、黄柏、桑皮等药,兼具清热之功。代表方如大青龙汤、麻黄加知母汤、麻黄定喘汤(《张氏医通》方)、麻黄升麻汤。第二类是加入祛风湿之防风、细辛、羌活、防己、白术等药,兼具祛风胜湿之能。代表方如麻黄左经汤、麻桂术甘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汤(《备急千金要方》方);第三类是伍以止咳化痰之苏子、陈皮、桔梗、茯苓等药,兼具化痰止咳定喘之功。代表方如麻黄定喘汤(《证治准绳》方)、华盖散等;第四、五、六类分别加配活血之桃仁、红花、赤芍等;温中之炮姜、生姜等;益气养血之人参、黄芪、当归、白芍等,兼具活血、温中散寒、扶正等功效。代
表方如麻桂温经汤、麻黄桂枝汤、麻黄人参芍药汤。(陕西中医,1985,12:563)
   屈德民:外感高热用麻黄汤的要点:1.“无汗”虽是应用麻黄汤的主要指征,但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凡应用辛凉之剂或西药解热镇痛剂而热不退或复升者,多属得辛则汗而寒未解之“汗出不彻”证,应用麻黄汤后,风除寒祛则热解。
   2.“恶寒”是应用麻黄汤的指征,因外感高热而就诊的患者虽多系发热重恶寒轻,但其病史有始恶寒严重或恶寒时间较长者则多是风寒为患,亦可应用麻黄汤。
   3.凡高热未有不伤阴者,自然会产生口干口渴,咽部充血等症状。但伤寒伤阴较轻,虽有口干,甚而口渴,但不多饮。仍可用麻黄汤,使表解里自和。正如《伤寒论》36条所云:“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4.高热者脉必数。但伤寒脉率之增快较温病高热为轻,出现所谓小数,因而须脉证合参,不能见数脉就应用辛凉之法。
   5.从实验室检查看,我们观察到,凡伤寒高热而无合并证者,血象多属正常或偏低,这可以作为应用麻黄汤的参考。(吉林中医药,1986,1:14)
   李鸿翔:麻黄汤药仅四味,以麻黄发汗为君,臣以桂枝解肌助之,肺主皮毛则佐以杏仁宣肺,使以甘草和中。(北京中医,1986,2:24)
   蒲辅周:三拗汤与麻黄汤,前者较后者温开力小;后者麻桂同用,宣通卫阳发汗力猛。(新中医,1986,7:14)
   程门雪:麻黄汤用处不多,南方人肌疏易汗,不得汗的很少,相反是汗出热不解,或汗出热反甚的为多;壮热不出汗的不少见,但不是麻黄汤所宜。(浙江中医杂志,1986,11:482)
   吴光烈:三点体会:(一)历代医家均认为麻黄为发汗药,非太阳表证而不敢用,同时用量也极轻,恐有引起大汗脱人元气之危险。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认为应用麻黄,如能因时、因人、因病活泼斟酌不拘于成见而用之,既不导致大汗亡阳之危险,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阴邪侵入,寒凝经脉之症,则无论冬夏,皆所最宜,又何过之有。笔者用于治疗肩凝、冻疮、痹证以及皮肤病,每用15克从未见弊端。
   (二)古方用麻黄必去节,以取其发汗之力较强。汤药用麻黄,皆先将麻黄煮数沸,吹去浮沫,然后纳它药,盖以所浮之沫发性过烈,去之可以使其性归于平和也。今时用者,麻黄大抵皆不去节,亦很少先煎去沫。临床观察,虽未按古人之法,但疗效尚属不逊,亦未见发生过烈之弊。
   (三)麻黄汤为辛温解表之剂,服药以温服和热服为宜,服后慎避风寒,覆取微汗,这是本方服法之基本关键。中医强调正确之服法,对发挥药效具有重大之作用。正如徐大椿云:“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效,而反有害。”诚不谬也。(福建中医药,1987,1:27)
   齐特:李濒湖曰:“麻黄汤虽太阳发汗重剂,实为发散肺经火郁之药也。”“开肺就是开太阳”之理明矣。凡外感寒邪,或汗下失宜之变证,具有喘闷胸满,痰饮咳嗽与肺相关者,其治法多由此方变通而来。(河北中医,1987,2:5)
   陈树章:邪闭于外的表证,用药则需辛散之品以解其表,故辛温解表的麻黄汤中,用麻黄、桂枝、杏仁三味辛散之动药祛其表邪,辅以一味甘缓静药甘草,调和诸药。 (山西中医,1987,3:44)  
   日本神户中医研究所;在发热状态下,麻黄发汗,加强散热而解热。桂枝扩张皮肤血管,增强麻黄的发汗作用。自古证实,在感染症初期发汗是有效的。适用发汗法的就概括为表证。通过发汗,使在表的病邪随汗而解。现代医学的机制还不明确,是否可以认为是通过发汗加强散热,阻断对人体不利的生理反射,充分激活免疫机能(如果排除感染性因素这一方面,很难考虑是单纯使上升的升热中枢降到正常;认为感染性因素随汗而解也是困难的)。麻黄更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镇咳,改善呼吸困难。又通过利尿作用,减轻粘膜或组织的水肿,也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桂枝除了作用于感觉中枢、提高痛阈而镇痛以外,还可促进唾液、胃液的分泌,加强消化吸收。又证明,在试管里有抑制葡萄球菌、伤寒菌、流感病毒的作用。此外有轻度的利尿作用。否仁通过祛痰镇咳作用,辅助麻黄。炙甘草通过类固醇样作田,消炎、解毒。此外,有轻度祛痰作用,促进消化吸收。同时,调和诸药,使其它药的作用不致太过。麻黄、炙甘草似有抗过敏作用,而且,麻黄有提高大脑皮质兴奋性的功效,大量服用,可引起失调。
   如上所述,发汗解热是其主要作用,可收到改善呼吸困难、镇咳;镇痛、利尿等效果。作为表证出现的各种症状,通过发汗、解热而消除。
   本方针对发热状态,通过麻黄、桂枝的配合,表现出很强的发汗作用。应用得当,效果显著(一般2~3剂,发汗解)。若应用错误,发汗太过,会产生各种弊端,甚则病情恶化。必须注意,对一般感冒不宜轻易用之,对严重的恶寒和无汗、脉浮紧,体力健壮者使用才有效果。为防止发汗太过引起不良后果,应慎重考虑麻黄、桂枝的用量,特别要减轻桂枝的量;或以桂枝为主,用麻黄配伍,也可配用白芍、五味子。
   无发热时,本方主要作用是缓解呼吸困难、镇咳、利尿、镇痛,可以有目的地使用。还可以利用麻黄的中枢性兴奋作用,用于熟睡中遗尿的小儿,使之浅睡眠,排尿时即可醒来。(史兰华等译自《中医处方解说》)
   朱玉祥:方剂以功效为主分君臣佐使,“君”即君效,是治疗病因或主症的功效;“臣”即臣效,是协助治疗病因或主症的功效;“佐”即佐效,含义有三:一是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功效,二是制约偏性、毒性的功效,三是反佐功效;“使”即使效,是引经或
调和诸药的功效。例如麻黄汤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其病因为风寒束表,主症是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脉浮紧,兼证是咳喘。该方的君效是散风寒、发汗解表;臣效是辛温解肌以助散寒解表之效;佐效是宣肺止咳平喘;使效是引经、调和诸药。该方中的麻黄辛温,入肺经,能散风寒、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辛甘温,能温经解肌,发汗力较弱;杏仁苦温,入肺经,能宣肺止咳平喘;甘草甘缓,能调和诸药。如分析具体的药物,君效之药有麻黄、桂枝;臣效之药有桂枝;佐效之药有麻黄、杏仁;使效之药有麻黄、杏仁、甘草。其结果每效多非一药。(河南中医,1987,5:18)
   牟重临:冉雪峰指出:“水由血中滤出:外出,由皮毛循腺为汗;下出,由肾盂经玛氏囊为尿。里气充,斯外之气化,外气化,斯里之水行。……方制麻黄,意旨原不重表,不过借表以通气云尔。如虫行皮肤,是将通未通;当汗出,则通矣,气通则水亦通矣。”麻黄辛温,轻扬善达,通络开闭,宣泄气机,达皮毛,通卫阳,则发汗解表;通水道,达下窍,则化气利水。麻黄剂的作用是通过促进气化的整体调节来实现的,发汗和利尿只不过是改善
病理失调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现象而已。(浙江中医杂志,1987,5:221)
   孙其然:用麻黄、桂枝之辛温,散肌表之阴寒偏盛,损其有余,使表之阴阳平衡。(辽宁中医杂志,1987,8:8)
   章巨膺:麻黄汤在发汗解表剂中,兼有宣肺平喘作用,对风寒束表,肺气不宣,喘咳并见之证,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宣肺干喘。除麻黄汤诸方之外,很少有这样合乎理想的方剂。小儿体弱,风寒束肺,易见肺气不宣证,往往面色板滞,疲乏肢冷,哭泣无泪,气急鼻煽,呼吸困难,及时选用麻黄汤诸方,每能转危为安。久咳郁闷不畅,痰稠恋肺,严重的每见闷咳连连,面红头胀,痰仍不出,病人极为困顿,此时用麻黄汤去桂枝,加前胡、桔梗、象贝母、牛蒡子,即能咳畅痰爽。(浙江中医杂志,1988,7:333)
   刘淑清:麻黄辛苦温,以肺经专药,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君药。桂枝辛温,温经散寒,透营达卫,能助麻黄发汗解表而散风寒、止身痛为臣药。由于本方证主要由卫阳不能外达所致,故以麻黄为主,用量亦较桂枝为大。杏仁苦温,降肺气以助麻黄平喘,散风寒以助麻桂解表为佐药。无汗固当发汗,汗多则营卫俱耗,正气受伤。今麻、桂并用,须防其过汗,故稍用甘草为佐,既能制其峻烈之性,又有益气之功,使汗出表解,正气不伤。方中麻黄、杏仁相配,升降并用,甘草可以调和,故又兼使药之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5:44)
   【按】
   寒邪束表,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肺主气,合皮毛,毛窍闭塞,肺气不宣,故无汗而喘。本方麻黄解表,以散风寒,宣利肺气,以平喘咳;桂枝发汗解肌,温经散寒,除肢体疼痛;杏仁宣畅肺气助麻黄平喘;炙甘草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之功。主要用于感冒、流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症属于外感风寒表实证(前证并有苔薄白、脉浮紧)者。
   麻黄发汗、解热、缓解支气管痉挛而平喘、利尿、升压、抑制流感病毒;桂枝解热、镇痛、强心、健胃、祛风、抑菌(金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真菌)、抑流感病毒;杏仁镇咳、祛痰、止喘、润便;甘草解毒、解痉(支气管痉挛)、祛痰、抑胃液分泌。
   【组成及服法】
   麻黄去节三两(9g),桂枝二两(6g),杏仁去皮尖70个(9g),甘草炙一两(3g)。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砌一升坐,去滓,混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方论】
   陈无择:麻黄汤治太阳伤寒,脉浮紧而数,头痛,身疼,恶寒,无汗,胸满而喘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内科》)
   吴昆:太阳伤寒,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不利,恶寒无汗而喘,脉来尺寸俱紧者,麻黄汤主之。……麻黄之形,中空而虚;麻黄之味,辛温而薄。空则能通腠理,辛则能散寒邪,故令为君。佐以桂枝取其解肌。佐以杏仁,取其利气。入甘草者亦辛甘发散之谓。抑太阳无汗,麻黄之用固矣。若不斟酌人品之虚实,时令之寒暄,则又有汗多亡阳之戒。汗多者宜扑粉;亡阳者,宜附子汤。(《医方考•卷一》)
   方有执:麻黄味苦而性温,力能发汁以散寒,然桂枝汤中忌麻黄,而麻黄汤中用桂枝,何也?曰:麻黄者,突阵擒敌之大将也;桂枝者,运筹帷幄之参军也。故委之以麻黄,必胜之算也;监之以桂枝,节制之妙也。甘草和中而除热,杏仁下气而定喘,惟麻黄有专功之能,故不须啜粥之助。(《伤寒论条辨•卷之二》)
   王子接:麻黄汤,破营方也。试观立方大义,麻黄轻清入肺,杏仁重浊入心,仲景治太阳初病,必从心营肺卫入意也。分言其功能,麻黄开窍发汗,桂枝和阳解肌,杏仁下气定喘,甘草安内攘外,四者各擅其长,有非诸药之所能及。兼论其相制七法,桂枝外监麻黄之发表,不使其大汗亡阳;甘草内守麻黄之出汗,不使其劫阴脱营;去姜枣者,姜性上升,又恐碍麻黄发表;枣味缓中,又恐阻杏仁下气。辗转四顾,无非欲其神速,一剂奏绩,若喜功屡用,必不戢而召亡阳之祸矣。故服已又叮咛不须啜粥,亦恐有留恋麻黄之性也。(《绛雪园古方选注•伤寒科》)
7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20:19:09 | 只看该作者

 麻 黄 汤 

吴坤安:凡风寒初感,先入皮毛肌表,外症便有头痛,项强,身痛,腰痛,骨节烦疼,发热,恶寒。此皆太阳经之见症。如无汗而脉浮紧,此营卫俱强而表实也,用麻黄汤以发表,使营卫之邪从皮毛而出,则诸症自除矣。(《伤寒指掌•卷一》)
  张秉成:治寒伤太阳之表,过卫入营,血脉凝敛,无汗恶寒,发热身疼,头项强痛,脉浮而紧等证。麻黄辛温,中空外达,善行肌表卫分,为发汗之主药;桂枝辛温发散,色赤入营,协同麻黄入营分,解散寒邪,随麻黄而出卫,汗之即已。然寒主凝敛,表既壅遏,则里气不舒,故太阳伤寒表不解者,每见喘促上气等证。肺主一身之气,下行为顺,上行为逆。杏仁入肺,苦温能降,辛温能散,用之为佐,以助麻黄之不逮。又恐麻桂之性猛,以致汗多亡阳,故必监以甘草之甘缓,济其直往无前之势,庶可邪解而正不伤,乃为立方之善耳。(《成方便读•卷一》)
   张锡纯:麻黄发汗,力甚猛烈,先煮之去其浮沫,因其沫中含有发表之猛力,去之所以缓麻黄发表之性也。(《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论》)
   田安民等:具解热、促腺体分泌、镇咳祛痰、抑制粘膜上皮纤毛运动及扩张支气管作用,可致静脉淤血和出血、眼窝内出血。可致兴奋,导致惊厥而死亡。能迅速降低小鼠皮肤温度。(中医杂志,1984,8:63)
   张恺彬:麻黄汤治疗衄血,其病机则是由外感风寒、寒邪郁闭,太阳经气不得通达,寒邪不能从汗而解,因而迫血妄行,上行致衄者,才可运用此方,并非一切衄血者皆可使用。如《伤寒论》第55条指出:“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一书中,也曾指出:“伤寒失汗邪无出路,因由血分泄而为衄。”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一书中说的更为明确:“桂枝汤、麻黄汤治衄者,非治衄也,即是发散汗中邪气耳,若邪气不得发散,壅盛于经,逼迫于血,则因致衄也,即非桂枝汤麻黄汤专治衄也。”由此可见,运用麻黄汤一方治疗衄血一证,是有其一定道理的。根据笔者临床体会,有的衄血病人,有外感壅热于肺,虽经治疗外感已愈,而余邪尚未尽除而致衄血者,亦可运用此方,同样也有明显效果,正如《医宗金鉴》对本病所说的那样“表实者以麻黄汤汗之”,不一定完全拘泥于兼有“发热恶寒脉浮紧,汗不出者”才可用之。
   至于《伤寒论》第86条指出“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驹,不得眠”,是指那些劳动过甚,正气亏耗、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致衄者,当然为本方所禁忌。正如尤在泾所说:“血与汗皆阴也,衄家复汗则阴重伤矣。”当然不可发汁,《内经》中所说的“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血汗同源”也正是这个道理。(黑龙江中医药,1985,3:18)
   何伦等:麻黄汤类方的源流关系是:麻黄汤、大青龙汤(汉《伤寒论》)、麻黄加术汤(汉《金匮要略》)→麻黄汤(唐《备急千金要方》)→三拗汤、华盖散(宋《和剂局方》)、麻黄桂枝汤、麻黄左经汤(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麻黄人参芍药汤(金
《脾胃论》)→麻黄升麻汤(明《证治准绳》)、麻桂术甘汤(明《症因脉治》)→麻黄定喘汤(清《张氏医通》)、麻桂温经汤(清《伤科补要》)、麻黄加知母汤(清《医学衷中参西录》)。
   从组成来谈,上述类方均以麻黄汤加减而成,但加减药味各有不同,归纳起来,可分六类:第一类是加配清热之石膏、知母、黄芩、黄连、黄柏、桑皮等药,兼具清热之功。代表方如大青龙汤、麻黄加知母汤、麻黄定喘汤(《张氏医通》方)、麻黄升麻汤。第二类是加入祛风湿之防风、细辛、羌活、防己、白术等药,兼具祛风胜湿之能。代表方如麻黄左经汤、麻桂术甘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汤(《备急千金要方》方);第三类是伍以止咳化痰之苏子、陈皮、桔梗、茯苓等药,兼具化痰止咳定喘之功。代表方如麻黄定喘汤(《证治准绳》方)、华盖散等;第四、五、六类分别加配活血之桃仁、红花、赤芍等;温中之炮姜、生姜等;益气养血之人参、黄芪、当归、白芍等,兼具活血、温中散寒、扶正等功效。代
表方如麻桂温经汤、麻黄桂枝汤、麻黄人参芍药汤。(陕西中医,1985,12:563)
   屈德民:外感高热用麻黄汤的要点:1.“无汗”虽是应用麻黄汤的主要指征,但在临床中我们发现凡应用辛凉之剂或西药解热镇痛剂而热不退或复升者,多属得辛则汗而寒未解之“汗出不彻”证,应用麻黄汤后,风除寒祛则热解。
   2.“恶寒”是应用麻黄汤的指征,因外感高热而就诊的患者虽多系发热重恶寒轻,但其病史有始恶寒严重或恶寒时间较长者则多是风寒为患,亦可应用麻黄汤。
   3.凡高热未有不伤阴者,自然会产生口干口渴,咽部充血等症状。但伤寒伤阴较轻,虽有口干,甚而口渴,但不多饮。仍可用麻黄汤,使表解里自和。正如《伤寒论》36条所云:“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4.高热者脉必数。但伤寒脉率之增快较温病高热为轻,出现所谓小数,因而须脉证合参,不能见数脉就应用辛凉之法。
   5.从实验室检查看,我们观察到,凡伤寒高热而无合并证者,血象多属正常或偏低,这可以作为应用麻黄汤的参考。(吉林中医药,1986,1:14)
   李鸿翔:麻黄汤药仅四味,以麻黄发汗为君,臣以桂枝解肌助之,肺主皮毛则佐以杏仁宣肺,使以甘草和中。(北京中医,1986,2:24)
   蒲辅周:三拗汤与麻黄汤,前者较后者温开力小;后者麻桂同用,宣通卫阳发汗力猛。(新中医,1986,7:14)
   程门雪:麻黄汤用处不多,南方人肌疏易汗,不得汗的很少,相反是汗出热不解,或汗出热反甚的为多;壮热不出汗的不少见,但不是麻黄汤所宜。(浙江中医杂志,1986,11:482)
   吴光烈:三点体会:(一)历代医家均认为麻黄为发汗药,非太阳表证而不敢用,同时用量也极轻,恐有引起大汗脱人元气之危险。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认为应用麻黄,如能因时、因人、因病活泼斟酌不拘于成见而用之,既不导致大汗亡阳之危险,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阴邪侵入,寒凝经脉之症,则无论冬夏,皆所最宜,又何过之有。笔者用于治疗肩凝、冻疮、痹证以及皮肤病,每用15克从未见弊端。
   (二)古方用麻黄必去节,以取其发汗之力较强。汤药用麻黄,皆先将麻黄煮数沸,吹去浮沫,然后纳它药,盖以所浮之沫发性过烈,去之可以使其性归于平和也。今时用者,麻黄大抵皆不去节,亦很少先煎去沫。临床观察,虽未按古人之法,但疗效尚属不逊,亦未见发生过烈之弊。
   (三)麻黄汤为辛温解表之剂,服药以温服和热服为宜,服后慎避风寒,覆取微汗,这是本方服法之基本关键。中医强调正确之服法,对发挥药效具有重大之作用。正如徐大椿云:“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效,而反有害。”诚不谬也。(福建中医药,1987,1:27)
   齐特:李濒湖曰:“麻黄汤虽太阳发汗重剂,实为发散肺经火郁之药也。”“开肺就是开太阳”之理明矣。凡外感寒邪,或汗下失宜之变证,具有喘闷胸满,痰饮咳嗽与肺相关者,其治法多由此方变通而来。(河北中医,1987,2:5)
   陈树章:邪闭于外的表证,用药则需辛散之品以解其表,故辛温解表的麻黄汤中,用麻黄、桂枝、杏仁三味辛散之动药祛其表邪,辅以一味甘缓静药甘草,调和诸药。 (山西中医,1987,3:44)  
   日本神户中医研究所;在发热状态下,麻黄发汗,加强散热而解热。桂枝扩张皮肤血管,增强麻黄的发汗作用。自古证实,在感染症初期发汗是有效的。适用发汗法的就概括为表证。通过发汗,使在表的病邪随汗而解。现代医学的机制还不明确,是否可以认为是通过发汗加强散热,阻断对人体不利的生理反射,充分激活免疫机能(如果排除感染性因素这一方面,很难考虑是单纯使上升的升热中枢降到正常;认为感染性因素随汗而解也是困难的)。麻黄更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镇咳,改善呼吸困难。又通过利尿作用,减轻粘膜或组织的水肿,也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桂枝除了作用于感觉中枢、提高痛阈而镇痛以外,还可促进唾液、胃液的分泌,加强消化吸收。又证明,在试管里有抑制葡萄球菌、伤寒菌、流感病毒的作用。此外有轻度的利尿作用。否仁通过祛痰镇咳作用,辅助麻黄。炙甘草通过类固醇样作田,消炎、解毒。此外,有轻度祛痰作用,促进消化吸收。同时,调和诸药,使其它药的作用不致太过。麻黄、炙甘草似有抗过敏作用,而且,麻黄有提高大脑皮质兴奋性的功效,大量服用,可引起失调。
   如上所述,发汗解热是其主要作用,可收到改善呼吸困难、镇咳;镇痛、利尿等效果。作为表证出现的各种症状,通过发汗、解热而消除。
   本方针对发热状态,通过麻黄、桂枝的配合,表现出很强的发汗作用。应用得当,效果显著(一般2~3剂,发汗解)。若应用错误,发汗太过,会产生各种弊端,甚则病情恶化。必须注意,对一般感冒不宜轻易用之,对严重的恶寒和无汗、脉浮紧,体力健壮者使用才有效果。为防止发汗太过引起不良后果,应慎重考虑麻黄、桂枝的用量,特别要减轻桂枝的量;或以桂枝为主,用麻黄配伍,也可配用白芍、五味子。
   无发热时,本方主要作用是缓解呼吸困难、镇咳、利尿、镇痛,可以有目的地使用。还可以利用麻黄的中枢性兴奋作用,用于熟睡中遗尿的小儿,使之浅睡眠,排尿时即可醒来。(史兰华等译自《中医处方解说》)
   朱玉祥:方剂以功效为主分君臣佐使,“君”即君效,是治疗病因或主症的功效;“臣”即臣效,是协助治疗病因或主症的功效;“佐”即佐效,含义有三:一是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功效,二是制约偏性、毒性的功效,三是反佐功效;“使”即使效,是引经或
调和诸药的功效。例如麻黄汤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其病因为风寒束表,主症是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脉浮紧,兼证是咳喘。该方的君效是散风寒、发汗解表;臣效是辛温解肌以助散寒解表之效;佐效是宣肺止咳平喘;使效是引经、调和诸药。该方中的麻黄辛温,入肺经,能散风寒、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辛甘温,能温经解肌,发汗力较弱;杏仁苦温,入肺经,能宣肺止咳平喘;甘草甘缓,能调和诸药。如分析具体的药物,君效之药有麻黄、桂枝;臣效之药有桂枝;佐效之药有麻黄、杏仁;使效之药有麻黄、杏仁、甘草。其结果每效多非一药。(河南中医,1987,5:18)
8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20:19:44 | 只看该作者

 麻 黄 汤 

牟重临:冉雪峰指出:“水由血中滤出:外出,由皮毛循腺为汗;下出,由肾盂经玛氏囊为尿。里气充,斯外之气化,外气化,斯里之水行。……方制麻黄,意旨原不重表,不过借表以通气云尔。如虫行皮肤,是将通未通;当汗出,则通矣,气通则水亦通矣。”麻黄辛温,轻扬善达,通络开闭,宣泄气机,达皮毛,通卫阳,则发汗解表;通水道,达下窍,则化气利水。麻黄剂的作用是通过促进气化的整体调节来实现的,发汗和利尿只不过是改善
病理失调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现象而已。(浙江中医杂志,1987,5:221)
   孙其然:用麻黄、桂枝之辛温,散肌表之阴寒偏盛,损其有余,使表之阴阳平衡。(辽宁中医杂志,1987,8:8)
   章巨膺:麻黄汤在发汗解表剂中,兼有宣肺平喘作用,对风寒束表,肺气不宣,喘咳并见之证,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宣肺干喘。除麻黄汤诸方之外,很少有这样合乎理想的方剂。小儿体弱,风寒束肺,易见肺气不宣证,往往面色板滞,疲乏肢冷,哭泣无泪,气急鼻煽,呼吸困难,及时选用麻黄汤诸方,每能转危为安。久咳郁闷不畅,痰稠恋肺,严重的每见闷咳连连,面红头胀,痰仍不出,病人极为困顿,此时用麻黄汤去桂枝,加前胡、桔梗、象贝母、牛蒡子,即能咳畅痰爽。(浙江中医杂志,1988,7:333)
   刘淑清:麻黄辛苦温,以肺经专药,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君药。桂枝辛温,温经散寒,透营达卫,能助麻黄发汗解表而散风寒、止身痛为臣药。由于本方证主要由卫阳不能外达所致,故以麻黄为主,用量亦较桂枝为大。杏仁苦温,降肺气以助麻黄平喘,散风寒以助麻桂解表为佐药。无汗固当发汗,汗多则营卫俱耗,正气受伤。今麻、桂并用,须防其过汗,故稍用甘草为佐,既能制其峻烈之性,又有益气之功,使汗出表解,正气不伤。方中麻黄、杏仁相配,升降并用,甘草可以调和,故又兼使药之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5:44)
   【按】
   寒邪束表,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肺主气,合皮毛,毛窍闭塞,肺气不宣,故无汗而喘。本方麻黄解表,以散风寒,宣利肺气,以平喘咳;桂枝发汗解肌,温经散寒,除肢体疼痛;杏仁宣畅肺气助麻黄平喘;炙甘草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之功。主要用于感冒、流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症属于外感风寒表实证(前证并有苔薄白、脉浮紧)者。
   麻黄发汗、解热、缓解支气管痉挛而平喘、利尿、升压、抑制流感病毒;桂枝解热、镇痛、强心、健胃、祛风、抑菌(金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真菌)、抑流感病毒;杏仁镇咳、祛痰、止喘、润便;甘草解毒、解痉(支气管痉挛)、祛痰、抑胃液分泌。
9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20:20:27 | 只看该作者

 麻 黄 汤 

一、伤寒表实
   刘渡舟医案:刘某某,男,50岁。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途中不慎感受风寒之邪,当晚即发高烧,体温达39.8,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洒晰恶寒,发抖,周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嗽不止。视其舌苔薄白,切其脉浮紧有力,此乃太阳伤寒表实之证。治宜辛温发汗,解表散寒。用麻黄汤:
   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3克,1剂
   服药后,温覆衣被,须灾,遇身汗出而解。
   (《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1996:1)
   按语:麻黄场为发汗之峻剂,用之不当,易生它变,不少临床医生畏惧麻、桂,不敢投用。一见发热,便认为是温热之证,滥用车凉之品,反令表寒闭郁,久久不解,或致久咳不已,或致低烧不退,或致咽喉不利等,不一而足。盖表实证之发热,乃由卫阳闭郁,正邪交争所致,故发热必伴有恶寒。这与温热病的发热不恶寒,并伴有口渴伤津之候,有其本质的区别。风寒郁闭卫阳,故直须辛温发汗,寒随汗出,卫气一通,则发热自退,即《内经》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也。
二、咳喘
  姜春华医案;胡某某,女,46岁。咳喘已七年,近受风寒侵袭,胸闷窒塞,呼吸不利。咳喘多痰,喉间作水鸣声,苔白,脉软。以麻黄汤加味,处方:
   麻黄6克,桂枝9克,川朴9克,枳实9克,杏仁9克,甘草6克,2剂。
   药后咳喘减轻,上方去川朴,加陈皮3克,又服2剂,咳止喘平,呼吸通畅,
   (陕西个医学院学报1990;<1),3)
   按语:本案为冷风哮喘。肺内素有疾饮内伏,受风寒外感引发。麻黄场外解风寒,内宣肺气,又加枳实、厚朴以肃肺下气,药中其鸽,则其效如神。
   三、水肿(急性肾炎)
   陈华医案:刘某,男,9岁。1984年冬因脸面突然浮肿,进某医院诊为“急性肾炎”,经西药治疗半月,证情反复。近二日诸症加重,脸面浮肿,喘咳无痰,心烦不宁,小便不利,阵阵恶寒,舌淡胖,苔白腻,脉浮紧。辨为风水泛滥之肿,因冬季风寒当令,外邪束表,肺失宣降,水道不通,水泛肌肤所致。处方;
   麻黄6克,桂枝6克,杏仁6克,炙甘草3克,茅根1D克,蝉衣5克。
   2帖小便通利,诸症减轻。续服3帖,诸症若失。后用四君子场加生黄芪调理周身收功,迫访一年末见发作。
   (国医论坛1986;<2):24)
   按语:风水泛滥,肿势较剧。多由感受风邪,肺气失宣,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肮”,水邪内停,便泛滥于肌肤而致肿,属“阳水”范畴。治之当以宣通肺气,通调水道为法。麻黄汤通宣肺气,发汗利尿,可堪当此任。又加蝉衣、茅根,则疏风利尿之功更强。
   四、风隐疹(荨麻疹)
   李克绍医案:陈某,单身独居,1973年春节前,清晨冒寒到邻村换取面粉,突然身痒,前后身及两上肢,遍起斑块,高出皮肤,颜色不红,时抓时起,时起时消,用扑尔敏及注射钙剂,均无效。四五日后改找中医治疗,余初用浮萍方,无效。后根据思考脉迟、肢冷,并有明显感寒外因,遂改用麻黄场原方。共服2刑,块消痒止,后未
复发。
   (《伤寒解惑论》978
   按语:因感寒令卫闭营郁,见隐疹身痒,肢冷,脉沉发散之,邪去则疹消。
五、寒闻失音
赵守真医案:汪某以养鸭为业,残冬寒风凛别,雨雪交加,整日随鸭群蝶躞奔波,不胜其劳。某晚归时,感觉不适,饮冷茶一大钟,午夜恶寒发热,咳嗽声嘶,既而语言失音。曾煎服姜汤冲杉木炭末数钟,声亦不扬。晨间,其父伴来就诊,代述失音原委。因知寒袭肺金,闭塞空窍,故咳嗽声哑。按脉浮紧,舌上无苔,身疼无汗,乃太阳表实证。其声暗者,非金破不鸣,是金实不鸣也*《素问•咳论》云:“皮毛者,肺之合也。”又《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形寒寒饮则伤肺。”由于贼风外袭,玄府阻闭,饮冷固邪,痰滞清道,治节失职之所致。治宜开毛窍宣肺气,不必治其暗。表邪解,肺气和,声自扬也。疏麻黄场与之;
   麻黄9克,桂枝、杏仁各6克,甘草3克。
   服后,复温取汗,换衣两次。翌日外邪解,声音略扬,咳仍有痰,胸微胀。又于前方去桂枝,减麻黄为4.5克,加贝母、桔梗各6克,白蔻3克,细辛1.5克,以温肺化痰。续进2帖,遂不咳,声音复常。
   (《治验回忆录》1962:2—3)
   按语:《灵枢•忧恚无言》说:“人卒然元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致其开阖不致,故无音。”今患者外感风寒,复饮冷茶,寒饮相博,阻塞肺窍会厌,故致音哑,所谓“金实不鸣”也。故以麻黄汤宣通肺气开散“金实”,候邪气外解,则会厌动利,音声能发。
   六、呃逆
   王星田医案:丁某,男,26岁,1986年4月28日初诊。月余前外出淋雨,回家后即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腹部胀满,恶心欲吐,呃逆。他医以感冒治疗,予APc、桑菊感冒片等,除呃逆如故外,余症悉减。又治呃一个月.呃逆反有加剧之势。患者表情痛苦,面白神疲,呃逆频频,声音响亮,胃内食物常因呃逆而涌出,脘腹时痛,厚衣裹体,身困头昏,舌淡苔薄白,脉浮稍紧。此乃太阳表寒未解,郁闭肺卫,经输不利使然。治宜发汗解表,宣肺止呃法。麻黄汤加味:
   麻黄12克,桂枝10克,杏仁15克,炙甘草6克,柿蒂50克。1剂,水煎服。
   药后周身出汗少许,厚衣尽去,呢逆有减。原方再进1剂,呃除,它症亦减。减麻黄量至6克,坚持服完3剂,呃逆痊愈。
   (河南中医1992;(6>;260)
   按语;呃逆月余,屡治不效,乃传统思维束缚之故。盖感冒一证,虽曰易治.但当典型症状消失后,却因病因末除,一些症状便成为主要矛盾,其治仍应辨证求因,如若对症治疗,定难取效。察患者厚衣裹身,呃声洪亮,脉浮紧有力,仍具表实之病机。夫肺胃同主肃降,经脉相互联属,又手太阳经贯膈络胃,故风寒束表,肺卫闭遏,太阳经输不利,可致膈动呃逆,脘腹疼痛。治以麻黄汤祛其病因治本,重加柿蒂治标,标本同治,则霍然而愈。
七、息性黄疽
陈华医案:张某,男,62岁。时值隆冬兴修水利而汗出当风,复雨,适夜恶寒而栗,身痛,时作干咳,小便点滴,一夜之间全身皮肤黄染如橘,舌苔黄而薄腻,脉浮紧而弦。诊为伤寒表实之急性黄疸。因风寒湿邪束表,肺失宣降,水道不通,湿郁化热,交蒸于肌肤。方用:
   净麻黄12克,嫩桂枝12克,光杏仁12克,炙甘草6克,绵茵陈l0克。   
   服2帖表解,尿畅,黄疽消失。
   (国医论坛1986;(2>:24)
   按语:本案汗出当风,复淋雨,感受寒湿之邪,湿蕴体内,“若小便利音,不能发黄”,今小便不利,湿无去路,郁而化热,熏蒸肌肤,而致发黄。麻黄汤既能开皮毛以发汗解表,又能宣肺气以通调水道,汗通尿畅,则湿邪自无藏身之处,又加茵陈以利湿退黄,方证合拍,投之即效。
   八、癃闭
   吴光烈医案:吴某,男,36岁,1984年2月15日就诊。患者以捕捉鱼虾为生,经常涉水淋雨,三日前突然畏冷发热,无汗,咳嗽声重,痰白而稀,伴小便点滴不畅,小腹胀急疼痛不可按,痛苦难以言状.而延余诊治。脉浮,舌苔薄白。此乃风寒犯肺,肺气郁闭而致尿闭不畅。方用麻黄汤加味:
   麻黄15克,桂枝、杏仁各9克   牛膝30克    葱白3茎,水煎温服。
   1剂尽而小便通畅。
   (福建中医药1987;<1):27)
   按语;“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今风寒闭肺,上窍闭塞,致下窍不通,小便点滴不行。治以麻黄汤宣通肺气,启上闸而开支流,此先贤所谓“提壶揭盖”之法也。
   九、遗尿
   韩天育医案;某女.32岁。1991年春因感受风寒而发热恶寒头痛,服用感冒胶囊等末愈。此后经常怕冷,微热,头痛身痛,体温常在37℃以上,住某院治疗,发热有所好转,但小便开始不利,数日后不禁,迭经医治,病无起色。刻诊:形体肥胖,两眼险虚浮,下肢浮肿,尿意频急,小便后仍有尿意,时有自遗,咳嗽高声、大笑时尿液自出。有尿时需急入厕,动作稍迟则尿湿衣裤,痛苦不迭。发热微恶寒,肢节疼痛,体温在37—38℃之间波动,平时很少出汗,炎夏时亦是如此,查尿常规阴性。舌质淡润,苔白腻,脉浮微紧。查以前所服处方,皆温肾固涩、补肺健脾之法,鉴于此,另辟路径,以太阳表实证治之,投麻黄汤:
   麻黄I0克,桂枝6克,杏仁I0克,甘草15克,3剂。
   服药后遍体津津汗出,发热解,小便正常,至今未有复发。
   (吉林中医药1992,(4)‘19)
   按语:小便不禁或频数,责之于肾虚者众,每以温补收涩为治。本案为外感风寒之邪,虽迁延日久,但并末传变,太阳表实证俱在.治仍宜解表发汗之法。肺主皮毛,又通调水道,风寒外束,肺气不宣,则汗闭而小便失常。用麻黄场宣通肺气,以开鬼门,则汗出小便畅也。本案与上案小便不通,皆肺通调水道失常之证,因于外寒闭阻者,皆宜麻黄汤治之。
   十、痛经(膜样痛经)
   彭艺丛医案:李某,女,30岁,1990年2月15日初诊。痛经10余年,逐年加重,行经前1—3天,小腹呈阵发性剧痛或胀痛,难以忍受,直至经行2—3天排出膜样物后疼痛方减。伴有乳房及胁肋胀痛,西医诊断为膜样痈经。刻下经期将至,腹痛剧烈,患者以头撞壁,心情不佳,少腹胀,脉弦迟,舌黯苔白,尺肤欠温。检视前医之方,多是归、芍、桃、红之类以活血化痰者;又有逍遥散之类舒肝解郁者。问知患者素小腹冷胀,肢冷畏寒,白带多而清稀,经色黯有块,经期感寒则腹痛增剧,少腹温慰则略减。此寒结太阳之府膀胱是也,宜麻黄汤加味治之:
   麻黄l0克,桂枝l2克,杏仁l0克,炙甘草6克,水蛭4克(焙干研末冲服),3剂,水煎冷服。
   服药1剂,痛减经行。3剂服讫,经畅无痛。嘱常服附子理中丸,并于每次经行前服3剂麻黄扬,调理半年病愈,至今未见复发。
    (国医论坛1993;(5>:15)
   按语:本案痛经,为寒与血凝,结聚于太阳膀耽之府。前医化痰、行气之不效者,未散寒之故也。用麻黄汤以散太阳府寒,寒去则经通,经通则痛止。于此诚信仲景之方,不我欺也。
   十一、难产
   舒氏医案:偶医一产妇,发动六日,子已出胞,头已向下,而竞不产。医用催生诸方,又用催生之灵符,又求灵神炉丹,俱无效。延余视之,其身壮热,无汗,头项腰背强痛,此寒伤太阳之营也,法主麻黄汤,作一大剂投之,使温覆,少顷,得汗,热退身安,乃索食,食讫,豁然而生。此治其病,而产自顺,上工之法也。
   (《皇汉医学31956:175)
   按语:麻黄汤内服有催生之妙,可能与本方散寒利营之功有关,用于表寒不解,营卫闭塞不畅难产。待录此案以供临床参考。
   十二、暴发赤眼(急性结膜炎)
   许世瑞医案:张某某,女,47岁,1983年4月1日来诊。于2日前突患“急性结膜炎”而来诊治,到见双目红赤而黯,微痒不灼痛,脸浮而苍,微发寒热,口和不渴,头昏胀,二便自调。观其舌正苔滑,切其脉缓而滑。此风寒客于太阳目系之候,当发之,治以麻黄汤加味:
   生麻黄12克,桂枝35克,炙甘草6克,杏仁12克,细辛12   川苇10克,水煎服。
2剂后,目赤退去大半,余症亦减,4剂后病疹。
   (河北中医1989r<1>:14)
按语:暴发赤眼,热证为多,而本案口不渴,二便调,舌苔滑,脉缓滑,微有寒热,乃风寒客于太阳经脉之候。《灵枢•经脉别论》云:“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颊,至目锐毗。“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眺。”风寒上客,循经结聚于目,发为本病。用麻黄汤以散风寒之邪,经脉邪去,眼疾自愈。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20:21:06 | 只看该作者

 麻 黄 汤 

关于麻黄汤的各医家论述
主治病证: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36)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37)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46)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1)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52)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55)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234)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237)
名医方论:
***朱肱***
伤寒热病,药性须凉,不可太温。夏至后麻黄汤须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黄芩一分。盖麻黄汤性热,夏月服之,有发黄斑出之失,唯冬及春,与病人素虚寒者,乃用正方,不在加减。(《类证活人书》)
***成无己***
《本草》有曰:轻可去实,即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实为寒邪在表,皮腠坚实,荣卫胜,津液内固之。表实,非腹满便难之内实也,《圣济经》曰:汗不出而腠密,邪气胜而中蕴,轻剂所以扬之,即麻黄、葛根之轻剂耳。麻黄昧甘苦,用以为君者,以麻黄为轻剂,而专主发散,是以为君也。桂枝为臣者,以同邪在表又缓而肤理疏者,则必以桂枝解肌,是用桂枝为臣。寒邪在经表实而腠密者,则非桂枝所能独散,必专麻黄以发汗,是当麻黄为主,故麻黄为君,而桂枝所以为臣也。《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辛苦者,兹是类欤。甘草味甘平,杏仁味甘苦温,用以为佐使者。《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者、荣之主也。伤寒荣胜卫固,血脉不利,是专味甘之物以缓之,故以甘草、杏仁为之佐使。且桂枝汤主中风,风则伤卫,风邪并于卫,则卫实而荣弱,仲景所谓汗出恶风者,此为荣弱卫强者是矣。故桂枝汤佐以芍药,用和荣也。麻黄汤主伤寒,寒则伤荣,寒邪并于荣则荣实而卫虚。《内经》所谓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者是矣。故用麻黄佐以杏仁,用利气也。若是之论,实处方之妙理,制剂之渊微,该通君子热明察之乃见功焉。(《伤寒明理论》)
***许宏***
麻黄汤乃伤寒中发汗正法也。若脉浮紧,恶寒无汗者,不问有热无热,有痛无痛,便可发汗,麻黄汤用之无疑。若是恶寒无汗,脉却沉者,便不可造次,恐是少阴及他症。若是恶寒无汗,脉却沉微而细,头不痛,口不渴,或自下利,小便色自,或发热者,此乃少阴症,属麻黄附于细辛汤主之。若是恶寒发热无汗,脉却沉紧,沉盛,沉弦者,头痛或不痛,口渴,小便赤,大便如常,此又不可便认为少阴,只与桂枝麻黄各半汤平解之,以俟其动静。若是寻常感寒,恶寒头痛,发热,脉却自沉者,只可与正气汤主之,又不可尽拘以法也。(《金境内台方议》
***方有执***
麻黄、味苦而性温,力能发汗以散寒,然桂枝汤中忌麻黄,而麻黄汤中用桂枝,何也?曰:麻黄者,突阵擒敌之火将也。桂枝者,运筹帷幄之参军也。故委之以麻黄,必胜之算也。监之以桂枝,节制之妙也。甘草和中而除热,杏仁下气而定喘。惟麻黄有专功之能,故不须啜粥之助。(《伤寒论条辨》)
***王肯堂***
凡伤寒发于天令寒冷之时,且其寒邪在表,闭其腠理,身疼拘急,恶寒而无汗者,须用麻黄辛苦之药,为能开发腠理,逐寒邪汗出而解也。惟夏月炎暑之时为禁用之药。(《伤寒准绳》)
***不著撰人***
寒伤营,太阳经最在外,故先受之,而营血不利,则骨节皆痛,头身腰皆经之所过也。寒气劲切,故令脉浮兼紧。汗即血也,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寒伤营血,血内涩不能外通于卫,卫闭固,津液自郁,故无汗发热而憎寒。然邪必由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卫气,包罗一身。是证虽属太阳,而肺实受邪气,故轻则时兼面赤拂郁咳嗽有痰胸满重,而暴则为喘,皆肺气贲郁也。麻黄中空味辛性热,为肺家专药。肺主气,血随气行。故用麻黄甘草同桂枝引出营分之邪,达之肌表。佐以杏仁泄肺而利气。是则麻黄汤虽太阳发汗重剂,实兼发散肺经火郁之药。观朱肱于夏至后用此汤,每加石膏知母,意可知矣。《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温。麻黄甘草开肌发汗,桂枝杏仁,散寒下气。(《伤寒方论・汗剂》)
***柯琴***
治风寒在表,头痛项强,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烦疼,恶风,恶寒,无汗胸满而喘,其
脉浮紧浮数者,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古人用药法象之义,麻黄中空外直,宛如毛窍骨节,故能祛骨节之风寒,从毛窍而出,为卫分发散风寒之品。桂枝之条纵横,宛如经脉系络,能人心化液,通经纬而出汗,为营分散解风寒之品。杏仁为心果,温能助心散寒,苦能清肺下气,为上焦逐邪定喘之品。甘草甘平,外拒风寒,内和气血,为中宫安内攘外之品。此汤入胃,行气于玄府,输精于皮毛,斯毛脉合精而溱溱汗出,在表之邪,其尽去而不留,痛止喘平,寒热顿解,不须啜粥而藉汗于谷也。其不用姜枣者,以生姜之性横散解肌,碍麻黄之上升;大枣之性,滞泥于膈,碍杏仁之速降。此欲急于直达,稍缓则不迅,横散则不峻矣。若脉浮弱汗自出者,或尺脉微迟者,是桂枝所主,非此方所宜,盖此乃绝阳之剂,过于发汗。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招祸。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如汗后不解,便当以桂枝汤代之;若汗出不透,邪气留连于皮毛骨肉之间,又有麻桂各半与桂枝二麻黄一之妙用。若阳盛于内而无汗者,又有麻黄杏仁石膏、连翘、赤小豆等剂,此皆仲景心法也。予治冷风哮与风寒湿三气成痹等证,用此辄效,非伤寒一证可拘也。(《伤寒附翼》)
***程应旄***
麻黄之治寒,诚为主方矣。然往往脉与证俱属伤寒,而用麻黄汤未能得其所宜,辄复犯其所禁者何也。以未谙麻黄汤治寒伤营之故,切其所以然耳。寒伤营,谓之阴盛乘阳,营被阴遏,不得宣泄,表里俱实之病也。故君麻黄入营以泄闭,臣桂枝,温卫以散寒,佐杏仁以破壅,使甘草以和中。(《伤寒沦后条辨》)
***汪琥***
或又问,仲景法无汗不可服桂枝,今麻黄汤内复用桂枝者,何也?余答云:按仲景法,
无汗不得服桂枝汤,以其中有芍药、姜、枣也。夫伤寒无汗,为表实。表实者,津液内固而不外泄,故禁用芍药以收敛津液,且使寒邪不得外散。津液既不得泄,更用姜枣以升脾胃中之津液,尤为无为。其用生姜,固无害,若大枣则过于温补,恐非表实之证所宜。今麻黄汤内用桂枝者,以寒伤营,桂枝亦营中药,能通血脉而发散寒邪,兼佐麻黄而泄营卫中之邪实。盖风寒在表,营卫俱实,肌肤燎热,头疼项强,腰脊痛,骨节不利,恶寒无汗者,必须用之。其汤中用杏仁者,以利喘也。用甘草者,和营卫也。且以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炙甘草有补虚之义。大抵古人用疏利之药,必少兼补药,有如调胃承气汤中,亦用炙甘草即此意也。(《伤寒论辨证广注》)
***张隐庵***
麻黄空细如毛,气味苦温,主通阳气达于肌表。又肺主皮毛,配杏仁以利肺气,而通毛窍,甘草和中而发散,桂枝解肌以达表,覆取微似汗者,膀胱之津液随太阳之气运行肌表,由阳气之宣发,而后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如大汗出,则津液泄漏矣。(《伤寒论集注》)
***钱潢***
盖麻黄为肺经之专药,杏仁所以助麻黄而利肺气,开皮毛而定喘者也,皆为发泄魄汗之要药。其所以亦用桂枝者,既欲泄脉中营内之寒邪,有不先开脉外一层之卫气乎?此皆仲景制方之妙,深得《内经》客者除之,结者散之,开之、发之之意也。(《伤寒溯源集》)
***尤怡***
人之伤于寒也,阳气郁而成热,皮肤闭而成实,麻黄轻以去实,辛以散寒,温以行阳。杏仁佐麻黄达肺气,泄皮毛止喘急。王好古谓其治卫实之药是也。然泻而不收,升而不降,桂枝、甘草虽曰佐之,实以监之耳。(《伤寒贯珠集》)
***王晋三***
麻黄汤,破营方也。试观立方大义,麻黄轻清入肺,杏仁重蚀入心,仲景治太阳初病,必从心营肺卫入意也。分言其功能,麻黄开窍发汗,桂枝和阳解肌,杏仁下气定喘,甘草安内攘外,四者各擅其长,有非诸药之所能及。兼论其相制七法,桂枝外监麻黄之发表,不使其大汗亡阳,甘草内守麻黄之出汗,不使其劫阴脱营,去姜枣者,姜性上升,又恐碍麻黄发表,枣味缓中,又恐阻杏仁下气,辗转回顾,无非欲其神速,一剂奏绩。若喜功屡用,必不戢而召亡阳之祸矣,故服已又叮咛不须啜粥,亦恐有留恋麻黄之性也。(《绛雪园古方选注》)
***舒诏***
桂枝汤中用芍药,以内护于营。麻黄汤中用桂枝以外导于卫。此阴阳互根之妙也。后人不达,谬为麻黄性猛,必使桂枝以监之。此说一倡,误人多矣,将恃有桂枝,则麻黄用而无忌乎。盖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昔邪出表,必假道于卫。用麻黄发出营分之邪,用桂枝接应卫外,正所以助麻黄而成发表之功,何以监耶?果而桂枝能坚其风,伤卫者,单用桂枝,岂不监位其取乐。何以独擅发表驱风之力。且有逼汗亡阳之事也。且用大青龙汤得桂枝,则升腾变化,不可驾驭矣。越婢汤去桂枝,其柔缓之性,则逾越女婢之外。可见桂枝实有助麻黄之能,而非所以监麻黄也。(《舒氏伤寒集注》)
***李时珍***
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张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历代名医解释,皆随文傅会,未有究其精微者。时珍常绎思之,似有一得,与昔人所解不同云。津液为汗,汗即血也。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夫寒伤营,营血内涩,不能外通于卫,卫气闭固,津液不行,故无汗发热而憎寒。夫风伤卫,卫气外泄,不能内护于营,营气虚弱,津液不固,故有汗发热而恶风。然风寒之邪,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卫气,包罗一身,天之象也。是证虽属乎太阳,而肺实受邪气.其证时兼面赤怫郁,咳嗽有痰,喘而胸满诸证者,非肺病乎?盖皮毛外闭,则邪热内攻,而肺气贲郁。故用麻黄、甘草同桂枝,引出营分之邪,达之肌表,佐以杏仁泄肺而利气。(《本草纲目》)
***吴昆***
足太阳经,起目内眦,循头背腰奈,故所过疼痛不利;寒邪外束,人身之阳不得宣越,故令发热;寒邪在表,不复任寒,故令恶寒:寒主闭藏,故令无汗,人身之阳,既不得宜越于外,则必壅塞于内,故令作喘;寒气刚劲,故令脉紧。麻黄之形,中空而虚,麻黄之味,辛温而薄;空则能通腠理,辛则能散寒邪,故令为君。佐以桂枝,取其解肌,佐以杏仁,取其利气;入甘草者,亦辛甘发散之谓。抑太阳无汗,麻黄之用固矣,若不斟酌人品之虚实,时令之寒喧,则又有汗多亡阳之戒。汗多者宜扑粉,亡阳者宜附子汤。(《医方考》)
***汪昂***
治伤寒太阳证,邪气在表,发热、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痛、项背强,恶寒恶风(但有一毫头痛恶寒,尚为在表),无汗而喘,脉浮而紧(寒邪外束,阳不得越,故郁而为热。经曰:人之伤寒,则为病热。寒初中人,必先在表,即足太阳寒水之经。太阳为诸阳主气,乃一身纲维,本经之脉,起目眦、上脑下项、循肩,挟脊、抵腰、行于身后,故所过之处无不痛也。恶寒者,虽无风而恶寒;恶风者,当风而始恶之,故恶寒必兼恶风。恶寒有阴阳之分,恶风惟属阳经,故三阴无恶风之证,风为阳邪,寒为阴邪也。《原病式》曰:身热恶寒,热在表也,热在表而浅,邪畏正,故病热而反恶寒,或言为寒在表,及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者,误也。凡人之伤风暑湿皆有汗,惟伤寒独不汗出,寒能涩血,又表实也。气上逆故喘,邪在表故脉浮,伤寒脉紧而伤风脉缓者,寒劲急而风缓散也。喻嘉言曰:冬伤寒,春伤温,夏秋伤暑伤湿,此四时正病也。然夏秋亦有伤寒,冬春亦有伤暑伤湿,乃四时之客病,所谓异气也。冬春正病,有汗为伤风,无汗为伤寒,即夏秋正病,有汗为伤暑湿,无汗仍为伤寒)。亦治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表邪壅盛,阳气不得宣发,故逆而作喘。若心下满、腹痛为实,宣下之;此胸中满,胸中去表甚近,非表实,虽有阳明,然与太阳合病,尚为在表,宜汗不宜下。经云: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已,宜麻黄汤。又曰:阳明病应发汗,反下之,此为大逆。或问两经台病,当用两经之药,何以偏用麻黄汤耶?盖邪自太阳而来,仍当提出太阳,不欲其陷入阳明,故不用葛根也)。亦治哮证(哮喘由风寒客于背俞,复感于寒而作,此汤散寒利肺,病哮喘者,虽服麻黄而不作汗)。
麻黄(去节)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甘草一两(炙用),先煮麻黄数沸,去沫,内诸药煎,热服,覆取微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无汗再服(凡用麻黄去节,醋汤略泡,晒干备用,庶免大发;冬月生用。伤寒初感,始于太阳,故以发汗为先,汗出则愈。《活人》云:凡发汗病证仍在者,三日内可二三汗之,令腰以下周遍为度。王海藏曰:表证当汗,脉浮急汗之,脉沉缓汗之;里证当下,脉浮缓下之,脉沉急下之;三阳汗当急而下当缓,三阴汗当缓而下当急。按汗有大汗解表、微汗解肌之殊,下有急下、少与、微和、渗利之别)。
此足太阳药也。麻黄中空,辛温气薄,肺家专药,而走太阳,能开腠散寒(皮腠,肺之所主,寒从此入,仍从此出);桂枝辛温,能引营分之邪,达之肌表(桂入营血,能解肌,背卫和,始能作汗);杏仁苦甘,散寒而降气,甘草甘平,发散而和中,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是已(喻嘉言曰:麻黄发汗,其力最猛,故以桂枝监之;甘草和之,用杏仁润下以止喘逆,正如驭马防其放逸耳。李士材曰:古云冬不用麻黄,夏不用桂枝,盖以冬主闭藏,不应疏泄,夏令炎热,不宜辛温,经所谓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是也。又云:夏月不用麻黄,两说相反何耶?或舍时从证,或舍证从时,临时变通,存乎其人耳。李时珍曰: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未有究其精微者。津液为汗,汗即血也,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寒伤营,营血内涩,不能外通于卫,卫气闭固,津液不行,故无汗发热而恶寒;风伤卫,卫气外泄,不能内护于营,营气虚弱,津液不固,故有汗发热而恶风。然风寒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肺之合也,证虽属太阳,然面赤怫郁,咳嗽有痰、喘而胸满,非肺病乎?盖皮毛外闭,则邪热内攻,故用麻黄、甘草,同桂枝引出营分之邪,达之肌表,佐以杏仁泄肺而利气。汗后无大热而喘者,加石膏。《活人书》:夏至后加石膏、知母,是皆泄肺火之药,是麻黄汤虽太阳发汗重剂,实散肺经火郁之药。腠理不密,则津液外泄,而肺气虚,虚则补其母,故用桂枝同甘草,外散风邪以救表,内伐肝木以防脾,佐以芍药泻木而固脾,使以姜枣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下后微喘者,加厚朴、杏仁以利肺气也;汗后脉沉迟者,加人参以益肺气也。《活人书》加黄芩为阳旦汤,以泄肺热也,是桂枝汤虽太阳解肌轻剂,实为理脾救肺之药也。王履曰:伤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不即病者,谓之温暑,其原不殊,故一称为伤寒,其类则殊,施治不得相混。仲景之书,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也,今人或以伤寒法治温暑,不过借用耳。三阴伤寒,寒证十居七八,若温暑但一于热耳,后人误为通治,遂疑诸热剂不敢用,是未悟仲景立麻黄、桂枝汤之有所主、有其时矣,苟知非治温暑之剂,则群疑冰释矣。又曰:伤寒即发于冬寒之时,寒邪在表,闭其腠理,非辛温不能散之,此麻黄、桂枝等剂所以必用也;温病热病,发于暄热之时,郁热自内达外,无寒在表,故非辛凉、苦寒、苦酸之剂不能解之,此桂枝、麻黄等所以不可用,而后人所处水解散、大黄汤、千金汤、防风通圣之类,兼治内外者之所以可用也。夫即病之伤寒,有恶风恶寒之证者,风寒在表,表气受伤也;后发之温热病,有恶风恶寒之证者,必重感风寒,而表气亦受伤也,若无新中之风寒,则无恶风恶寒之证,故仲景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温病如此,则知热病亦如此,而不渴恶寒者,非温热病矣。或发有不因新中风寒亦见恶风恶寒之证者,盖因表虚,热达于表而伤表气,所谓卫虚则恶风,营虚则恶寒耳,非伤风恶风,伤寒恶寒也。温病热病,亦有先见表证而后传里者,盖郁热自内达外,外不得泄,还复入里,而成可攻之证,非如伤寒从表而始也。每见世人治温热病,误攻其里,亦无大害,误发其表,变不可言,此足明其热之自内达外矣。间有误攻致害者,乃春夏暴寒所中之疫证,邪纯在表,未入于里,不可与温病热病同论。夫秋冬伤寒,真伤寒也,春夏伤寒,寒疫也,与温病热病自是两途,岂可同治。况伤寒直中阴经,与太阳虽伤,不及郁热,即传阴经为寒证而当温者,又与温病热病大不同,其可混治乎?一阳子曰:伤寒传足不传手,非穷理之言也。草窗刘子指足经所属水土木,水遇寒而涸冰,土遇寒而坼裂,木遇寒而凋枯,故寒善伤之;手经所属金与火,金遇寒而越紧,火体极热,寒不能袭,故寒不能伤.昧者奇之,将人身营卫经络,上下截断,不相联络,失血气周流、瞬息罔间之旨矣。夫寒邪袭人,必先皮毛灼热,鼻塞息粗,肺主皮毛,是手太阴肺辛金先受病矣,海藏有伤寒自皮毛入之语,先师有桂麻羌芎之设,虽太阳表之表之剂,然汗法舍皮毛何自而解;更衣悖常,结闭溏泄,手阳明大肠庚金病矣,先师有硝黄朴实之用,虽兼正阳三阴里之里剂,然下法舍大肠何自而通;刘子谓金遇寒而越坚,信乎。阳气怫郁,舌眙、言妄,手少阴心丁火病矣;先师有泻心数法;亢极动血,上下烦蒸,手厥阴心胞火,手少阳三焦火病矣,治有三黄、柴芩数条;小便癃闭,手太阳小肠丙火病矣,治有五苓、导赤之例;刘子谓火热寒不能伤,信乎。经又云:人之伤寒,则为病热,既云病热,则无水冰土坼木枯之说,而有金烁火亢之徵矣,刘子何人,敢恃管见惑世诬人哉。《机要》:有厥阴经下利不止,脉沉而迟,手足厥逆,唾涕脓血,此难治,宜麻黄汤、小续命汤汗之,此有表邪缩于内,当泻表而愈。张子和曰:飧泄似风为根,风非汗不出。有病此者,腹中雷鸣,水谷不分,小便滞涩,服涩药温药不效,灸中脘脐下数十,燥热转甚,津液枯竭。延余视之,脉浮大而长,身表微热,用桂枝麻黄汤,加姜枣煎,连进三大剂,汗出终日,至旦而愈,次以胃风汤和其脏腑,食进而安。经曰:春伤于风,夏必飧泄,故可汗而愈。按风属木、脾属土、木克土,故泄也。附:大黄汤:大黄两半,芒硝、大腹皮、木通、甘草各一两,桂心七钱半,桃仁二十一枚。治阳毒伤寒未解,热在内,恍惚如狂。破棺千金汤:苦参一两。酒煮,取吐,治天行热毒垂死。水解散、防风通圣散,见表里门)。(《医方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2-24 04:05 , Processed in 0.0651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